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还得怪姬昌床上功夫实在太好,光大老婆(妻)太姒(商纣王的姑姑)生的嫡子就有十个。
这十个儿子按照出生的顺序依次是: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振、曹叔 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最小的是冉季载。
如果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度,那么姬昌不在了就应该由大儿子伯邑考(姬考)说了算。
可姬昌当初在没蹲号子的时候,在那么多嫡子中偏偏对老二姬发和老四姬旦比较看重(唯发﹑旦贤),并且已经指定老二姬发为接班人(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
也就是说,姬昌已经废长立幼了,当他不在的时候岐周的事将由二儿子姬发说了算。
但以上仅仅是《史记》的说法。
本来为了阅读的连贯性,以下文字我是不想写的。但是如果我把结果直接写出来的话,恐怕有人不服不认可。
在我们的历史上,有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往往被某些人因为某个目的而刻意隐藏或修改,所以才会出现不同的版本。我们只能从史书不同的记载中,去发现隐藏其中的重大秘密。
关于在嫡子中排行老二的姬发,是怎么取得周人首领继承权的?除了《史记》版本,还有另外两个版本。
我们把《史记》记载作为版本一,另外两个就是版本二和版本三。
版本二:姬昌被商纣王关起来之后,嫡长子伯邑考(姬考)为了救爹而干了一些事情(此处略去XX字),最后被商纣王给杀了。老大死了所以老二姬昌就顺理成章的成了继承人。
版本三:伯邑考(姬考)很早(小时候)就死了,所以老二姬发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世子(接班人)。
接下来是“分析以上三个版本可靠性”的时间:
以上三中说法中最不靠谱的就是版本二,因为伯邑考救父的故事在汉朝以前是没有的。如果历史上真的有伯邑考救父的事,那将是周朝抹黑商纣王的绝佳材料,怎么可能从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一直到春秋战国,人们都绝口不提这件事呢?!很明显,伯邑考救父的故事是汉朝以后的人瞎编的。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关于姬发继承权的版本二是不靠谱的。
版本二不靠谱,那么版本一也就是《史记》里记载的“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靠谱吗?我们先假设他靠谱。
《史记》中关于伯邑考是这样记载的:“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这段话说明伯邑考在姬发继位之前就死了,也就是说伯邑考比他爹死的还早。一个“舍”字又说明:在伯邑考还活着的时候,姬昌就把姬发立为了太子。
请接着往下看:
1,既然姬发可以被立为太子,说明他已经成年了(要不然也不可能“左右辅文王”)。
2,既然姬发成年了,说明姬发的哥哥伯邑考也成年了。
3,考虑到作为西伯候长子的伯邑考成年后打光棍的可能性为零,根据《竹书纪年》来推算,姬昌被囚的那一年伯邑考三十岁左右,所以成年的伯邑考肯定是有老婆的(至少有一个)。
4,既然伯邑考有老婆,那么他就有后代(暂没有伯邑考不生育的证据)。
5,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问题就来了:周武王姬发在灭商后,给姬姓子孙封的国有五十多个,异姓王也有几十个,唯独没有给他哥哥伯邑考的后代封国封地。
这就奇怪了!
根据以上1,2,3,4,5就有了“关于姬发继承权的”版本三:伯邑考很早就死了(13岁之前),没有后代,所以姬也很早就成了世子(接班人)。
再根据1,2,3,4,5和“版本三”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版本三是根据《史记》记载中的不合理现象而得出的。也是在《史记》出现之后才有的。
再因为以上1,2,3,4,5,推导出了“版本三”所以“版本一”是不靠谱的。也就是《史记》中“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是不合理的,有可能是假的。
至此,我们发现:关于姬发继承权说法的版本一和版本二,一个不合理,一个不靠谱。
既然版本一和二都不靠谱,那么“版本三”靠谱吗?
答案是:也不靠谱!
不靠谱的理由是:
A,周武王姬发在灭商后举行了国家级祭祀活动,祭祀的对象是周人的历届领导人,包括“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维告殷罪)
B,除伯邑考外,以上祭祀名单中的人物都可以说是名至实归。如果伯邑考真的像“版本三”所说的很早就死了的话,那么周武王把一个既未成年,又什么事都没干,还没当过领导人的死人伯邑考,也放在这个国家级祭祀名单里,而且还按照顺序把伯邑考的神位也升在庙堂之上(以列升)。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综上AB所述,“版本三”也不靠谱。
下面我们就关于“姬发继承权说法”三个的版本大总结:
“版本二”中伯邑考救父而死的故事,是后人杜撰的。可以一脚踢开,不理它。
再根据“版本三”不靠谱的理由(A和B),所以“版本三”可能也是后人发现了《史记》的漏洞而提出的,也不靠谱,也可以一脚踢开。
最后又回到了“版本一”,也就是《史记》记载的“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也就是说这三个版本比较起来还是史记的“版本一”是最靠谱的。
只是因为《史记》中对伯邑考的死因没有明确记载,而《史记》的记载又和后来发生的历史事件有矛盾。所以才会出现版本二和版本三。
那么史记中为什么没有记载伯邑考是怎么死的呢?
