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在史记里没有本传,《蒙恬列传》所说,“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
世人多认为他是赵国的公子,又从“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於事也,赦之,复其官爵”的记载,认为他是阉人。
也有不同的理解。这牵涉到诸赵、隐宫、宦籍的含义。
诸赵
清人赵翼在《除余丛考》卷四十一《赵高志在复仇》中曰:“高本赵诸公子,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卒至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则高以勾践事吴之心,为张良报韩之举,此又世论所及者了。”他自称这种观念出自《史记索引》,得到许多人的共认,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二册“秦末社会矛盾的激化”章节中就这个观点指出:“赵高原是赵国远支宗室的后代,因其父犯罪被处宫刑,当了宦官……骗取了秦始皇的信任。”
这种说法不可靠。因今本《史记》三家注中“索引”部分无此内容。《史记·蒙恬列传》原文是说赵高为“诸赵疏远属也”,并不是“赵诸公子”。正如同《史记》卷八十二《田单列传》曰:“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司马迁可能省略了一个秦字而已。
对比史记对卫国公子商鞅的记载:“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可见“诸赵疏远属”解释为赵国支系公子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如果司马迁是这个意思,他完全可以和写商鞅一样,写作“赵高者,赵之诸庶孽公子也。”
不难证明,“诸"字后是姓氏不是国家。赵高是秦国宗室的远亲。众所周知,秦国、赵国的国君都是嬴姓赵氏,以其先祖造父封于赵城,故后世以赵为氏,他的嫡子孙是后来的赵国王室;另一支赵氏旁支——他的侄孙赵非子分封于秦,后代是秦国王室。非子封秦后,秦国的嫡派子孙一直没有改氏的记载,史记、汉书统称其为"赵氏"或者"诸赵"。
《史记》《汉书》《淮南子》中也有诸吕、诸窦、诸姬的用法,都是指姓氏为非国名。直到《三国志魏书》还沿袭这种用法,写到"衡弟皆知之,甚恚,欲灭诸赵",而三国时早已经没有赵国了,这是佐证。
另外秦国曾出现过的可能同样是宗室远亲的有:赵良,赵亥,赵佗,赵婴...
赵良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见商君,商君曰:“鞅之得见也,从孟兰皋,今鞅请得交,可乎?”赵良曰:“仆弗敢愿也。...”此时商鞅功劳显赫,深得秦孝公宠信,处在人生顶点,他想与赵良交朋友,而赵良婉言拒绝的同时还提出忠告,说明他地位声望不一般,可以当场拒绝商鞅。
司马迁在“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之后紧接着讲到赵良,似乎是说商鞅要与赵良结交,但是赵良作为宗室贵戚的一员,对商鞅变法不满,所以不给面子,没有答应和他结交。就是把赵良不和商鞅结交作为例证来说明“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样理解起来文气才通顺。
赵亥,赵婴
《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行郡县,...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曰:...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与议于海上。”
按,秦的爵位,商鞅变法时曾分为二十级。第十九级关内侯;第二十级彻侯(汉武帝时为了避讳,改称为列侯),关内侯即伦侯,都相当于诸侯(《后汉书·百官志五》刘昭注引刘劭《爵制》)。是最高的两级。
这里我们看到,王贲、王离父子军功赫赫,身为列侯,位居群臣之首。
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
王戊、杨樛不知其详。
冯毋择,《汉书冯奉世传》:冯亭之后冯毋择、冯去疾、冯劫皆为秦将相焉。《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问:‘魏大将谁也?’对曰:‘柏(Bǎi)直。’王曰:‘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骑将谁也?’曰:‘冯敬。’曰:‘是秦将冯无择之子也。虽贤,不能当灌婴。步卒将谁也?’”
建成侯赵亥,五大夫赵婴,可能也是秦国的宗室。有人认为“五大夫赵婴”即后来的“秦王子婴”。
所以赵高最可能是秦国宗室的旁支疏属,而很不可能是赵国的宗室,
这样是近乎完美的证明,但是还有人提出,恶来系的子孙在被周王封于秦地之后,已经恢复了赢姓,并以“秦”为氏。
《秦本纪》“(周)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後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
“秦嬴生秦侯。秦侯立十年,卒。生公伯。公伯立三年,卒。生秦仲。”
“文公元年,居西垂宫。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获为诸侯。」”
但是在秦本纪末尾,“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後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脩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似乎成为秦氏也可以,赵氏也可以。
所以对于秦始皇,他记载“名为政。姓赵氏。”(《史记·秦始皇本纪》),“(楚考烈王)十六年,秦庄襄王卒,秦王赵政立。”(《史记·楚世家》)
秦国宗室到底是秦氏还是赵氏,似乎还可商榷,但是既然司马迁说“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那么他笔下的赵氏除了赵宗室就是秦宗室,赵高还是身为秦国宗室较合理。因为秦始皇在荆轲、高渐离事件之后,对诸侯之人极为不信任,史书说“终身不近诸侯之人”。如果赵高真是赵国的贵族,那秦始皇没有道理将他留在身边执掌机要。从情理上推测,赵高能得到秦始皇那样的信任和重用,是本家才最合情理。
宦籍和宦者
有“宦籍”。这是赵高被误解为宦阉的一条材料。然而,根据新出土的《张家山汉墓竹简》,“宦官”一词本来的意义,就是仕宦于王或者皇帝的官吏,有别于在政府中任职的一般官吏。宦籍,就是用来登录经常出入于宫门的亲近侍卫之臣的登记册。
正因为如此,所以蒙毅治赵高罪的时候,要开除他的“宦籍”,如果说“宦籍”是阉人的身份,那么蒙毅何必要特意开除?
