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位于滇东北,2014年8月3日,6.5级地震;丽江,位于滇西北,1996年2月3日,7级地震。同在云南北部,相隔18年,遭遇了相同的灾难。
截至今日16时,鲁甸地震已造成410人死亡,12人失踪,2373人受伤;18年前的那一场丽江地震,也让309条生命逝去,17057人受伤。
君住滇西北,心系滇东北。相同的经历,让丽江格外关注鲁甸。
今天,丽江读本采访了一批丽江“2.3”大地震亲历者,回放那场灾难的记忆胶片,重拾灾难来时全城人民应对自然灾害的精神与经验,给当下正在遭受灾难的鲁甸人民,捎去丽江人民的祝福,并共享抗震救灾经验。
灾难来时,丽江人民身上体现出来的乐观、互助、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勇气与精神,让此后的丽江,走得更好。我们经历过地震的伤与痛,希望鲁甸人能挺过去。
丽江读本谨以此文给力鲁甸——鲁甸挺住!走过去,前面是片天!
失去家园和亲人的灾民,心中无比悲痛。孙晓云 摄
废墟上的婚礼,教会我们牵手同行
赵丽芳(丽江玉龙皮业有限公司职工)
直到今天,很多人见我都会开玩笑,“你小时候是不是骑过猪?”在很多人看来,婚礼在地震这样的灾难日举行,真是件倒霉的事情,但是18年后的我,对此并不后悔。因为灾难中的婚礼,让我和我的爱人,懂得了更加彼此珍惜,牵手同行。
实际上我真正结婚的日子是1996年2月4日,但是根据纳西风俗,婚礼要热闹三天,结婚前一天是女方到男方家送被子。地震那会儿,我跟随送被子队伍刚好到达住在北门坡的新郎家,那时,我的一伙闺蜜正在新房里铺新被子,忽然整个房间摇晃起来,我们意识到是地震了,但屋里人太多,被摇得挤做一堆,根本出不来。大概过了几十秒钟,房子不摇晃了,大家才慌乱地跑出来,发现院子一大半的围墙倒塌了,虽然当时余震不断,但是客人们都记挂着家里,纷纷往家赶。
大研镇文治村80%房屋倒塌,其余20%房屋也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人、畜全都失去了住所。沈志锦 摄
我娘家在古城木府旁,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古城一路上很多房子都倒塌了,才意识到这次地震震级一定很大。等我回到家里,看到家里的墙全部倒了,正房也是大面积墙体开裂,整个家都暴露在眼前。万幸的是,当时家里人和客人都没有受伤,只是奶奶的脚被倒下的土箕砸到,没有大碍。
当时的木府相当于是街道活动中心,红白喜事都在这里办,我婚礼的待客地,也在这里。地震的时候,木府的房子全都倒了,幸运的是,我父亲似乎早有预感,地震之前便招呼所有来帮忙的客人到家里休息,所以没有伤到一个人,并且那些帮忙的人也很有先见之明地将第二天待客用的菜、肉等,一盆盆地放在木府院中的桌子底下,所以待客的菜品也仍一应俱全。
第二天,婚礼在频频余震中举行,新郎家的接亲队伍也按时来接新娘了。后来接亲队伍里的亲戚告诉我,接亲时,大地仍在摇晃,走在古城里,时不时有瓦片落下,一行接亲队伍背着米、红糖等接亲物品,在古城里夺命狂奔。现在想想那样的场景,感觉有些好笑甚至是拿生命冒险,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们纳西人面对灾害的无畏精神。
在大地的摇摆中,婚礼顺利举行。而我们这对新人的洞房花烛夜,就在防震棚里和全家人一起度过。这样的婚礼,百年不遇,刻骨铭心。
现在,我和爱人一起生活了18年,很多人让我们再举办一次“没有灾难的婚礼”,我们觉得没有必要,对地震中的婚礼也没有过遗憾。因为,那次灾难,让我们夫妻更懂得了生命的可贵。18年来,我们相亲相爱、相濡以沫,抚养老人、孩子,儿子已17岁,在丽江职高读自己喜欢的幼教专业,懂事孝顺。尽管我们工资不高,但是一家人身体健康,相亲相爱,还有什么比这更宝贵的呢?
