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交史 中国历史名人外交家

新中国外交史

一.新中国外交具体政策

1.毛泽东建国前夕提出的三大方针:

毛泽东在1949年春、夏之间,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

“另起炉灶”就是说,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把他们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说,帝国主义总是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对于帝国主义同中国建交的问题,“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中国要在同他们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把屋子打扫一下。

“一边倒”就是说,当时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对立的局面下,新中国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新中国完全依赖于苏联的。

意义:这三大方针有效地防止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和武装干涉,回答了新中国建立之初如何制定自己的外交方针,如何对待帝国主义国家和如何对待社会主义国家等问题,为新中国外交关系规定了方向与原则,为迎接50年代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新中国与各国建交的原则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项重要的外交任务就是和外国建交,取得别国承认。

根据毛泽东建国前夕对外交工作的三大外交方针,中国与外国建交问题上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分两类不同情况进行:一是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它们宣布承认新中国,中国立即与其建交。二是民族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原则。这是因为它们中绝大多数与国民党集团仍然有着不同程度的牵连,有的甚至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因此采取先谈判。谈判的内容主要是要求对方明确以下3个问题:①是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②是否在联合国支持中国恢复自己的席位?③是否将各该国管辖地区内属于中国的财产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外国建交问题所采取的态度,反映了新中国高度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使我们很快迎来了建交高潮,对于新中国的发展和打破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渊源

①列宁的“和平共处”理论

②斯大林关于“三大矛盾”学说

③近代中国思想家所追求的“平等”。

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1、新中国建立后,外交政策的过渡性,有两个转变:

①中国共产党由革命政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②中共领导人由革命运动领导人向国家领导人的转变。

2、中国国内的经济建设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周边环境。

3、中国领导人对中国外交的重新思考和调整。表现在:

①重新调整对两大阵营理论的认识。

②对国家外交政策认识的深化,把国家作为外交的对象

提出的过程: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作为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得到印度的赞同,并写入1954年4月29日签订的《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同年6月28日和29日,在中印和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都确认了五项原则(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1955年4月在印尼召开的万隆会议(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通过的和平相处十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

意义: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阶段性界碑,是由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对外关系转变的关键性步骤。2、从中国外交的发展全局来看,在当时对中国突破西方遏制,扩大对外交往产生重大的积极作用;从后来的发展来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外交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政策,对中国外交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4.两个中间地带

毛泽东在1963年至1964年间提出关于总体国际形势的战略思想。

60年代,中苏分歧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分裂,西方世界也发生分化,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反对美国控制,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多次指出:“中间地带”有两个,第一中间地带是指亚非拉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第二中间地带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关于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突破了按社会制度和意识行态来划分国际政治力量的公式,为团结一切和平反霸力量、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提供了理论基础。

5.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思想

毛泽东通过总结1965——1971年的备战,总结中国外交的挫折和发展,总结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总结各种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对中国的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1974年2月,毛泽东在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时第一次提出该思想,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详细阐述了这一战略思想。主要内容:美苏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

这个战略思想同以前提出的“中间地带”观点在具体的敌我友组成的某些内容上虽然不同,但是所使用和根据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致的。三个世界的划分,为当时的国际统一战线提供了战略依据。它从中国是第三世界观点出发,我们必然加强同第三世界团结,争取第二世界,联合反对第一世界的控制,在反对第一世界霸权的时候,要集中力量反对更加危险的苏联的扩张。

6.大三角

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舆论界出现中、美、苏三国鼎立的国际战略格局的提法。国际舆论界认为中国在美苏关系中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因为美苏当时处在军事力量均衡状态,如果中国偏向任何一方,就会给对方产生巨大的战略压力,还认为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尤其是亚太地区的重大问题,如果无中国的参加,就难以得到解决。

中国政府从来认为世界政治秩序,不应有几个大国来决定。中国实行独力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作任何国家附庸,不参加任何军事联盟,这有利于保持国际形势的平稳和世界的和平。

7.求同存异原则

中国对外交往中处理彼此关系的原则之一。最早是由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来的。

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针对某些国家对中国的攻击,作了一个即席补充发言,他阐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可以“从结束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会议应将“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后来会议在对一些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时,会议几乎陷入僵局,周恩来又根据求同存异原则对争论的问题进行发言。会议终于接受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制定了《最后公报》而胜利闭幕。

中国在以后处理与外国关系中,凡遇到分歧时,除了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基本外交路线外,也运用求同存异原则处理一些问题。

8.周恩来人民外交的主要内容

⑴在处理国家关系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政府的立场,而且要考虑到该国人民的立场,并以此为据制定出相应的对外政策。

⑵通过人民外交影响政府和国家的对外政策,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目标服务。

⑶人民外交的内容不仅仅限于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也可以通过两国有关的组织协商达成一些协议,这些协议具有某些政府间外交的性质,周恩来把它们叫做国民办外交。

⑷国民外交以争取外国人对中国友好为目的,所以必须自觉地对外国人做工作,让他们了解中国,争取对华友好的人越来越多。

9.邓小平的政党外交论

邓小平时期的党际外交首先是在区分国家关系与政党关系、国家利益与党的利益基础之上进行的,党际外交是从属于国家间的外交的,又对国家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

邓小平提出的党际外交的基本原则:

各党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

邓小平认为共产党之间的关系的准则:

①党与党之间的关系是兄弟党关系,不是父子党关系。

②任何国家的事情都只能由那个国家的马列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自己去判断,犯错误也使它们犯,它们自己去纠正,不要拿我们自己的观点、模式强加于人。

邓小平还认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与非共产党的关系要遵循的原则为:

①不干涉别国的内政。

②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谁也别把自己的观点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国。

10.邓小平不结盟外交战略

不结盟战略提出的四个背景因素:

(一)中美准结盟关系是在两国实力极不平等的状况下实现的,不利于中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二)80年代初美国出现反华的倾向,在台湾上向中国施加压力。

(三)中美关系过近不利于世界格局中的力量均衡,不利于世界和平,削弱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

(四)“一条线”不利于中国外交的灵活性,对中国国家利益没有好处。

不结盟战略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是“四不一全”,即:不结盟、不孤立、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进行全方位的外交活动。

不结盟战略是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对外处境下最好的体现国家独立自主精神的政策.

