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岳庙 西湖岳王庙门票

杭州西湖----岳庙

  岳飞是南宋的民族英雄,他和于谦、张煌言并称“西湖三雄”。

  位于杭州西湖栖霞岭南麓的岳庙,杭州人多称为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初称“褒忠衍福禅寺”,明天顺间改额“忠烈庙”;因岳飞追封鄂王而称岳王庙。历代迭经兴废,现存格局于清代重建后形成,分为墓园、忠烈祠、启忠祠三部分。墓园坐西向东,忠烈祠和启忠祠坐北朝南;岳王庙大门,正对西湖五大水面之一的岳湖,墓庙与岳湖之间,高耸着“碧血丹心”石坊,寄托炎黄子孙对爱国英雄的敬仰之情。现岳飞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庙大门正中柱上是张爱萍将军于1979年书写的楹联:“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庙与岳湖之间,高耸着“碧血丹心”的石坊

  岳庙是旅行社组团来杭州旅游时必经的景点之一。从“西湖三雄”的名气来看,岳飞比于谦、张煌言的名声要响;从旅行社的效益来看,岳庙是收费景点,门票25元,而西湖很多景点都是免费的。因此,旅行社组团,除游玩一两个免费景点外,像三潭印月、岳庙、灵隐、雷峰塔等收费景点是必去的,免费景点推荐的主要还是花港观鱼。因此,这些景点每次去都是人头攒动,也造成了外地来杭游客的一种误解----到杭州一定要到过这几个地方,否则就不能算来过杭州。

  好了,言归正传,还是继续说说岳庙吧。


岳庙正大门的背面重檐之间悬挂着史学泰斗邓广铭书写的匾额“气壮山河”

  进门楼,入庭院,迎面就是忠烈祠大殿。忠烈祠大殿的右侧(东侧)是烈文侯祠,左侧(西侧)是辅文侯祠。


杭州西湖----岳庙 西湖岳王庙门票
迎面是忠烈祠大殿,右侧是烈文侯祠,左侧是辅文侯祠

  忠烈祠大殿正厅的重檐中间,悬挂着叶剑英元帅1979年岳王庙重建时题书的“心昭天日”匾额。岳飞被害前,大理寺官吏曾逼他在假供状上画押,岳飞悲愤之极,提笔连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从而表现出这位民族英雄的精忠报国之心万古不朽,可昭天日。


忠烈祠正殿悬挂着叶剑英同志手书的“心昭天日”的匾额

  走进忠烈祠正殿,正中是彩色岳飞塑象,身着紫色蟒袍,臂露金甲,显示了武将的英雄气概。岳飞生前是无资格穿蟒袍的,因后封鄂王,所以身着蟒袍。座像上面悬着一块“还我河山”的横匾,是岳飞手迹。两侧山墙和后檐墙面,以及岳飞坐像的屏风背面,还绘有八幅大型彩绘壁画,系1981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画家们根据岳飞题材创作。

  第一幅“勤学苦练”,描绘的是少年岳飞跟周侗学习射击、勤练武艺的场面。

  第二幅“岳母刺字”,画中岳飞俯身跪地,岳母姚氏正持针刺字,反映了这流传八百多年的母教典范故事。

  第三幅“收复建康”,描绘的是岳飞率军痛击金军、收复建康城的战斗场面。

  第四幅“还我河山”,描绘岳飞登高远眺,北望中原,抒发自己驱逐南侵金军、收复故疆、统一祖国的爱国情怀。

  第五幅“联结河朔”,描绘的是梁兴、赵云等河北义军投归岳家军的场面。

  第六幅“郾城大捷”描绘的是岳飞大破金军精锐部队“拐子马”和“铁浮图”,以少胜多,赢得抗金斗争的空前大捷后,老百姓们敲锣打鼓、端茶捧酒迎接凯旋的岳家军。

  第七幅“被迫班师”,描绘的是在朝廷连发的十二道“金牌”催逼下,岳飞被迫忍痛班师的情景。

  第八幅“风波冤狱”,描绘得是以秦桧为首的妥协投降派制造“谋反”假证,罗织罪名,陷害岳飞。岳飞不屈不挠,临死前,悲愤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的情景。


岳庙忠烈祠正殿

  忠烈祠除正殿外,还有东西两庑,皆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硬山顶木结构建筑。

  东侧坐东朝西为烈文侯祠。祠内正中塑古铜色的张宪立像,头戴战盔,身披戎袍,右手叉腰,腰后佩挂宝剑,凝神远望。


东侧为烈文侯祠


张宪头戴战盔,身披戎袍,右手叉腰,腰后佩挂宝剑,凝神远望

  张宪(1121~1142),字宗本,南宋抗金名将,系岳飞部属,今四川省阆中市江南镇阆南桥村张家花园人。张宪从小习文练武,六艺精熟。少怀报国之志,弱冠从军在岳飞麾下,飞倚为右臂。每有攻战,张宪总是率部先行,骁勇绝伦,冠于三军。曾大破曹成、郝政,平定湖北荆襄一带的叛乱。又从金人手中收复了河南隋县、邓州,以功授副都统制。

