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最后一课》导学简案 最后一课导学案

优质课《最后一课》导学简案 最后一课导学案

《最后一课》导学简案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课前播放有关普法战争的视频、简易动态地图及文字说明。
二、走近人物,体会感情。
1、你是如何理解课文题目的?(各抒己见)
2、你发现上课前教室里的情形和平时的许多不同了吗?(初读,到文字中去感受最后一课带来的沉重氛围。)
3、变化最大的人物是谁?那天他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带着问题读相关段落一一圈划出关键词一一自主探究变化的原因一一合作讨论深化认识一一带着对人物的理解再次自由朗读一一示范朗读和朗读评议一一再一次集体朗读,通过这些环节来体会人物的成长和亡国带给他的震撼。)
4、促进他变化的人是谁?韩麦尔先生为了让同学们记住法国的语言,在“最后一课”上用心良苦地做了哪些事?他最打动你的言行在哪里?(概述韩麦尔先生的主要言行:A:叮嘱一一批评一一自责一一赞美……B:穿上 盛装一一发新字帖一一连上四课……再通过对最后一部分的增、删、换等手法去品味语言,通过对文章最后一部分的读法探究去体会感情,体会师生们失去语言后的痛心。)
三、拓展迁移,深化认识
1、简介三部分关于日本在中国进行奴化教育的作品,联系课文,探究为什么殖民者都要剥夺母语?
2、集体诵读有关语言文字的诗篇,升化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35932.html

更多阅读

20*、《花的勇气》导学案 花的勇气阅读理解答案

20*、《花的勇气》导学案学习目标    1.我要学会生字新词。    2.我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要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我要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得到感染与熏陶。学

《兵车行》导学案 兵车行

《兵车行》导学案学习目标: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体会杜甫歌沉郁顿挫的特点。学习重点: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背景介绍《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

《拟行路难》教学设计吴淑梅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实录

《拟行路难》 教 学 设 计吴 淑 梅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拟行路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这本书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

声明:《优质课《最后一课》导学简案 最后一课导学案》为网友智者不谈感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