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公园名亭竞秀,亭亭玉立知多少 亭亭玉立逗骄阳txt


亭建筑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代发展演变,功能日渐增多,用材和造型也更加异彩纷呈,特别是自隋唐时期进入园林后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古时亭之为用因时因地而异,建于大道旁的长亭是供行人驻足歇息的,建于边境的亭隧是供瞭望的,建于边境险要处的亭障是防敌进攻的。亭之为用虽甚多,但都有提供停下来使用之意。故《说文解字》对亭字的解释是“亭者亭也。

园林中之亭,不仅仍有伫足歇息之功能,更多的则是供游人依其做观景之用。而且由于亭建筑自身风姿秀美,遂进而成为点景建筑。由于亭有如此众多功能,加之兼有占地少、造价低、造型灵活等诸多优点,故倍受建园者和游人青睐,发展至今已遍布大江南北诸园之中,大有无亭不成园之势。

陶然亭公园,是一座融古建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城市园林。那么陶然亭公园到底有多少亭子?除了“华夏名亭园”里面集中展示的十二座名亭之外,还有很多亭子分布于全园各处。今天就来一次“寻亭之旅”,把陶然亭公园的大大小小、有名无名的亭子,都搜罗至此,以供赏玩。

先从“窑台映雪亭”开始。

陶然亭公园北部有窑台,窑台西侧有一座圆形的亭子,名“窑台映雪”。



从窑台映雪亭再向西行,在窑台山西侧半山腰有一座六角亭子。



左看右看找不到额匾,不知道这个亭子叫什么名字。

梁上柱上被胡乱刻划了许多爱的誓言。



后来查阅陶然亭公园导游图,知道这个亭子叫“瞰秋亭”,大概在这个亭子远眺秋色,应该是比较享受的吧。


从瞰秋亭下山,西湖北岸西码头旁有两个亭子,远远看去,还以为是双亭呢。

走近了就看出了,两个亭子其实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中间有栈桥相连。


西侧的亭子叫“知津亭”。



东侧的叫“澄怀亭”。






窑台的东侧,有一个三角亭。


亭子建在一个小湖的中心岛上,湖中有水的时候,应该是一处不错的赏鱼的好去处,所以这个景点叫“江亭观鱼”。
此处原来是一个大型游乐设施,2003年拆除。取白居易“绿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边长有风”的意境,利用中国园林“一水三山”的造景手法,建造了一组秀丽别致的古典山水园林景观“江亭观鱼”。

景区中间有一400平方米的小湖,湖东侧为一座清秀典雅的三柱六角亭,亭南建一座小巧的石桥,游人可过桥观景,亭北侧坐落着三组山石和一片白石滩,春夏之际湖水中的800尾锦鲤尽情嬉戏。

“江亭观鱼”西南侧的小山上,有座亭子。


这座亭子有没有额匾,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是真正的“无名亭”。

亭柱上照例被刻划上很多无聊的玩意儿。


无名亭的西侧,差不多是这座小山的最高峰了,有一座规模弘大的亭子,叫“瑞像亭”。



此亭造型典雅,是六角重檐攒尖顶的十二柱亭,虽然不大,但也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十分精巧。亭南有李铎书写的“瑞像亭”三个金黄的大字,周围用灰砖砌了一个围墙,墻上镶着一圈黃色的琉璃瓦,看上去更显得瑞像升辉。
陶然亭公园名亭竞秀,亭亭玉立知多少 亭亭玉立逗骄阳txt













瑞象亭原来是北京市西城区南横西街上的圣安寺的建筑。从元朝开始,圣安寺便是北京官员、文人游赏之所。北平和平解放后,圣安寺改为私立圣安小学,后来为宣武区南横街第一小学、宣武区少年科技馆。文化大革命中,圣安寺遭受严重破坏。后来,圣安寺内保存完好的瑞象亭迁至陶然亭公园西门内北山顶。



