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作者简介及作品简介。2.研习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朱自清的一篇散文《背影》,几十年来,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感人至深。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唱出了无限的亲情,千古流传,亲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被世人称为“今之欧阳修”的归有光的饱含深情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
二、解题1.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嘉靖(明世宗年号)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掌管皇家车马的机构的长官)。明代散文家。仕途不顺,嘉靖十九年(35岁)中举人。其后20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60岁)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隆庆四年任南京太仆寺丞,参与撰修《世宗实录》,以劳成疾,卒于南京。著有《震川文集》。
归有光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是当时“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他反对王世贞等人“文必秦汉”的复古派,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反对“拾人之涕唾”,要求“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的感情。他的作品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叙事抒情散文,善于以朴素流畅的文笔记叙生活琐事,抒发真挚动人的感情,风韵悠远,富有艺术感染力。著有《震川集》。
小品文是一个包含各种文学体裁和样式的复合概念,其艺术特征是由小见大,真实地表现世俗的日常生活。只有到了晚明时期,文才自觉地创作小品文。晚明小品文呈现出与传统散文截然不同的风貌,洋溢着清新的时代气息。
归有光是明代第三个致力于描写家庭生活和日常琐事的作家。他的小品文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感染力极强,正体现了晚明小品文的特点。
2.《项脊轩志》简介本文选自《震川集》,有删节。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为何把自己的书斋成为“项脊轩”?
“七录斋”。明朝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奋好学,他读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完毕后,朗读一遍即烧掉,接着再抄,再读,再烧,如此反反复复达六七次之多。天长日久,他的右手握笔处长出了老茧。为了勉励自己,他就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七焚斋”。
绿林书屋:20年代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支持学生运动,被反动文人诬为“学匪”。“学匪”住的房子,当然是强盗的所在,因此,鲁迅先生把其寓居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书斋取名为“绿林书屋”,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今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居住,作者以项脊名轩,有追念祖先之意。轩,指小室;志,就是“记”的意思。作者借一阁以睹三代的遗迹,睹物怀人,笔墨极清淡而感情极浓挚,是归有光散文的代表作。《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秀散文。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常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文章随事曲折,绘影绘声,自然动人。
这篇文章写于两个时期,从开头到“殆有神护者”,是在十八岁时写的;以下则为三十多岁以后补写的。就全篇结构来看,前一部分为主体,后面的补记进一步充实了前面的内容。前后格凋一致,情感贯通,结构紧密。前一部分,围绕项脊轩的兴废,写年轻时代自己在这里的生活、家庭的变迁以及对母亲和祖母的回忆,抒发自己或喜或悲的感情。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一段),叙述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的深情。这一层用“喜”贯穿。第二层(第二、三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第三层(第四段),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这一层写得很简洁,是“悲”的进一步补充。后一部分(“余既为此志”至结束),补写项脊轩的变迁和逸事,主要表现作者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痛的心情。
作者善于用线索串连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本文正是把自己对项脊轩深挚的眷恋之情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当作者忆及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庭琐事时,就会激起自己感情潮水的放纵奔流。随着感情的变化,作者则顺着这情感的线索,或陈述项脊轩的变迁,或叙写亲人的轶事,或直抒自己的胸臆,将“悲”“喜”感情交织一起,使记物、叙事,抒情熔为一炉,因而文章结构绵密,形散而神不散。阅读本文,注意文章结构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作用。另外,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运用委婉动人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这篇课文,可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尤其要体悟到文章是如何在写景和叙事中,将“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的。再者要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主要细节。
三、整体感知课文,研习第一自然段
3.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字音、断句,读出语气。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尘泥渗漉(shènlù)余稍微修葺(qì)垣墙周庭(yuán)
