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记住---那些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奉献出鲜血和生命的人们!
谨以此文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1953.7.27-2013.7.27)
电影《英雄儿女》背后的故事
八月桂花(原创)
195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是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日。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战争。《英雄儿女》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摄制的抗美援朝题材的著名战争故事片。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王成—刘世龙饰) 电影《英雄儿女》海报和剧照(王芳—刘尚娴饰,王文清—田方饰)
从1964年到现在,历史翻过了半个世纪,无数的观众无数次看过《英雄儿女》这部电影,被其中所弘扬的民族魂、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而深深震撼,这部电影影响了几代人。
为什么电影《英雄儿女》具有如此的魅力?那是一部由理想、激情燃烧时代催生的艺术精品。有我们的文学巨匠深入生活创作小说奠定基础,有经过战争考验的革命前辈直接参与改编电影剧本、写词作曲和担任主要演员,给这部电影注入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乐观主义元素、活力,从而经典地反映了人民军队、人民群众在正义战争中团结奋战、一往无前的深刻精神面貌。我想,我们能够在几十年时间里看到这样一部经典的、百看不厌的好电影,享受到如此高雅充满激情的红色文化艺术,无疑是一种幸福!感谢曾经亲临朝鲜战场体验生活的作家巴金,感谢王直将军,感谢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编导、演职人员,感谢所有曾经为电影《英雄儿女》的诞生而从事幕后工作的人们,其中也包括我的父亲。
一,父亲成了王文清体验生活“对象”
我父亲徐兴华在1963年曾经为拍摄电影《英雄儿女》做过一点幕后的工作.说起来还很让我们儿女们感到骄傲.因为《英雄儿女》是怎样一部好看的电影呵!
《英雄儿女》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团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勇敢作战,刚从医院回部队的战士王成要求参战,并拿出父亲鼓励他杀敌立功的来信给张团长和师政委王文清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战友王复标的儿子。在战斗中王成英勇奋战,壮烈牺牲。在全军开展向王成学习的运动中,新上任的军政治部主任王文清认出该军文工团员、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原来18年前的1932年,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妻子被敌人杀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复标收养了他的女儿王芳,此后双方失去了联系。王文清没有立即与王芳相认,而是帮助她完成歌颂王成的创作任务,并鼓励她以实际行动向哥哥学习。后来,当王芳在阵地上为炊事员演出时,敌机突然来袭,她为掩护炊事员而负伤,被送回祖国医治。一个月后,王复标参加慰问团赴朝慰问,王芳也伤愈归队,三人在前线团圆。王复标将真情告诉王芳,两位父亲都勉励王芳向哥哥学习,当好革命接班人。
1962年至1964年,父亲任长春空一军政治部主任。父亲是个文艺爱好者,从当红军开始,走到哪里都是积极参与和支持革命的文艺活动。在长春工作的几年时间里,他和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导演苏里武兆堤等和一些演员都是父亲的好朋友.武兆堤19岁那年只身去了延安,成为一名八路军抗大文工团文艺兵,经受了战争的考验,解放后到长影当导演。在拍摄《英雄儿女》之前,他已经和苏里联合导演了著名影片《平原游击队》,后相继导演《地下尖兵》、《冰上姐妹》、《英雄儿女》等影片。武兆堤和在《英雄儿女》里扮演志愿军师政委王文清的演员田方同志和爱人、著名演员于蓝(曾经扮演电影《革命家庭》里的母亲和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等),都是我父亲母亲当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同学、战友。就这样,父亲和《英雄儿女》就很自然地联系到一起了。
图为田方、于蓝夫妇当年合影(左图为博主摄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王芳—刘尚娴饰,王文清—田方饰)
