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特点分析与改进建议 新课标和人教版区别

人教版新课标

高中化学教材特点分析与改进建议

李耀军

(清水县一中,甘肃清水 741400)

摘要:教材建设周期长,要求高,影响因素多,教材必须经过“编制——实验——研究——评价”科学实验系统的多次重复,进行逐步修改和完善。本文通过对新教材特点的分析和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不足做了讨论,希望对教材的完善尽一臂之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教材;特点;不足

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来源,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应学知识的种种规定,必须以教材的形式体现出来。教材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规定范围之内的基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技巧,以便更多、更快、更好地了解所学学科。教材的质量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和不足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1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的特点

1.1保证基础性,突出时代性,体现选择性

1.1.1必修模块教科书精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既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为继续学习选修课程的学生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教科书全面落实这些目标,从“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融合的角度出发,构建教科书体系,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1.1.2选修模块的内容以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主,注意到与必修模块的合理衔接。选修模块的内容和必修模块同属于高中化学这门课程,在学科知识与教育理念上保持着内在系统性和水平的一致性,但相互之间又体现出一定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是以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由其选择性的要求所决定的。所以,选修模块的教科书在设计上不同于过去教科书的不同章节,且在重点与陈述方式等方面体现出各自的特点。

各册教科书中除正文外,还编有多种资料供学生阅读或选学,提供打 *号的习题,供学生选做,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新型陶瓷、分子的手性、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等。

1.2合理构建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教科书注意正确处理社会发展需求,知识的逻辑顺序和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以及认知规律的关系,处理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各模块内容的要求与结构,合理构建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1.2.1 必修《化学 1 》和《化学 2》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内容比较广泛,但知识都很浅显,更加强调和突出基础性,所以体系的构建从基础出发,突出基础知识的作用。《化学 1》突出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重视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并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体现化学学习的一些主要特点。《化学 2 》则是在《化学1》的基础上突出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强调化学变化与能量的关系,同时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来进一步认识结构和反应,最终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大背景相联系,更加显现化学的重要性。

1.2.2选修模块根据内容的区别,采取不同的安排。如《化学与生活》以介绍化学与营养、健康、材料、环保等方面关系的知识为主,不追求化学理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意在使学生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而《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则是为对化学原理有较高兴趣的学生设计,在陈述方式和内容深度上仍保持高中阶段应有的要求及与基础模块的衔接,但是更注重于学科知识的认知过程和要求,在叙述与推演上更重视事物间的科学内涵与发展的逻辑关系。《有机化学基础》则介于以上两类教科书之间,比较系统地介绍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将化学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相融合。

1.3重视科学探究活动,注重科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为了帮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科书中编入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做科学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和养成科学态度。例如,探究铁盐和铝盐的净水作用,调查分析空气污染的成因,设计电池装置,上网查阅元素周期表等。

1.4联系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教科书充分注意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适当引入科技新闻、资料、照片等实例。在教科书编写中,尽可能以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科学的亲切感并学习实用性知识。例如,介绍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饮用水消毒、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

在内容的选择上,还力求反映现代化学发展的成就,积极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课程的时代特色。例如,介绍未来金属钛、导电聚合物、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等。

1.5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恰当的教科书呈现方式 。

1.5.1教科书文字精炼流畅,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可读性。

1.5.2适当设置各种栏目以利学生自学或复习,并为教师教学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1.5.3适当运用插图、表格等呈现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1]

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感受较深的一点是,教材的内容设计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设计,特别是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够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要求,栏目设计新颖合理,充分结合了化学史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展示了化学的发展过程。教材中的实验、图示和栏目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要求,体现了化学知识和化学思维的形成特点,这些设计充分考虑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四大要素,注重探究引导、问题提出、设疑激趣、讨论归纳、知识拓展,紧扣主干知识,突出理论是怎样获得的,如何掌握探究的方法,侧重让学生去自主地得出结论。这样的设计便于教师对课堂行为的科学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便于教师引导学生从讨论、思考、归纳的角度去学习和认识有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对规律的归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直接体会所学知识,避免机械孤立地学习和记忆有关物质的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便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的教学模式。

除以上特点外,还有一点变化就是教材设计和编排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有了一个很好的定位,就是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能够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灌输对象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寻求和探索“以学生的动手为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全新教学模式。

