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个纪念日,特意发一篇比较厚重的老建筑文章做纪念。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浅浅介绍,领略一下哈尔滨不一样的美……很多的时候,我是一个矛盾的个体,比如我会在第一时间去看哈尔滨的新鲜事物,做咖啡控喝星巴克,COSTA,ILLY……会当逛街达人去逛各种大商场,去吃哈根达斯冰蛋糕,去吃东香自助,甚至突然发现一个没有见过吃过的好吃的,会停下脚步忍不住的尝一尝……同时,我也是一个很怀旧的人。几年前开始追寻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哈尔滨老建筑体会破败中的美……经常会在周末的一个下午背着相机乱逛,去拍我喜欢的老宅子,哈尔滨不过百年的历史,建筑上的美让我流连忘返,教堂、领事馆、日本建筑、犹太建筑、俄式建筑……很多时候,我会在思想上迷路……
今天写一个教堂吧,曾经的哈尔滨有过教堂之城的美誉……这个教堂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就知道,后来考导游证的时候,就很想来拜访一下,但是,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不敢去承受的,比如这里,我总是怕会失望,总是怕看到它楚楚的样子而我又无法解救它而心酸……直至2012年,在一次出行中又一次提及至今还没有去过伊维尔,同行的"专家"用一种质疑的口气:“你没去过?”又一次的打击了我,咋还能有我没去过的地方呀,哈哈……是呀生命中很多东西本应该面对,于是不出正月,我就来了……
哈尔滨知道这里的人应该不会很多吧,其实挺好找的,首先要找到火车站,顺火车站走霁虹桥南岗往道里方向,行至黑龙江日报社平行方向不要过道,再往前走不到百米即可到工厂胡同,顺工厂胡同再前行不到百米即可看到教堂。
工厂胡同7-4号,不是很难找,冥冥中,我没有问过一个人,一路就直奔这里。
教堂1908年建于道里军官街(今工厂胡同),是驻哈的俄国外阿穆尔军区司令官契恰科夫中将及官兵捐资修建的一座军用东正教教堂。教堂由俄罗斯著名建筑师德尼索夫设计并指导施工。
圣·伊维尔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霁虹街工厂胡同,面积为555.8平方米,折衷主义风格,俄罗斯式建筑,外观巍峨挺拔。教堂平面呈希腊十字式格局,南北宽22米,东西长26米,高27米,西侧为主入口,南北方向各有一个入口。
当看到左手边的教堂,我突然有一种眼前一亮感觉。其实在各种资料中,我的记忆已经无数次来过这个百年教堂了。破败的教堂记录了岁月的沧桑,记录了哈尔滨百年的变迁。
1908年,教堂由驻哈尔滨俄国外阿穆尔军区司令官契恰科夫中将及官兵捐资修建,为纪念在义和团运动和日俄战争中阵亡的俄军官兵。一些阵亡军官的尸体曾埋葬在教堂外,教堂墙壁上刻有阵亡者名单。
1927年,主教季米特里和基辅音乐学院自由艺术家芭拉诺娃波波娃在教堂创办了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开设了钢琴、小提琴和声音等课程。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的“洋葱头”被拔除,但建筑本体得以保留。如今为哈尔滨市II类保护建筑,但已残破不堪。教堂内已无神职人员。
老规矩吧,老建筑、小黑还有我合张影。每次走访老建筑的时候这成了一个习惯。我心中感觉很有意义,像是在记录我看望老朋友。喜欢小黑让我有动力去做喜欢的事。
请大家欣赏一组圣·伊维尔当年的风采,传说它与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同为随军教堂的“姊妹”教堂。教堂为砖混结构,平面呈希腊十字形,西侧为主入口,上方有钟楼。东侧为圣坛。屋顶上方大型鼓座托起大洋葱头穹顶,成为整个建筑的中心,四周分布结构相同的4个小洋葱头装饰穹顶。钟楼上方仍有鼓座,二层花瓣装饰上也耸立一个洋葱头穹顶。