11.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中国政府为解决与有关国家的领土主权争议而提出的政策主张。

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钓鱼岛、南沙群岛等主权属于中国,同时又说:“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这就可以消除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世界上这类的国际争端还不少,我们中国人是主张和平的,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中国政府尊重历史与现实,考虑到中国和有关国家的利益,通过双边谈判和合作,共同解决钓鱼岛、南沙群岛等涉及主权争议问题,并已与一些国家达成某些共识和谅解。

2002年11月,中国政府根据这一政策主张,与东盟十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12.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最初是邓小平为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构想。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正式宣布了这一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方针。1982年12月,全国五届人大通过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也对“一国两制”做出规定: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按照“一国两制”原则,中国政府先后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中国同时正在努力争取以“一国两制”的原则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

二.中美关系专题(包括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的演变过程

1.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50、60年代的中美关系

中美两国始终处于极端敌对状态,期间危机不断。中美两国在朝鲜、台湾海峡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为了缓和中美关系,中国主张两国坐下来谈判。从1955年8月开始的中美大使级谈判直到1970年2月结束,但由于美国缺乏诚意,双方仅在平民回国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其他一些重大实际问题毫无进展。

2. 70年代到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

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70年代初开始的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是两国调整外交政策的产物。从美国方面来看,尼克松认为国际形势在战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成为世界5大力量中心,而苏联又是美国最强大的敌人和竞争对手。美国想通过拉拢中国来对付苏联,同时体面地退出越南战争。从中国方面来看,珍宝岛事件后,中国更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苏联的直接威胁,愿意利用美国对抗苏联。同时,也希望中美之间的和解能有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国际交往,参与国际事务。由于中美双方的上述考虑,新中国成立后敌对二十多年的中美关系开始缓解。

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双方发出恢复接触的信号。基辛格的秘密访华,为尼克松总统来中国访问铺平了道路。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到中国访问。(**以下参看《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⑵中美正式建交

卡特上台后,想借中国的力量在战略上谋求“均衡”,对付苏联。中国当时处于国内外政策大幅度调整时期,认为将发展经济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而美国能提供的技术和资金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于是两国开始进行建交谈判。

(**以下参看《中美建交公报》**)

3. 建交后到冷战结束以前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后,1979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损害了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后来又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

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积极对外扩张,使中美双方认识到必须加强它们之间的合作。但里根上台后对华采取强硬政策,使中美关系再次出现波折。中国政府经过极大努力,经过与美方的艰巨的谈判,与1982年8月17日达成协议,签订了《八一七公报》(**详见《八一七公报》**)。

80年代,中美关系总的来说比较平稳,两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均有发展。但是两国关系的主要障碍仍然是台湾问题。

4.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

冷战结束,苏联演变解体以后,美国失去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不再将中国视为它的全球战略伙伴,而且看作是他进行“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和必须“遏制”的潜在的对手。因而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出现了徘徊摇摆、出尔反尔,缺乏连贯性。

(一) 布什政府时期

1989年6月天安门事件后,中美关系急剧降温,美国奉行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组织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制裁,终止两国高级官员的接触,使中美关系严重倒退。

在台湾问题上,1992年布什政府同意售台价值60亿美元的150架F-16战斗机,公开违反美国政府在《八一七公报》中做出的有关承诺,遭到中国政府的抗议和反对。

(二) 克林顿政府时期r

克林顿政府时期中美关系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过程。

民主党出身的克林顿,竞选期间就指责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人权状况,上台后更把人权作为中美关系好坏的指针。克林顿政府在国内将人权问题与中国的最惠国待遇(MFN)问题挂钩,在国际上也对中国施加种种压力。美国借口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售导弹技术,对华实行经济制裁,1993年7月还无端的制造“银河号事件”。

台湾问题上,1995年5月,美国政府不顾中国的一再警告和反对,公然邀请台湾“总统”李登辉访美,粗暴践踏了中美之间三个公报精神,极大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召回了驻美大使和取消了中美之间的一些重要访问。并在台湾海峡水域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演习,美国则向台湾海峡派出了两个航母编队,台湾海峡地区一度出现紧张局势,中美关系也降到了最低点。

李登辉访美问题上中国的反应,使克林顿政府真正认识到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极端重要性和敏感性。在中国的斗争和美国国内尤其是工商界的压力下,危机过后,克林顿政府着手修补和恢复被其严重破坏的中美关系。美国提出了“新三不政策”(即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以主权国家为入会资格的国际组织)。

1995年10月,在联合国50周年纽约峰会上,克林顿提出美国对华的政策是“不对抗,不孤立,不遏制”,是“建设性和全面接触”。

1997年10月底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在中美联合声明中提出建立两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1998年6月底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美两国首脑发表了三个声明:①南亚问题联合声明;②生物武器攻坚议定书;③关于杀伤人员地雷问题。这次会晤确认了两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1999年5月8日,发生了美国炸毁我国南斯拉夫大使馆的事件。事件发生后,美国迅速进行了道歉,并做出了赔偿,中国从大局出发,接受了美国的道歉,和平解决了此事。11月,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

