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90年世界杯的夺冠功臣,冠军教头贝肯鲍尔如是说——“就我个人的排列顺序而言,布赫瓦尔德是德国队的头号球星。”
关于他的事迹,球迷们大概最记得的就是他将马拉多纳给盯得毫无作为。对此、他是这样“回忆”的——“我记得当时真是在场地的每个角落都紧盯马拉多纳,始终在他身边。每次我和他眼神交流,者能感觉到随着比赛一分一秒的流逝,马拉多纳越来越沮丧和着急,而这增强了我的自信,总觉得他在说:‘你咋又来了……’”,“但我们始终没有任何交流。我甚至还因抽签跟着他去药检。后来人们开始拿我的名字开玩笑,将Guido改成了他的名字迭戈。二十年后回首,这场比赛依然是我职业生涯最美妙的回忆,因为我限制住了马拉多纳,并成为世界冠军。”
哦,今天是他“知天命”——1961年1月24日。居伊多·布赫瓦尔德生快!!!
哦,这是他在1990年的那支德国队中的具体——亦后卫亦后腰。原文《“梭子”——中国足球最缺少的一个认识(5)》:
1990年世界杯,贝表鲍尔也同样“设计”了两套打法,展现了极其高超的技战术素养。一开始摆出纯正的“双梭”左边的3号布雷默和右边的2号鲁伊特的同时,由5号奥根塔勒、14号布赫瓦尔德和14号贝特霍尔德组成“防守铁三角”;前卫线则分别是协调性的15号拜恩、组织性的8号哈斯勒、攻击性的10号马特乌斯;前锋线上也相应地排出两名冲击性前锋18号克林斯曼和9号沃勒尔。除了超水平发挥的第一场4:1南斯拉夫的比赛外、效果并不好,尤其是还居然被来自亚洲的阿联酋攻入一球。于是、在第三场与哥伦比亚队的比赛中、他尝试了新的想法——让联系性前卫20号托恩替下协调性前卫15号拜恩的同时、用已改打组织性前卫的老将7号利特巴尔斯基取代组织性前卫8号哈斯勒——将强攻型的踢法改变为更趋于理性的组织型的踢法。效果不错、不仅于落后时扭转而且还是利特巴尔斯基(于第89分钟)亲自扭转乾坤,还在场面并不怎么占优的情形之下(尤其中场、哈斯勒完全找不着北,有两个画面最让我记忆犹新:不止一次地多达三人地对付对方灵魂人物、组织性前卫10号巴尔德拉马;很牛B的对方组织者巴尔德拉马曾被暗算倒地不起、引起了起码长达5分钟的嘘声)完全变为主动。但毕竟“效果”仅仅只是“不错”,毕竟主要是赢在一个“变”字、而且还是十分大胆地欺负对方中场不够“强硬”而冒险起用三名纯进攻型(抑或重攻轻守)的中场队员(10号马特乌斯、7号利特巴尔斯基和20号托恩)。是以、在与头号劲敌荷兰队的比赛中,他再次作出调整、基于上一场的思路之下的作出调整——起用4号科勒尔、将6号布赫瓦尔德推至中场改任防守性前卫,并获得奇效——克林斯曼所进的第一球便是得益于改踢中场的布赫瓦尔德的杀入前场左侧的“助攻”。不过、弱点、确切地说是老将利特巴尔斯基的弱点——出身“边锋”且近10余来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右边锋”(当然、在82、86年世界杯上他也还经常正式出现在左边玩“反脚内切”)的他总是不免偏于边路,与鲁伊特甚至布雷默形成“冲突”。于是乎、借着9号沃勒尔被停赛的契机、他的“第二套”打法终于成型——干脆让利特巴尔斯斯基回归边路与布雷默多少有点两翼齐飞,多少有点“不伦不类”的“一边一梭”的“两翼齐飞”。当然是在将布赫瓦尔德完全置于中场(让科勒尔与贝特霍尔德和奥根塔勒铁定防守铁三角)的前提下。还有就是改变两名前锋多少有点平起平坐地都顶在最前沿的双“冲击性”的配置、比如本场上了里德尔之后 就让克林斯曼打单箭头、比如下一场与英格兰一战时的沃勒尔的早早被(仅仅第38分钟、13号里德尔)替换下场。当然、之后也还是出现了一些小插曲的——比如与英格兰一战、就曾想让8号哈斯勒也像利特巴尔斯基一样地负责边路。当然效果一般、也很快便于第66分钟时被鲁伊特换下(至于为什么不用利特巴尔斯基替换,很简单:英格兰队是玩边路的极品,利特巴尔斯基相对而言太老)。当然、最令人称道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论采取哪种打法,整个西德队都协调一致、浑如一体、进退有序,自始至终都积极进取、锋芒毕露,体现了极其高超的技战术素养。然而这些不同与变化都被我们的“专家”(国内的)们忽略了,他们捡起6年前流行于整个欧洲评论界的“三五二”(前面的84年那段便是)理论、加上一些修饰、将西德队的打法给界定为如此所谓的“三五二”与“五三二”的相互转换的模式之中——其主要变化在于两边后卫左边的3号布雷默和右边的4号科勒尔或2号鲁伊特,进攻时压出成352、防守时回收成532。并称这是一种“新鲜的、很有生命力的新阵型”。 十分有趣!!!除马拉多纳外,“东半球球王”斯克伊托维奇也是他的“手下败将”。
哦,这是关于斯托伊科维奇的文章《如果无关政治,他还仅仅只是“准球王”吗》。
1990世界杯后,他甚至成了德国队的绝对核心,尤其1994世界杯、更已经是“‘中场’核心”。哦,这是1991年与比利时队的比赛中他持球从后场杀出进攻的“绝对核心”甚至“中场核心”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