旧时栏楯(shǔn)偃仰啸歌(yǎn)冥然兀坐wù万籁有声(lài)
4.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一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①雨泽下注:下,往下,向下,方位名词作动词“注”的状语。②余稍微修葺:葺,本义是用茅草盖屋顶,引申为修理房屋。③垣墙四周:垣墙,名词活用作动词,“砌上垣墙”,“垣”也是“墙”的意思。④亦遂增胜:胜,光彩,美观。⑤小鸟时来啄食:食,名词,食物。
⑥珊珊可爱:珊珊,同“姗姗”,本形容女子行走时缓慢从容,这里形容树影婆娑摇曳的样子。
5.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问:文章开篇一个判断句,何以言其“旧”呢?学生讨论后,明确:着一“旧”字,一开头就流露出一种怀旧的情怀。(2)问: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项脊轩呢?明确:两个方面——修缮前,修缮后。(3)问:修缮前的项脊轩是什么样子?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学生讨论后,明确:修缮前的项脊轩有三个特点:
狭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破旧——“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阴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寥寥数笔,点出了项脊轩的特点,同时在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衰败、阴冷的凄清气氛,为后文修缮后的样子作反衬。
(4)面对破旧的小屋,作者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明确:作者对小屋“稍为修葺”,弥补了破旧漏雨的缺陷。“辟窗筑墙”,弥补了昏暗阴凉的缺陷。“杂植兰桂竹木”,弥补了零落残败的缺陷。又用“借书满架”弥补了小屋狭小、冷寂的缺陷。使小屋变得明亮、幽雅。
(5)修缮后的小屋有何特色?作者的情怀怎样?明确:修缮后小屋具有三个特点:
明亮——“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幽雅——“借书满架”“桂影斑驳”安静——“万籁有声”“庭阶寂寂”
作者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阶;陶醉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清幽月景。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小屋的客观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可喜”的情感。
(6)作者细心雕琢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为何如此渲染?明确:兰竹相映,月白风清,桂影珊珊,小鸟时鸣。正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作者渲染如此清幽的境界,体现了作者的安详、宁静,表达了作者鄙弃世俗、甘于清贫自守的情操,也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屋的特殊亲情。
(7)小结本段内容,引导学生背诵。本段写作者的“喜”,为略写,具体内容如下:
1.祖传老屋2.整旧若新3.环境宜人4.自得其乐
(8)教师范背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背。
四、课堂练习翻译下列语句。
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3.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参考答案:1.(这是)已有百多年的老屋子,灰尘泥土往下漏,雨水也往下流。
2.借来各种书籍摆满书架,我安居室内,长啸高歌。
3.十五的夜晚,皎洁的月光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清风吹来,树影晃动,婆娑摇曳,十分可爱。
五、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是整体感知,诵读全文,重点研习第一自然段,了解作者对“旧南阁子”的深情,以及作者亲手修缮、身处其中的自得其乐之情,使读者也随之陶醉于清静幽雅、鸟语花香的可喜之境中。
六、布置作业1.熟背第一自然段。2.完成练习题一、二中的相关内容。3.预习后面文段。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研习并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研习第二、三自然段1.指名一位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自读、自译第二自然段,学生质疑,教师解疑。
(一)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渎音。迨诸父异爨(dàicuàn)客逾庖而宴(páo)鸡栖于厅(qī)家有老妪(yù)先大母婢也(bì)先妣(bǐ)呱呱而泣(gū)以手阖门(hé)持一象笏至(hù)令人长号(háo)
(二)注意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东犬西吠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已为墙已,副词,然后,以后(3)凡再变再,两次,数词报(4)乳二世乳,名词活用作动词,“喂奶”(5)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6)大母过余曰过,动词,探视,看望7)比去比,介词,等到(8)顷之之,衬音助词,没有实义
3.学生齐读第二、三自然段,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承上启下。用“多可喜”收束上文,又用“亦多可悲”开启下文。
(2)第三自然段写了哪几件事?共出现了哪些人物?
明确:三件事,叙叔伯分家,大家庭崩溃;妪忆母亲,触动失母之悲;追念祖母,长号不自禁。共出现了诸伯父、乳母、先母、大母等人物,重点追忆祖母和母亲。
(3)这三件事都是写“悲”,情感的表达上是否一致?
明确:不一致。写分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只是客观的记述中寄寓深长的感叹。忆母亲,“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情动于中,却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思祖母“令人长号不自禁”,则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去了控制。由内抑转为外露,由沉稳渐趋强烈,感情的抒发层次清楚,感情的发展脉络清楚。
(4)本段最后一句,作者的感情似汹涌的潮水奔泻而出。请结合作者的生平思考,为何祖母平平常常一句话,会使作者“长号不自禁”呢?和全文的风格是否一致?