我的父亲徐兴华(1918-1986)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博主提供)
王文清是志愿军部队的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恰好我父亲1962年调任空一军政治部主任以前,曾经长期担任空军飞行师政委。从经历上看,正是扮演王文清的演员所需要了解和体验的角色。电影拍摄中,父亲一直很关心电影的拍摄进展。我的大哥徐正平对那段时间的事情记得比较清楚,他后来在《父爱天地》一文中这样写道:
"父亲很支持文化艺术事业。长春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新电影,男演员为演好角色需要体验解放军、志愿军一个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的真实生活。父亲知道这是一部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好影片,就把导演苏里先生请到家里征求意见,安排演员到父亲的办公室观察一个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办事的神态举止、语言风格。父亲那时是空一军政治部主任。电影拍成后,影片中演员的风格中还真有一些我父亲的特征。这部电影沟通了二代人的命运和情感,凝聚了当代两辈人共同的理想、信仰,在海内外华人中激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感,极大提高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一部电影穿透了万水千山,也穿透了人们心中的云雾雨雪。这部电影片名就是《英雄儿女》。"
从小,我就对电影情有独钟,对看过的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记忆尤深。特别是根据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那是一支我认为迄今为止最经典、最有人情味儿的军旅革命英雄主义赞歌。多年来,我看过N 次电影《英雄儿女》。70年代初我在部队电影工作的时候,为指战员放映过多场《英雄儿女》。每看一次,我都会被感动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电影里的台词,许多都能倒背如流;电影里的歌曲和音乐旋律,能唱会哼;对故事情节牢记在心,对片中演员是个个喜爱:王成(刘世龙饰),王芳(刘尚娴饰),王文清(田方饰),张团长(郭振清饰),阿爸基(浦克饰),还有那个很可爱的通讯员小刘(说不出是谁扮演的了)-----《英雄儿女》成为我心中最崇拜的红色文化艺术精品。很可惜,田方伯伯已经在1974年去世了。田方艺术地再现了"王文清"——一位我军政治工作领导干部、一位伟大父亲的生动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我见到了王文清生活原型王直将军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王文清的生活原型、革命老前辈王直将军。
2007年春节期间,我在福州看望了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福建老红军、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文清政委生活原型---时年92岁的王直将军。我请王直将军在一面红旗上签名题字,他为我写了"红军战友情深。"九旬高龄,仍然写得一手有力的好字。他浓烈的红军情结令我非常敬重和感动。我和王直将军合影留念。临行,我们衷心祝福这位老红军父亲健康愉快,晚年幸福!
开国将军王直(1916—2014)
2007年春节,博主八月桂花在福州看望《英雄儿女》中王文清政委生活原型、91岁的王直将军。
(博主提供)
王直(1916—2014)福建省上杭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转战南北,屡建功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解放军军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0年入朝参战的26军政治部主任王直将军曾经多次说:“志愿军同朝鲜人民鱼水情深,军民关系好得很,不打仗时,大部分官兵都住在群众家里,就像一家人。”
在朝鲜战场上,王直曾不顾生命危险,抢救过朝鲜的两名儿童和一位老大娘。他当时驻在黑水桥群众家里,一天遇敌机空袭,村里群众四处躲藏,一个朝鲜小男孩在雪地里大哭,被敌机猛烈轰炸吓坏了。王直不顾敌机扫射,猛冲过去,一把抱起小孩跑到一块大岩石下隐藏起来。
1951年5月间,王直去兵团开会路过永善里,正遇到一所小学校舍被敌机轰炸起火,他立即停车,带着随员奔向火场,帮忙扑灭大火,群众很感谢志愿军。他还经常把节省下来的口粮、罐头等送给驻地贫苦群众。他说,我们有好吃的,都会送给驻地群众,群众有好吃的,也主动送给志愿军,还帮助照顾志愿军伤病员。
“抗美援朝精神至今仍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王直将军的谆谆教诲,正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学习、借鉴和弘扬的!