另一场废墟上的婚礼:丽江县金山乡文鸿村村民和文军和木金仙,原订2月4日结婚。一场大地震毁坏了他们准备结婚的新房和家具,致使婚礼无法举行。抗震救灾的武警官兵得知此事后,很快帮他们盖起简易新房,送来被褥用具,2月13日,在武警乐团吹奏的《婚礼进行曲》中,这对新人终于喜结良缘。郑文春摄
震后一分钟,我扛起摄像机冲进震灾现场
闵文新(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丽江地震时第一个冲到现场的记者)
地震,也许是这些年来伴随我生活最多、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了。其间,有获知消息的震惊,有丧失亲人的哀痛,也有得到救助的感激。
作为经历过丽江2•3七级地震的我来说,每次听到地震,心里就会有一震的感觉,会马上急切地想知道地震的级别,如果在四五级,我就会长舒一口气,反之则感到不安。前天,鲁甸地震了,而且震级较大,是云南自丽江地震18年来最大的地震!初看到消息的时候,说死亡人数40余人,我在内心祈祷,但愿这个数字就停在这里吧。
作为第一个拿起摄像机拍摄丽江地震的记者,我见证了丽江地震后的惨状和丽江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前前后后。而有些经验对鲁甸人们抗震救灾或许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电视记者在丽江县黄山乡中济行政村采访。张有祥 摄
丽江地震时,中国的地震救援机制和救援措施还不是很健全,通讯也不发达,照相机也不普及,手机还只是一种叫800兆的极少人用得起的东西。所以,当我在地震后一分钟扛起摄像机进入震灾现场时,我非常清醒地明白我肩上的责任和义务,那就是要拍到最及时最真实的灾区场景。
由于尚在冬季,天黑得极快,交通工具也极落后,当晚我来不及拍到更多民房倒塌的镜头,就直奔医院,我想,那里应该是死伤者最集中的地方。果然,在当时的当时的丽江县医院,一波波死伤者被送了进来,在手电筒的照射下,我拍到了一幕幕惨痛的场景。无论死者还是伤者,都是灰头土脸,血迹斑斑,惨不忍睹。
古城四方街前的小旷坝,昔日商贾云集游人不断的繁华热闹处,如今成了数千灾民的临时避难所。周荣新 摄
丽江地震,一夜无眠。媒体在这种时候都是最重要的担当者之一。当我在差不多夜里十点钟回到单位时,丽江电视台已经成立了抗震救灾临时报道中心,并在院中搭起了临时工作帐棚。要在今天这样的条件,我想,应该有好几条视频和图像的信息已经发出去了。但那时没这个条件,全市唯一的视频就依赖于我们的摄录像和编辑设备了。好在一切顺利,天没亮,第一条采自灾区的视频新闻寄交航班飞往昆明,当天中午,在云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中呈现了。
改革开放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引起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在中央和全国各地的支援下,丽江人坚强度过了难关。因为地震得到的关注,丽江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被提前了很多年,对丽江旅游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新建的古城北郊小区房舍无一完好。和集中 摄
2008年送女儿去成都上学,返回时走滇东高速路路过昭通鲁甸,印象最深的是沿途的民居没有围墙,其格调像极了瑞士民居,不同的只是色彩偏暗一些,这让我感到惊奇,数次停车拍照。我想,由于这次强烈地震,一定改变了那些古朴民居的风貌,我不是专业救援人员,始终只能在远方不停祈祷。但我相信,鲁甸人民一定会重新站起来,未来的鲁甸一定会更加漂亮。
今夜,救援仍在继续,为鲁甸祈祷!鲁甸坚强!
