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不同的学者和专业人士那里,得到了各种说法和观点,他们基本认为:任督二脉的确存在,但任督二脉本来就是通的,打通任督二脉后,并不能产生影视剧和小说中那种百病不侵和力大无穷的神奇效果。”(2012年05月29日04:18钱江晚报)
上面这段话显然违背科学精神。科学要遵循实际验证,仅凭个人感觉“基本认为~”是违反客观事物认识规律的。“任督二脉本来就是通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可以客观地讲:任督二脉的自身脉络是通的,但两个脉互相之间是基本不通的。打通任督二脉,就是要将任脉和督脉这两条脉络联通起来,这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
根据阴阳五行理论,任脉五行属阴,督脉五行属阳;任脉和督脉被人体的消化系统隔开,上端可见“断点”为嘴巴、下端可见“断点”为肛门。看一下任脉和督脉的穴位图就清楚了。
一,什么叫任脉:
任脉起于会阴穴、止于承浆穴,单24穴。
本经循行路线:任脉起于少腹内,下出会阴部,向前上行于阴毛部,沿腹内向上经关元等穴至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面部进入目眶下承泣穴(此穴属足阳明胃经)。
本经所主病候:疝气,带下,月经不调,不孕,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阴中痛,腹中结块等。
本经主治病证:腹、胸、项、头、面等局部病症,及相应内脏器官疾病,少数俞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1.会阴(任脉穴)
位置:会阴部,男性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中点;女性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中点。
主治:小便不利,痔疾,遗精,月经不调,癫狂,产后昏迷,阴痒,阴痛,小便难,大便结,闭经,溺水。
2.曲骨(任脉穴)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处。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小便淋沥,阴囊湿疹。
3.中极(任脉穴;募穴——膀胱)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遗尿,小便不利,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癃闭,痛经,产后恶露不止。
4.关元(任脉穴;募穴——小肠)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虚劳羸瘦,少腹痛,吐泻,痛经,尿频,中风脱症。
5.石门(任脉穴;募穴——三焦)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2寸[]。
主治:少腹痛,水肿,疝气,小便不利,泄泻,经闭,带下,崩漏,泄痢,阴缩,遗精,阳痿。
6.气海(任脉穴;肓之原穴)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少腹痛,泄泻,便秘,遗尿,疝气,遗精,月经不调,经闭,虚脱,大便不通,泄痢不止,癃淋,阳痿,崩漏,中风脱症,气喘。
7.阴交(任脉穴;任脉、冲脉交会穴)
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寸。
主治:腹痛,腹满水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绕脐冷痛,泄泻,奔豚,血崩。
8.神阙(任脉穴)
位置:腹中部,脐中央。
主治:绕脐痛,泄泻,脱肛,水肿鼓胀,虚脱,泄痢,五淋,中风脱症,尸厥,风痫。
9.水分(任脉穴)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1寸。
主治:水肿,小便不通,腹痛,泄泻,反胃吐食,绕脐痛,腹胀,肠鸣。
10.下脘(任脉穴)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2寸。
主治:腹痛,腹胀,泄泻,呕吐,食谷不化,痞块,虚肿。
11.建里(任脉穴)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3寸。
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水肿,腹痛,呕逆。
12.中脘(任脉穴;募穴——胃;八会穴之腑会)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癫痫,腹痛,呕逆,食不化,便秘。
13.上脘(任脉穴)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癫痫,黄疸,腹痛,呕逆,食不化,泄泻。
14巨阙(任脉穴;募穴——心)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6寸。
主治:胸痛,心悸,呕吐,吞酸,癫痫,胃痛,反胃,腹胀,呕逆,惊悸,黄疸。
15.鸠尾(任脉穴;络穴;膏之原穴)
位置: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剑突下1寸。
主治:腹痛,腹胀,癫痫,胸闷,咳嗽,心悸,心痛,呕逆,惊狂。
16.中庭(任脉穴)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胸剑结合部。
主治:胸、胁胀满,心痛,呕吐,小儿吐乳,胸、腹胀满,噎嗝。
17.膻中(任脉穴;募穴——心包;八会穴之气会)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嗝,胸闷,气短,咳唾脓血,心痛。
18.玉堂(任脉穴)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气短,心烦。
19.紫宫(任脉穴)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胸、胁支满,喉痹。
20.华盖(任脉穴)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胸痛,喉痹。
21.璇玑(任脉穴)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上,天突穴下1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胸、胁支满,喉痹。
22.天突(任脉穴;任脉、阴维脉交会穴)
位置: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咳嗽,哮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梅核气,噎嗝。
23.廉泉(任脉穴;任脉、阴维脉交会穴)
位置:颈部,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主治:舌下肿痛,舌缓流涎,舌强不语,暴喑,吞咽困难,舌根缩急,舌纵涎出,舌干,口舌生疮,中风失语。
23.承浆(任脉穴)
位置:面部,颏唇沟正中凹陷处。
主治:口歪,齿龈肿痛,流涎,暴喑,癫痫。
二,督脉
督脉起于长强穴、止于龈交穴,单28穴。