(2013年我发出本文时,王直将军还健在,2014年4月7日在福州逝世。--博主2015年2月注)
三,巴金的又一部不朽传世佳作
在看电影《英雄儿女》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真正的“英雄儿女之父”——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妻子萧珊。巴金(1904-2005)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1952年初,曹禺受当时的中宣部文艺处长丁玲之托,写信给家住上海的巴金,动员他参加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组。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行前准备,3月初,以巴金任组长的17名创作人员开始了从未经历过的军旅生活。他们伴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声,踏上了满目疮痍的朝鲜土地。在朝鲜战场上,巴金同创作人员深入到志愿军中,同许多战士结下了深厚友谊。
最近,我在旅美华侨、建国后我军第一代文艺女兵胡克玫大姐的博文里了解到:中篇小说《团圆》,是1952年10月巴金到抗美援朝战地体验生活,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志愿军65军作战地采访,了解到:一次582团2营6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和战友们坚守67高地,敌军李承晚部队一万多敌人向我阵地步步进逼,战况十分危急。赵先友用步话机向团指挥所报告:“团长,敌人上来了,开炮打吧!向我开炮吧!”战斗胜利结束后,光荣牺牲的赵先友被追认为特等功臣。
1953年6月9日,志愿军73师218团战士于树昌在战斗中也喊出了“敌人上到我地堡顶上了,向我开炮!”随后,他拉响了最后一根爆破筒冲向了敌人,和敌人同归于尽。
邱少云,为了掩护大部队的隐蔽,忍受烈火焚身的苦痛,壮烈牺牲。
黄继光,以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碉堡枪眼,让部队顺利攻占敌军阵地。
------像这样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英雄,在志愿军中何止千百!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它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十五个国家的联合国军队,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一雪中华民族百年来饱受侵略的耻辱。抗美援朝为新中国赢来了十几年和平建设的时间。为国牺牲的中华儿女永垂不朽!
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确实是最可爱的人,作家巴金被志愿军战士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经过9年的沉淀之后,他在1961年8月号《上海文艺》上发表了小说《团圆》。
小说刊出后,引起了茅盾、夏衍、荒煤的关注,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读了《团圆》后,责成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它改编成电影。长春电影制片厂领导接到文化部下达的任务后,深感此事责任重大.经研究决定,将这一重任交给了老八路、著名导演武兆堤和抗美援朝时志愿军47军政治部秘书科科长毛烽改编成电影剧本。于是三年后,电影《英雄儿女》横空出世。
巴金当年写小说《团圆》,原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酝酿的。后来改编成电影剧本《英雄儿女》的时候,是根据抗美援朝战场上几个人的真实故事进一步创作而成。他创作的因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而被迫与女儿分离的父女在战地团圆的小说里,几个主要人物:为消灭敌人而壮烈牺牲的英雄“向我开炮”的王成,军政治部主任王文清,活跃在战地,为战士高歌“烽烟滚滚唱英雄”的文工团员王芳等,都有鲜活的的原型。除了王芳是王文清的女儿这些情节是作家根据生活事实进行艺术再创造的以外,其他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基本都是小说里就有的:王复标、王芳、通信员小刘---
1991年8月巴金重访65集团军,为英雄赵先友的塑像题字:“王成式的战斗英雄一特等功臣赵先友”。
革命前辈和电影工作者创作《英雄儿女》,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没有革命的激情和奋斗精神,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对人类文明的责任感,没有脚踏实地的作风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是创作不出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感,振聋发聩、催人奋进的文学、文艺作品的。小说《团圆》和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将一定是巴金的又一部不朽的传世佳作!
"851!851!我是延安!我是延安!"
"延安!延安!我是851!我是851!"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亲爱的王政委,同志们!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
电影《英雄儿女》诞生几十年来,久映不衰,深入人心。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志愿军战士王成面对美国侵略者,手握爆炸筒,眼冒怒火金星,那惊天动地撼人心魄的纵身一跃!-----
那首高昂激越、气壮山河、令人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永远回荡在我们的心田。志愿军的伟大功勋将永垂史册。抗美援朝战争所创造的伟大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前进!我相信,电影《英雄儿女》一定能够把这段辉煌的历史,和那些被人们所热爱、缅怀的共和国卫士的名字传颂下去,直到永远!
(全文完)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八月桂花2013年7月8日,文中照片除标明“博主提供”外,均取自网络)
链接:电影《英雄儿女》(故事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d0c150100068l.html(沂蒙老兵)
博友评论精选49丑牛: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看过无数遍。电影中的英雄始终在鼓舞着我们,我的哥哥就是志愿军,可惜他已经不在人世了,可是哥哥和无数的英雄形象一样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梅子A:《英雄儿女》是部队战前动员最好的形象化教材。
博主回复: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英雄儿女》让人百看不厌?革命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浪漫主义浇灌了她,这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红色文艺经典!
