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历史上真实的西泽尔的生平,可以看出他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个极典型的反派人物,而齐藤千惠在《花冠安琪儿》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与之有相同,也有不同。在《花冠》中虽也表现了西泽尔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方面,但由于更多的表现了其感情层面上的东西,而其在扩张领土时的血腥屠杀均一笔带过,所以使其在品德上的缺陷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何况有时雄才大略与野心吞并本就难以区分,正所谓“成王败寇”的道理。
西泽尔的塑造在少女漫画中是极少有的一个类型,他一心要杀掉书中主人公蕾奥娜拉所深爱的人法兰克,应为书中第一反派,从理论上讲他应该是个面目丑陋,令人极其厌恶的人,但在看过书后,使人无法不被其魅力吸引,他的英俊、他的个性都让人产生认同感。尤其结局时他倒在蕾奥娜拉怀中,死时年仅31岁的悲剧终场,更令人有了不少遗憾与同情,试问在此情况下你又如何能对他憎恨?同时齐藤在对其性格的塑造上也颇费了一番功夫,使得西泽尔更贴近真实。他一方面是个有巨大野心的君主,他要将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一方面他又像一个孩子,需要他人的关注;一方面他是个花花公子,身边从不缺乏女人,一方面他又是个对爱情极为执著的人,为了所爱的人他不惜一切代价;一方面他是个强者,似乎没有什么可他
西泽尔.波尔金与蕾奥娜拉、琉克勒茜
第 2/3页书中西泽尔与这两位女性均有很深的感情纠葛。琉克勒茜是西泽尔的亲生妹妹,于情于理他们都无法在一起,但可悲的是他们却深深相爱着,虽然西泽尔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以自己的爱情为代价,数次将妹妹嫁出,但他又无法控制自己的嫉妒,数次将琉克勒茜的丈夫杀死,重将她带回身边。也许西泽尔是残忍的,他将深爱自己的妹妹当作工具,但在他伤害妹妹的同时他也在伤害着自己。当琉克勒茜再次远嫁费拉拉公国时,他追随着马车,仰天大喊琉克勒茜的名字并流下热泪的时候,想必他心中的伤痛也是极深的。
西泽尔对蕾奥娜拉的感情与对琉克勒茜不同。最初西泽尔想得到蕾奥娜拉只是因为蕾奥娜拉是“花冠贵夫”,是能使他成为意大利之王的一个筹码。当他见到蕾奥娜拉后,他发现她极像少女时代的琉克勒茜,得到她可以缓解他对琉克勒茜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得到他亲生妹妹的的遗憾。到后来他确为蕾奥娜拉的魅力吸引而真正爱上了她。西泽尔自知是个恶魔,可对美好的东西却有着强烈的渴望,而蕾奥娜拉正是一个高贵与纯洁的天使。同时蕾奥娜拉是意大利的象征,她的银发和绿宝石狮子的宝剑都是意大利的标志,所以另一方面西泽尔对蕾奥娜拉的爱成为对权力的追求。
西泽尔在感情上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他与琉克勒茜曾有过海誓山盟,但为了利益,他使她远离自己,当他在为她选中金蓝相间的布料时,连当时对他极其仇恨的蕾奥娜拉都对西泽尔无法与深爱的人相见表现出了同情。西泽尔对琉克勒茜的爱是世俗的,是人类间最强烈的爱恋,直到临死的时候他仍在喊着琉克勒茜的名字,但却永无法再相见;他以自己的方式来追求蕾奥娜拉,在这期间,他显现出强权与威严以及柔情与怜惜,不可否认蕾奥娜拉确被他吸引。西泽尔对蕾奥娜拉的爱是对圣洁与权力的渴望,但他的独断和残忍使得这段感情变得毫无结果。最终他死前终又再次见到蕾奥娜拉——他的银发少女,他的意大利,并死在蕾奥娜拉的怀中,带着他统一意大利的梦想远去,也许算是对他的一点慰籍吧。
西泽尔的爱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他同时伤害着蕾奥娜拉、琉克勒茜和他自己。愿他在天国得到安息。
西泽尔与法兰克
第 3/3页法兰克在书中是个绝对正面的角色,他英俊、善良,对蕾奥娜拉的爱始终不虞,但与西泽尔相比,他却缺少一种对事业的追求,而更偏向于儿女私情。无论是成为盗贼头子F或是成为拿波里的国王,与其说是为了击败西泽尔,复辟拿波里王国,不如说是为了蕾奥娜拉。他的立场似乎总在摇摆不定,开始是一直不能表明对蕾奥娜拉的爱,后来又不能站在坚定的立场上阻止蕾奥娜拉成为教皇。法兰克作为一个拿波里的王子是极不称职的,从一开始他所做的事就是为了蕾奥娜拉,到最后他又为了她而放弃了王位,与之一起引退,将拿波里置于了法国和西班牙的铁蹄下。也许对于少女漫画来讲,法兰克是个极完美的男主角——不爱江山爱美人,但相较之下,本人认为西泽尔要比法兰克更具魅力。
西泽尔与法兰克不同,他有着明确的目标与梦想。他爱着蕾奥娜拉,他要得到她,并要与她一起奋斗,统一整个意大利。而当时的意大利又确实处在列强瓜分的逆境下,急需一位领袖人物来领导,西泽尔正是这种人。他有雄心、有才华,虽然我们不赞成他的方式,但也应看到,自古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他能够统一意大利,并利用他的手段使之摆脱法、西的操纵,对于当时处于四分五裂状态下的意大利未尝不是件好事。
西泽尔、法兰克(包括蕾奥娜拉)在书中都是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但他们对于当时的时局却有着不同的态度。西泽尔从很年轻(书中为19岁)的时候起就意识到了意大利的不利局面,并为了守护他美丽的国家而奋斗着,虽然这中间也包含着他对权力的追求与渴望,但我们更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年轻的他能够成为当时著名的人物,并成为《君主论》的原型,相信应该不仅靠她教皇父亲的名声,更靠它自身所具备的才华。可惜的是他在年仅31岁时就死去了,否则相信就算他因父亲的逝世而失势的话,他也一定会东山再起的。
如果我们将《花冠》中的事都作为真实的话,相信法兰克只能成为一个小人物。蕾奥娜拉也许还能为人们所记住,毕竟她一度曾成为教皇——虽然她的目的是如此的狭隘,仅是为了帮助法兰克恢复拿波里王国,何况最终法兰克又为她而放弃了拿波里,他们拿基督世界的最高地位开了个玩笑。而法兰克呢,他没有做成任何事,虽然我们可以认为默默无为并不一定有多糟,但这却不符合法兰克的王子地位,作为王国的第一王子,他享受着王子的封号、王子的待遇以及人们对王子的尊敬,他就有责任、有义务为他的臣民效劳,何况他的臣民正受到蹂躏,他就更不应置之不顾。如果说蕾奥娜拉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 推到历史舞台的话,法兰克则从一开始就知道他的使命。他是在修道院长大的,当时的他只想当一名修士,后来当拿波里被毁后,他既愿意离开修道院就说明他有意愿拯救人民,那就应将其进行到底。所以说蕾奥娜拉的引退是情有可原的,但法兰克的引退就不值得赞赏了。
最终我想说的不是针对漫画中的人物,而是对现实中的人们:将你们的使命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