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2年1月18日,由科学网主办的“2011中国科学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我校韩家淮教授入选“2011中国科学年度杰出创新人物”。作为p38信号通路的发现者,五年前才以全职教授身份“空降”厦大的韩家淮在细胞应激坏死机制研究方向上已经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屡次发表在Cell、Nature和Science三大世界顶尖杂志及期刊上,其从事的应激反应信号转导研究在科技界具有重要影响。
韩家淮:极致科学的践行者
本报记者 王昀 徐靖芮
韩家淮,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应激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实验室主任。炎症反应的细胞信号转导网络与肿瘤的关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1年进入中科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
韩家淮教授的实验室坐落在厦大西南一隅,问起“韩教授的实验室”时,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几乎都能指出这座白色的简易房。正是在这样的方寸之地,韩家淮与他的团队进行着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
这位拥有资深海外科研背景的科学家早年先后在比利时和美国求学,1992年获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博士后,之后进入美国著名研究所Scripps工作。2007年,在厦大校方的邀请下,以及对学校现有的科研条件和国际化程度的考虑,已是厦大兼职教授的韩家淮终于以全职教授的身份入驻厦大,在新环境下开始了他有关细胞应激坏死机制的研究。
“极为低调的优秀生物学家”
在厦大近年来的研究过程中,两个重要科研成果奠定了韩家淮课题组在生物学界的地位:一是发现p38通路在炎症反应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是发现了人体中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为通过寻找抑制“RIP3”的药物,从而治疗因细胞坏死而导致的相关疾病提供了可能。
虽然成果颇丰,韩家淮在舆论界却显得十分“安静”。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曾评价韩是“国内极为低调的优秀生物学家。”不过,韩家淮在网络上仍拥有一批坚定的粉丝,一些铁杆粉丝以韩教授的三篇期刊论文单次引用率超过1000次为例,认为韩家淮的实力“已至诺奖水平”。对此,韩教授则调侃道:“‘诺奖水平’当然是胡说。不过,如果诺奖分个一、二、三等的话,我可以拿个三等。”
在韩家淮实验室中,陈挂着一幅亨利·戴维·梭罗的名言:“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韩家淮说,这些句子是对实验室团队的一种激励。
现在,韩家淮每周工作60小时以上,大部分时间呆在实验室,他用自己的方式践行梭罗所说的“活得深刻”。
“科学是人类渴望探询自然奥秘本能的体现”
韩家淮从事的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这种基础科学研究一般会有前置效应,即相距成果投入应用还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成本——当下的研究并不能立即转化成生产力,创造物质价值。
“相比应用研究,纯粹搞理论的基础研究更难,因为应用研究会有利益驱使。”韩家淮认为,国内民众长期有一种错误的认知,即认为“有用”的科学项目才是值得去研究的,而没能认识到,基础科学研究同样是建设一流国家所必需的。对此,他举例道,“牛顿第一定律”或者“二进制”的基础理论在诞生之初,并没有显现具体而实际的“用途”,但这两个理论都成为改变未来的巨大力量。
因此,韩家淮有一句广为传播的名言:“科学研究不能是只为了有用,科学是人类渴望探询自然奥秘本能的体现。”他眼中的科学研究与其说是一种价值诉求,不如说更接近一种纯粹的梦想和生活。
海外教育经历使韩教授对国内外的科研状况认识深刻。他坦诚,“说到区别,那就是国外环境相对比较‘淡定’。国内则很容易‘热火朝天’,很多人不以科研为前提,而以申请基金为首要目的。”不过,他也很辩证地指出国外面临的科研状况——商业利益吸引了很多人才,给科研队伍的补充造成了一定挑战。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国内近些年日益提升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充足的经费支持则为科研提供了令人较为满意的环境。
“当个好教育家并不是那么容易”
基础科学地位的式微,也让韩家淮对自己的师者身份有了新的认识。他觉得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带好学生,“当个好的教育家不是那么容易。”在韩家淮看来,怎样在尊重学生自由选择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做好科研,怎样在自身的局限性和难以避免的科研错误中与学生一起克服难题,是目前需要付出最多心思和努力的事情。
据福建日报报道,韩家淮实验室会有一张更新的“饭局日程表”,韩家淮会通过日常吃饭来与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交流,探讨各种工作与生活话题。有一个学期,韩家淮还安排每周一次的座谈会,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在科研和生活经历中的体验。他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的批判精神,常常告诉学生“凡事都要学会应对”。实验室成员汪博士回忆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韩家淮会用自己面临同样境遇时所得到的劝诫来帮助学生,但并不左右学生的自我选择。当学生处于紧张状态时,他又能用风趣的语言化解情境,让学生感到轻松……她细数与韩教授在一起的点滴细节收获,很感激地说:“每个人都有puerile的阶段,但是经过韩老师的调教,真的是感到了自己的成长。”
【记者手记】
约访韩家淮,并不像想象中的困难,因为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安静地待在实验室里,这与他在科学领域的赫赫声名截然不同。整个采访的过程中,韩家淮都非常谦虚地回答问题,一位科学家的真实与坦诚在他身上表现得十分耀眼,他不避讳谈论一些有争议的话题,但慎用论断的字眼。在整个谈话的过程中,能够感觉到他强大的逻辑思维和行动力,他一再强调,“重要的是你做了什么”,“难的也是怎么把它做好”。正如采访结束之后,他的学生帮忙拍合影,他也会风趣地对学生提出要求:“你的摄影技术怎么样?你会捕捉表情吗?如果没办法把我拍得年轻十岁,技术就不行……成与败都是你的事情。”这个细节不禁让人联想起计算机科学鼻祖高德纳与之相似的理念:把一件平常事做到人间极致,这就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