明确:祖母一句话,看似平常之语却蕴含极深的叮咛,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作者阅历的丰富,作者的体会也愈加深刻,祖母之嘱,言犹在耳,而自己考场连连失意,对祖母的思念愈深,愧疚之情愈烈。“瞻顾遗迹”,怎不令人“长号不自禁”呢?此处作者虽是直抒胸臆,但由于作者在结构上的安排,构思的巧妙,由分家而忆母,再到追忆祖母,历历写来,渐渐营造出一个“悲”的氛围,直至悲不自胜,可谓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和全文融为一体。
4.小结第二、三段内容,引导学生背诵。
2段:承上启下①叔伯分家3段②妪忆母亲“悲”③追念祖母
三、研习第四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四段,注意读准字音。2.学生自读、自译第四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注意下列加点词的读音或意义。(1)轩东故尝为厨故,副词,以前(2)余扃牖而居(jiōngyǒu)
(2)久之之,衬音助词,无实义(4)能以足音辨人以,介词,凭借
(5)殆有神护者殆,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也许。
3.问:本段是补叙,非常简略。写了几件事?如此点染有何作用?又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后,明确:“以足音辨人”和“轩四遭火而未焚”两件事。“能以足音辨人”轻轻一点,照应前文。既突出了小轩的寂静清幽,又同分家后的纷乱形成鲜明对比,使“竟日默默于此”显得非常合理。接着,又写小屋四次遭火而未焚,更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深厚感情。
四、第三自然段全段共分几层?概括各层大意。参考答案:
1.分三层,先写家业衰落变迁,次写对母亲的回忆,三写对祖母的怀念。
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令人长号不自禁”。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是写与轩有关的人和事,重点描写了作者的“亦多可悲”之情,虽为日常琐事,却情真意切,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令人读之而动容落泪,“事细而情深”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六、布置作业1.熟背二至四自然段。2.预习最后两小节文字,并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1.赏析本文最后两节文字。2.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一、品读最后两节,体悟作者念妻的哀思1.齐读最后两段。2.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第5段为附记,集中描写了夫妻在轩中生活的片断,写了哪几个片断?
明确:“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和“归而述诸小妹语”。平常至极,但音容笑貌尽现,可见妻子留给作者的印象之深刻。
②第一个片断的描写,两个虚词“或”与“时”,有何妙用?明确:一个“时”表明经常,两个“或”字表明了两人亲密的关系。有问就有答,有学必有教。虽只有简短的一句交代,但读来仿佛从字里行间听到了项脊轩中传出来的欢声笑语,相敬相爱,甜言蜜语,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又是多么深挚的感情。
③好景不长,妻子的早逝给作者留下了极大的愁苦和哀思,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呢?
明确:只用了七个字“吾妻死,室坏不修”,就这一句淡淡的交代,就把作者对亡妻的无限思念和那份情感宣泄而出。当年的项脊轩是那样的窄小破旧,但作者却兴趣盎然,亲自修葺和美化,虽居陋室,却其乐无穷,大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感慨;而今屋坏却不修,自然是物虽在人已亡,睹物思人,对亡妻的无限思念和伤感,深寓其中。
3.文章结尾余韵徐歇,悠悠不尽,诗意无穷,试赏析。
明确:文章的结尾,托物抒情。睹物伤怀,物是人非。虽没有一个字涉及思念,但思念之情却表现得诚挚感人。看到枇杷树,并突出是妻当年“手植”,使人不由得想起当年的欢聚。项脊轩的欢声笑语,妻子的喁喁私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亭亭如盖”的树,仿佛亭亭玉立的身影。但这一切终是虚幻。物还在,人已去,空留一腔怅惘之情。结尾虽只一句话,却将归有光的全部由回忆引起的痛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叹,确实是惨恻隽永,感人肺腑。
三、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1.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见解。2.教师点拨:可以从文章分散的材料组织方面、抒情技法方面、细节描写等方面去分析。
3.明确特色。(1)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情线不断,形散神聚。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①幼年归有光的伤痛归有光对于幼年的事情并非记得,是用乳汁喂养了归家两代人的老妪帮助他忆先母的。归有光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没有印象,对于一个日渐长大的孩子来说,想象和怀念母亲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乃至于成为一种阴影笼罩在心头,这是第一点不易言明的伤痛。
②少年归有光的形象“借书满架……人至不去”,这一段描写给我们刻画了一个好静、安详、勤奋和深思的少年形象。
③少年归有光的内心世界a.幼年早慧却遭遇科举不利的现实。b.幼年没有感受到母爱,更增加了内心的悲凉。
c.归有光的家庭给他内心造成了很大压力。一方面,这个家庭是官宦之家;另一方,归家已衰败和离析。这样一个家庭,当然渴望有一个能够支撑门户、重振家声的人物出现,所以,归有光肩上的期望之负是很重的。然而,科场不利,这怎不令他伤心呢?