地震中,我体会到了医者仁心
杨洪元(丽江市医院放射科医生)
丽江“2.3”地震的时候,我在丽江地区医院(现市医院)放射科工作,参加工作仅一年半。地震那天是晚上,我刚来上晚班,才穿好工作服,突然就感受到大地一阵剧烈摇晃,听到隔壁有医生在大喊,“地震了”,当时放射科有两名等着拍片的病人,我立马拉着这两名病人便往外跑,边跑边觉得大地摇摆得都要跑不稳了,医院走廊里的灯也瞬间熄灭。
等我们跑出办公楼,发现很多病人都跑到院子里来了,医生、护士则在忙着疏导危重病人,我也和其他医生投入了搬运危重病人的行列中。几分钟后,所有的病人都被疏散到了医院的院子里。地震后大概十几二十分钟,医院里拉来了大批的受伤群众,当时我们在场医生才感受到灾情的重大。地震中医院的房子并没有全部倒塌,但余震不断,将病人送到病房风险太大,于是院长决定将医院的篮球场当病房,将所有受灾群众疏导至篮球场,医生、护士则迅速从病房里搬运出医疗用品和被子等。尽管今天看来这样的举动稀松平常,但是当时余震不断,病房又经历了大震,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重返病房,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我们全院医务人员,没有一个人有半点的犹豫。
医疗队员们与“死神”抢时间,只能在手术间歇时吃干粮充饥。林宏 摄
等把所有受灾群众安顿至篮球场后,天已经黑了下来,由于停电,四处一片漆黑,我们找来所能找到的电筒、蜡烛等照明设施,很多附近群众也主动从家里找来电筒等支援医院,当时的条件,只能给伤病员作伤口消毒、包扎、缝合等简单处理。
我作为一名放射科医生,此时已无法进行放射工作,便举着一支蜡烛给外科医生们当副手。看着医生麻利地给一个个伤病员包扎,而受伤群众,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忍着剧痛不吭一声,我感受到了一种坚强。到凌晨一两点,送至医院的受伤群众越来越多,挤满了操场,有的头裂开了、有的腿断了、有的满身是血……医生按受伤程度依次处理,一切井然有序。当看到受伤群众眼里的无助和向我们投来的信任眼光,原本并不喜欢医生工作的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更感受到了了身为医生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眼前这个8岁的小姑娘和莲兴,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中,刨出后发现头部负伤和骨盆骨折,由于得到医疗队及时医治,现已好转,能拄着手杖走路了。祝光荣摄
地震中领悟到的这份责任,让我在此后的每一天,都能珍爱生命,尽职工作。
地震中的美丽人生
杨冬合(云南信息报首席记者,丽江读本主编)
直至今日,每每听说哪里地震了,都会想起1996年丽江“2.3”大地震,总感觉自己脚下的土地也跟着心在摇晃。
丽江地震的时候,我20岁,读大二,刚好放寒假回来。地震来时,一家人刚吃过晚饭,我正在院子里收拾着碗筷,忽然大地一阵猛烈摆动,感觉自己踏在波浪上,一下就摔倒了。“地震了!”爸爸大喊一声,从堂屋冲出来,一把抓住在院子里的奶奶和我,一下子冲到外面的平地里,妈妈也跟在爸爸身后冲了出来。如果不是爸爸喊地震,从未经历过地震的我真不知那是地震,还以为一辆大卡车撞到了房子。地震中,我家的围墙倒了,就倒在我和奶奶之前所在的位置,如果不是爸爸,很可能奶奶和我就被墙压住了。
黄山乡安乐村一户村民的房屋被震倒,不久前女儿办婚事的“喜”字还贴在大门上。孙晓云 摄
也就在那一刻,我生平第一次意识到,以前貌似离我们很远的灾难,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最重要的是要懂得随机应变、紧急处理,而随机应变需要平时相关知识的积累。所以,平日里,即便没有地震等灾难,相关的知识和应急技巧,一定要掌握。点滴积累,说不准哪天真就会救你一命。
地震那一晚,每个人都不知道地震的震中在哪里,也不知道整个丽江的情况如何,只是看到整个古城冒起一阵阵的灰尘,爸爸由此估计古城灾情一定很严重。果不其然,第二天,我参加了由丽江一部门(现已记不清是哪个部门)组织的大学生抗震救灾志愿队,看到古城里大部分的房子都倒塌了,一片残垣断瓦。居民们看到这样的情况,便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从地震的第二天开始,家家户户便废物利用,从倒塌的房屋中找来木头、床单、塑料布等,在周边开阔地搭起了一个个简易帐篷,相邻的几家住在一起,吃饭也是打拼伙,各家能找出什么吃的,都凑在一起吃。白天,女人们忙着做饭,男人们便在一旁聊天或打扑克。夜里,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烤火、聊天,尽管经历了大灾难,但大人们常常会讲一些笑话,逗得小孩子们哈哈大笑。
有家难归的儿童。李德静 摄
离丽江地震已过去18年,但是大人、小孩围坐一起讲笑话的一幕幕,却时时浮现在我脑海里,盘旋不去,与之相伴的,总是那部著名的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该部影片讲述了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纳粹集中营,父亲不忍年仅五岁的儿子饱受惊恐,利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撒谎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必须接受集中营中种种规矩以换得分数赢取最后大奖,影片笑中有泪。我时时在想,丽江人民和这名父亲有着一种同样的精神——用乐观面对苦难,用微笑诠释人生。
是的,只要我们始终微笑,灾难总会过去。对现在正遭受着我们曾遭受过的灾难的鲁甸说声:走过去,前面是片天!