这只有两种可能:一,写史记的司马迁也不知道伯邑考的死因。二,司马迁知道但没写。
对比这两种可能,司马迁知道伯邑考的死因但是没写的可能性最小。因为司马迁说了“以发为太子”的原因是“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也就是司马迁说姬昌是“立贤不立长”。司马迁又没有去问过周文王姬昌,他怎么知道姬昌“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是因为“唯发﹑旦贤”呢?
只有一个原因,司马迁也不知道伯邑考是怎么死的,他是根据周朝的教科书里宣传的,周文王周武王光荣伟大正确的形象而推断出立姬发为太子是因为“唯发﹑旦贤”的。
那么,司马迁(包括西周以后的人)为什么不知道伯邑考的真正死因呢?
答案就是:有人故意隐瞒了伯邑考的死因!
最大的嫌疑人只能是,周朝的开国领袖周武王以及他的功臣们。
为什么要隐瞒呢?
为了维护开国领袖伟大光荣正确的美好形象,以免有人不服,找个由头造反。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姬昌众多的儿子们中,很可能发生过争夺继承权的事情,二儿子姬发或者别人,用阴谋或者其他方法,导致了伯邑考非正常死亡。从而姬发取得了世子地位。
我们用这个结论就可以解释通关于“姬发继承权说法”三个版本中所有不合理现象了:
解释“版本一”:周武王姬发等人为了掩盖争权夺利的事实,向后人隐瞒了伯邑考的死因。这就导致司马迁找不到伯邑考死因的记载,所以在《史记》里没写伯邑考的死因。
解释“版本二”:后人根据史书记载的漏洞,推断出伯邑考的非正常死亡,杜撰了伯邑考救父而死的故事。
解释“版本三”:因为伯邑考曾经做过合法的首领继承人,所以姬发在灭商后,把伯邑考的神位也升在了庙堂之上(以列升)。又因为防止伯邑考的后代可能造反,所以没有给他们封地。
至此,伯邑考死亡之谜解开,是因为兄弟争权姬发搞掉了他哥伯邑考,拿到了继承周人最高权力的资格。
这一幕,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比如隋朝的杨广。唐朝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三国时期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春秋时期的郑庄公与共叔段。明朝的朱棣。等等等等,尤其在五代十国时期,争权夺利的事情数不胜数。
都是兄弟之间为了王位的继承权,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斗争。
根据以上对“伯邑考之死姬发取得继承权”的分析,再根据后来西伯候姬昌死后,姬发连自己的亲爹都顾不上安葬,甚至连龟甲占卜结果都不不管不顾(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就急不可耐的展开了对大邑商的军事行动,我们大致可以推断这样一个故事:
前面讲过,商纣王上台后,为了倾举国之力彻底解决东夷人“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对商朝的威胁,进行了一系列的国内改革。在人事制度改革中(不问出身唯才是用)有很多人就下岗了。在王权制改革中(削减神权)又有很多人失去了既得利益。再后来商纣王为了筹集军费,还从贵族和奴隶主们身上拔了不少的毛。
这些在商纣王改革中失业或者利益受损的人,有很多就投靠了商朝西部最大的诸侯姬昌(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这些人(商之叛臣)不甘心在西伯候姬昌手底下一辈子碌碌无为的混饭吃,他们为了自己的功业和荣华富贵,强烈建议西伯候姬昌“翦商”闹革命。
他们不断的游说姬昌:由于商纣王施行不合人心的政策,导致商朝人心离散。现在大家都在赞扬你西伯候的贤德,都来投靠你。你应该抓住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实行革命推翻商纣王政权的战略,建立前无古人的成就和巨大功业!
因为商纣王致力于把商朝的战略重心放到东南一带(打击东夷),对远在商朝商朝西部的周人并没有重视,所以这些“商之叛臣”们提出的“翦商”革命战略对姬昌来说,不仅十分诱人而且看起来是很可行的。
但这事一定既要偷偷摸摸的干,还要一步一步的按照计划行事。比如,树立良好的政治形象,扩大势力增强自己实力,挖墙角削弱对手,寻找致命弱点,一击而中,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是保密工作做的不好被商纣王发现或者被人告了秘的话,那就惨了。以商纣王的脾气姬昌一家很可能被剁成肉酱或者制成肉干!最轻也会被炮烙而死。
看来,革命是有很大风险的。
所谓“革命”一词,那是成功了以后自己人的叫法。要是失败了,就会被别人冠以“造反”的名头,下场也会非常凄惨。所以,姬昌要想接受这个“革命”战略建议,还需要具备一种特别的心理素质——胆子大!