2000年,在克林顿的大力游说下,美国国会通过了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法案。

(三)乔治.布什政府时期

布什政府执政以来,中美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2001年1月20日布什政府上台到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在这一阶段,中美关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与克林顿的第二任期相比,布什当局的对华政策有一些变化,主要包括强调中国不是“战略伙伴”而是“战略竞争者”,对华政策在其整体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下降一点,等等。第二,当时中美关系中的主要亮点是中国政府的对美政策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一方面,对于美国方面的霸权主义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0年美国人权报告》,另一方面,对中美关系中出现的一般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冷静处理、积极沟通的态度。

2.撞机事件发生后,中美关系进入第二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美国政府对撞机事件态度强硬,而且立场出尔反尔。此外,美国政府在4月24日出台一揽子武器售台计划,4月25日布什本人发表武力保台论,允许李登辉再次访美和陈水扁再次“过境”,在推进NMD计划时漠视中国的立场等等。这都说明布什当局对华政策的敌意和调整幅度比此前人们预计的要大。中美关系又一次降到了谷底。撞机事件折射出中美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互不信任,反映出中美关系困难重重的现状。

3.从6月初开始,中美关系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布什的对华政策开始回稳,其政策焦点从安全领域转向经济领域。6月1日布什正式要求国会批准延续一年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待遇,6月中旬白宫表示在中国申奥问题上持中立立场。进入7月以后,中美就撞机问题的解决达成协议。7月28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上任以后首次访问了北京。在鲍威尔与唐家璇外长的会谈中,双方表示要共同发展“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还商定重开政府间对话。鲍威尔的北京之行也标志着中美关系在经历了一段波折之后,正在回到正常轨道。

4.2001年9月11日以后,中美关系进入第四阶段。“9。11”事件后,江泽民迅速向布什总统发出了电报,严厉谴责了恐怖主义,并向美国人民表达了慰问之意。此后,中美两国在反恐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合作,两国关系进一步升温。10月20日布什总统飞赴上海参加APEC会议,中美两国元首第一次见面。2002年2月21——22日,布什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工作访问。2002年10月,江泽民在参加APEC会议前,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限制中美关系发展的长期因素

第一, 中美之间存在着基本的战略利益分歧,这种分歧包括地缘政治性的、意识形态性的和文明性的三类。

按照西方的地缘政治理论,一个大国的兴起无论如何都会对现有国际秩序的稳定带来冲击。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是现行国际秩序的主要制定者和受益者,而中国则是迅速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从综合国力角度看,美国是现实中唯一的“全能型”国家,而中国是最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全能型”国家的大国。在美国方面看来,中国的崛起无论如何都意味着对美国领导下的现状的改变。

另外,中国是唯一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国,中国的飞速发展对于美国推行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构成最大的障碍。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美国人认为不实行“西方民主制”的国家在政治运作方面不透明,内部制约力差,因而其对外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更大。这使得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处于某种对立状态。

还有,作为儒家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可能是最有潜力挑战西方的异质(非西方)文明之一。美国方面的上述判断决定了他永远会对中国保持戒心。在中国方面看来,美国对“单极”世界的追求,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政权利益都有威胁。就中国核心利益之一的国家统一问题而言,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及其在东亚的军事存在是最大的外部障碍。另外,美国公开声称其最终目标是改变中国政治经济的制度,并把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促使中国政府对美国的政策意图始终保持怀疑和警惕的心理,因此,无论从那种利益的角度出发,中国都确实希望出现真正的多级格局,至少是出现不断趋向多级格局的“多极化”势头,以缓解“一超”的压力。

第二,中美之间的问题特别多,特别复杂。

从中国的立场看,中美之间的问题从性质上分三类:一是涉及中国主权的问题,包括台湾、香港、西藏、南沙群岛等问题;二是人权问题;三是国与国之间经常出现的诸如贸易争端、在军控问题上的分歧、在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问题上的不同立场,等等。

台湾问题是两国关系中的最大课题,关涉到中国主权和核心国家利益,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没有让步的余地。作为中美关系基础的“三个联合公报”,实际上都是以台湾问题为核心的。

人权问题来源于两国的制度差异、文化差异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不会像台湾问题那么激烈,但是其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影响两国对于对方的长期态度,容易造成误解、曲解和敌视。

在其他所谓“国家间正常问题”方面,中美争论比较突出的是贸易问题和军控问题。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谈判加以控制甚至加以解决的。

第三,国内政治对中美关系的干扰或制约已经长期化或制度化了。这一点在美国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中美关系的潜在重要性和问题的复杂性,又由于中美关系被附加了太多的象征意义,因此,卷入美国对华政策制定的政治家、政府部门,以及政党、利益集团、媒体等因素特别多。目前,美国存在一个反对发展中美关系的政治“铁三角”联盟,即国会内部的一个跨党派的松散的反华联盟、美国主流新闻界、以反华为宗旨的利益集团。

总之,中美关系中限制两国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将长期存在。

建国初中美走向对抗道路的原因:(牛军观点)

1、新中国对美政策极大的受革命运动理论的影响,中国革命人在革命运动中就是要打倒帝国主义,取消包括美在内在中国的特权。新中国成立后,在苏联两大阵营的影响下,完全站在苏联一边,与美完全对立。从革命运动发展的经验来看,中共领导人认为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具有规律性,美国是中国革命运动最威胁的敌人。

2、结束耻辱外交也是中美对抗不可避免的前提。

3、外部环境的影响。世界出现了两大阵营,要求中国做出明确的选择,骑墙是不行的。当时美国帮助国民党政府;企图利用“承认”问题来影响中国的制度,组成国际势力反对新中国,制造经济困难,封锁港口。r