父辈的坚强教会我勇敢
和慧东(云南信息报、丽江读本记者)
地震时我只有9岁,那时候不知道地震意味着什么,最大的印象就是墙倒了,听说不少人死了。一听到死人了当天晚上就害怕都不敢睡,但是爷爷却笑着说没关系,房子很结实,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爷爷那镇定的神态给了我最大的安慰。
第二天天一亮,村子里就开始动员各家各户到地里去搭防震棚,亲戚朋友们互相帮忙着把地震棚搭起来。尽管有不少悲伤的消息传来,但是大人们都不会和我们说这些,反而是唱着歌,讲着笑话把安置一家人的地震棚给搭了起来。如果家里有人露出一丝的悲伤,爷爷就会生气的说,“只要人还活着,一切都会好起来”,很快,微笑就回到了家人的脸上。
许多灾民在残垣断壁中搭起简易窝棚,暂时栖身。孙晓云 摄
几天后,家里的男人们冒着危险回去看了房子的情况,并把储藏在家里的火腿和腊肉都拿了出来,男人们干些重活,女人们在旁边烧火煮饭,渐渐的防震棚里飘出了煮火腿浓郁的香味,小孩们在无忧无虑的玩耍。作为小孩子,我们可以在地震棚里用扑克牌玩些接龙、五十K的游戏,旁边放着一个装了水的小桶,每当小桶里的水开始晃动,我们就会大声地告诉大人们,“余震来了”,后来这也成为了我们非常喜欢的游戏。似乎我们的骨子里就有那种安于天命,乐于苦中作乐的东西。
地震后不久,救灾物资很快就被送到手里,还有不少漂亮的衣服,有些衣服里还会夹着小纸条,里面有些鼓励的话语。我还记得当时我收到一件玫红色的外套,口袋里面有一张写着“加油”的纸条,没有署名,但是仍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关爱。自此后玫红色成为了我最喜欢的颜色,感觉似乎只要看一抹那艳丽的红,就能让我的内心充满力量和希望。救灾物资最多的,是方便面,那是我第一次 吃方便面,感觉很好吃,每个人家都是一箱箱的方便面,感觉遇到一个人,讲话的时候都是方便面的味道。
废墟旁的锅台。祝光荣 摄
几年后听到了张新民老师写的《纳西人》,每当听到里面那句“我们是顶天立地的纳西人”,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就会想起地震时那一张张微笑的脸,还有爷爷的那句话,“只要人还在,一切都会好起来。”
“灾难时刻,小伙子怎能呆在窝里”
东海潮(丽江古城人,2·3大地震亲历者)
2•3地震时是我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那时我刚经历了60个小时的硬座火车、22个小时的汽车颠簸,终于在2号晚上八点回到丽江。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在家里睡的唯一一晚,其后就睡防震棚了。
地震那一刻,正好有三位中学同学来我家玩,我看家里人都平安,于是送他们各自回家。他们三位住古城不同方向,所以我得以第一次较全面地观察了解古城灾情。其时天已全黑,全城断电,路上到处是倒塌的墙体,扯断的电线胡乱横在半空。有些路段有积水,原因是河边的一些房子墙倒塌后阻塞了河道,致使水漫街道。
