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藤园~沪上罕见明代紫藤、清代牌坊__闵行游记 上海闵行区紫藤宾馆

上海含“古”字的公园有五座:嘉定古猗园、南汇古钟园、奉贤古华园、闵行古藤园、金山古松园。唯古猗园创建于明代,其它四园都为改革开放后而建。

古藤园位于闵行临沧路148号(东川路江川路相交处),原址曾是一乡间集镇,因有明代嘉靖年间诗人董宜阳手植的古紫藤而得名,俗称“紫藤棚”。

闵行古藤园建于1999年,古藤园虽然建造历史短,但园内的一棵紫藤却有470多年的历史,为沪上紫藤之最,为保护这株沪上最古老的紫藤,开发旅游文化资源,闵行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园林管理局拨款兴建“古藤园”(公园就是以古藤来命名的);


园内以古紫藤为植物主景,配植多种名品花木,形成四季如春的怡人景色;

古藤园占地面积4948平方米,虽然面积不大,却非常精致,小桥流水、楼台亭阁、水榭长廊,一座浓浓江南风情的一个园林;

古藤园简介
古藤园位于上海成陆前的古海岸沙冈之上。原址曾是一乡间集镇,因有古紫藤而得名, 俗称「紫藤棚」。据传,古紫藤系邑人董宜阳(明嘉靖年诗人)手植,故名「宜阳古藤」。
为保护这株沪上最古老的紫藤,一九九二年闵行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园林管理局曾拨款辟建紫藤绿地,一九九九年又共同出资改建「古藤园」。公园占地面积四千四百九十八平方米,耗资八百万元,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底建成开放。
园内以「宜阳古藤」为主景,配植多种名品紫藤,并将散见于区内外的文物古迹陆续迁入,荟萃成景,现入园有清代「积翠」、「节孝」两座石牌坊和「崇德」石板桥。以及宋代八棱石井栏,盘龙石碮等。
环绕荷塘,建有亭、桥、廊、榭、楼阁等仿古建筑;沿北沙港,筑有步道和亲水平台;西北隅建有半亭、照壁、廊架,各自成景。
全园布局得体,错落有致,小中见大,富有人文内涵,构成了颇具文化底蕴的江南仿古园林。

古藤园游览示意图;

园内绿树成荫与山石亭阁相映成辉;小巧精致的鱼池里,扑腾着观赏的鲤鱼;

望海亭——古藤园位于上海成陆前的古海岸沙冈(今北沙港河东岸)之上,登上此亭可望海;

崇德平板桥——非比寻常的石板桥,因其始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

崇德桥
花岗石平板桥,始建于民国4年(1915年)。原址在今马桥镇工农村杨家宅西里溪泾上,为三节四拼平板桥,长8.35米,宽1.45米。
1999年10月建园时,经与工农村委协商,拆迁部分构件,在园内建桥。
现今石桥长3.35米,宽1.10米。

崇德桥两边景色;


按指示牌去欣赏“慕名”而来的古紫藤及石牌坊;

清代的“积翠坊”;

积翠坊
坊高约540米,底宽265米,单门二柱三顶,花岗石质。
据考,该坊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约250年,原址位于襄阳南路西、建国西路南侧的私家花园内,1997年10月城建动迁。由上海市文管会调拨给闵行区,1999年底建园时重竖。


清晰可见“积翠”;

“恩纶”;

“圣旨”;

这里就是树龄470年的“古紫藤”;


距今四百七十余年的古紫藤,其形如蟠虬,沪上罕见,被列为上海古树名木保护品种;

古紫藤四周石栏上的石狮;

古紫藤至今生气勃发,枝繁叶茂,藤蔓遍布棚顶;


古紫藤围栏石柱上,镶嵌着多块古诗词;

清代乾隆年间黄家锟的《沙冈藤花歌》
沙冈桥接紫藤棚,由来已久得此名。不知胜朝何人手种植二百余年,枝干横其本大于五斗瓮,其干高于九丈栋,其枝曲曲多回环,其叶重重少虚空。春夏之交天气新,万串花垂少俗尘,日暖风和香馥郁,蜂狂蝶醉飞逡巡。况复荫蔽十家小,市共称美以藤缚。藤如连理粗者为骨,细者筋千萦百结。蟠作华盖之形竟如此,我辈追寻兴不穷。闲来茶肆问老翁,为言冈古树亦古。年年但见一片紫云,拥护无级金帝宫。

清·古冈老人 黄步瀛《沙冈藤花歌》 :
古沙冈上景一新,十家小市临江滨。蒙茸圧架藤迴绕,不识花开几度春。
老干横斜枝顺逆,孤根合抱藤千尺。纷纷缨络垂垂成,绿荫浓遮市廛宅。
旭日临空晴色暄,花枝万串映柴门。翠幄香浮风细细,紫英云护蜂喧喧。
可惜芬芳在僻壤,个中妙景谁延赏。我曾挈友到桥东,满地花英驻藜杖。
朅来坐久不知归,落残片片点春衣。沽得兰陵一壶酒,开樽棚下醉芳菲。