4、内部环境。革命队伍中,反帝爱国情绪空前高涨。

5、中国共产党与美国的具体接触中,很多事情都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美大使级会谈

1955年4月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当时美国政府没有做出反应,但经过英国和印度等国的斡旋,

1955年8月1日至1957年12月在日内瓦开始中美大使级会谈第一阶段

会谈议程有两项:一是双方平民回国问题,二是双方有所争执的其他实际问题。关于平民回国问题,经过10余轮的会谈,双方终于在1955年9月10日达成协议。这是15年中美大使级会谈所达成的唯一协议。在其他争执的问题上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第二阶段:1958年9月至1970年2月在华沙举行。

1958年8月中国解放军为了反对美国侵犯中国的主权,开始炮轰金门、马祖,这种事件发生后,1958年9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在华沙复会。会议虽然继续进行到1970年2月,共举行了136次,但由于美方坚持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在缓和与消除台湾地区紧张局势这个关键问题上,没有任何进展,只是在两国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经过两国保持某种接触,成为交换意见的途径。

围绕台湾问题同美国的斗争(50—60年代):

50年代美国在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的同时,又派军舰进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割裂中国领土.

台湾问题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国共内战的继续,这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二是美国的侵入,这是美国干涉中国的内政问题。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与美国的斗争,是为维护自己的独立、主权和安全而进行的正义斗争。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甲午战争后,根据《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宣言中宣布“把台湾归还中国”。1945年10月25日,日本的台湾总督向中国投降,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事实上也恢复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在中国大陆解放的过程中,1949年4月国民党集团逃往台湾。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说:“过去四年来,美国及其他盟国亦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现在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面。”但是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却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

对此,1950年6月28日,中国政府宣布,“不管美帝国主义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不能改变。”

从此,中国为实现自己领土和主权的统一,在台湾问题上同美国开始了长期的斗争。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12月2日,美国政府同台湾当局在华盛顿签订的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的军事条约.

主要内容:美国对台湾当局进行军事援助,帮助其发展武装力量,“以抵抗武装攻击及由国外指挥而危害其领土完整与政治安定的共产党颠覆活动”;台湾当局则向美国提供向台湾、澎湖及附近部署陆、海、空军的权利。条约宣布双方将采取行动“对付共同危险”,甚至规定条约的适用范围经双方协议还可以扩大到台湾以外的“其他领土”。

12月8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这个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时,美国宣布该条约将按规定于1年后终止。

与台湾关系法

美国国会于1979年3月29日通过的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的立法。1979年4月10日卡特签署生效。

该约规定:美国将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并把台湾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对待。它公然宣称:“任何试图以和平手段以外之方式,包括经济抵制或禁运方式决定台湾之未来,将被认为是一种对西太平洋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因而为美国所严重关切。”为此,美国将向台湾提供“防御武器”,“使台湾维持足够的自卫能力。”该约还声称“凡美国法律提及或涉及外国、外国民族、外国国家、外国政府或类似实体时该名词及该法律均应适用于台湾。”该条约拒绝将中美建交前原为台湾当局占有的中国在美国的官方财产交还给中国。

这是一项违反中美建交公报的立法,是美亲台派议员和院外集团策划炮制的,目的是为中美关系正常发展设置障碍。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到中国访问。2月28日中美双方签订了《联合公报》。

双方声明:①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 ②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③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④任何一方不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和谅解。

台湾问题:中国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反对“两个中国”。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中美建交公报

卡特上台后,想借中国的力量在战略上谋求“均衡”,对付苏联。中国当时处于国内外政策大幅度调整时期,认为将发展经济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而美国能提供的技术和资金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于是两国开始进行建交谈判。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了《建交公报》,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② 接受中美建交三原则:同台湾断交、废约、撤军,从台湾完全撤出美国军事力量和军事设施,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③ 确定1979年1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建交为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有利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发展关系和打开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也有利于亚太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八一七公报

中美《建交公报》中没有解决美国向台湾售武器的问题。中美双方经过艰巨的谈判,达成协议,于1982年8月17日发表联合公报。

公报中,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1979年1月1日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1981年9月30日中国提出的九点方针是按照这一大政方针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进一步重大努力。”

美国政府重申:(三个无意)他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政策。并对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九点方针中表明的中国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表示理解和欣赏。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的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他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他准备逐步减少他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

此公报再次规定了中美双方的交往原则,保证了中美双方恢复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得到了美国政府关于售台武器的承诺,但问题并没有真正的解决,美国政府后来也没有严格履行公报中的各项规定。售台武器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障碍。

银河号事件

“银河号”是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的全集装箱货轮。1993年7月7日,该船按计划在天津上货后启航,驶向中东。

然而美国无中生有的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7月15日从大连出发,装载着两类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正在驶往伊朗。同时美方在公海上对“银河号”采取军舰跟踪和军用飞机拍照等非常行动,干扰货轮的正常公海航行自由;并向“银河号”预计停留的港口所在国家施加压力,阻止“银河号”按计划进港卸货.