革命前辈创作《英雄儿女》,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没有革命的激情,没有崇高的理想,创作不出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感,振聋发聩、催人奋进的文学、文艺作品。
真水无香:熟悉的电影,陌生的故事。谢谢分享!经典就是经典,《英雄儿女》这部电影迄今为止看了有几十遍,确实是百看不厌。
冷眼向洋:《英雄儿女》,用鲜活的银幕形象诠释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精典之作。
景观妙趣:抗美援朝时期的电影是我最喜欢的影片,电影记录的英雄王成“为了祖国,向我开炮”!志愿军为祖国,义无反顾,真可谓——生命诚可贵,祖国价更高。闻之桂花的父亲倾心关注着《英雄儿女》,老人家为之做出了努力,“一部电影穿透了万水千山,也穿透了人们心中的云雾雨雪。”在此向志愿军致敬!向歌颂宣扬志愿军的老一辈致敬!
麻雷子:看过无数遍,无数次感动落泪,这部电影溶在我们血液里了。
老百姓LPC:难忘那些忠勇可嘉的英雄,怀念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
戴晓东:《英雄儿女》不愧是一部经典的中国战争片!电影背后的故事,鲜为人知让人感慨。整部戏里,几个主要演员如王成、王芳、王主任、张团长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Vincent:《英雄儿女》,堪称经典!影片所弘扬的英雄气概和壮烈豪情永远不会过时!相比之下,今天的好多影视作品简直就是垃圾。
博主回复:有比较才有鉴别。近三十年来,在教育问题上我们缺失得太多太多!
六旅:记得在70年代,《参考消息》报道,就是这部由珠江电影制片厂译配成粤语的《英雄儿女》在香港各大影院上映,创下很高的上座率!香港的影评人士惊呼:一部大陆的黑白方块片竟然把外国的彩色宽银幕片打败!可见此片的感染力之强!
阔海孤帆:灯光是不会灭的!老英雄老作家永远不会忘!
燕山明月:抗美援朝精神至今仍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诗剑:电影<英雄儿女>,我最爱的一部电影,每个人物都是鲜活生动的典型。教育了整整二代人!
向老首长致敬。稍稍等:在90年代初一次中台合资开业酒会上,作为招待方我有幸见到电影《英雄儿女》里王芳的扮演者刘尚娴老师。在与她交谈中我俩眼直瞪瞪的望着她,虽然已不是年轻的“王芳”了,但是眉宇间仍是那个清纯可爱王芳的影子。当时见到她令我激动得不行,但是刘尚娴温文尔雅,笑容可掬,表现得很低调,以至于酒会上很多人并不知道“王芳”来了~~~~
电影《英雄儿女》教育了我们一代人,是我们那个年代青年人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崇拜的偶像!