汉时代,不管是“宦人”、“宦籍”,还是“宦官”的用语,都没有指被去势的男人出仕宫内官职的语义。当时,被去势后的男人被称为“奄(阉)人”,在宫中任职的阉人被称为“宦奄(阉)”,定义非常清楚。根据这个最新的材料,赵高是任职于宫中的宦人,也就是皇帝的亲近之臣,而不是被去势的宦阉。
《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进献嫪毐,“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
《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馀人载!”於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
在这两个列传中,阉人都明确地说是“宦者”,如果赵高是阉人,司马迁就没有理由含糊其辞,不记载他为“宦者”。
出土文物佐证
1980年,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两乘大型铜车马,以实物二分之一的比例缩小铸成,分别定名为一号铜车马和二号铜车马。中外的专家学者们一致断定两辆铜车马分别为始皇帝生前所使用的立车和安车的造型,并且联系到沙丘之谋,指出安车就是始皇帝死后用来运载尸体的车。
铜车马的两位御手皆有胡须,都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根据秦代的法律规定,一般的车马驾御至少要经过四年的训练。而中车府车士,从学习到驾驭六辔轻车,至少需十年的时间。合格的车士,要求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在七尺五寸以上,能够追逐奔马,上下驰车;车技熟练,能够驾车前后左右周旋;身强力壮,能够在车上掌控旌旗;武艺高强,能够引八石强努,在驰骋中前后左右开弓。中车府,聚集的是秦帝国车御的精华,对于他们的要求远在一般的车御车士之上。整个秦国,只有八百名中车府卫。
隐宫
秦史专家马非百先生早就根据出土的<睡虎地云梦秦简>指出,“赵高兄弟皆生隐宫”的“隐宫”一词,是“隐官”的误写。<张家山汉墓竹简>出土以后,隐官的意义更加清楚明白。在秦汉时代,隐官是指刑满人员工作的地方,也用来指称刑满人员的身份,与宫刑和去势完全没有关系。《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傅律》:“公士、公卒及士五(伍)、司寇、隱官子,皆為士五(伍)。”據《張家山漢簡.戶律》,隱官一詞,不僅用來指稱收容刑餘者的官府手工作坊,更用來指稱被收容於隱官的刑餘之人,隱官是介於庶人和奴隸之間的一種身分,相當於今天的刑滿釋放人員。因為母親的身分為刑餘隱官的原故,所以史稱趙高世世卑賤。
據《雲夢秦簡》,《秦律十八種》之《內史雜》“非史子醫殳(也), 毋敢學學室,犯令者有罪。”上引《張家山漢簡.史律》也說史之子學史。史是世襲,史之子才能作史學童入學室學習。已如前述,趙高出仕,走的是學史入仕的途徑,以史之子學史而論,他的父親,當然也是史了。作為一種可能,趙高的父親也是長於刀筆的史,在隱官作下級文牘官吏,與在隱官工作的趙母婚配生育趙高與兄弟數人。
“宫”与“官”形近,在传抄中很容易出错。同理,《史记》卷六《秦本纪》曰“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其中的“隐宫”也应作“隐官”。《三辅故事》曰:“秦始皇之时,隐宫之徒至七十二万,所割男子之势,高积成山。”就是按照隐宫是进行阉割的地方而推理出来的荒谬结果。
所以赵高不是阉人。趙高是有兒女的人。他的女兒,嫁與閻樂。閻樂任咸陽令,曾經參與望夷宮政變,
“中车府令”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九卿之一的太仆属官有车府令丞。有学者认为:诸书“均称秦官为‘车府令’,而赵高独称‘中车府令’者,盖以高为中人故也”。意即赵高就任车府令的官职后,因其能自由进出宫廷,故而在车府令的官名之前加“中”,称作“中车府令”。幸好现在出土了“中车府丞”封泥,可知在太仆属官车府令丞之外,另有中车府的机构。中车府应与中厩一样,同属皇后宫官系统。中厩,或以管马为主;中车府,或以管车为主。由于中车府令是宫中禁内的车府令,职务相当于皇帝的侍从车马班长,负责皇帝的车马管理和出行随驾,甚至亲自为皇帝驾御,非皇帝绝对信任的腹心侧近不能担当。
又秦二世即位后,封赵高做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郎中令在九卿中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