这些天整理旧房子,发现孩子写了篇《丰碑》的读后感的作文,突然想到曾读过这文章,给通讯员讲课也提到过此文,就到网上找来再读一遍。谁曾想居然有人对此文提出这么多意见。
细想这些意见,其实是些不懂文学的人在瞎胡闹。
现把原文和“意见”都发上来,请各位看官明鉴!
原文:《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著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著。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著。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著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著。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著。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在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
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意见之一:为小学课文《丰碑》纠错
“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前后矛盾。既然连面目都看不到,竟然看出“神态”,牛B!
“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被雪覆盖的东西,谈不上“晶莹”。这儿用“洁白”更合适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著”——作者有取笑红军野外求生技能的不良动机。“军需处长”怎么不把身后“光秃秃的树干”砍下来生火取暖?香港童子军都不会犯此低级错误。“军需处长”手中棉衣大概早已分配完毕,没有贪污 -- 赞!但处长手下必定有“处男”“处女”吧?怎他不命令大家“抱团”互相取暖,为革命保存最宝贵的资源 -- 红军战士呢?往轻里说就是失职。
意见之二:经典小学课文《丰碑》的故事是假的!毫无逻辑!
按照课文中所说,军需处长临死前是倚靠在树旁边的,那么人们是怎样在不触碰他的情况下就断言他已经被冻死了的呢?如果有过触碰或救治,军需处长怎么还会在将军到来之前一直保持那个安详的动作呢?
这个故事完全不符合逻辑。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那只能说明我们的前辈太冷血了。想象一下吧,一个战友冻僵在那里,没有人去扶助,没有人去救治,只是一堆人围观了一下就断言“军需处长已经挂了”……这和小悦悦事件里那18个见死不救的路人又有什么区别?
故事当然可以编造,但绝对要符合生活真实。从《丰碑》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根本不尊重生命,只尊重某种“道德”或“信条”。这篇课文无时无刻地在暗示:军需处长死就死了,只要他的死能够激励其他人继续前进,他就值了……可是,凭什么值啊?将军敬个礼就值了么?平日里同生共死的战友围观一下就值了么?军需处长的命就不值得挽回么?
看来,现在国人见死不救的围观行为,大抵滥觞于此!如果胜利真的属于这样的队伍,我看真是有了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