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读过杜甫的《石壕吏》吗?
据《贵州日报》报道说,在一次无警车带路、无预先确定的考察点、无打招呼、无市县领导陪同的“四无”调研中,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栗战书曾在贵阳开阳县一户农家前随机停留,“群众没认出栗战书,但感觉似乎是个领导 ”。结果,“一位中年男子挤到人群前面,提高嗓门并略显激动地说道:‘我也不知道你是哪一级的领导,既然来了,我有三个问题请你回答:请问,我们这里干旱这么严重,怎么没见干部下来看看,这是不是对群众负责?请问,听说政府下拨了救灾粮,但至今没有看到粮食,有没有这回事?请问,一名村干部在选举时说,你投我的票,我就为你服务,分一袋160块钱的化肥,不投的就没有,他这是为自己当家还是为老百姓当家?’”。三个“请问”之后,这位村民越说越激动,最后说了一句“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栗战书听后对他说:“你这三问问得好!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讲得更好!不用加‘请’字,都是我们该回答、该解决的问题。大家说的事情,我要一一了解清楚,如果确实存在,给予解决。共产党的干部,不管是村干部还是省里的干部,都应为老百姓办事。”栗战书后来又信步走进一户农家。女主人说,前些年自家的宅基地借给村委会办公,村委会搬走后,不还宅基地,她儿子去讨要,就被抓起来关了几天。《贵州日报》报道说,“在车上,心情一直沉重的栗战书突然问随行人员:‘你们读过唐代杜甫的《石壕吏》吗?’随行人员有些惊疑,不知如何作答。”接着,栗战书复述了“有吏夜捉人”的故事,然后说“今天农妇讲的事情,虽然发生在前些年,但我们不能不认真地思考思考,我们的党和政府,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究竟应该怎样对待人民群众?一些地方的干部作风粗暴、动不动就向群众来硬的、动粗的,怎么能不伤老百姓的心、不伤群众的感情呢?”
《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安史之乱之后写的一首叙事诗。诗的全文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悲凉的诗句把我们带进了一千二百多年前——那是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次年三月,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东京士民惊骇,散奔山谷”,“士卒所过剽掠,吏不能止”。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石壕吏》描述的就是诗人亲眼目睹的一幕官吏夜晚强行抓人的情景:一天,诗人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老翁越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差役凶狠地吼叫着,老妇痛苦地啼哭!诗人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好像还听到隐隐约约、时断时续的抽泣声。天亮了,诗人要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翁告别。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形象生动地叙述了老妇的痛苦泣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沉重的兵役使得本来就饥寒交迫的老百姓更加苦不聊生的悲惨遭遇,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官吏们丧尽天良的残虐横暴:三个儿子应征,已经死去两个。就这样,恶狼般的官吏还要来抓人。老妇人无奈,只好哀求,让她年迈的老婆子去顶数好了。这是一场多么凄惨悲凉的情景啊!
当栗战书听到那个女主人的诉说,了解到基层干部目无法纪,随便抓人的粗暴作风后,在车上意味深长地问随行人员:“你们读过唐代杜甫的《石壕吏》吗?”
这一问,问得实在的好!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大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读过很多书的知识人,应该都学过或读过杜甫的《石壕吏》。读过,就应该想象出“有吏夜捉人”的残酷;读过,就应该怜悯下层百姓的遭遇;读过,就应该想到你治下的现实;读过,就应该反省自己或自己的下属可曾有过“石壕吏”的那种行为?可又有多少领导者能这样呢?
栗战书能对随行人员问那样的问题,说明他能够且并不隐讳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直面正视当今干部作风存在的严重问题了。然而,栗战书可知,类似那个女主人诉说的事在全国各地何止一、二啊?各地强拆事件不是屡屡发生吗?对上访者任意关押的事不是也屡见不鲜吗?城管对流动叫卖者、地摊生意人动不动就掀摊子、甩东西,甚至打骂的事还少吗?而幸运如那个女主人,有机会当面向栗战书一样的高官吐诉真情的老百姓能有多少?像栗战书一样的高官亲耳倾听老百姓真实诉说的调研,又能有多少?
老百姓盼望高级领导干部多一些“无警车带路、无预先确定的考察点、无打招呼、无市县领导陪同的‘四无’调研”,如果再加上“无记者跟随”,搞“五无”调研,那就更好!大领导出动,总有记者跟随,就有点“做样”了。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真实的民情,可不是为了宣传自己啊!老百姓的口碑比媒体的宣传更具信服力、传播力、感染力!
栗战书言犹在耳:“我们不能不认真地思考思考,我们的党和政府,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究竟应该怎样对待人民群众?一些地方的干部作风粗暴、动不动就向群众来硬的、动粗的,怎么能不伤老百姓的心、不伤群众的感情呢?”但愿领导干部都能这样思,这样想。
(2013年2月26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