④成年归有光的内心世界人亡物在,再加上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家道日衰,而深情难忘,这又怎能不叫归有光无限伤心呢?总之,一根亲情线,无限的伤痛,贯穿文章始末。
(2)平凡之景,琐屑之事,普通之物——借景言事抒情,托物寓情。文中写景、叙事、描物都与一个“情”字关联。
小屋环境——暗示家道的衰败。修葺小屋——反映自己学业上的勤奋,暗示并反衬自己的不得志。
伯父分家——直接描写家道的衰落,抒发怀念母亲、追忆祖母的深情。
四次遭火——以往殆有神护,而今破败不保。反衬家庭现在的不幸。妻至轩中——抒发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作者借平凡之景抒情,叙琐屑之事抒情,托普通之物寄情,处处不明写情,却满纸抒情淋漓,使人感慨万千。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正如王锡爵所说的“无意于感人,而难愉惨怛之思溢于言表”。
(3)毕肖的神情,感人的细节——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母亲最感人的细节是一个动作,“以指扣门扉”,一句话“儿寒乎?欲食乎?”老妪的转述,把母亲的关爱、呵护、问饥问寒的神情,形神毕肖地表现了出来。一个动作,一句话,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还有祖母的关怀疼爱、勉励期待,三言两语,感人至深,历久不忘。
五、课堂小结文章以项脊轩为感情的触发点,以“亦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感触为主线,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琐细之事的叙述,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无论是结构上的精巧布局,还是表现手法的准确运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不事雕琢,自有风味”的朴素清淡的语言风格更令人回味无穷,是我们今后写抒情散文的典范,很有借鉴意义。
六、布置作业1.熟背全文。2.写一篇300~500字的文章,谈谈《项脊轩志》的抒情艺术。
《项脊轩志》是不是光写项脊,轩项脊轩的兴废变迁?《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根据《醉翁亭记》和《陋室铭》两篇文章的写作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写了两句话: 假醉翁之亭欧阳绘山水相映表放情林木之乐意。托鄙陋之室禹锡寄仙龙之说议谈泊修业之洁志。请同学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仿写一个句子。 借项脊之轩有光记琐碎之事抒三世变迁之感。(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可以说,项脊轩是全文布局谋篇的一条线索。文中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连缀成篇,反映家中三世的沧桑。往事如烟,可写可记之事很多,而作者将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生都限制在项脊轩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项脊轩紧密联系起来,无论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无不围绕着“项脊轩”这一中心,条理井然,形散神聚。)
《项脊轩志》主要内容和情感就是:记琐事,言悲情。 过度:在项脊轩中发生的事都是悲的吗?
2.两种情感——悲和喜。全文以第二段开头句作为过渡,上承写喜,下侧重叙悲。
(1)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
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从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幽雅);
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一切声音。那么
是写环境幽静还是写喧嚣?
明确:写幽静。(“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诗句)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时有声胜无声”啊。)
作者每天在这样的地方读书,心情如何?——高兴——所以他偃仰啸歌,只有当读书有所得时,才会高兴得这个样子,真是怡然自得啊!我们再一起来把第一段朗读一遍,进一步体会作者的那份可喜的情怀。
过度:(作者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幽雅项脊轩中读书生活悠然自得,而由项脊轩引发的对往事的回忆多可悲。作者写《项脊轩志》情意不在怀念这个轩,而在感慨这个悲,写到几重悲?)
2)第二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
家道衰落;幼年丧母;仕途不利,有负祖母的期望,而且爱妻又过早的离世;这几重悲痛,追忆往事,其痛何堪啊,虽然归有光文中无一字言痛,但同学们一读书,就感受到他其中的的痛苦之情,悲情愁绪。清代桐城派的•姚鼐曾经评价归有光的散文: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什么意思呢?
是说归有光善于选择平常小事,平凡场景,用平淡的语言来表现特真挚深厚的情感。文章风格少雕饰,尚自然,少约束,尚闲散。同学们边读边体会,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很有表现力不要紧之题,不要紧之语。(包孕着深厚感情的不要紧之题,不要紧之语读一读,然后谈谈体会。)
1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归家原本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爨”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厅’非‘庭’也)”,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着家道中落的事实,长期接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归有光,内心是怎样的感受呢?(“始为篱,已为墙”)先用篱笆相隔,但“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太嘈杂太混乱,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由篱到墙是客观的变化,在主观情感上,亲人情感的隔膜越来越来大,关系越来越淡漠。“凡再变矣”我觉得像一声叹息,写出了归有光的无奈和悲凉。
2作者8岁丧母,(人生有三大悲哀: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对慈母的音容笑貌,已不甚了了。但作者却巧妙地通过曾在项家居住的两代乳母之口,感人至深地道出了母亲那对儿女的慈爱之心。作者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问饥问寒的情景。“儿寒呼,欲食乎?”很平常,但在平淡中见真情,一个母亲听到孩子的啼哭,赶紧起来,满是怜爱地问“儿寒呼,欲食乎?”这话在归有光回忆起来,母亲去世多年,恐怕在这话里千回百回地去品位母亲对孩子深切的爱。(这一平常之题,既写出了母亲对孩子深切的爱,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3这件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写法与前或以景抒情、或以人物旁白为叙事主线大不相同。作者主要抓住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描写的:
之一:祖母过来探望“我”,看到孙儿静静读书轩中,笑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话语中既有疼爱之情,又有赞赏之意。一个细节,几句话语,就把祖母对孙儿的勉励、期待之情摹写得十分真切。
之二:祖母离开时,轻手阖门,自言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出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喃喃自语中,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之三:顷之,祖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话语中寄托了祖母殷殷的希望。作者写到这里,回顾自己多年来科举路上的坎坷(35岁才中举人,8次参加殿试,60岁才中进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场呢?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
4写爱妻
正面写情:“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时”,时常,经常,有“问”就有“答”,有“学”就有“教”。字里行间,仿佛能听见项脊轩中不断传出来了欢声笑语,能感受到他们夫唱妇随,心心相印,志趣相投,情深似海的感人场面。