对于美方的多次无端指控和霸权行径,中方提出了强烈抗议。为避免事态恶化,中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积极建议,包括在中东第一站迪拜港由当地海关与中方一同核查美国所怀疑的“银河号”货箱。事实证明,美国的指控毫无根据,其情报完全失实。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遭到挫败。

58炸馆事件

1999年5月8日,北京时间清晨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5枚炸弹从不同角度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3名记者死亡,20多名使馆工作人员受伤,使馆馆舍严重毁坏。

中国政府对这一野蛮暴行表示极大的愤慨和严厉谴责,并提出最强烈抗议。同时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提出严正要求:公开、正式道歉;对事件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迅速公布调查的结果;严惩肇事者。我国还推迟了中美两军高层交往;推迟中美防扩散、军控和国安全问题磋商;中止中美在人权领域的对话。

事件发生当天,美国国务卿向中国正式表示道歉,克林顿总统随后也公开表示道歉。6月16日,美国向中国政府报告美国对这一事件的调查结果,称这是一起由于一系列失误所导致的“悲剧性的误炸事件”。美国政府的解释显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由此得出的“误炸”结论也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能接受的。

经过磋商,12月16日,中美达成协议:美国政府将向中国政府支付2800万美元,作为中方财产损失的赔偿。

南海撞机事件:

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国一架军用侦察机飞抵中国海南岛近海经济专署区上空进行军事侦察活动。中国派出两架军用飞机进行跟踪和监视。在飞行中,美机违反安全飞行规则,突然转向,与其中一架中国飞机相撞,致使中国飞机坠毁,飞行员王伟牺牲。撞机后,肇事美机未经中国方面允许,擅自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在中国海南岛陵水军用机场,严重的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事件发生后,中方一直采取冷静、克制和负责任的态度处理这一事件。美国政府最初态度强硬,拒不道歉,并且对中国进行威胁。美国的霸道作风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在中国政府的坚持斗争及国际舆论的压力下,4月11日美国向中国递交了致歉信。中国政府对于美国政府的道歉表示欢迎。

7月,中美就撞机事件的解决达成协议。

三.中日关系专题

1.中日关系政治三原则

1958年中国提出的发展中日交往的政治原则。

1957年代表右翼保守势力的岸信介内阁上台,中日关系发生了逆转。1958年5月,又发生长崎国旗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尊严。中国被迫停止两国文化交流。1958年7月中国方面提出了改善关系的三项原则:①日本政府必须停止敌视中国的言行;②日本不参加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③不阻挠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趋势。这三原则得到了日本进步力量的赞同。

2.中日贸易三原则

中国1960年提出的发展中日贸易的基本原则。

1958年5月长崎国旗事件后中日贸易陷入停顿状态。1960年岸信介下台后中日关系出现转机,在新的情况下中国提出了开展两国贸易的三项原则:①政府协定,就是说,一切协定今后必须由双方政府缔结才有保证。②民间合同,就是说,在没有政府协定的时候,只要条件成熟是可以订立民间合同的;③个别照顾,即在中日贸易停止以后,日本的中小企业有特别困难,可以给予照顾。

贸易三原则受到日本经济界人士的欢迎,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3.中日建交三原则:(按照先谈判后建交的原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日台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应与废除。

4.中日关系四原则

中日两国领导人就维护两国关系持久发展提出的,指导中日友好关系发展的原则。

1982年5月中国总理***访日,和铃木善幸首相会晤时表示中国珍视两国间已经建立的良好关系,为此提出发展中日关系的三项原则:“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这一提议得到日本方面的积极响应。1983年11月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访问日本和日本首相中曾根会谈时,中曾根提议把三原则改为四原则,即加上“相互信赖”这一项。胡耀邦对此表示赞同。

中日关系四原则的提出为两国关系深入发展做出了贡献。

5.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1978年8月日本外相园田直访华,并与中国外长黄华举行谈判,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主要内容:①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②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③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他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r④进一步发展两国间的经济、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⑤本条约不影响缔约各方同第三国的关系的立场。

条约的缔结,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5.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历史问题。这是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曾给两国关系带来严重困扰,90年代一度呈加剧之势。从1993年、1994年日本内阁的所谓“失言”,到1995年、1996年日本国内出现右翼势力大规模翻案活动,再到1998年江泽民主席访日时双方在此问题上发生明显分歧,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频率逐渐增高,无数事实表明,中日两国要彻底解决历史问题,还要走相当长的路。

引起中日在历史问题上摩擦的最大祸源是日本的右翼势力,他们不断否认、美化侵略历史。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出现了所谓的“谢罪疲劳论”。一些政治势力声称,日本国民对中国要求日本“谢罪”已经感到厌倦,认为中国就是要对日本打历史牌。

第二,在台湾问题上的摩擦。台湾问题曾是中日复交谈判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两国复交政治前提的“复交三原则”,当时主要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来的。在70、80年代,双方在此问题上的摩擦不算突出。但90年代初以来,日本政府迎合台湾当局的“务实外交”,抬升日台关系,变相发展官方来往,从而是双方的摩擦日益尖锐。当前台湾问题溢出政治问题的范围,与安全问题相联系,成为中日在政治、安全两大领域的共同摩擦点。

2001年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批准李登辉赴日“治病”,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摩擦再起。展望未来,中日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将长期存在,能否处理好这一分歧,将是双方在21世纪初面对的最大挑战。

第三,关于钓鱼岛及相关海域的争议。长期以来,中日之间一直存在对钓鱼岛及其相关海域的领土、领海争议。在20世纪70年代,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和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双方采取了搁置争议的办法。80年代局势是稳定的,90年代两国在此问题上的摩擦出现上升趋势。1996年夏,日本右翼团体的成员几次公开登上钓鱼岛修建灯塔、纪念碑,日本政府却采取纵容态度,致使两国发生严重摩擦。在此前后,两国在海洋权益上的摩擦也明显增加。2000年“中国调查船”问题的出现,即是这一状况的一个缩影。

1997年以后,两国在处理钓鱼岛问题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日本右翼在岛上的活动减弱;长期难产的新渔业协定终于在2000年生效等等。