当晚与表哥家组成大家庭并安顿好后,大舅说,在这样的灾难时刻,小伙子们怎能呆在窝里,应出去救灾。于是在大舅带领下,我与表哥、表弟四人,从市一中出发,穿七一街,经四方街,到新大街……一路查看灾情和救助。还记得那天是农历腊月十五,晚上的月亮特别大特别亮。
村民们互帮互救,将重伤员送往医院。孙晓云 摄
4日天一亮,我们重新审视了当下所处境况:断水断电,住房或者倒塌,或者受损严重,余震不断,没有外界的消息,吃住都没有着落,万幸家人均安。那时才真正意识到,我们成了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的灾民。当时流言四起,但我们没有惊慌,开始着手搭建防震棚以解决住宿问题,从歪斜的房子里找出粮食与日用品,包括锅碗瓢盆,开始了地震后非常时期的生活。从那一天开始,还见到外地开进的救灾部队,防疫人员开始在水井里投药品,并且在各处喷药杀毒。
由于人们都在开阔地聚集搭建防震棚,古城和邻近村子实际都没人住,多数房屋即使没有整体倒塌,墙体多半也倒塌了。而居民在撤离时根本来不及带走财物,加上断电,所以事实上当时几乎家家都是不设防的,很多地方和村子都自发组织青壮年男子晚上轮流巡逻,效果很好。
无家可归的企业职工、家属,组织起来,共度难关。周延伟 摄
这场地震,让我看到丽江人都比较乐观,不等不靠,积极开展自救,人们无私地互帮互助互利。地震无情,但是因为这种精神,丽江没被击垮,反而越来越好。所以,鲁甸的灾民,只要你们也有这样一股精神,你们的明天,也会更好!
扛起玉龙雪山的丽江人
田培政(丽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民警)
1996年2月3日,我知道了什么是地震。
1996年2月3日,我知道了有一个年纪与我爸爸差不多的民警和贵华,他在房子倒塌的一刹那,用自己的身躯救下了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孩子。
1996年2月3日,我知道了父亲的肩膀确实能扛住一栋房子。
那天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我家的厨房为什么不塌下来?厨房塌下来的话,我的父亲就成了比和贵华还厉害的英雄——因为父亲当时奋不顾身地用他的身躯护住了两个小孩——11岁的我和9岁的弟弟。
那是一栋两室的砖木结构平房,每一根木料都是父亲20年前利用休息时间到山上自己伐自己扛回来的,装修很简单——四面土墙、两扇木门、房顶盖瓦,内设土灶、木桌。
地震袭来时,父亲一把将我和弟弟从土灶旁推至木门处,他则一步从灶台跃至木门处,双手紧抓木门,身躯弯曲将我们兄弟二人护在身子下边。
家里的房子塌了一半,唯有厨房灶台处落下了几块砖。村里很多人家的房子全塌了,当晚听说村里一位刚结婚回门的新娘被砸死了,一个和我弟弟年纪相仿的小男孩被砸死了,还听说玉龙雪山陷落消失了。
泣不成声的灾民。张赛东 摄
父亲指着厨房说,“这房子是我一根木料一根木料从山上扛回来的,有我在,它不敢塌,我能扛一栋房子!”