  绍兴十年(1140),金人背盟入侵。是年六月,岳飞在京西大败金兵,派张宪率领所部,进击金韩常于颍昌,收复淮宁府,荡平陈州之敌,连战皆捷。七月,岳飞大军驻扎颍昌,命令各路统兵将官,抓住有利时机,整饬营伍,分路出击。攻势无比锐利。金兀术非常恐慌,急急忙忙收集余众13万余人,进犯临颍,妄想孤注一掷,以求一逞。不期杨再兴以300余骑与金兀术猝然相遇在小商桥地区,宋军以一当十,拼死与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全部阵亡,杨再兴亦以身殉国。正当金兀术趾高气扬、庆幸胜利之时,张宪率军赶到。金兵见张宪增援,闻风丧胆,8000精锐之师被张宪一鼓破之。同时,张宪的部将徐庆、李山又在临颍东北部歼敌6000,获马百匹,追击15里。金兀术在茫茫夜色的淹护下,仓惶逃走。岳飞大军乘胜挺进朱仙镇,去故都开封只有40多里,中原人民为之大振,纷纷响应。

  就在这关键时刻,卖国贼秦桧为了迎合高宗赵构深恐丧失权位不愿二帝返国的私心,又屈从于金“必杀飞,始可和”的要挟,竟与张俊相勾结,密谋陷害岳飞,连发12道金牌,诏飞班师,饬飞还朝,罢飞兵权,并逮捕岳飞父子与张宪入大理寺临狱。

  秦桧、张俊秘密收买岳飞部将中曾因过失受过岳飞惩处的王俊等人,利诱威逼其诬告岳飞谋反,诡称岳云写信与张宪,叫张宪向朝廷假报金人入寇,请朝廷仍派岳飞统兵,以夺回兵权。这些罪状没有任何根据。他们便对张宪严刑拷打,妄想追使张宪根据他们编造的谎言自诬,作为杀害岳飞父子的证据。张宪备受酷刑,体无完肤,始终不屈。张俊最后只好自己动手,编造供词,以告秦桧,将张宪械囚至杭州大理寺,与岳飞父子对质。万俟卨(mòqíxiè)、罗汝缉诬岳飞写给张宪等人的谋反信,已被张宪等焚毁灭证,遂绞杀岳飞。张宪与岳云一同斩首弃市。忠心耿耿为宋王朝奋搏一生的张宪,就这样含冤而死。


烈文侯祠内的张宪生平简介

  西侧坐西朝东为辅文侯祠。祠内正中塑牛皋立像,古铜色,双手持握方锏,俨然注视。


西侧为辅文侯祠


牛皋双手持握方锏,俨然注视

  牛皋(1087-1147),字伯远,汝州鲁山人(今属河南鲁山县熊背乡石碑沟村人)。南宋将领,出身射世,精练武功。他一生戎马生涯,出生入死,战功卓著,被誉为抗金名将,深受岳飞的器重和人民的爱戴,后被秦桧使人毒死。1129年,金兵入侵中原,牛皋聚众抗击有功,被提拔为中军统领和荥州刺史。后牛皋在抗击金兵中屡立战功,受到朝廷重视。绍兴三年(1133)牛皋加入岳家军。牛皋年长于岳飞加之战功卓著,颇得岳飞敬重。在以后的抗击金兵中立下汗马功劳,被提为岳家军副统帅。《说岳全传》中将牛皋的死描述为牛皋与金兀术大战盘龙山,牛皋骑在金兀术身上,乃是“虎骑龙背,气死兀术,笑杀牛皋”。绍兴十七年(1147)农历三月初三,秦桧密令都统制田师中,以宴请各路大将为名,用毒酒将牛皋害死。牛皋死后被埋在西湖宝石山栖露岭上。景定二年(1261)牛皋被追封为辅文侯。


辅文侯祠内的牛皋生平简介

  在忠烈祠和启忠祠之间的一栋建筑内,是“中国岳庙寻迹”陈列馆。里面陈列的是全国各地纪念岳飞的庙馆图片。这已经是岳庙管理处自去年开展“中国岳庙寻迹”后再次开展的续集。将各地的“岳庙”图片都拍了照片,但放在这里图片太多,只介绍一下地方吧。