第四,关于在日美安保同盟与TMD问题上的分歧。1996年日美发表《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后,经过一系列积极活动,至1999年,加强安保同盟的计划基本完成。重新定义后的日美同盟扩大了活动范围,改变了防范对象,加强了日本的作用,其性质由防御转变为进攻。日美的这一举动引起中国的极大的忧虑,形成了中日安全关系上的一个重大摩擦点。

作为加强日美同盟的重要一环,美日联手研发TMD,是近年来中日安全分歧进一步加深的重要原因。美日声称这一举措是维持东亚安全现状的保障,实际上却是破坏现状的严重步骤。特别是由于这一系统建成后可能被用于“保护台湾”,更引起了中国的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

6.钓鱼岛问题:钓鱼岛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11个岛礁组成,其中钓鱼岛最大。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钓鱼岛拥有主权,187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窃取了这些岛屿,二战后,一度由美国托管。1968年钓鱼岛周围被勘探证实有大量石油资源。1971年美国归还冲绳时,非法把钓鱼岛划入“归还区域”,同年中国外交部就此发表声明,谴责这种非法行为,重申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两政府同意:从大局出发,把此问题暂时搁置,留待以后解决。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后来又提出和日本“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的石油”,但未得到日方的响应。日本政府还无视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在岛上建立各种设施和标志,阻拦中国渔船进入钓鱼岛周围海域,不断加强对钓鱼岛的“有效控制”。对此,中国政府多次进行严正交涉。

四.中苏关系专题(包括中俄关系):

1.中苏(俄)关系的演变

(一)新中国成立后到冷战结束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路线,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互相支持。

赫鲁晓夫上台后,中苏在意识形态上产生分歧,主要在:和平过渡和全盘否定斯大林的问题上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之后苏联又提出建设长波电台和共同潜艇舰队,中国坚持原则挫败了苏联的瓜分中国主权的意图,赫鲁晓夫记恨在心给中苏关系的发展投下阴影。

苏联把两国意识形态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上,在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议。1960年7月突然召回帮助中国建设的苏联专家和顾问,这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造成巨大损失。

在此之后,苏联不断挑起边界冲突,造成边界局势的恶化,1969年发生珍宝岛事件。为了缓和中苏之间军事对抗的紧张,周恩来总理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于1969年9月达成一系列谅解。

然而苏联的霸权主义继续对中国敌视和战争威胁,鉴于此,1979年4月中国政府决定条约期满不延长《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到了1982年,中国改变集中反苏的方针,提出对美苏都不结盟的政策。在对苏关系方面首先表现为原来的僵持关系有所松动,在北京举行的副外长级磋商中,中国提出需要消除三大障碍。(**详见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表示愿意改善中苏关系。1986年7月28日在海参崴发表了讲话。之后中苏双方进行磋商,终于不同程度上消除了三大障碍,中苏关系即将开始新的阶段。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意味着两国关系正常化。1990年4月,李鹏应邀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又使中苏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得到新的发展。1991年5月,江泽民应邀对苏进行了正式访问,为中苏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开辟了新的前景。

(二)冷战后到至今

1.实现由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转变

苏联解体后,1991年12月27日,中俄正式建交。1992年12月17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邀访问中国,两国发表了中俄《联合声明》,这次会晤开辟了双方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的新阶段,标志两国关系进入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实现了由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转变。

2.建立面临21世纪的新型关系

1994年9月,以国家主席江泽民访俄为标志,两国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两国就建立面向21世纪中俄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的新型国家关系达成了共识,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使两国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1996年4月,1997年叶利钦两次访华,进一步推动两国友好合作的长期发展。中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最高领导人对话机制;睦邻友好的安全机制;经济科技合作机制和就国际问题互相磋商机制。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五国机制”的基础上,中、俄等六国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为两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的签署为两国发展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2001年7月16日,中俄元首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条约》。 (**以下详见《中俄睦邻友好条约》**)

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苏建交后,两国关系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处理旧中国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便在重新确立中苏关系的指导原则和法律基础。

经过谈判,中苏两国代表于1950年2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了此条约。主要内容如下:

在军事方面: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时,另一方缔约国应全力给与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

在政治方面:对有关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彼此协商。

在经济方面:发展和巩固两国之间经济和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苏新条约和协定的缔结对保障双方的安全,维护远东和世界的和平,加强中苏人民的友谊和促进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有重大的意义。

3.《中俄睦邻友好条约》

2001年7月16日,中俄元首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条约》。条约有效期20年。r

条约主要内容:

① 双方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② 相互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彼此分歧以和平手段解决。

③ 双方都支持对方在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问题上的政策。

④ 双方指出,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双方将严格遵守两国间的边界。

⑤ 对有关的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共同致力于维护全球和平,加强在联合国的合作,加强两国周边地区的稳定。

意义:①条约总结了近10年来发展中俄关系的主要原则和精神,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和永作好邻居、好伙伴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②为两国发展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③条约摈弃了不结盟就对抗的冷战思维,是以互信求安全、互利求合作新型国家关系的体现。

4.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

中苏两国经历了50年代的蜜月时期后,60年代关系逐渐恶化,甚至发展到在边境地区发生武装冲突,苏联在中苏边境和蒙古境内开始派驻重兵。到1979年,又陆续发生了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出兵阿富汗等重大事件。

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在中苏边境和蒙古驻扎重兵,武装占领阿富汗,对中国南部、北部和西部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是在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是妨碍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首要障碍。

1978年12月中共11届3中全会以后,中国政府为实现同苏联关系的正常化采取了许多实际步骤。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终于消除了影响两国关系改善的障碍,于1989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5.珍宝岛事件

