擀面杖
人是忘不了吃的,“读书而思食”嘛。怎么又要说“吃”啦!不,今儿咱不说吃,说说跟吃有关的物件儿。
过春节了,家家都要包饺子。于是就说起擀面杖这个话题吧。
擀面杖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谁的发明专利?恐怕很难考究了。根据现在考古的发现面条的化石表明,面条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做它的擀面杖应该不会低于这个年限吧。不过开始面条也可能是抻的,不是擀的呢?于是,只能说擀面杖的出现不会早于4000多年了。当然,西方国家也做面条,也有用擀面杖的,所以也很难分出谁是发明专利的拥有者了。
擀面杖的种类却是不一样的:首先是擀面条的和包饺子,大小不一样;擀春饼的又是一种两头尖的面棍;还有更特别的是两头都带把儿的,象个工艺品,大多是外国人用的。
说起擀面杖的用途,那不仅仅是用来擀面做饭了,还有不少其他用途:
一,做武器,遇到打家劫舍的、闯入民宅蟊贼,最顺手的武器莫过于擀面杖了;
二,凶器。虽然谁也不愿意用做干犯罪的事,但屡屡发生的惨案却与它有关;儿媳妇用擀面杖误伤婆婆的;老子一怒之下将不孝顺的儿子用擀面杖打死的,还有母亲用擀面杖教育小孩子造成惨案的……
三,用擀面杖做医疗器械,瘦身呢!
还有就是“擀面杖吹火”,那就“一窍不通”啦!
对于擀面杖,一般人不怎么太留意它是用什么木材制成的。在东北讲究用“老鸹眼”做成的擀面杖。
在东北的小兴安岭,木材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松、白松、臭松、鱼鳞松,也有白桦、色木、柞木和山桃等等,而且每一种木材在使用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有做枪把的水曲柳、做箱柜的黄菠萝、做碗柜的爆马子、做烟袋杆的王八骨头,还有做乐器的秋子、做铅笔的水冬子、做菜板的红毛柳、做擀面仗的老鸹眼。椴木做洗衣板最好,细腻松软白净……
在我前面的博文中有一篇“大觉寺之秋游”的文章。文中提到大觉寺中有“八绝”,“鼠李寄柏”就是其一。通过我拍的照片可以看到,寄在两棵高大柏树中间一丛“灌木”多象一个“小偷”。而这丛灌木就是鼠李树,它的皮、根、子是中药材,其子也称“老鸹眼”、“臭李子”。而在东北就将此树叫“老鸹眼”,特别是鄂仑春族语称“嘎黑木斡”,俗称“老鸹眼”,用树皮熬成汤服用或洗患处,可治疗关节痛、骨折等,如马有外伤也可用其清洗患处,伤口很快愈合。
我有一根老鸹眼做擀面仗,那是40年前,在东北小兴安岭修铁路时,我们一起劳动的学友亲自找到这种灌木,并且亲手制成送给我的,如今快成文物啦!老鸹眼擀面杖为什么好,据我用了40年这根擀面杖的体会:一是漂亮有花纹,特别是杆上的枝桠留下的黑点有点儿象老鸹眼,挺吸引人;二是真耐用,40年不变形;三是名声好,大家都说好,肯定是好啦;其实主要是个人的感情因素,它不弃不离地跟了我们40年,可以相伴终生了。
有人会说,你这个人真麻烦,怎么抱着个擀面杖不撒手了?说实在的,我真是喜欢擀面杖,我自己从12岁学会擀面,直到如今都喜欢自己擀面吃。可见对擀面杖的感情任何.
突然,有一天发现,有人喜欢擀面,更有人喜欢收集擀面杖。这人就是现在较有名气的全国文联主席铁凝的父亲。
看到铁凝写的有关她父亲钟情擀面杖的文章就有些意思:
“我父亲作为一个长于西画的画家,特别喜爱中国民间的‘俗物’。
……他还搜集擀面杖。他搜集的擀面杖,多半来自乡间农户,木质、长短和粗细各有不同,他对它们没有特别的要求,他的原则是有意思就行。当他有机会去农村的时候,他喜欢串门。那时主人多半是好客的,他们通常会大着嗓门邀他进屋。他进了屋,便在灶台、水缸、案板之间东看西看起来。遇有喜欢的,或直接买到手,或买根新的来以 新换旧。如若主人既不要钱又不愿意给他擀面杖,我父亲便死磨活说地动员人家,并许以高出原价几倍乃至十几倍的钱。
有一次他为了“磨”出一根他看上的擀面杖,在一个村子耽搁了大半天。而他进村的时候,不过是想画些钢笔速写。这样,画速写用去20分钟,‘求’擀面杖却花了5个小时。为了达到目的他能忍住饥饿忍住焦渴。他的顽强以至于惊动了那村的全体村干部。而看热闹的村人越发以为那家的擀面杖总是个稀有的宝贝,便撺掇着主人将价格越抬越高。最后还是村干部从中说合,我父亲以近200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擀面杖买下。我没有问过父亲这值不值,我知道‘喜欢’这两个字的价值有多高。”
收藏可以说千奇百怪,范围极广的,但收藏擀面杖却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对于喜欢收藏的朋友也许有启发,一是收藏者的执着,二是收藏什么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呀!
(上——擀面条、中——擀饺子皮、下——擀春饼)
(用了40年的老鸹眼擀面杖)
纺锤型的擀面杖
各式擀面杖
用擀面杖训子
用擀面杖斗殴
用擀面杖做凶器
用擀面杖瘦身
(以上都是网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