西南角的墙上鑲嵌着一块汉白玉石,上面写着“此亭一九七九年九月由宣武门外,南横街西口的圣安寺内迁来”。

从瑞像亭向东,一路下坡,山脚下有一座亭子,叫“报春亭”。“报春亭”建于1985年。






从报春亭向南走一段路,就是陶然亭公园的东门了。继续沿东湖湖边向南走,出现一个连体双亭。




这个亭子也没有任何额匾和说明,后来也是在导游图中查到,这座双亭叫“姊妹亭”。

据说“姊妺亭”原型为台湾阿里山姊妺亭,19 85年仿建于公园东湖东南角。

姊妹亭位于东湖的东南角,长长的栈桥连接东岸,南岸有石路通达。

继续沿湖边向西走不远,就是“望瑞亭”。


望瑞亭是四角亭,比较简陋、破旧。

为什么叫“望瑞亭”?不得而知,唯一的解释是,它和对岸山顶的“瑞像亭”遥遥相对。


再向西紧靠着湖边,一个亭子,叫“倚新亭”。






东湖南岸在这里弯成凸出的形状,伸进东湖。在此亭欣赏东湖风景,应该是最佳去处。

东湖南岸从此处转向南行,行至最南端,岸边有一座无名亭。




继续向西走几步,就到了“玉虹桥”,玉虹桥头岸边有一座四角亭,这个亭子有名字,叫“南屏晚眺”。



取名“南屏晚眺”,大约是因为这里是南岸,在此亭远眺,东湖风景尽收眼底。


走过“南屏晚眺亭”南面的玉虹桥,到湖心岛去寻亭。湖心岛是一个葫芦形的岛屿,所以又叫葫芦岛。

走下玉虹桥,第一眼就会看到“爱晚亭”。



陶然亭公园的这个“爱晚亭”和湖南长沙岳麓山的那座,还真的是一模一样,应该是完全仿照湖南长沙“爱晚亭”建造的。


湖南长沙的爱晚亭位于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蔚为壮观。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九二年)山长罗典所建。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而改名为爱晚亭,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意。亭额上“爱晚亭”三字是1952年湖南大学重修爱晚亭时,毛泽东同志接受校长李达之请,亲笔题写的。

爱晚亭与安徽滁州的醉翁亭(1046年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年建)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爱晚亭檐柱上有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对联描绘了山径向晚、桃花盛开、红花与晚霞相互辉映,以及清风峡内云烟缭绕、树木苍翠、驯鹤待归的宁静闲适景象。


不知道这么有名的亭子为什么不建在“华夏名亭园”里呢?

如今,陶然亭公园的“爱晚亭”成了“夕阳红”们的活动场所,倒是挺切题的。

爱晚亭西南侧不远,是“澄光亭”。






再向西行,就是著名的“慈悲庵”(陶然亭)了。陶然亭的前面,有一座小山,叫锦秋敦。锦秋敦上面一座亭子叫“锦秋亭”。


早年间,这里原来有座“花神庙”花神庙又称花仙祠,是一座“里面有十二仙女像”的三楹小房,四周“绕以短垣”。





湖心岛的东北角,有一座“风雨同舟亭”。

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为纪念1991年中直机关与北京市民为安徽抗洪赈灾捐款800万而建。此亭依照安徽省级重点文物沙堤亭的样式仿建。


1991年安徽大水,得八方支援赈灾。安徽省政府仿徽州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沙堤亭,按0.75的比例,于1992年在陶然亭公园湖畔建造了这座风雨同舟亭,以示感谢。

风雨同舟亭揭幕仪式1992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安徽省省长付锡寿,北京副市长张健民以及民政部陈虹等参加



此亭形式独特,亭分上下三层,二层为虚阁,四面设有栏杆,屋面三重檐,歇山顶,外置挂落,飞檐翘角,悬挂风铃,饰龙吻。垂脊上饰有天狗,鸡禽等兽。从不同角度看,每个平面均为八角,故又名“八角亭”。



葫芦岛上的亭子就欣赏完毕。

在西湖西岸边,和“风雨同舟亭”遥遥相对,有一个孤岛,岛上有一座亭子。


这个小岛上风景优美,可惜无桥可通,游人只能远观。这是真正的湖心岛。

据说这里从未对游人开放过,还是真正的“处女”呢。

此亭名“环翠亭”,岛上垂柳依依,名副其实的“环翠”。可惜只当作野鸭洲使用。


据陶然亭公园志书记载,陶然亭公园还有览翠亭、秋爽亭、涵碧亭、海棠山亭等亭子,但是踏遍公园,亦未见踪影,可能是已然拆改,我等已无缘得见了。或是隐藏于一隅,本老翁遗漏了。

最后总结:

华夏名亭园中有12亭:浸月亭、兰亭、鹅池碑亭、吹台亭、独醒亭、二泉亭、一览亭、百坡亭、沧浪亭、谪仙亭、少陵草堂亭、醉翁亭。

公园其他处分布19亭:瞰秋亭、窑台映雪亭、江亭观鱼亭、瑞像亭、报春亭、锦秋亭、知津亭、澄怀亭、风雨同舟亭、爱晚亭、澄光亭、环翠亭(湖心亭)、姊妹亭、望瑞亭、倚新亭、南屏晚眺亭、两座无名亭、陶然亭。
共31亭,陶然亭公园以亭取胜,名不虚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30607.html

更多阅读

陶然亭公园之《华夏名亭园》 陶然亭公园北门

1985年修建的华夏名亭园,是陶然亭公园的“园中之园”。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亭建筑中,久负盛名者居多,但由于分散各地难以使人便览其胜,故此园采用集中旅游资源的方法,精选国内名亭仿建而成。园内仿建了沧浪亭、杜甫草堂亭、兰亭、鹅池碑亭、

马赛克的尺寸/规格,你知多少?yc 马赛克砖规格

马赛克的尺寸/规格,你知多少?yc  上一篇简单介绍过了马赛克的种类,这一篇简单介绍一下各种材质的马赛克规格。无论水晶马赛克还是陶瓷马赛克或者是其它的马赛克,它们的规格都有很多类型的。  先从厚度来说吧,有1mm,2mm,4mm,5mm,6mm,8mm,1

中国四大名亭之陶然亭 中国四大名亭

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年建)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1046年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与湖南长沙的爱晚亭(1792建)并称中国四大名亭。我想,既能称之为名亭,必然有其出名之处。醉翁亭因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扬名、湖心亭因为西湖

声明:《陶然亭公园名亭竞秀,亭亭玉立知多少 亭亭玉立逗骄阳txt》为网友超级自恋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