1969年3月,苏联武装入侵中苏边境上的中国领土珍宝岛,被中国边防部队击退的事件。

珍宝岛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中国一侧,在虎林境内,历来属于中国领土,并一直在中国管辖之下。1969年3月2日,苏联出动边防军从两个方向侵入珍宝岛,对正在巡逻的中国边防人员进行突然袭击。中国边防人员被迫自卫反击,胜利的保卫了祖国的领土。之后,苏联又连续出动坦克,飞机入侵珍宝岛,3月15日,苏联竟出动50辆坦克、装甲车和大批武装部队入侵珍宝岛,并向岸上纵深炮击,我边防部队再次给入侵苏军以有力反击,将其击退。

1986年7月,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讲话,表示两国的界河可以按主航道的中心线划分。中国的自卫反击不仅粉碎了苏联的入侵,保卫了中国的领土,而且也使两国的边境地区再此以后较长时期内基本保持平静。

6.戈尔巴乔夫的海参崴讲话

1986年7月28日,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发表关于亚太形势和苏联的亚太政策的重要讲话,并重点谈了中苏关系,重要内容有:

1、在阿富汗问题上,宣布苏联将从阿富汗分阶段撤军;

新中国外交史 中国历史名人外交家

2、宣告苏联正在同蒙古领导人讨论从这个国家撤出“相当大一部分苏军”的问题;

3、同意中苏两国作为边界的河流可以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

4、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目标表示理解和尊重;

5、认为中苏的关系有了明显改善,苏联愿意在任何时刻和任何级别上同中国最认真的讨论建立睦邻局势的补充措施的问题;

6、表示愿意就扩大边境贸易,开发黑龙江资源、建设新疆铁路及太空领域进行合作。

五.其他问题:

1.日内瓦会议(1954年):

1954年4月26日到7月21日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r

会议有两个议题:一是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二是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周恩来外长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会议。

4月26日——6月15日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中国对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曾多次提出建议,朝、中、苏三国曾提出关于恢复朝鲜统一和举行全朝鲜自由选举等方案。但是这些建议和方案由于受到美国等侵略国家的反对而无法进行讨论,并由这些国家发表所谓“共同宣言”,片面宣布结束会议。

5月8日——7月21日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期间法军主力全军覆没,于是在法国承认印度支那人民的民族权利的基础上达成了1954年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协议》,主要内容:与会国尊重越南,老挝,柬埔寨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它们的内政;上述三国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容许外国在这些国家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等。美国没有在宣言上签字,但声明不使用威胁和武力妨碍协议的实施。

意义:1、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促成停战协议,推迟了美国武装对越南的干涉,缓和了南部边疆,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外部环境。

2、会议是新中国打破美国遏制和孤立政策的重要步骤。

3、会议的成功促使中国领导人大规模调整外交政策,坚定了中国领导人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信心,促使中国领导人打开国门[]。

2.双重国籍问题

双重国籍问题由于历史上一些华侨所在国同中国的国籍法遵循不同的立法原则,中国采用血统主义的原则,而他们采用出生地主义的原则,这就造成了华侨双重国籍问题。

中国政府处理双重国籍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① 坚持一人一个国籍,不承认双重国籍;

② 尊重当事人本人的意愿;

③选择了中国国籍的华侨,应当遵守所在国的法律、风俗习惯,同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不参加当地的政治活动,但它们的正当权益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中国政府按照这种原则,根据各国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的方式,同一些邻国解决了华侨的双重国籍的问题。

3.中印边界问题

中印两国边界长达2000公里,存在着传统的习惯分界线,但是两国的边界从未正式划定。在东段,印度方面在独立以后,特别在50年中国西藏解放前后,把它的实际控制范围从传统习惯线逐步向北推到过去帝国主义企图强加在中国身上,而历届中国政府从未承认过的所谓麦克马洪线附近;占领我国领土9万平方公里;在中段和西段,除个别地点外,中印双方的实际控制范围基本符合传统习惯线。

大量文件表明,中印边界从未划定,中国一贯尊重现状,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但自1962年7月,不断发生印军侵入我国领土,并攻击我边防哨所的事件,终于导致了1962年10月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国边防军粉碎了印度的入侵,保卫了中国的领土。以后我国一再申明立场: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

4.中印自卫反击战

指的是1962年10月至11月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挑起大规模武装冲突时,中国边防部队的自卫反击。

1959年3月22日,印度总理尼赫鲁写信给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在中印边界总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要求。以后中印边界不断发生武器冲突,为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政府多次建议进行谈判而不附加先决条件,但遭到拒绝。1962年10月20日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的东段和西段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在被迫情况下进行自卫还击,打退了印军的进攻。中国政府与11月21日发表声明,宣布从翌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主动停火,并自12月1日起1959117中印双方实际控制先后撤20公里。中国政府还主动把缴获的军用物资全部交还给印方,释放和遣返全部印军人员。

这次反击战,不仅粉碎了印度的入侵,保卫了中国的领土,而且也使两国的边境地区在此后较长时期内基本保持平静。

5.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而且是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外长致电联合国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应该取消国民党政府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的一切权力,并派张闻天为出席联合国的首席代表,在联合国内还有苏联等国提出应该由新中国的代表代替蒋集团代表在联合国的席位,但由于美国政府操纵联合国的表决机器,直到1971年10月25日,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才得到正式恢复。

美国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大的合法席位的策略,可以分为5个阶段:①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前,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中国为所谓“侵略国”,以阻止中国恢复合法席位;②从1954到1960年,则以“时机不宜”为理由,阻止将此列为议程。③从1961年起,又以所谓“重要问题”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数始可通过为借口。④1970年起,提出了所谓“双重代表提案”⑤在1971年美日两国提出“两个中国”都具有联合国会员资格,但安理会席位属于北京的主张,但遭到了失败。中国以乔冠华为首的代表团于1971年11月25日正式出席了联合国全体会议。

