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申论范文

余言:我于8月22日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创造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并很荣幸地被选为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本文是我在会议上的发言,比较粗糙,留待以后有时间和精力再慢慢改吧。也真诚希望读者提出修改意见。

人类发展的历史一再表明并将继续表明这样一个真理:人类的发展取决于人类的创新活动和能力。要实现中国梦,同样也必须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创新让梦想变成现实。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习近平主席有关中国梦的阐述,进一步强调了“创新驱动发展”。追求创新、把梦想变成现实,也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只有通过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才能实现由大到强。十八大报告只有一处提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就是科技创新,并把它放在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一般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一是农业经济,二是工业经济,三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应用之上的经济。具体地讲,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以科学技术为核心,所有的经济行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依赖于知识的生产、知识创新的新型经济。所以我们说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经济。经济发展要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

•世界经济史证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靠创新引领的发展,是创新促使经济发展,不断从已有的层次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众多的经济学家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察了创新,认为经济发展并非是已有产业的单纯数量增加,而是质的飞跃,是产业突变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创新“驱动”着经济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创新驱动发展既是各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不断提升国家竞争力、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深刻变化的关键战略,也是各国把握新科技革命、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核心举措。上个世纪60年代的航天、70年代的电子、80年代的软件、90年代的互联网以及正在兴起的云计算等五次技术和产业革命,带动了美国经济社会的五次跨越式发展。之所以把自主创新看得这么重,还有着深刻的背景。近百年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每次大的危机后,都是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历史跨越。战后日本30年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韩国仅用40年成为世界第五大科技创新强国,都与自主创新密切相关。

•从中国经济来看,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很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特别是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几乎达到了极限,不可能再简单扩大下去了。企业原先熟悉的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劳动力、资源、环境成本都在提高,旧有的发展模式空间越来越小。单纯靠规模扩张推动发展会产生严重的产能过剩,这条路不能再走下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要思考今后的发展方向:只能是提升价值链,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益来赢得更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要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必须依靠创新。

二、以创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所谓“天不变道也不变”是根本错误的。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但王安石变法之所以被后人不断地称道和赞许,就是因为改革变法是社会发展的 大势所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却进行得比较缓慢。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开展了政治体制改革,但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当代中国在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过程中会必然带来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巨大冲击。

•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困难重重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改革者必须具有壮士断腕的创新勇气和高超的创新能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外记者会上表示,实现三项任务(第一,还是持续发展经济,第二,是不断改善民生,第三,是要促进社会公正。)需要有三大保障。一是建设创新政府,依靠改革开放使经济社会充满活力;二是建设廉洁政府,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效率;三是建设法治政府,这尤为根本,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

三、以创新推动科学的发展
论以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申论范文

科学的生命在于创造,科学的本质是创新,不断探索未知和创造新的知识是科学的根本任务和一大特征。如果在科学活动中总是发现别人已经发现的事物,重复已经提出的见解,如果科学总是停留于已有的知识上,那么它的生命就结束了。科学的创造性体现在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不断揭示自然事物的新的属性和新的自然过程,提出新的观点和原理。二是运用新知识去创造物质文明的新成果。

•自然科学的探索和创造是永远不会终止的,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进步和完善的。科学与保守、僵化的观念和教条主义是不相容的。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学习借鉴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诸多的学科领域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创性不足,其主要的一个标志就是我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至今尚未获得一项诺贝尔奖。中国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现状与科学的本质精神(也就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背离的。要提升中国自然科学的原创能力,必须通过创新的手段,改革我们的科研的体制机制,还必须通过对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进行培训,大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以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昭示,思想和文化的创新,总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前奏。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文化土壤。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必须唤醒和发动群众,一个人的社会革命是不能成功的。一个英雄为了革命就义时被扔鸡蛋,他的内心是多么的悲凉啊!他的悲哀不只是他自己的悲惨命运,更多的则是民众的没有被唤醒。民众的唤醒需要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思想的启蒙和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国很多年以来都没有出现过大思想家。没有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思想(主要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就很难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很多年以来都没有出现过大思想家,与中国文化有一定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强调中庸、求同、集体的观念,这些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但我们的传统文化有过分强调这些基本精神的倾向,因而不利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的形成,会阻碍中国人创新能力的发展。