主入口对面是圣坛,主入口上方有钟楼,伸出屋面,有一方台,方台上仍有鼓座,二层花瓣装饰,鼓座上又有一个葱头。教堂上的葱头式大小穹窿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优美和谐。该建筑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主体建筑“洋葱头”式的圆顶被拆除。教堂内部宽敞明亮,设主次三个祭坛。
教堂内部宽敞明亮,金碧辉煌,照明灯有多种颜色和造型。教堂里有主次三个祭坛。教堂内圣所按德尼索夫设计的图案,由守备队中 雕刻师施工。圣像在俄国切尔尼哥夫市制成,其它圣像在守备队副队长米哈依劳夫大尉及画家吉敏指导下,由40名士兵画制,维也尔斯卡亚圣母像由主教乌拉得依米尔奉献,中央祭坛大圣像为画家尼西里也夫画的基督复活图;第二个祭坛墙壁挂着圣塞拉夫衣图及圣尼古拉画像。
破败的教堂,记录了岁月的沧桑,记录了哈尔滨百年的变迁。教堂门与钟楼的窗户均为新艺术运动风格的三心拱券式,其它的半椭圆式拱券长窗则为古罗马式。建筑用的砖是特殊加工的“澄泥砖”,它同传统的豆沙制作原理相似。将泥浆澄出、沉淀、成型、晾晒、烧制而成。为了这门窗与墙线的造型,规模齐整的长方型砖被磨成了细长的扇形状和圆柱状。所以建于1908年这座军用教堂至今仍然光滑细腻,棱角分明。
其实,每次出来拍摄,为了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我也是挺努力的,自小的淘气劲和登高望远的勇气就一并用上了。那天好冷,我抓着铁栅栏的时候,忘记了寒冷。
檐下半圆形连券、门窗、拱券为罗马风格
铁护檐为新艺术运动风格
顶部“洋葱头”已荡然无存,留下破损的双层花瓣。门、窗的俄式装饰和钟楼上的圣母画像只有痕迹可寻。环绕教堂的拱券底下的壁龛原来都有马赛克镶嵌画,是用一厘米见方的小瓷砖一个一个粘上去的,画面表现的是俄罗斯人的田园生活,颜色鲜亮,文革时都被哈市“八八派”抠没了。
又一次登高拍摄一次全貌,拍了近一个小时,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这个破败中的贵族。
楼梯上还留下文革时“抓革命 促生产 毛泽东”被凿下的痕迹。
檐下半圆形连券、门窗、拱券均为罗马风格,尤为独特的是钟楼上方洋葱头基座的修饰,半圆形罗马风格拱券重叠相连,美观而又别具魅力。
这是什么??真想问问专家??
圣·伊维尔教堂是目前哈尔滨市宗教建筑中惟一保有附属建筑的一例。现存其附属的孤儿院,建筑外观完整保存,造型精美、细部丰富。建筑入口处的马塞克镶嵌画历久弥新,色彩鲜明如昔,令人惊叹于它的美奂美轮。据建筑专家说,马赛克镶嵌画起源于公元三世纪,主要用于宗教建筑。其表现出的宁静、端正是中世纪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幅尚能“完璧”的镶嵌画在国内也属珍罕难求。我特别想知道是幼儿园还是孤儿院?现存其附属的亚斯利幼儿园1943年6月19日落成的亚斯利幼儿园.
最引人注目的是拱门上方的彩色马赛克镶嵌的俄罗斯民俗风情画。宽约3米,高3米,倒心形。由大约1.7万块1.5厘米见方的马赛克拼贴镶嵌而成。一个挎着装牛奶篮子的俄罗斯女子,身穿及膝裙子。右边一只狗长尾下垂,伸出垂涎的舌头。白桦树形象逼真,一条小路伸向树林深处。一座小木屋,后面是碧波荡漾的湖水及淡青色的天空。虽历经百年风霜雪雨,镶嵌画仍然色彩鲜明、光彩依旧。画面保存完好实属罕见。
希来文还是俄文,又是一个问号?
马赛克壁画为什么能保存下来,逃过文革破四旧浩劫?据说,住在这里的主人是一个有来头的大人物,根红苗正,造反派不敢惹。
与其他教堂相比,圣·伊维尔教堂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一般的教堂顶部只有1个葱头顶,伊维尔教堂却有5个。而从它的建筑细节看,仅建筑红砖的体量就要比圣·索菲亚教堂用的要大,由此想见其烧制方法独特;再有,位于教堂外墙上的马赛克镶嵌画,历经数十年,依然完好如初,可见工艺和用料的精湛。此外,伊维尔教堂的历史价值非同寻常,它不仅是沙俄侵略者镇压哈尔滨义和团运动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日俄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