  河南内黄县麒麟村岳飞庙、河南新乡岳飞纪念馆、河南淮阳岳飞观、河南武陟县岳家庙、河南焦作温县夏庄岳庙、四川篷溪县文井镇精忠祠、河南平顶山岳飞庙、山东荷泽岳飞纪念祠、山东微山县马坡乡西庄村岳飞宗祠、安徽亳州岳武穆王庙、江西庐山岳氏名园、湖南武冈武穆宫、湖南邵阳岳飞纪念堂、湖南孟津县果化关岳庙、甘肃榆中县岳飞纪念堂、青海海南州贵德河阴镇关岳庙、江苏徐州铜山县茅村镇大庄岳飞庙、北京关岳庙、重庆渝中区较场口关岳庙、河北保定关岳庙、福建莆田市仙游县岳帝庙、福建泉州关岳庙、福建南平关岳庙、广东新会岳王庙、广西平果县果化镇关岳庙。




“中国岳庙寻迹”馆

  “寻迹”中的25个“岳庙”,有8个被冠以“关岳庙”,差不多占到了三分之一。不知道为了什么,中国人对关云长如此地崇拜。一部《三国演义》,如果不是关云长的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可能结局会被改写。

  再往西行,就是启忠祠,原为祭祀岳飞父母,今改作岳飞抗金史迹陈列室。


启忠祠,现为岳飞纪念馆

  走进启忠祠,正中塑立着古铜色的岳飞立像,身披戎袍,左手紧握腰后佩挂宝剑的剑柄,右手紧握拳头凝神远眺。雕像上方悬挂着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的“民族之光”匾幅,身后是沙孟海先生书写的岳飞满江红词。




岳飞身披戎袍,左手紧握腰后佩挂宝剑的剑柄,右手紧握拳头凝神远眺

  岳飞(1103-1142),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早年以沙为纸,以(树)枝为笔,以(枯枝树叶燃烧)火为灯,苦学本领。传说岳母在他的背上刺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且喜欢看《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陈列室内,以实物、图片等介绍了岳飞气贯日月的一生和巨大影响

  岳飞出生于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可是,腐败的北宋统治集团,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靖康二年(1127),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掳走后,继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头目赵构,同样是个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乐之中,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把它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信用秦桧等投降派,通过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议和投降活动;一面则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抵挡金军的凌厉攻势,以保住他的皇帝宝座和积累屈膝求和的资本。到了十二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东自江淮、西至陕西一线的宋、金双方对峙的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秦桧统治集团,实际上已经成了南宋抗金斗争最大绊脚石;反过来,岳飞、韩世忠等抗战派,则成了赵构、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最大障碍。南宋朝廷内部抗战派与投降派的斗争,日趋尖锐。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绍兴九年(1139),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筹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绍兴九年(1139)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在东、西两线军取得对金大捷的形势下,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挡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措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被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但是,外敌难以撼动的岳家军,却遭到了南宋朝廷内部投降派的摧残。就在这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甘心充当儿皇帝的高宗赵构,因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他的哥哥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与金入议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窃取了宰相高位的内奸秦检,也抓住高宗这个难言的心病大肆活动,破坏岳飞的抗战。他们狼狈为奸,密谋制订了全线撤军、葬送抗金大好形势的罪恶计划。他们首先命令东西两线收兵,造成岳家军孤军突出的不利态势后;即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连下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末“班师”、要末“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英勇斗争,至此被迫中断。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没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金兀术这才又整军回到开封,并以不费吹灰之力,又把中原土地夺了回去。

  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绍兴十一年(1141),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监察御史万俟卨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但岳飞却仍于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被赵构“特赐死”,杀害于临安大理寺内,年仅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岳飞父子及张宪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军队和老百姓的强烈愤怒,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也许有)。”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在陈列室里,看到了一座南宋石俑,系1979年重修岳庙时,清理墓道两侧底下发掘出土。经专家鉴定属南宋遗物。它是当年南宋朝廷以礼改葬岳飞于今址的实物见证


1979
年重修岳庙时,清理墓道两侧底下发掘出土的南宋石俑

  《南京上皇帝书》有几千字,今已佚失,只剩概略。它是岳飞首次对朝廷投降政策提出批评。结果岳飞被以小臣越职言事的罪名革职并开除军职。


《南京上皇帝书》概略

  墓阙前照壁西向的白色墙面上,嵌刻着“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每字高150厘米,宽123厘米,平底刻法,落款“莆人洪珠书”,显得特别庄严肃穆,夺人心魄。明朝嘉靖十五年(1536),巡按浙江侍御史张景将洪珠所书的“尽忠报国”四字分刻于四块巨石上,立于岳飞墓的南面。刻石后来被移至忠烈祠大殿内。后代建照壁时,乃据洪珠的手迹复刻四字嵌于壁上。

