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CTV11频道及《戏曲采风》的吐槽 cctv11戏曲频道宣传片

“我不禁也感慨一下戏曲频道的受众定位。一方面我们在迎合那些年龄大文化层次低的老戏迷,这表现在播放大戏的栏目最受追捧;另一方面我们想拉拢那些从不看戏的外行观众,表现在《梨园闯关我挂帅》这样的节目定位。而恰恰忽略了像我这样的,年轻的,受过高等教育,对戏曲痴迷但还保有理智,并愿意为其付出的观众。”——完全赞同冰弦的这一观点啊!

戏曲频道的节目,我如今最喜欢的是《戏苑百家》和《青春戏苑》。《戏苑百家》尽管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但已经是目前可见的电视戏曲节目中最有深度的了;作为戏曲节目主持人,白燕升老师亦可称得上是当下的第一人。《青春戏苑》中年轻演员也许在演唱上都还不够成熟,但满台的青春靓丽、生气勃勃着实颇为赏心悦目。老艺术家们纵然千般好万般好,但毕竟已经是属于过去式,而这些年轻演员才是戏曲未来的希望。特别是前段时间改版过后,节目的可看性有了更大的提高,形式更活泼,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演员的精彩演出,还能从主持人与演员、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中了解到他们的成长历程、台前幕后乃至于八卦。毕竟,这些年轻人中的大部分还是没有上《戏苑百家》去讲述自己的机会的。

对《戏曲采风》的感觉有些特殊。我对节目有一肚子的意见,但是又只要有可能,一定是会看的。但该栏目的定位的确存在问题:究竟是希望办成戏曲界的《新闻联播》还是《空中剧院》待播出剧目的预告片,或者是大杂烩?

——如果是新闻类栏目,就应该保证时效性、内容的全面性。

但遗憾的是,这两点《戏曲采风》基本上都没有做到。

从本人的观感发现,对京剧基本上可以保证时效,但对其他剧种就难说了。

譬如,如果问:对戏曲界而言,两项活动,一是最高奖梅花奖比赛及颁奖活动,二是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擂台赛,哪个更重要、更具有新闻性?答案显然应该是前者。但今年梅花奖活动进行期间,占据《戏曲采风》节目的几乎都是后者,关于梅花奖颁奖的消息则是在事后很久才播出,作为央视的媒体优势实在是没有任何体现。

再如,今年上半年昆剧界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了一系列重要演出活动,其中不乏“大熊猫们”难得一见的演出。毫不夸张的说,这样的演出可能是演一场再不会有下一场的珍贵。不仅《戏曲采风》应及时报道,《空中剧院》也应该录播才是。遗憾的是,这些演出亦少见报道。(当然,也可能有,只是我没看到。)昆剧作为真正的“国粹”,在戏曲频道对其的关注实在是太少了。

《新闻联播》在报道完领导人的行踪后,还要国内国外全面报道,但《戏曲采风》被少数京剧院团占据了太多的时间。京剧的确挺能折腾事:青京赛、学京赛;研究生班、流派班汇报演出;票友赛;纪念流派宗师演出;逢年过节名家名段演唱会;**剧院青年演员擂台赛;青年演员邀请赛……这些演出无论水平高低,基本上是场场必播。于是《戏曲采风》就得跟着报道,少数几张脸出现的频率实在太高。给人的感觉是:京剧界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其他剧种再大的事也是小事。其他剧种梅花奖演员的待遇真是远远比不上那些个研究生班、流派班里的京剧青年演员。俺对京剧原本并不反感,当年对戏曲的最初兴趣就是源自京剧,对张火丁、史依弘等京剧演员也挺喜欢。但京剧尤其是某些强势京剧院团在戏曲频道的“霸道”有时却令我生出逆反情绪来了。

《戏曲采风》一年算下来播出的时间扒拉扒拉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中国有那么多的剧种,那么多的地方戏曲院团,京剧不容易,这些剧种和剧团更不容易。从有限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真希望节目能多关注他们。就是一般演员和剧团排不上队,那些梅花奖得主及他们的获奖剧目总该轮着被介绍介绍吧。

