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工人医院退休的张大夫在凤凰山公园写地书时,突然向我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常说暮鼓晨钟,可是,唐伯虎在《一世歌》中却说:“ 春夏秋冬弹指间,钟道黄昏鸡报晓。”这是为什么?他一句话把我问愣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回来后首先查了《一世歌》的全诗:“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过了中秋月不明,过了清明花不好。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春夏秋冬弹指间,钟道黄昏鸡报晓。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看来,这是唐伯虎的劝世歌,说得也是大实话。从积极意义理解,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分钟,做好自己的工作,或者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必事事计较,斤斤计较,或者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可是,张大夫提出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是暮鼓晨钟,是么时候是暮钟晨鼓了呢?
经查资料,宋朝诗人王詵有一阙词《蝶恋花》也说:“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催,世事何时了。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由此看来,明朝和宋朝都是暮钟的。唐诗中也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样的句子。
钟鼓楼是中国古代用以司时的公共性楼阁建筑,钟和鼓原本都是古代乐器,以后才用于报时之用。中国古代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唐朝都城长安是一个繁华的都城,其结构实行里坊制,即以里坊为单位,每个里坊围以城墙,在四面或两面设房门,定时开启。而在宫城正门承天门上设置钟鼓,作为全城的司时中心,早晚根据承天门的钟鼓声开启各坊门及宫门。元代在大都城(即今北京)内,也于宫城之北建了钟楼和鼓楼。
据了解,现存的北京鼓楼是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建在高砖台上的一座殿堂式建筑,台基高达4米,台上有5间重檐的木构殿楼,楼高46米多。红墙朱栏、雕梁画栋,非常雄伟壮丽。北京城内的钟楼和鼓楼位于京城中轴线北部终点,由于其类似城楼的建筑形式,飞檐翼角的独特形态,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而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
钟鼓楼专司更筹,清朝时隶属于銮舆卫衙门。把每夜划为五更(五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每更等于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小时)。黄昏戌时(19时至21时)曰定更,又曰起更;人定亥时(21时至23时)曰二更:夜半子时(23时至晨1时)曰三更;鸡鸣丑时(晨1时至3时)曰四更;平旦寅时(晨3时至 5时)曰五更,又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撞钟,其二至四更,则只撞钟不击鼓:鼓之击法,先快击18响,再慢击18响,俗称“紧18、慢18”快慢相间计6次,共计108响。钟之撞法每与鼓同,司此者为銮舆卫校尉。每晚戌时定更,司鼓校尉以“对灯”为号,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叫“净街”。这时,皇宫乃至京城大小街巷的更夫,手拿铜锣、梆子和护身用的器具开始上夜,以报时和守卫都城的安全。对当时钟楼撞钟报时,古人曾有过非常生动形象的描述:“当午夜严更,九衢启曙,景钟发声,与宫壶之刻漏,周庐之铃柝,疾徐相应。请宵气肃,轻飚远扬,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
由此看来,到了清代时改成了其二至四更,则只撞钟不击鼓。就形成了暮鼓晨钟的报时之法了。
我说的对不对,还请各位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