“其后六年……其后二年……”这一层,交代了妻子亡故之后的一些事情,看似平淡,却也字字含情:前一句,“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与开头形成鲜明对比:项脊轩原是既小又暗且破,作者“稍加修葺”再做美化,独居陋室,悠然自得,其乐无穷。如今,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作者没有直写妻死后的伤感,但我们从文章前后的对比中,自然能体会到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二、三句写两年后重修项脊轩等事,妻子亡故,已有时日,但复葺旧室,已全然没了当年的热情,平实的语言中,无限伤感溢于言外。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自然想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
此部分小结:刚才同学们分析得挺好,确实找到了文章的不要紧之题,和不要紧之言,而且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在这篇文章里表面上看是平常的场景,平凡的琐事,平淡的言语,可是孕育在这平常平凡平淡中的是一种至深的感情,正所谓“至情言语即无声。”
五、在所有的不幸或悲伤中,归有光认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归有光的一生执着于科举,然而仕途坎坷,7岁入学,9岁学习写文章,14岁应童子试,20岁以童子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35岁乡试中举,以后8次会试都落选,60岁才考中进士,66岁病死于任上。可以说他一生都在为功名忙碌。
《项脊轩志》是作者两个时期所写。前一部分写于19岁,后一部分写于32岁。在作品细腻的描写中,我们能读到他从少年到中年时期追求功名时的心境。
两部分内容写作时间相隔十三年,其间,归有光的心理有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妻子早逝。回想起与妻子共读的岁月,不禁潸然泪下。而功名未就,更是心中难以言说的痛。“吾妻死,室坏不修”,“卧病无聊”,“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这不仅仅是对妻子的思念,也有功名难就的痛苦。此时,再望见“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想起昔日新婚宴尔、凭几共读的岁月,该是何等的痛心呀!后一部分可以说是至悲。功名难就,上对不起祖母母亲,下对不住早逝的妻子,更没有完成家族中兴的大任,此时面对当年踌躇满志的文字,我们可以想见归有光在对亲人的思念中又凭添了多少痛苦!
“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从孟浩然等唐代诗人的试图走“终南捷径”到柳永“奉旨填词”到“范进中举”,科举制度一直困扰着中国读书人。《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少年时的希望与中年时的悲伤,心理上形成的强烈的反差,是一代读书人心理历程的真实再现,更是一代读书人面对功名的哀叹。
《项脊轩志》
学习目标: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和作品的主要题材及风格。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体验文中流露出的真挚的亲情。 学习重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气氛。
学法建议: 要重视诵读。本文是归有光的抒情名篇,感情真挚强烈,应通过诵读读出文气,读出意蕴,读出感受。
要重视对文章的鉴赏。应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整体感受文章,并进行合理的体验想象,作出自己的个性解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文题背景
1.题目解说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有两重含义。其一:书斋很小,如人的脊梁之间,从文中“室仅方丈,仅容一人居”可以看出。其二: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把自己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有怀远追宗之意。史书记载,作者于嘉靖十九年(154)考取举人,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以后参加八次会试,均没有考中。事实上,读完全文,让我们感受到:归有光别号“项脊生”,从小就志向远大,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项脊”二字,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的人生理想。如果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象征着作者的小有建树,那么作者在向亲人们宣誓,他日他一定会让他自己的功名事业根深叶茂,庇荫子孙。“志”: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前一单元的《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属游记,总的属这类文体。在“淮水东边旧时月”中,“月”见证了“石头城”的兴衰。在“项脊轩志”中,“项脊轩”就是历史的见证。
2.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一生郁郁不得志。
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接触的散文家。他反对明朝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主张,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提倡“独出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文章字词疏通(第一节) 室仅方丈 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 使不上漏 5.前辟四窗
四、语段欣赏
本节描写了项脊轩图:修葺后的南阁子,为何如此深得我心?它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亮之美植兰桂竹木于庭——气节之美(香飘四溢高风亮节)偃仰啸歌……人至不去——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朦胧美(这是美的极至,是人与景的融合)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这个小轩是属于自己的,环境是自己的。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优美的读书的小天地,谁不高兴呢?总结:作者写项脊轩的修葺与轩中的生活,写自己在这不完美的世界里的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其着意处不在于此,写喜的目的是为了给下文写悲做铺垫。
五、总结、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二、重点语句(指出重点 词,特殊句式等)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2.吾儿,就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3.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4.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5.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6.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7.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三、文本鉴赏(一)、阅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和过渡句编写提纲(关键句一般是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关键句是:“然余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 “余既为此志, 后五年”“既”:已经。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一是全文主要是写作者的“喜”和“悲”。二是前四段是主体,后两段是补记,文章由此可分为两大部分:深入:1.请大家抓住关键句(或文眼)概括文章的悲喜之情:
文中写了哪些可喜的事? ①修葺后的南阁子; ③祖母的关心与鼓励;②母亲的慈爱④夫妻的相敬如宾
文中写了哪些可悲的事?