蓝天:伟大的父亲,我最喜欢的电影。看了,我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了。非常感动。永远的感动。真不错~
老大jim:最喜欢这部电影了,电影里的英雄人物王成,打小就是俺心灵里的绝对偶像。
秋枫:
当年,我们是看着电影《英雄儿女》长大的,王成和其他的那些志愿军英雄们都曾是我们而是理智要学习的榜样。那首《英雄赞歌》今天听这依然会热泪盈眶,还有片中的那首合唱歌曲《为了朝鲜,为了祖国》也是很感人的一首歌,气势滂沱。博主回复:是的,《为了朝鲜,为了祖国》把整个影片再次推向高潮和升华到最高境界,表现了“战争是军人的最高价值”这个主题。本片不论从剧本、作曲、演员阵容、摄影艺术等方面都堪称经典,不仅是红色文艺经典及抗美援朝史诗,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是跨时代、跨国界的精神丰碑。一个个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谱,就是一部部中华民族不畏列强的英雄史诗,一座座永远耸立在人民心中的不朽丰碑。
绿色一瞥:
铁血军魂铸丰碑:志愿军英雄礼赞[配字酷图收藏与视频]——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胜利60周年
烈士长眠于九泉英灵永存照寰宇
人民铭记于心间英雄常在咏功绩
人民军队以弱势装备打败现代装备永驻辉煌
人是战争中的决定性因素承毛泽东军事思想
英雄之师浴血鏖战岂容联军踏国土倭寇猖狂
狭路相逢勇者胜打出中国军威国威捷报频传
结束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之时代举世绝唱
保障新中国经济建设维护亚洲和平凯歌奏响
十八万烈士遗骨葬朝鲜英雄忠魂诏日月江山
抗美援朝精神永存志愿军功勋卓著千古颂扬
一个个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谱,就是一部部中华民族不畏列强的英雄史诗,一座座永远耸立在人民心中的不朽丰碑。继承弘扬志愿军将士“不畏强敌、卧冰饮雪、炒面充饥、前仆后继、冲锋不止、勇于牺牲”的英雄精神,构筑起中华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战胜一切胆敢挑衅入侵之敌,誓死捍卫我国神圣领土钓鱼岛和南海诸岛,亮我军魂壮我军威耀我国威!
秋枫:《为了朝鲜,为了祖国》,多少中华儿女就这样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了鸭绿江,当年的他们凭着一把炒面一把雪,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过了三八线。毛泽东说“唇亡齿寒”,保卫了朝鲜也就是保卫了新诞生的人民共和国,在当年的志愿军中,有多少人血洒他乡、尸埋异国,他们凭着顽强的斗志,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气概,让麦克阿瑟们看到中国军人的风采。
博主回复:《英雄儿女》诞生半个世纪后,原创作家巴金、个别主要演员(田方)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革命人的精神,已经成为永恒的经典。
本文中的故事,并不是我从小就知道,而是多年来不断了解到有关情况、自己去发现和丰富认识,串起来才写成的。故事发生是有具体时间地点的,而精神财富则是属于跨越时代、穿越时空的无数后人的。
碧古轩主人:很感动。有这样一个革命的父亲,有这样一个传奇的故事、这样一个感人的影片。当年《虾球传》作者黄谷柳曾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家赴朝慰问团,与巴金一起深入前线采访志愿军将士。访问结束后,他和巴金都没离开前线,而是选择继续留下,他们在团指挥所的壕洞里待了一些天,他们还接触了文工队,文工队之前好几位队员英勇牺牲。黄写了《和平哨兵》,并留下了大批照片。巴金回国后写了小说《团圆》。博主回复:谢谢战友作家来评并记录巴老的故事!革命前辈创作《英雄儿女》,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没有革命的激情和奋斗精神,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对人类文明的责任感,是创作不出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感,振聋发聩、催人奋进的文学、文艺作品的。
紫丁香:原来【英雄儿女】这部电影的背后也是这样的感人!电影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品质融汇在了电影之中,您的父亲更是功不可没!再加上好的演员,让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一部好电影!您对这部电影的回忆更是细致,让我感动!
猫耳洞与机窝:感谢英勇的志愿军将士,感谢伟大的彭德怀元帅,尤其感谢那些长眠在异国土地上的英烈,我们打赢了这场被人强加的战争,这不仅仅是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打出了比较安定的鸭绿江边境,更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耻辱。知耻近乎勇,中国人民是知耻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八国联军在天安门广场阅兵的奇耻大辱,现在我们把十六国联军从鸭绿江边赶过了三八线,在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可能还是贫穷的,但是我们不再是一个弱国。我们既然能够帮助朝鲜保卫社会主义政权,当然更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 随风:《英雄儿女》,我军电影不朽的丰碑!它凝结承载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是我们继承革命前辈事业的好教材!拜读桂花战友这篇文章,知道了这部电影后面的这么多故事,更喜欢这部电影!
- mofang:根据巴金的短篇小说《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是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经典之作!这部感人至深的影片,我从小学到中学阶段看过不下几十遍,有进电影院看的,也有在学校大礼堂里看的,还包括在露天电影场看的,反正只要有机会就不愿错过,怎么看都看不够,常常是看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