——《戏曲采风》显然已经成为《空中剧院》待播出剧目的预告片播出地。

在预告片中太多地充斥语汇单调的对剧目的表扬(反正一律是离演出还有一段时间,就有很多观众来到剧场;演出取得圆满成功,精彩的演出赢得了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云云。采访观众一律是表示能看到演出很高兴、很荣幸、很受教育云云。听到这些解说词,总会让我回想上小学时无中生有要憋出一篇做好事啥啥的作文来的痛苦。)及演职员对《空中剧院》几乎众口一词的感恩;还有就是对《空中剧院》栏目组的自我表扬(诸如工作人员早早地赶到剧场,安装好机器设备并认真地进行调试等等。这难道不是电视工作者应该做的事么,有必要一次次地说吗?)。还有便是素材很少的预告片常常要分成两集播出,而两次播出的内容却存在大量重复,注水感严重。莫非这是体恤老年戏迷观众记忆力不好的缘故?

——《戏曲采风》有日益低龄化,成为大杂烩的趋势。

如今的戏曲采风少见了诸如多年前《陆游八百年》那样有文采、有深度、唯美的片子(当然象《长江戏话》、《中国豫剧》以及关于越剧的一些专题片也还是挺好的),反而呈现日益低龄化的趋势。振兴戏曲要从娃娃抓起是没错的,但不同栏目应该有不同栏目的分工。譬如《快乐戏园》是给小朋友的,《梨园闯关我挂帅》是给非戏迷的,《戏迷擂台》是给票友的,那《戏曲采风》就应该是给戏迷的。因为大概只有他们 才会想起来看这个节目,对节目中报道的戏曲动态有兴趣。戏曲原创动画很萌很可爱,但它播出的平台应该是少儿频道而绝非《戏曲采风》,包括“今天我上镜”里的那些关于小戏迷的节目也是如此,甚至《快乐戏园》也应该争取进入少儿频道。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其期望的目标观众——小朋友看到节目。这和饭店、服装店要集聚在一起开才会生意好道理是一样的。当我在《戏曲采风》里看到居然在教3、4岁的小朋友读“日”的正确发音和“1+1=2”的算术题时,我真的黑线了,我不得不换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以年轻戏迷较多的越剧为例,有众多粉的知名演员只要有演出活动,都会有现场戏迷第一时间发布文字、照片及视频。戏迷素质的提高加上设备的进步,使得这些报道质量颇高:文字会包括HC型的看戏追星流水、严肃认真型的观后感、文艺青年型的回味赞美散文诗歌等等全方位内容;照片数量不仅多且精美程度直逼专业水准;各种不同视角的视频可以满足视听或专门HC某人等不同需求。这些材料较之记者干巴巴报道(当然,很多记者也想生动些,但因为种种限制而不能实现,对此表示理解)要更及时、更具有诚意,更生动。而这些戏迷,如同冰弦所说的“年轻的,受过高等教育,对戏曲痴迷但还保有理智,并愿意为其付出的观众”,恰恰正是《戏曲采风》及戏曲频道最最应该争取的观众群!

在戏曲不景气的今日,还有这么多电视人在做着不能贡献高收视率高广告收入的戏曲节目,心里当然是肯定与感谢的。所谓爱之深,所以责之切。

传统文化能否复兴我不知道,但我却越来越觉得这是必须的。

“专家还特别提到了要争取老师等有影响力的人。”——这话俺爱听。虽然我算不得有影响力的人,但一年也能接触约两百学生,我会在教学工作中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给学生以引导。

最后,向“愿意拿自己的青春甚至穷自己一生为这个行业奋斗”的冰弦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关于CCTV11频道及《戏曲采风》的吐槽 cctv11戏曲频道宣传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9276.html

更多阅读

关于《B区32号》的吐槽 b区32号放屁片段

和我在一间寝室里的另外两个男人还没有睡,一位在读英文,一位在看英文电影练听力,我姑且也应景一下,借着两个小时以前两杯咖啡的效力吐槽一下吧。今天看到一篇以咆哮体评论电影《B区32号》的文章,笑了好久,再到豆瓣上查影评,也是骂声一片,突

声明:《关于CCTV11频道及《戏曲采风》的吐槽 cctv11戏曲频道宣传片》为网友留胡渣的硬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