2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的不足和建议

2.1主干知识元素化合物部分设计过于单薄和集中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是理解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理论的重要素材。新教材将元素化合物钠、铝、铁、硅、硫、氯、氮压缩到化学必修1第三章和第四章,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内容。建议增加1个必修模块,该模块主要以元素化合物和选修2化学与技术内容为主干,既能增加学科知识的厚度,也能增加主干知识的应用性。

2.2必修部分有机内容显得过于简单,有些内容必修和选修重复太多

必修2的有机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有甲烷和烷烃、乙烯和苯,乙醇和乙酸,糖类和蛋白质,煤的综合利用和石油加工,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如乙炔、乙醛、乙酸乙酯等没有涉及。有机概念如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仅是作了简单介绍,官能团的概念更是没有,有机反应仅仅是设计了取代、加成、氧化和酯化,知识点和知识内容显得过于简单,与当今有机化学的迅猛发展是格格不入的。有些与生活联系紧密但与当今高新发展无关的内容,如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却显得过于重视,在化学必修2第三章(基本营养物质)、化学选修5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化学选修1(关注营养平衡)中重复出现,虽说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主干知识结构却是相同的,还有如塑料、纤维和橡胶的内容在化学选修5第五章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化学选修1第三章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也存在同样问题。建议增加烯烃、乙炔、乙醛和乙酸乙酯相关内容。

2.3实验处理过于笼统

与旧教材相比,新课程人教版教材有些实验和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栏目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认识和掌握所学知识。由于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板块被删掉,使得有关实验是作为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让教师感到无可是从,实验安排形式缺乏统一性,让学校每年购买实验仪器和药品缺少参数。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特点分析与改进建议 新课标和人教版区别

2.4教材内容与课时安排的问题矛盾比较突出

新课程人教版教材各模块教学参考书所提供授课时数缺乏可参考性,有些内容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消化时间,有些活动需要安排讨论、探究、实验和一定的习题,但如果安排这些活动,45分钟内是无法完成这些教学任务的,上课的时间无法得到保障,如果不安排这些活动,教材的参考性就值得怀疑。[2]

2.5编者的主观臆断性体现突出

教材用语原则上应该使用中性语言,为了使教材人性化,增强可读性,有些栏目的语言可带一定的感情色彩,但是编者不能主 观臆断,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例如,《化学1》第24页第3行“图书馆或图书大厦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找到你所需要的图书?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商品?”,试问,你怎么知道我能很快找到我所需要的物品呢?事实上,很多人就不知道怎么找!特别是一些农村孩子,在这之前还没有见过图书馆和大超市,自然就不知道怎么样找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这样的教材语言会使不会找的学生产生自卑感,造成一些心理压力。建议改为“图书馆或图书大厦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有人能够很快找到他所需要的图书?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有人能够迅速挑出他所需要的商品?”。同理,把《化学2》第32页第4行“你一定想知道,这种热能从何而来?”改为“你想知道这种热能从何而来吗?”。

2.6教材中有些内容需要更新和调整

人教版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在继承中创新,这对老师用教材有益,一些内容是老师熟悉的,拉近了教材与老师的距离,但在调整顺序后,有些内容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应当作适当的更新和调整。例如,《化学1》第26页“科学探究”中Fe(OH)3胶体的制备,旧教材安排在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二单元,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平衡的理论知识,具备了学习基础,而在新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提前了,学生没有这一基础,学生对这一反应无法理解,产生了学习障碍,影响了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化学1》第84页第5行“Cl2+H2O=HCl+HClO”,这是一个典型的可逆反应,而教材上以不可逆的形式呈现,学生不能理解氯水为什么有颜色,其实,从氯水的颜色呈黄绿色这一事实中可以较直观地证明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在此处引入可逆反应的概念比在后面引入更合理。

2.7不要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科学探究”的结论

“科学探究”是新增的栏目,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化学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将科学探究的结论以定论的形式呈现在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习效果就会大大的降低。例如:《化学1》第44页、《化学2》第61页的“科学探究”将探究结论以定论形式呈现在探究操作步骤之后,就可能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建议以留白的形式或结论分散安排的形式呈现。[3]

2.8建议修改的部分

《化学1》第36页第3行“如果从反应物变为产物时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来分类(就)可以分为两类。”这是一个假设复句,没有“就”,属于关联词残缺;《化学1》第30页第6行“如果将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分别加热至熔化,它们也能导电”,在这个复句要用“如果…就…”而不是“如果…也…”。《化学1》第77页实验4—2的表格:

放入蒸馏水

放入Na2SiO4饱和溶液

现象

结论

易产生歧义,建议改为:

放入蒸馏水的小木条或滤纸条

放入Na2SiO4饱和溶液的小木条或滤纸条

现象

结论

“的”、“地”混用。《化学1》第28页,注①第3行“花粉的小颗粒在作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一句中的“地”都应为“的”。

词义混淆。《化学1》第4页第14行“了解……报警电话等(安全措施)”,报警电话不是安全措施,可改为“电话报警”;《化学1》第94页,防治酸雨的措施:“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煤中大约40%~60%的无机硫”应为“采用原煤脱硫技术,除去煤中大约40%~60%的无机硫”。

在化学用语方面主要表现有:①某些术语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歧义。例如,在《化学1》中,第9页第8行“沿烧杯壁流下”中的“壁”应为“内壁”、第26页第7行“浊液中的粒子通常大于100nm”中的“粒子”应为“分散质的粒子”、第79页倒数第9行“与碳相似,单质硅也有晶体和无定型两种”中的“碳”应为“炭”。②化学用语不规范。例如,在《化学2》中,第44页图2-16中“氧”“氢”应为“氧气”“氢气”、第45页“科学史话”中C与O2及C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没有标明反应条件,这样易导致师生不重视反应条件的现象发生,引起教学混乱。③不严谨、不科学。例如,在《化学1》中,第37页“图2-12还原剂和氧化剂”和“图2-13燃料的燃烧是氧化反应”应分别为“图2-12还原剂和氧化剂关系示意图”“图2-13燃料的燃烧反应是氧化反应(或燃料的燃烧发生了氧化反应)”;在《化学1》中,第4页图1—1(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中,2易燃气体和3易燃液体很难区别,实际上两个图片的底色张冠李戴了。正确的图片应该是:易燃气体底色为正红色,图形为黑色火焰,文字为黑色;易燃液体底色为红色;图形为黑色火焰,文字为黑色。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修3)61页表3—1,关于“晶体与非晶体微观结构的比较”是这样叙述的:晶体的“原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有序排列”,非晶体的“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根据教材的叙述,构成晶体的微粒好像只有原子,而实际上,构成晶体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和电子。我认为,把教材中的“原子”改为“微粒、粒子或质点”会更科学。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修3)69页常见的原子晶体还有:“(1)某些非金属单质,如硼(B)、硅(Si)和锗(Ge)等;(2)某些非金属化合物,如碳化硅(SiC,俗称金刚砂)、氮化硼(BN)等。”这种叙述方式不科学:锗的晶体是原子晶体不错,但锗是金属单质,从汉字来看就是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上也处于金属元素区域,怎么能说它是非金属单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修5)49页、88页等处表述氢键使用了多点,正确的应使用三点(…);第86页、第81页中的费谢尔投影式不能写出中间的碳原子;第37页苯的结构仅给出2种,应该给出3种,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4](以上仅为一部分)

当然,教材建设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需要经过反复实践和修订,尽管人教版化学新教材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瑕不掩瑜,让我们共同参与,使我们的化学教材不断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教师培训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13/12/8511107_179135033.shtml

[3] http://acad.cersp.com/article/1288329.dhtml

[4]魏荣宝.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教科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化学教育,2009,(3):73~74.

本文发表于2012年第三期《中小学课程教材研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31298.html

更多阅读

高中化学教材培训视频笔记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

视频链接:http://video.fhedu.cn/index.php/video/index/2201视频的主讲者是吴星,扬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化学组核心成员,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副主编。我从该视频中有以下笔记:1为什么化学的地位的下降我们的家长

人民出版社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介绍 高中教材 出版社

首页  教师培训  学历教育  校长培训  研究生课程班  教师博客  教育论坛  教研指导  国际交流  华东中心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研指导 >> 高中教研 >> 语文教研 >> 教材分析人民出版社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介绍摘

电影中的BD,HD,DVD分别是什么意思 电影hd和bd的区别

电影中的BD,HD,DVD分别是什么意思与好友分享: 平时在我们看电影的过程中,经常遇到DVD,HD,BD,TS,TC等其余一些字符,虽然我们知道这是代表这部电影的清晰度,但是对其还不是很了解,UU大学整理的下面的文章可以为您解惑。

声明:《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教材特点分析与改进建议 新课标和人教版区别》为网友天会亮心会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