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引入。
区位因素分析的关键是调用头脑中已构建的思维模式,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这一知识点,前几节课已经学过,因此,在教学中可先复习此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地理思维模式,以利于学生的迁移运用,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气候:主要从光照、热量、水分、气象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
地形:主要从类型、海拔、起伏、地质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土壤:主要从类型、肥力高低等方面进行分析。
水源:主要从河流、湖泊、冰雪融水、地下水等方面进行分析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主要从人口、工矿业、城市等方面进行分析。
交通:主要从公路、铁路、港口、内河航运等方面进行分析。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冷藏和保鲜技术、机械化程度、优良品种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二、资料解读
学生进行区位因素分析时,往往不能结合区域特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问题解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图、文等资料创设问题情境,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地理学习能力,力求语言表达能反映该区域的区域特征和时代特征,切忌泛泛而谈。突出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例如:根据下列有关资料,简析它们对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影响?
材料1:位于潘帕斯草原的B地1月平均气温24.5℃,7月平均气温8.5℃。潘帕斯草原年降水量及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材料2:潘帕斯草原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福建省的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阿根廷人口分布图。
材料3:阿根廷每年要宰杀1千万头牛,除供国内食用外,还大量冷藏出口。阿根廷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阿根廷人口分布图。
材料4:为了保证潘帕斯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一方面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使牧场不退化;另一方面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潘帕斯畜牧业商品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已成为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全班分成四组,每组解决一个问题,以下是课堂教学实录:
小组一:
生1:地形、气候及降水量
生2:气候
师:要求学生研读图文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生3:气候温暖,草被茂盛,地广人稀,交通方便。
师:应该从气候角度进行分析,年均温、年降水量。
后教师板书:温暖较湿润,有利于牧草生长。
小组2
生1:每年供应国外市场,说明国内市场需求量少,出口、冷藏保鲜技术,交通比较便利。
师:如何从图中捕捉信息。
生 2:铁路、海运
生3:运输比较便利,市场更广阔。
师:市场主要分布在西欧,路途遥远,冷冻船的发明有利于保鲜。
小组3:
生1:地广人稀。
生1:地形、人口
师:如何影响?
生1:人口密度
师:人口密度与大牧场放牧业有什么关系?
生1:地广人稀,租金低,适合大范围生产。
生2:自然因素,水资源比较充足。
生3:地广人稀,经营方式以放牧的形式。
……
小组4:
生1: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是社会经济因素中的科学技术因素。
生2:饲养良种牛
生3:包括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
师:打机井、种植饲料、培育良种牛、防病害等体现科学技术对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影响,有利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
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分析:以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为例
气候: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天然草场)
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可能)
人口:稀少
交通:近海港、铁路贯通、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促进商品性经营、市场扩大到欧洲)
科技:打机井、种植饲料、培育良种牛、防病害等(保证牧牛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观念渗透。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竟,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例如:教师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潘帕斯草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完全可以发展种植业,为什么却发展了畜牧业?教师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明确相似的自然条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其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不同,即自然条件是先决条件和可能性,而社会经济经济条件是可行性。这一地理观念的渗透,教会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应注意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看待。
又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代表,以牧业为主。16世纪时,潘帕斯草原人烟稀少,只有以渔猎为生的印第安人游牧部落,欧洲人到来之后,潘帕斯草原一片荒野变成了有铁丝网分割的牧场,粗放自给的放牧业被密集的商品牧牛业所取代。大牧场归牧场主所有,原先自由自在的放牧者,成为被雇用的放牧人,由此不难看出,殖民主义对当地土著居民的深刻影响。潘帕斯草原的商品牧牛业,需世界牛肉的销售市场,这个市场当时主要在欧洲西部。要大量出口牛肉,首先把潘帕斯草原各地的肉牛通过十几条铁路运输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布兰卡等港口,然后加工包装后,运销欧洲市场
问题1,原来潘帕斯草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什么?为什么?
问题2,后来潘帕斯草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什么?
问题3:那么引起潘帕斯草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变化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通过区位因素变化的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地理观念的形成,让学生明确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影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培养学生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地理问题。从自然条件看: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是比较稳定的。而影响阿根廷牛业发生变化的应是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需求的变化;科技的进步(铁路、港口的修建、海上冷冻的发明),使市场范围大为扩展。
四、迁移运用
通过以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为案例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分析大牧场放牧业的一般原理,教学中,应选取其他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的原理规律解决新问题,才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趋于完整、深化。
问题1:教师出示南美气候类型图、中国气候类型和中国政区图等资料,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在气候、位置和交通、生产经营方式、主要畜种、改善方向等方面与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有什么差别?
潘帕斯草原 | 内蒙古、新疆等地区 | |
气候 | 亚热带草原湿润气候、温和湿润 |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较为干旱。 |
位置和交通 | 位于大西洋西岸平原,对外联系便利 | 内陆高原地区,对外交通联系不便 |
生产和经营方式 | 大型牧场,为密集的商品牧牛业 | 粗放式放牧或游牧 |
主要畜种 | 牛 | 牛、马、羊 |
改善方向 | 主要是培养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种植饲料 | 主要是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改善生态条件,增加牧民的定居点。 |
问题2:根据有关资料,回答问题: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材料1: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草原,每年的草长得好不好,更多地取决当年的降水量。内蒙古、新疆草原的年降水量在时空分布是是非常不稳定的,因此每个地方年降水量的变化就会带来当地各年植被的变化,在面上也很难预测哪个地区明年的草长得好,哪个地区不好。因此,牧业的流动性非常重要,只有流动才能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材料2:我国牧区存在问题:1、生产不以市场为导向,随意、盲目、导致畜产品销售不畅。2、草原超载过牧,导致到处生态恶化。3、产业结构单一、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4、产品竞争能力低,不能适应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竞争,质量安全已引发消费者对行业信用危机(三聚氰胺事件等),奶牛“两病”(奶牛结核病和奶牛布鲁氏菌病)净化艰难影响牛场效益。5、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6、科技、教育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7、小农经济式的家庭经营,特别是在地广人稀的牧区,很难发挥地区产业特色来发展经济。
本题为开放性问题,意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参考答案:
如果不能,其理由是:饲料上夏足有余、冬春严重缺乏;地广人多,土地租金高;大陆内部,交通条件差;若发展,草原超载过牧可能引起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
如果能,那该怎么做?加强科技,改造天然草场为人工草场,改良草种和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加强畜产品的质量管理如屠宰、加工、包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