①老屋的破旧; ②诸父分家;③母亲的去世;④功名未就(不效);⑤妻子的亡故; ⑥失火。
以上这些是对文章悲喜之事的概括,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体现这些内容的。
2.文章补写内容有什么作用?
3、教师陈述:细节描写就是作品中对具有典型意义和艺术魅力的细小情节(多为人物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它是作品反映生活的重要手段,是衡量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因素。
提问:文章这么感人,在选择细节描写上有何独到之处?归纳:细节的选材——琐细、真实、丰富;
细节的描写——自然、简洁、清淡;细节的抒情——细腻、深挚、委婉;结论:由此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对祖母、母亲、妻子及自我的深情。
四、总结:
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于它的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于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对自己的书斋项脊轩的无限眷恋的感情,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看来似乎信手拈来,散漫无章,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这是本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一大特点。或喜或悲之情,作者均善于通过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曲尽其妙。作者用家常语叙家常事而情意缠绵动人,尤其善于用简朴生动的人物对话、口语,尽传人物的神情、仪态。
线索:项脊轩的变迁的感概,作者的悲喜情感。讨论1:喜什么?悲什么?以那种情感基调为主?
文章主旨:借项脊轩的兴废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抒发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如何表现?具体分析。
喜:祖传老屋睁旧若新环境宜人装满甜蜜
找出句子说明分析:修葺后,房子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可喜可爱的景象,富有诗意——有竹有兰,月白风清,桂影姗姗。——静的境界(从动态中显示静境,把静具体化、形象化了,静化了。)
讨论2:那么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主人公该是怎样的性格呢?
明确:关上窗户,刻苦攻读,久而久之,能凭脚步声来判断往来的行人。好静、安详、勤学、深思的性格和行为活现纸上。这里既写了人,又写了环境,环境和性格得到高度的统一,和谐!(朗读并背诵)借景抒情平凡之景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段,写和项脊轩相关之“喜”,后面为第二部分,写和项脊轩相关之“悲”。
第一部分:重点在写“喜”,字里行间又隐隐透露着一点点悲伤。百年老屋,又小又漏又暗,却成了作者读书励志的地方,作者自己对老屋进行改造,加以修饰,好在沉浸在书中,好在自己有远大的志向,倒也自得其乐。
第二部分:作者用了比较大的篇幅来写悲,但因为本文更多的悲来自于岁月沧桑的无奈,使人平生很多感慨,所以作者在写悲的时候,没有做更多的渲染,因为面对这样的悲,我们只能隐忍。所以,作者只是将这沧桑之中的真情娓娓道来,就足以让人唏嘘不已。
对于悲,作者处理的极有层次。先写家中的内讧,算是为悲奠定了基调;后写去世的母亲,感情流露,自然真挚。已然是蓄势待发;再写祖母,形神兼备,最后写到长号不自禁,已经是开闸放水,畅快淋漓。
作者又写到亡妻,寥寥几笔,夫妻间的柔情蜜意跃然纸上。妻子转述家里小妹的话看似多余,实则用笔委婉。小妹能提到阁子,恰恰说明妻子常提到阁子,而妻子常提到阁子,又恰恰说明妻子常到作者的读书之所来,“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于是回家之时就常常提及此屋。夫妻间的融洽和谐令人感动,作者的笔法更令人称道,最后一句颇有物是人非之感。令人感慨万千。
,“项脊轩志”名为记物,实是记人。
这篇课文的文眼是——(学生齐答),轩中可喜的事有——(学生齐答),可悲的事有——(学生齐答)。
[板书]:修轩、读书;分家、疼儿、探孙、相爱。
三、品读可喜部分
1、自由散读,用笔圈画出能体现作者可喜之情的词语。并用简练的词语概括两件事中的“可喜”之情。
2、请同学读修葺以后的: ①你认为哪些词语或句子体现了作者可喜之情? 明确:修轩:“不上漏”“洞然”“增胜”。
读书:“偃仰啸歌”“万籁有声”“小鸟啄食,人至不去”“风移影动”。
②说说你是用哪两个词概括的?