因此,要有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在全社会提倡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用创新的文化来推动文化的创新。还必须改革我们大的社会环境,为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思想家的出现提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还必须通过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新能力进行培训,大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以创新推动教育的改革、发展

培养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一个最为主要的任务。要完成好这个任务,一是必须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宗旨对现有的教学内容、任务进行改革创新,二是必须对现有的教育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创新。

从教育教学的内容方面来看,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人们对创新能力的研究,人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非智力因素、创新实践能力这三个部分,而当代中国的教育在这三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的不足。

首先,创新和智慧密不可分,智慧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中国的教育虽然重视智育,但有很多人错误地把智育的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虽然有一些人认识到思维能力对智育的重要性,但我们的中考、高考却把学生带入了机械背诵和题海战术式的误区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被扼杀了。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曾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学术负责人蔡言厚带领课题组于2009年发表了最新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给高考状元的崇拜者们狠狠地泼了一瓢冷水——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绩远远低于社会预期。人们无不疑问:高考状元为何没成顶尖人才?(2009年7月的《环球人物》)

其次,由于中国的教育是以升学为主的应试教育,因此在非智力因素的优化方面、在实践能力培养等对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的这两个因素方面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不足的,也是有严重缺陷的。创新思维能力、非智力因素和实践能力恰恰是创新能力的三个最重要的要素,而我们的教育在这三个方面做的都还很不够。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了中国的教育为什么不能培养出杰出的创新型人才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钱学森之问。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的教育要在学生的以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力因素的培养方面、在非智力因素的优化方面、在实践能力培养等三个重要方面进行有成效的培养、优化。

综上所述,中国在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改革、发展的空间,而在这些方面的创新、改革、发展必然促进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所以我们说改革、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

最后,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中国创造学会可以在中国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潮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要发挥好中国创造学会在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潮中巨大的作用首先必须摆脱一种把创新和创造过度区别的观念。从理论上讲,创新和创造是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但它们的一致性要远远大于它们的区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可以把创新和创造都看作是“创造新东西”,简称当然可以取前两个字,那就是创造,如果取第一和第三个字那就是创新。

在观念上摆脱了这样一种把创新和创造过度区别的观念,我们就能更好地发挥中国创造学会在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潮中的巨大作用。我认为这些重大的作用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的引领和智库作用,二是广泛的宣传作用。三是对国民创新能力的开发作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33659.html

更多阅读

论以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申论范文

余言:我于8月22日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创造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并很荣幸地被选为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本文是我在会议上的发言,比较粗糙,留待以后有时间和精力再慢慢改吧。也真诚希望读者提出修改意见。•人类发展的历史一

彭祖八百寿以创新营销赢市场

酒香也怕巷子深,指的是酒再好,如果不会销售,最终也难以让更多消费者购买,酒类企业难以发展,经销商更难赚到钱。尤其是在当前中央一系列禁令对白酒行业造成重挫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把好酒卖好,是中国酒类企业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近期在白酒市

全球价值链重塑 以创新思维重塑企业价值主张

     企业要有一些技术创新并不难,难的是能够有一种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无论是基于蓝海战略的价值创新体系,还是基于常规技术优化的渐进式创新,或者是基于颠覆性技术的破坏性创新,都对企业转型有着深远的影响。  哈佛大学克里斯

塑造创新团队的软实力 以创新生命线塑造中央空调新格局

     当全球空调产业都陷入“市场寒冬”时,被誉为产业“最后一块利润蛋糕”的中央空调市场也在今年迎来了最激烈、最胶着的时刻。  今年以来,以美的为首的本土企业,与以开利、约克为首的美资企业和大金为首的日资企业,在中国中央

声明:《论以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申论范文》为网友追你们到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