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期间,阎锡山当局在原抗战时期所构筑碉堡群的基础上,又修建了大纵深的环形防御体系。星罗棋布于太原东山西山、城内城外的五千余座种类多样、形状各异的碉堡,成为太原城防工事的一大特点,太原也因此被称为可抵御一百五十万军队进攻的固若金汤的碉堡城,又被号称为全国设防最坚固的城市。然而在解放军摧枯拉朽的猛烈攻势下,这些被吹嘘成钢筋铁骨打造的碉堡最终也没有挽救住旧政权的残喘,那些负隅顽抗者的碉堡在炮火轰击和炸药爆破下被一个个摧毁,那些缴械投降者所丢弃的碉堡也在以后和平岁月中因城市建设改造而被陆续拆除。只有侥幸剩下的几座,满目疮痍,残破不全,窝窝囊囊地蜷缩在那里,默默见证着太原城在血雨腥风中改朝换代的一段历史。
以上是位于东山的庙碉,是防守太原四大要塞之一牛驼寨的核心阵地。要想攻克牛驼寨,必须先攻克庙碉。庙碉由石块和钢筋水泥构筑而成,墙壁厚度超过一米,异常坚固,其碉顶的坡度和厚度能够有效降低和化解炮弹的攻击,四周还有几个小碉,都有通道相连,是解放军在进攻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以上是位于白龙庙街太铁白龙苑小区的一个筒子碉,这座碉堡的枪眼被做成能旋转的球体,兼具了窗户的功能。
以上是位于享堂新村的梅花碉。在形如梅花叶瓣的五个小碉中间,是高耸起的一座主碉,并与各小碉内部贯通。
以上是二龙山前山顶上已被黄土掩埋大半截的半腰碉。
以上是座落在二龙山后山山顶的子母碉,一座大碉和三个弯曲的小碉从内部连接贯通。
以上是座落在二龙山前山山腰的子母碉,主碉和三个小碉相互贯通,俯视着东面、南面的平原和西面的山沟。
以上是位于二龙山前山脚下的一座碉堡,其作用应该是守护铁路隧道。
以上是二龙山后山暗道中的其中一个洞口。
以上是位于上兰村纸厂社区的两座筒碉。
这是太钢厂区内的一座梅花碉,1923年为护卫相邻飞机库而建,高6米直径约4.5米,内分三层,通过地道进出,下面的拱形门洞是解放后为搬运物资方便而凿出的。
这是位于西山白家庄矿区二号矿井山脚的一座筒碉,已与周围民居连成一体。碉堡上方镶嵌着民国三十五年(1946)镌刻的“徐太清”石牌,背后不知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这是位于西山白家庄矿区二号矿井山腰的一座梅花碉,看样式应该是阎锡山时代构筑的。
这是位 于西山白家庄矿区二号矿井山顶的一座筒碉。据当地老者介绍,周围山上还有很多这类碉堡,都是当年日寇为防备八路军袭击而修筑的。
这是位于西山白家庄矿区解放街道山上老君庙旁一座残留的子母碉堡。据说日本人曾经在白家庄矿区修建过15座炮楼,抗战胜利阎锡山派人接收矿山和矿警队后又于1946年下半年新筑碉堡7座。
五龙沟村南山头上的一座人字碉堡
黑驼村北山头上的黑驼寨大方碉堡大方碉堡西南侧的一座残余碉堡
大方碉堡东南侧的一座残余碉堡
大方碉堡东北侧的一座筒子碉堡
大方碉堡北边山坡下的一座残余人字碉堡
位于马水头乡上水峪村梗阳生态园的两座碉堡和碉堡残骸
残存于阳曲县青龙镇东侧山坡上的一座梅花碉
残存于阳曲县青龙镇东侧山坡上的一座筒子碉
滨河西路柴村铁路桥西侧的筒碉,显然是当年为保护铁路桥而修筑的。
西关口村山头城堡及两座残留碉堡和东关口村山头城堡遥遥相对,其中西关口城堡及碉堡面临被采石者炸毁的危险
石千峰上两座新修的筒碉
龙潭公园西北角城墙上的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