修轩:原来可怜可悲可叹的南阁子,变成了可爱可喜可亲的项脊轩,体现了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之情。
读书:体现作者自得其乐,轩中环境的珊珊可爱。 板书:喜爱、自得
③生读修葺以后内容。
3、听录音,注意语气、语调、语速的处理。 4、齐声朗读,语气语调没有太大的起伏,但“喜”之情饱含其中。
5、学法小结:刚才我们一起体验到作者在项脊轩中的可喜之情。我们是通过品读那些表现生活细节的词句来体验到作者的情感的。下面也请同学们用品味词语,品读细节的方法来体验鉴赏文章可悲部分。
四、品读可悲部分
1、讨论可悲部分的细节,并用最简练的词语概括这些细节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或周围事物某一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
(四大组分别讨论四件事,四人一小组进行。发言同学要体现小组意见,然后由大组内的其他小组补充。)
(1)分家:
①学生回答细节:墙、犬、客、鸡。随着墙的出现变化,原先井然有序的大家庭已土崩瓦解,可以想象,原先整洁宽敞的大家庭被分割成许多块,看上去不顺眼,走起来不顺当,听起来不顺耳。甚至可以想象诸父分家分财产时,你争我夺的情景都有可能出现。这一切怎能不叫作者伤心悲痛怨恨?然而,面对这一切,作者只能是“无奈”。
②能否用一简练的词语概括作者的情感?板书:悲怨
③朗读:“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体会“矣”饱含的复杂情感。
(2)疼儿:
学生回答细节:“某所,而母立于兹”“以指扣门扉”“儿寒乎欲食乎”。
补充:评论要知人论世
要将人物放到当时的背景中去理解。原本问寒问饥,关爱子女,乃是天下慈母共有的心肠,这样的母爱有否与众不同之处?
也许我们认为母亲对子女的照顾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以往的封建大家庭中,子女的生活琐事一般有专门的保姆或奶妈负责,无需母亲操心,这与现在有所不同,而归母一听孩子哭泣,就来嘘寒问暖,可见归母对孩子的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
②为何“余泣,妪亦泣”?
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的爱抚和关怀,老妪讲述完母亲对姐姐的疼爱,自然会想到自己小时候也同样享受这般母爱,可如今母亲早逝,而母亲的遗踪却处处可见(“先妣常一至”、“某所,而母立于兹”)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儿寒乎,欲食乎?”),这一切都引起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至于老妪,“先妣抚之甚厚”,同学们可以设想一下,两人相对而泣,那是一个多么撼动人心的场面!
③用一简练词语概括作者对亲人的情感。
板书:思念
(3)探孙:幼年的作者缺少了母爱,而少年的他却得到了谁(祖母)的疼惜,这是一种怎样的疼惜?(学生找课文)
①学生回答细节:三句话:“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疼惜、宠爱、明责暗赞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阖门——忧虑、关切、喜悦、伤感(怕自己见不到)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勉励、期待(望孙取得功名、光宗耀祖)
关心疼爱看似责备实是赞赏、殷切期望、热情激励。
两个动作:疼爱、欣喜又急切。 ②学生朗读三句话。 ③学生讨论:想到这一切作者为何是“长号不自禁”?
家道败落,祖母的全部希望(从何看出?)
过去:象笏是一件官宦人家才有的东西,其为象牙制成,可见归有光的祖上为官不小,在朝堂之上面向皇帝陈说国事,是归家当年的荣耀,而此时的归家已经出现了衰败和离析的局面。
此时:轩“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学生查找课文)
——这个并非官宦人家子弟读书的地方充分暴露了归家的败象。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於厅。”
——这里表明这样一个日益败落的家庭已经到了叔伯之间各人顾各人的程度了。
明确:
归家这样一个家庭当然渴望有一个能够支撑门户、重振家声的人物出现,所以,归有光肩上的期望之负是很重的。
提示:那么,他实现了祖母的期望了吗?——科场不利按照常规,象归有光如此出色的人才是应该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的,至少,象我们今天一样,到了十七八岁就应该上个大学,可是,18岁(写作此文的时候)的归有光并没有中得科举,象许多高考失利的孩子,一再补习,直至35岁才中举,也就是他妻子去世后两年,即补写这篇散文后两年才中举,其后二十余年,到60岁才中进士,接连八次科举失利,我们理解这篇散文中归有光的内心伤痛,有必要联系这整个的经历。(联系自己父母、亲友、老师的期望,因为高考而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的压力)
④学生回答。作者对祖母的思念更多了一层歉疚。祖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如在昨日,可自己苦读寒窗,却屡试不第,辜负了祖母的期望,重振家业的希望更是渺茫,这种怀念内疚之情交融在一起,怎能不“长号”?