本经循行路线:督脉起于少腹内,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内部,上达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上行巅项,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本经所主病候:角弓反张,脊柱强直,成人癫病,小儿风痫,痔疾等。
本经主治病证:神志病,热病,骶、腰、背、头、项各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
1.长强(督脉穴;络穴)位置:尾骨下端与肛门连线中点。
主治:泄泻,便血,便秘,痔疾,脱肛,癫痫,洞泄,大、小便难,阴痒,尾骶骨痛。
2.腰俞(督脉穴)位置:骶部,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主治:月经不调,痔疾,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癫痫,脱肛,便秘,便血。
3.腰阳关(督脉穴)位置:腰部,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带下。
4.命门(督脉穴)位置: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阳痿,遗精,带下,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虚损腰痛,遗尿,尿频。
5.悬枢(督脉穴)位置:腰部,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泄泻,腹痛,腰、脊强痛,肠鸣,完谷不化。
6.脊中(督脉穴)位置:背部,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泄泻,黄疸,痔疾,癫痫,小儿疳积,脱肛,腰、脊强痛,腹满。
7.中枢(督脉穴)位置:背部,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黄疸,呕吐,腹满,腰、脊强痛,腰、背痛,胃痛。
8.筋缩(督脉穴)位置:背部,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癫痫,脊强,胃痛,黄疸,四肢不收,筋挛拘急,腰、背痛,抽搐。
9.至阳(督脉穴)位置:背部,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黄疸,胸、胁胀满,咳喘,脊强,腰、背痛。
10.灵台(督脉穴)位置:背部,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咳嗽,气喘,疔疮,脊、背强痛,项强。
11.神道(督脉穴)位置:背部,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心悸,健忘,咳喘,脊、背强痛,肩、背痛,癫痫。
12.身柱(督脉穴)位置:背部,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咳嗽,气喘,癫痫,腰、背强痛,头痛,惊厥。
13.陶道(督脉穴)位置:背部,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头痛,疟疾,热病,脊强,项强,发热,咳喘,癫狂。
14.大椎(督脉穴)位置:颈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狂,头痛,项强,风疹,肩、背痛,中暑,小儿惊风。
15.哑门(督脉穴;督脉、阳维脉交会穴)位置:项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主治:暴喑,舌强不语,癫痫,头痛,颈项强急,脊强反折,中风,癔病。
16.风府(督脉穴;督脉、阳维脉交会穴)位置:项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主治:头痛,颈项强急,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痫,中风不语,半身不遂。
17.脑户(督脉穴)位置: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穴上1.5寸,枕外隆凸上缘凹陷处。
主治:头晕,项强,失音,癫狂,头痛,眩晕。
18.强间(督脉穴)位置: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
主治:头痛,目眩,项强,癫狂,眩晕。
19.后顶(督脉穴)位置: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项强。
20.百会(督脉穴)位置: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不语,癫狂,脱肛,阴挺,不寐,项强,痔疾,尸厥。
21.前顶(督脉穴)位置: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
主治:头痛,眩晕,鼻渊,癫狂,项强。
22.囟会(督脉穴)位置: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
主治:头痛,眩晕,鼻渊,癫狂,目赤肿痛,鼻衄,鼻痈。
23.上星(督脉穴)位置: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主治: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疟疾,热病,目眩,迎风流泪,目赤肿痛,鼻痈。
24.神庭(督脉穴)位置: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鼻渊,癫狂,目赤肿痛,流泪,鼻衄,鼻痈。
25.素髎(督脉穴)位置:面部,鼻尖正中央。
主治:鼻渊,鼻衄,喘息,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鼻痔,鼻塞,鼻痈。
26.水沟(也称人中穴)(督脉穴)位置:面部,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癫痫,小儿惊风,昏迷,口、眼歪斜,腰、脊强痛,晕厥,齿痛,牙关紧闭,鼻塞,鼻衄,闪挫腰痛。
27.兑端(督脉穴)位置:面部,上唇尖端,人中沟下端皮肤与唇之移行部。
主治:癫痫,齿龈肿痛,口歪、唇紧,鼽衄,昏厥,口臭,鼻塞,消渴。
28.龈交(督脉穴)位置: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相接处。
主治:癫狂,齿龈肿痛,鼻渊,口歪,口噤,口臭。
三,打通任督二脉,要经过严格训练。主要通过意念附加外力作用。当任脉和督脉的运行能量很强时,阴阳二脉之间就会有能量传递,就像“高压放电”一样。这样就可以理解有的人“打通任督二脉时,脑袋里会出现开水声”的现象。如果人能够主观调动任督脉络整体运行,健康除病不是大问题。但任何事物都不是万能的。
四,任督二脉之间的可见断点是嘴巴和肛门。所以,如果想要打通任督二脉,必须是“多思考,多用心,少废话,少放屁。”
现在整个社会都是浮躁的,整个社会都失去了科学精神。人们只会拍脑袋“想当然”做事,而不去亲身实践。这是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专家”多是用标签贴出来的,院士头衔也可以花钱买来,“科学发展观”还停留在口号上。而真正能够坚持科学态度、不折不扣地亲身实践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