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号的由来 加号减号的来历

加号减号的来历

古希腊和印度人以前是把两个加数写在一起,表示加法,后来又有人用拉丁字母的P或P上加一横表示加。中世纪,一些商人在装货的箱子上画一个“+”字表示重量略为超过一些。芬奇的画中也有“+”这个记号。在法国数学家韦达的大力宣传和提倡,“+”号才开始象现在这么普及。原来小小的加号也有这么多来历。

+、-:加号减号都是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创造的,在横线上加一竖,表示增加;从加号中减去一竖,表示减少。

中世纪以后,欧洲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传说当时卖 酒的人,用线条“-”记录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在把新酒灌入大桶时,就将线条“-”勾销变成为“+”号,灌回多少酒就勾销多少条.商人在装货的箱子上画一个“+”号表示超重,画一个“-”号表示重量不足.久而久之,符号“+”给人以相加的形象,“-”号给人以相减的形象.

  当时德国有个数学家叫魏德曼,他非常勤奋好学,整天废寝忘食地搞计算,很想引入一种表示加减运算的符号.魏德曼巧妙地借用了当时商业中流行的“+”和“-”号.1489年,在他的著作《简算和速算》一书中写道:

  在横线“-”上添加一条竖线来表示相加的意思,把符号“+”叫做加号;从加号里拿掉一条竖线表示相减的意思,把符号“-”叫做减号.

  法国数学家韦达,对魏德曼采用的加号、减号的记法很感兴趣,在计算中经常使用这两个符号.所以在1630年以后,“+”和“-”号在计算中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加减号的由来 加号减号的来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34632.html

更多阅读

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

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 上元、 清明、 立夏、 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 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与习俗

儿童节,也叫“六一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举行,是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与习俗——儿童节的来历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中国和各国代表愤怒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

声明:《加减号的由来 加号减号的来历》为网友歌尽桃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