⑤用简练的词语概括作者对祖母的情感。
板书:内疚
(4)相爱:
①学生回答细节“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述诸小妹语”这是第三点不易言明的伤痛——痛失爱妻的成年补充:其夫妻之情在当时有否特别之处,联系我们所学的课文进行思考。在封建社会中礼教盛行,特别是宋明时期,那些封建士大夫即便是夫妻相处也有很多的繁文缛节,男尊女卑,丈夫总是高高在上,女子却要受到许多的约束。如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四婶没有自主权,只能看鲁四老爷的脸色行事;曹禺《雷雨》中的繁漪虽然没病却只能服从丈夫周朴园被迫吃药。归夫妇的情感在当时是非同一般的,他们俩人无话不说、两情无猜、琴瑟相和,可以“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不受约束,身心自由,可见其平等、和谐的夫妻关系,非同一般的恩爱。
归纳:遗憾的是半途中其妻撒手西去,人生中的一点亮色转瞬即逝,其时,归有光29岁,刚刚步入中年,中年丧妻,人生之大不幸归有光又占其一,这是对归有光的又一次沉重打击。站在庭院中,看到妻子生前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亭亭之树已长成,而亭亭之人已逝去,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呢?--
②体会“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亦亭亭如盖矣”中的“矣”所饱含的情感。(树长人亡,物是人非。)
③用简练的词语概括作者对妻子的情感。 板书:悲恸 ④齐读。“庭有枇杷……”再次体会悲恸之情。
3、听录音“然余居于此……”可小声跟读,注意把握“悲”的基调,注意语速语调的把握。
4、齐读“然余居于此……”读出细节中的悲情。
五、小结作者紧紧抓住项脊轩里悲欢离合的日常生活琐事,通过细节描写,用清新淡雅之笔,表达了“多可喜,多可悲”。这也是归有光散文的基本风格。
项脊轩,一个不起眼的小阁子,却关联着家庭盛衰,凝聚着三代人的亲情。轩的空间有限,情的延伸无限。这就是《项脊轩志》之所以被历代评论家推崇的根本原因。
板书:多可喜、多可悲
六、介绍历代名家评《项脊轩志》 (清)姚鼐:“此乃太仆最胜之文” (明)王士祯:“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清)方苞:“不俟修饰而情辞并得” (明)王锡爵:“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怛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七、布置作业:扩展阅读《寒花葬志》(历代名家对归有光的评价,在他的《寒花葬志》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ruo)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从“平常细节,情真意深”的角度写一篇关于《寒花葬志》的鉴赏短文,字数:400—500字四、小结:面对项脊轩,睹物思人,而亲人一个个离他远去,物是人非,而深情难忘,这怎么不叫归有光无限伤心?他又哪里还有心去再一次地修复那个阁子呢?幼年时缺失母爱、少年时有负众望、成年时痛失爱妻,这就是归有光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深沉的、难言的、不尽的悲伤,而始终蕴含其中、铭刻于心的是母子、祖孙、夫妻之间深情,这就是他“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项脊轩则是所有这一切的见证。
阅读此文,我们所见的不仅是项脊轩这样一所小房子,更是作者的情感历程,他的内心世界,一个活生生的人!
板书: 项脊轩志归有光缺失母爱的幼年(母子情)难言的伤痛——有负众望的少年(祖孙情)——不老的亲情
痛失爱妻的成年(夫妻情)本文特点1,感情线索——悲喜;(文眼)2,细节描写——真实生动;3,写作手法——高妙;4,文章结构——平奇。要点提示:1,归有光及其散文是一座桥梁(唐宋八大家——清代桐城派)。
2,归有光家事散文的四个特点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 细节——真实生动;意境——诗情画意。
修葺前项脊轩的情况,作者着眼于三个方面。
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破(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三个特点,非常简洁地写出修葺前项脊轩的破败情况。
修葺后的项脊轩的情况,作者也是抓住三个特点来写。
亮(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雅(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静(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最后一句意境优美、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记诵。
这一段文字在句式上也很有特点,即四字句较多。抓住文段的这一特点,也有利于本段的背诵。
齐背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