当晚,父亲把几家人组织在一起搭帐篷、做饭。
2月4日,爸爸早早的就回学校报到了,面对爷爷、奶奶和妈妈的责骂,而我和弟弟则请爸爸出去时看看玉龙雪山还在不在。他说:“爸爸能扛一栋房子,丽江男人们能扛玉龙雪山,放心吧。”
家里人不允许我们小孩离开帐篷区,所以我到3月1日开学时才与外界接触。
可是我知道——我家的厨房没倒,玉龙雪山也没倒。
18年过去,经历了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升学、就业、结婚、买房、生子后的我庆幸1996年2月3日没成为我所想象的英雄。
这几年,村里修了水泥路,通了自来水,有了数字电视,村民们都盖了新房,有的建了高楼,我家的其他房子也修缮一新,唯有厨房还是原来的装修原来的摆设,只是灶台多了几个18年前留下的缺口。
妈妈一直唠叨说要把厨房修缮一下,可我一直不情愿。
我家的厨房在,玉龙雪山在,不知道我的肩膀能不能像父亲一样扛起一栋房子,可我相信,今天的丽江男人们同样能像18年前的父辈们一样扛起玉龙雪山。
心态乐观,再大困难都不怕
牟鑫(丽江樱花屋餐饮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1996年,那时我23岁,在大理当兵,晚上7点左右,丽江发生地震后,我就接到命令来到丽江参加抗震救援工作。
到中济海之后,看到房屋基本坍塌了,没有电灯,人到处都是,大家都在烤火。时值丽江最冷的二月,丽江地震让大部分人无家可归。整个丽江,看到的就是满目疮痍、残垣断壁。
房屋被毁,身负重伤的妇女躺在露天下。孙晓云 摄
第一、二天抢救人员,第三天就是抢救物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几天的救援下来,发现丽江人天生就拥有乐观的心态,刚开始的时候,医院里都是一些疼痛的哀嚎声,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但是,一个星期后,不少人就开始打牌等娱乐起来,很快就从伤痛中走出来,用乐观的心态来重建家园。灾难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的,但百姓的日子还是要继续,乐观是丽江人最让我佩服的。
震后不久,大研镇粮食部门在广场搭起大棚,及时组织粮油供应。李理 摄
当时,丽江与现在昭通地震中受灾的情况一样,而且受灾情况比昭通更严重,除了政府与社会的救援支持,丽江人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再大的困难都不怕,精神最重要。丽江人当时能在大灾难面前,邻里互助,相互取暖,重新站起来,开始自己的生活。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昭通,我相信昭通人也能重新站起来,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一定要给自己打气
杨四龙(丽江正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以前丽江地震的时候,全国各族人民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做企业的,要饮水思源,回馈社会。每次全国发生大灾难,我都会带着感恩车队和物资,跑到最前线去救灾。
作为丽江人,对1996年的那场灾难记忆犹新。我们当时的情况比昭通的更严重,经济不发达,当时政府刚准备做旅游,世界文化遗产也正在申报,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让这一切面临泡汤。灾难让丽江老百姓看不到希望,都不知道怎么办。但解放军和政府,以及全国全世界爱心人士的帮助,给丽江人带来了希望。
手扶拖拉机运送救灾物资。杨其昌 摄
当时的丽江,交通不方便。我家也在那场地震中塌了,但在全国的支持和援助下,我们重拾信心。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今天早上,我们集团开始了内部捐款,并采购了100万的物资,将在明天运往鲁甸县龙头山镇。
这些年的救灾经历下来,我觉得昭通人民一定要给自己打气,只要人还在,不要慌,不要等,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因为,明天只会越来越好。
救灾中处理“自私”干部
杨国清(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会长)
1996年2月3日,周六,时任丽江纪委书记的杨国清在单位加班,忙到天黑,走路回家时街边一栋老房子忽然就垮了,差点砸到他,与此同时,地面剧烈摇动,站都站不住,建筑倒塌的声音和尖叫声不绝于耳。
杨国清立即一路小跑,冲回了地委机关大院。而抗灾抢险指挥部当即就成立了起来。少数领导留在办公室,联络和协调部队、公安、民政等相关部门展开救灾工作,多数人则赶赴各地视察灾情,并在现场指挥救灾。
黄山乡中济村灾民领到了救灾油毛毡。孙晓云 摄
作为丽江的纪委书记,除要参与指挥整个救灾之外,杨国清还有一项特殊的使命,那就是保障数量巨大的救灾资金和物资不被人贪污、挪用。“有一个副局长,见捐助的衣服里有些很新的牛仔裤,就顺手拿了一条给自己的孩子穿。我查到了,给他记了个大过。”
在救灾暂告一个段落之后,杨国清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则是,调查相关官员在救灾中的表现,是否最及时地、最大程度地尽到了自己的职责。“灾情发生后,他们是否第一时间出现在了自己的岗位上,或者第一时间赶到了受灾现场?调查下来,我处理了七八个干部。其中有一个干部,地震第二天不去指挥抢险,却还按原计划在为女儿大肆操办婚礼。这种属于典型的只顾自家利益,而不顾群众的存亡安危,直接撤职!”