从姬昌做周人首领后一直到商纣王即位第十七年之前,姬昌的行为来看,他似乎并不具备“胆子大到敢造反”的心里素质。但姬昌没有,他的儿子有。
在姬昌众多的儿子中,有两个儿子胆子最大,不仅胆子大而且才能也是出类拔萃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艺高人胆大。
这两个艺高人胆大的人是姬昌的二儿子姬发和四儿子姬旦。
在投靠姬昌的“人才”们向姬昌提出“革商纣王的命”战略的时候,得到了姬发和姬旦的高度赞同和强烈支持。但在这里必须借用一句电影台词的话: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有江湖,就会有纷争。
既然有人赞同,也就有人反对。
那些周人中的贵族大臣们就反对。这些人认为革命(也就是造反)虽然前景十分辉煌,但是搞不好不仅会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还会把自己的命也给搭进去,这个风险实在是太大!思来想去还是维持现在的和平局面比较好,大家可以在这个和平时期的和谐社会里,有官做,有财发,完全没有必要瞎折腾搞那些掉脑袋的事。
姬昌的嫡长子伯邑考(姬考)也希望将来在和平和谐中平稳的接老爹的班,所以也不赞同实施革命剪商的战略政策。
这样,商朝西部的诸侯周人内部,在对商政策上就出现了两种主张。一种认为应该赌一把拼一把逐步的革商纣王的命(翦商),取而代之,黄袍加身。另一种认为应该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不能拿部落人民的生命和未来去赌博。
这两种主张各说各有理,互不相让,最终形成了两股政治势力。一股是以姬发为首的“革命派”势力,另一股是以嫡长子伯邑考(姬考)为首的“保守派”势力。
后来,在革命势力的不断游说下,由于革命成功的诱惑实在太大,周人的首领姬昌最终倾向了以姬发为首的“革命派”政治势力,实行了“翦商”的战略行动(比如“初礿于毕”,“伐翟”等)。
本来是次子的姬发,也因为老爹的革命行动捞到了政治资本(唯发旦贤),最终成功的把嫡长子伯邑考翘到了一边(舍伯邑考而立发为太子)
正当姬昌父子的革命事业刚刚起步,和商纣王的猫和老鼠游戏刚刚开始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姬昌收买人心招揽人才的事被崇候虎给发现了,还到商纣王那里告了姬昌的黑状,老鼠头子姬昌就被商纣王给抓起来关在了羑里。
这下姬昌父子不仅革命事业一切都虾米了,就连老命还能保住保不住都成了未知数。
姬昌的被囚给了周人内部革命派势力巨大的打击,和血的教训。也给次子姬发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如果姬发继续做对商纣王不利的革命事业,那么在商纣王那里当人质的老爹就会命丧黄泉。但是不革命的话就要采取保守派势力的政策,这等于承认了嫡长子伯邑考的政治地位。这样的话,革命派势力就陷入了空前的政治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次子姬发的政治地位。很可能就连将来周人首领的位子也不一定是谁的呢!
即使姬昌被无罪释放了出来,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那么差点玩完的他,也不一定还会继续实行剪商的革命战略。这样一来,将来周人首领的位子就更没谱了。
这一切看起来都对剪商革命势力的带头人姬发非常不利。
遇到了大麻烦,头疼了几天的姬发,找来革命派的智囊们开会,分析当前的形势,研究下一步的工作部署。经过几天的秘密会议,最后大家认为,西伯候在商纣王那里是安全的,是没有生命危险的。所以目前最紧迫的工作部是怎么去救姬昌,而是解决周人内部的不安定因素。
说明白了就是搞掉那些保守派势力,要不然万一姬昌出来采用了保守势力的不抵抗政策,那么姬发的政治生涯也就走到头了。周人伟大的革命事业也就玩完了!
但是怎么才能搞掉周人内部的保守势力呢?
直接把他们都杀掉肯定是不行的。设个局让他们陷坑里也不可能,保守派也不是吃素的,人数众多,也都不是傻子,怎么会上当?!
既然都不可能,最后就只能在保守派头子伯邑考身上打主意了。搞倒领头的,其他人又都没有资格和姬发争,那些保守派人士自然就树倒猢狲散了。
如果接下来我们讲,“姬发等人设了个局,让嫡长子伯邑考亲自去救他老爹姬昌,最后被商纣王杀死了”这样一个个故事,看起来应该是很合理的。
但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了,有关伯邑考救父而死的故事是假的,是汉朝以后的人杜撰的。
至于以姬发为首的革命派,是怎么搞掉以伯邑考为首的保守派的?伯邑考又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后来经过周朝八百年的刻意隐瞒,连司马迁都无法考证了,我就更不知道了。
以姬发为首的革命派,搞掉以伯邑考为首的保守派以后,接下来需要做的事就是把在商纣王那里做人质的姬昌给救出来,以免在继续革命的过程中被商纣王给杀了,让姬发落一个不忠不孝的骂名。
此时的姬发他爹姬昌,已经在羑里被关了七个年头。被关了这么长时间居然没有死,不仅没死而且还写了一本书叫做《周易》,说明姬昌在监狱里的生活是相当滋润的。看来,商纣王并不想把姬昌杀掉,只是把自己的这个姑父当成了人质,防止在打击淮夷的时候周人造反。
姬发决定把在商纣王那里做人质的老爹给救出来,他派出了闳夭,散宜生、太颠等“革命翦商派”中的几个得力干将去大邑商营救姬昌。
请继续阅读下一章《姜太公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