6.朝鲜战争:(牛军的观点)

参战动机或原因:

①涉及中国国家的基本利益。中国出兵是对美国在中国周边国家干涉的基本反映。美国干涉范围太大,对中国构成威胁,中美冲突不可避免。

②是对美国封锁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的强烈反映。因为台湾问题涉及中国革命能不能最终完成;国家能不能最终统一和中国的国家安全问题。

③涉及中国新政府的威望问题:中国是个大国,历史文化的传统是中国领导人不能容忍在家门口看到美国侵略朝鲜;还涉及中国在周边国家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威望。

意义:①鼓舞了中国人民爱国热情,形成了一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建设的精神力量。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

③巩固了中国东北边疆的安全,为经济建设,改革提供了和平条件。

④对国防现代化的影响。

7.中共八大外交方针

提出的背景:

1、中国在社会主义国家威望急剧上升,中苏关系紧密发展,包括①在一些国际事务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②苏联向中国提供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向中国派出大量专家并吸收大量中国留学生;③两国政府处理了两国间历史遗留的问题。

2、中国在亚非国家关系有了突破性的发展。通过亚非会议,引发了第二次建交高潮。

3、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有所缓和。

主要内容:

1、关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世界的局势趋于缓和,战争危险依然存在,但具有和平发展的可能性。2、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坚决执行和平政策,主张一切国家和平共处。

3、处理国际事务的方针:①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兄弟友好关系;②发展与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特别是近邻;③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4、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或用武力相威胁。

5、 支持世界人民的和平运动,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发展与无产阶级的关系。

8.极左外交的特征

1、在时代问题上做出了错误的估计:认为当时是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走向死亡,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走向胜利的时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应该输出革命。否定“缓和”的存在和它的意义,也不承认世界存在一个较长的和平时期。

2、“中国革命中心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过高估计,把中国的国际政治的地位与影响估计过高:认为毛泽东思想具有世界意义;中国是世界革命的根据地。

3、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忽视民族性与阶级性。

4、在具体政策上主张“四面出击”和“两个拳头打人”。

9.《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在2002年11月4日举行的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及外长代表在金边发表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宣言确认了中国与东盟致力于加强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在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求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

这一宣言是中国与东盟签署的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对维护我国主权权益,保持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增进中国与东盟互信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第三章

1、中国是怎样支持印度支那三国人民抗美斗争?

2、中国从苏联侵捷事件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3、中苏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何在?

4、怎样理解中国在第二次亚非会议问题上政策的变化?

5、文革对中国外交的冲击及中国领导人是如何纠正这一现象的?

6、中国是如何支持巴基斯坦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

7、中国对民族主义国家的援助的特点。

8、促使中美关系解冻的国际、国内因素是什么?

9、美国是怎样阻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这种阻挠是怎样失败的?

10、《上海公报》确立了中美关系的什么原则?

第四章

1、三个世界”理论及中国新的外交战略。

2、中美建交时对台湾问题是怎样处理的?

3、中日建交过程中双方对台湾问题及其他有争议问题的处理。

4、中越关系恶化的过程和主要原因是什么?

5、中国为什么决定中止“中苏同盟”?

6、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是怎样恶化的?

7、邓小平在第六届特别联大上阐明了中国对外政策中的哪些重要原则?

第五章

1、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是什么?

2、中美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有哪些?

3、中美“八.一七”公报确立了中美关系的什么原则?

4、中国在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掌握了哪些基本原则?

5、80年代中国对战争与和平形势作出重要判断对于中国外交的意义。

6、中国提出按“一国两制”思想解决台、港、奥问题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7、“光华寮”问题的性质是什么?

8、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对中国外交的意义。

第六章

1、中国为什么必须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为什么不怕任何国家的制裁?

2、“稻光养晦,有所作为”政策思想的内涵及应用。

3、美国在最惠国待遇,经济贸易,知识产权及复关问题上对中国的态度及原因。

4、怎样理解“立足亚太,稳定周边”?

5、香港回归前夕中英两国斗争的焦点与实质是什么?

6、中国为抗议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采取了哪些斗争措施,成效如何?

第七章

1、针对美国对华霸权主义的侵扰,中国政府进行了哪些斗争?

2、简述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过程及意义。

3、90年代后半期后,中国是如何推广周边睦邻友好关系的?

4、90年代后半期后,中国提出了哪些重要的关于国际政治和中国外交的思想和观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3651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历史名人简介--李瑞环 中国数学名人简介

中国历史名人简介--李瑞环  李瑞环(1934年9月-),中国天津宝坻人;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195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前高级领导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89年至2002年),第八、第九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 百集纪录片名人圣贤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这里有叱吒政治舞台,顺应历史潮流的风云人物;有称著於中国史界文坛的文豪巨匠;有活跃在中国历史上诸朝各代的文臣;有驰骋中国古代战场上的名将;有名垂青史,饮誉后世的仁人志士……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奋力拼搏,贡献了自己

中国历史朝代歌共七版 — Windows Live 中国历史朝代歌菊花台

中国历史朝代歌(共七版)标准教材版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香港版本]第一首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

中国历史朝代歌(新奇) 中国历史朝代歌 完整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如下: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秦、汉(西汉、东汉)、魏(三国时期)、晋(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表一朝代时间都城都城今址杰出领袖三皇约前

中国古代史上十大名臣的悲惨结局 中国历史名人排行榜

商鞅:为强秦奠基却惨遭五马分尸 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公元前361年,商鞅入秦。这是一个仅仅29岁的年轻人。然而发布“求贤令”的秦孝公比他还年轻

声明:《新中国外交史 中国历史名人外交家》为网友深愛某女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