丽江地震创国内公开报道灾情先河
张文银(丽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
张文银办公室的书柜里,关于丽江“2.3”大地震的书籍和杂志有许多种,“当时单是报道地震消息的中外媒体报道就有2万多条,丽江在这方面算是开创了国内公开透明报道灾情的先河,98汶川大地震时,许多媒体就来丽江请教对于灾情控制尤其是对救灾物资管控的经验。”
丽江地震发生后,海内外记者纷纷到灾区采访。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派人深入灾区,做好记者采访协调接待工作。吴坤摄
地震发生时,恰好在丽江旅行的几位西方记者以极快的速度将丽江地震的消息发布了出去,所以震情在全世界的传播也快得惊人——仅仅一个多小时后,就有西方媒体播发了丽江大地震的新闻,震级最终被确定为里氏7.0级。不仅丽江,大理、迪庆、怒江四地州的9个县51个乡镇均受到不同程度破坏,伤亡16335人,其中死亡309人,重伤3725,直接经济损失达46亿人民币。另外,震感还波及到了四川、重庆、广西、西藏、贵州等省市。
“地震牵扯到民生各方面,而新闻媒体在这种大灾难发生的时刻,往往能发生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当时许多国外记者和香港记者从全世界各地迅速来到丽江,丽江市委市政府以及宣传部之所以敢开这个公开报道的先河,确实是因为堵不如疏,与其搪塞不如索性让他们看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这个没什么好避讳的,”
钢混结构的楼房震得东倒西歪,只剩下一个破烂的框架。周延景 摄
所有灾区中,受灾最重的,还是大研古城所在的丽江城区。震后,甚至曾有人建议全部推翻拆除,重建丽江。经过小范围内的争议,这种建议被坚定地予以否决。经过丽江当地及云南省相关领导和专家多番论证,救灾过后,决定进行“恢复重建”,“修旧如旧”。
震后重建 丽江经验可以借鉴
杨福泉(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著名纳西族学者)
我们在灾难后重建家园时,过去常常设计的大多是常规城镇那种整齐划一、有些千篇一律的建筑结构,而这次昭通重建家园,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我们应充分注意如何在重建中恢复和“修旧如旧”、“建旧如旧”地进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文化个性个特色的保护。
收拾好每一片瓦块砖头,留作重建家园之用。和新民 摄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借鉴丽江的一些经验,丽江在1996年2月3日经受了7级大地震,有不少村镇包括后来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的丽江古城的房舍倒塌,但在重建中,当地特别重视恢复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的原貌恢复和“建新如旧”,保留和恢复历史原貌的原则,所以,丽江地震没有给联合国审查“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申报资格等带来不利的影响,联合国的官员们来视察丽江震后的形势时,对丽江的民居建筑等的保护和重建非常满意,丽江古城依然在地震后获得了世界文化遗产称号,推动了丽江旅游这个如今的支柱产业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它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不断谱写出一些辉煌的篇章。
大研镇灾民开始建盖新宅。杨一奔 摄
在人文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进行震后的重建,我们需要有一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眼光,不仅仅把眼光停留在如何尽快建成新的村落,不要受到“只要好住和牢固就行了”的观念的影响。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眼光,那就有可能当一大片崭新的震后新村落在我们辛勤的劳作下拔地而起时,那些村落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在我们的手中永远地消失了。
此外,我也非常赞同很多人已经提到的应该保留一些地震遗址遗物,作为有实景、实物的地震博物馆。当年我的家乡丽江地震后就忽略了这个内容,看不到保留下来的地震历史遗址遗迹,现在看来很遗憾。
采写:丽江读本全媒体记者杨冬合 和慧东 王炳晖 李丹丹 万红丽
文中图片均为1996年丽江地震时所摄
丽江读本微信编辑: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