“尽忠报国”,原是刺写在岳飞背上的四个字。据《宋史.何铸传》中记载:岳飞被诬告谋反入狱后,御史中丞何铸首先被委派为主审官,当他再三审问岳飞有没有与张宪通信谋反时,岳飞一怒之下脱去外衣,袒露脊背给何铸等人看。只见岳飞背上有“尽忠报国”四个字,已深入肌肤,显然为早年所刺写。但这四个字究竟是什么时候刺写在岳飞的背上,又是谁为他刺写的,宋代史料中无明确记载。在民间则一直盛传是岳飞的母亲姚氏在送子从军抗金前为他刺刻的。


在“尽忠报国”的“忠”字前,一个小女孩遥对岳墓,低头默默悼念


透过墓阙的重门,已经可以看到前方的岳飞墓园

进墓阙重门就是岳飞墓园,墓道两侧有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石俑三对正中便是岳飞墓,墓碑上刻着“宋岳鄂王墓”,左边是岳云墓,墓碑上刻着“宋继忠侯岳云墓”,两墓保持宋代的式样。墓前一对望柱上刻有一副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


岳飞墓园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 年1 月27日)除夕,岳飞被害于风波亭,时年39岁;岳云也同时被斩于杭州众安桥,年仅23岁。岳飞遇害后,临安义士隗顺,负尸越城,草草地埋葬于九曲丛祠旁。为了便于以后识别,隗顺将岳飞随身佩带的玉环系于遗体腰下,坟前种植了两棵桔子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因重修栖霞岭下岳飞庙墓,追寻岳飞初葬地,终于在杭州市众安桥螺丝山下扁担弄内的红纸染坊旁,找到了最初的岳坟。光绪二年(1876),在这里修建“忠显庙”,杭人俗呼为“老岳庙”。

  岳飞死后二十年,绍兴三十二年五月(1162年6月)宋孝宗赵昚继位,七月下令给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原官”,并以五百贯的高价购求岳飞遗体,“以礼改葬”。

铁栅栏内长跪于岳飞墓前的四个赤身反绑的铁像分别是:秦桧、王氏(秦桧妻)、万俟卨(mò qíxiè)和张俊。秦桧是以“莫须有”罪名直接谋害岳飞的主要凶手,秦桧的妻子王氏,当年秦桧要杀害岳飞时,终日坐立不安。王氏看到秦桧犹豫不决,便在一旁怂恿到:“缚虎易,纵虎难也!”促使秦桧起了杀心。万俟卨是秦桧的死党,他因与岳飞有隙,不惜以杀害忠良为快,当时由他“主审”岳飞,严刑逼供,为秦桧谋害岳飞出谋划策。张俊原来也是一名抗金大将,由于投机取巧,被秦桧利用、收买,成为依附权贵的小人,同谋杀害了岳飞。

一代英雄不死沙场,却死于投降派制造的冤狱。


长跪于岳飞墓前的秦桧和王氏


长跪于岳飞墓前的万俟卨和张俊

据说岳飞遇害后,秦桧及其党羽仍在高位,权倾朝野。大宋子民无法表达对奸臣秦桧及妻王氏的痛恨,便将面团做成两个人的形象扭在一起放在油锅里炸,名曰“炸秦桧”,就是现在的炸油条。可见民心的向背及正邪的分明。

墓阙后重门旁有对联一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臣”。感慨……





  以一首岳飞词《满江红》作为结束语。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34074.html

更多阅读

杭州西湖十景旅游攻略 杭州西湖旅游景点介绍

杭州西湖十景旅游攻略——简介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是一个湖泊型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杭州西湖十景旅游攻略_杭州西湖旅游攻略杭州西湖十景

杭州西湖一日游攻略 杭州旅游攻略一日游

杭州西湖一日游攻略——简介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也称西子湖。其余三面环山,面积约6.5平方千米,南北长约3.2 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西湖平均水深2.27米,水体容量约为1429万立方米。湖中

杭州西湖----六和塔 杭州东站到西湖

杭州西湖----六和塔  为了写博客,2011年暑期结束前,再一次去了六和塔。  为什么说“再一次”呢。六和塔也不远,但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来的已经忘记了,至少那个时候还不是数码时代,数码相机还非常的少。曾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来杭州

杭州植物园+曲院风荷+岳王庙游 岳王庙导游词

杭州植物园+曲院风荷+岳王庙游2010-09-20 21:25在石家庄不是没有回上海的票嘛,我们曲线回家的票子买到了杭州的,石家庄--杭州,软卧472元,高兴坏了,还能有软卧,我们的人品不是一般的好呀,都是平日拜的神多自有神保佑哈在杭州呆了三天,去了

杭州西湖相关诗句 关于杭州西湖的古诗

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声明:《杭州西湖----岳庙 西湖岳王庙门票》为网友他城之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