清·黄家錕的《岡桥紫藤》
藤植岡桥侧,蕤延荫晚凉。雨滋青叶润,风动紫花香。
地僻成村小,人游引兴长。虬枝欣压架,璎珞挂斜阳。

清· 黄步瀛的《冬日紫岡眺望》
沙岡东去竹岡西烟水苍茫望欲迷絮絮败芦依蟹舍村村秃树有鸟棲坊存梓里埋黄石桥没庵基尽绿畦凭眺者番余兴足金钩墓上夕阳低

冝阳古藤

据传古紫藤系邑人董冝阳(明嘉靖年诗人)手植,距今约四百七十余年,其形如蟠虬,藤围一百六十三厘米,沪上罕见,被列为上海古树名木保护。

古紫藤原位于北沙港东侧,傍水而立,因枝繁叶茂,藤蔓遍布廊桥棚顶,宛如天棚,小镇由此得名:紫藤棚。

民间流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栓马於此古藤下。

因古紫藤系明嘉靖年诗人董宜阳手植,故名「宜阳古藤」。宜阳古藤形如蟠虬、荫似天篷,每年四月紫藤花盛开满园飘香;



乾隆拴马图——民间流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栓马於此古藤下;

明 董其昌 题画杂诗
晚岫带霞明汀洲变苹绿如何万里桥却在苏台曲,
龙女是前身鸥波不问津侍儿能缚帚何处拂红尘,
弭棹月三更秋砧断复续听砧了不愁翻理无愁曲。

如今470岁高龄的古紫藤,依然生气盎然、蟠根虬枝,布满整个藤架;

在古藤石栏窗格望园中景色,


古藤的北侧矗立着一座精美的石雕牌坊——“节孝坊”;

节孝牌坊,三门四柱五顶,清代乾隆十二年建,牌坊高8米,底宽7.23米。花岗石质,前后满雕;每根立柱上刻有楹联,上部中央的石匾上刻有“圣旨”二字。此牌坊原址在闵行老街前东街,老街改造时移到此地;

节孝牌坊
原址在闵行老街前东街15号,1996年迁至现址。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间四柱五顶式牌坊,主体构件为花岗石质,高约8米,底宽7.27米

石柱前后均刻有楹联,正中间篆刻“乾坤正气留闺范 日月恩光耀德辉”;
【原创】古藤园~沪上罕见明代紫藤、清代牌坊__闵行游记 上海闵行区紫藤宾馆

背面为:“完全妇道纲常重 坊表人伦节孝崇”;

这是上海唯一修复完整的清代三门四柱五顶牌坊;

园中游人稀少,清静、恬静,筑有亲水平台和步道,将古石牌坊与石凳石栏,古与今浓缩在这里;

节孝坊不远是一倚壁而建的青瓦翘檐的半亭,“宋井亭”;

漂亮的亭子,而真正的“宝贝”是亭内貌不惊人的石井护栏;


八棱石井栏
井栏高36厘米,口径25厘米,青石质,外壁镌有55字铭,记载一项姓佛教信徒为超度亡妻早升佛界,于南宋绍定五年五月(1232年)在村口开凿义井,造福乡里。
该井原址在今塘湾镇东南角,黄浦江转弯处一旧宅口。早年井已废,井栏移地留存。
1966年塘湾人姚顺林将其收藏,建园时捐出。



依稀可见外壁镌有55字铭;







到此地谈古论今 看今朝推陈出新;

园内地形错落有致,有假山、池塘,围绕池塘建有亭、桥、廊、榭、楼阁等仿古建筑,江南园林建筑为范本,形状各异的门洞;






蜿蜒长廊;




园中池塘,把“万千宠爱集一身”,将绿树、庭院、小桥,全囊入“怀中”;

“紫云阁”,池塘边的仿古建筑;


紫云阁护栏柱的石雕;

拱形石桥;




长廊、复廊,环绕池塘;




古藤园虽然面积不大,然一步一景;

镂空花窗,林林总总;








园中以紫藤为主景,各品种树木繁多,玉兰、锦桃、海棠、结香、石榴、紫藤、木樨、银杏、梅、腊梅、紫薇、紫荆和天竺、金丝柳、罗汉松等。

这是刚雏形的桃;

尚未成熟的杨梅;

奉上公园开放时间~地点:(临沧路148号)、交通:地铁五号线到文井路,然后步行到达。沿东川路往东走,到临沧路右转往南走既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35991.html

更多阅读

茶人茶事 伊藤园故事:本庄正则与乌龙茶饮料

易拉罐乌龙茶饮料把茶文化推进到现代化新阶段,其开发者本庄正则和他的创立的伊藤园,是在饱尝了创业的苦辣酸咸甜种种滋味之后,才获得这一成功的。苦难、挫折、失败是企业家的必修课本庄正则1934年生于神户市,他

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兴衰的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总结

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兴衰的经验教训2009-10-08 12:30:34|分类: 深度文章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20世纪末期,世界政党政治中最为引人深思的现象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曾经长期单独连续执政的大党纷纷丢失了执政地位。譬如日本自民党在199

声明:《原创 古藤园~沪上罕见明代紫藤、清代牌坊__闵行游记 上海闵行区紫藤宾馆》为网友小女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