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河豚日本人最盛》转载 河豚鱼

本站编辑:周鑫

  中国有句俗语叫"拼死吃河豚",吃鱼吃到搭上性命的份上,可见河豚鱼有多鲜美。世界上吃河豚吃得最凶的当属日本人。

  河豚鱼种类繁多,主要产于沿海江河口,是一种味道极为鲜美但又含有剧毒的鱼类。1983年日本厚生省在一份关于确保河豚卫生的文件里规定了22种可食用的河豚。但实际上日本人最常吃的也只不过3、4种。其中最受欢迎的也最昂贵的是虎河豚,用它制作的生鱼片被认为是日本"白身生鱼之王"。

  据了解,为防止吃河豚中毒,日本各县政府针对河豚料理的制作均有严格规定。制作河豚的厨师必须经过学习和考试领取执照。该执照只在所发地区有效,如果去别的县,还要重新参加那个县的考试。当然也有的县"网开一面",只需重新登记一下就行。

  在日本从事河豚料理的厨师通常被称作"河豚调理师"其资格考试分两个部分--河豚相关知识及法规、食品卫生知识等理论部分,以及河豚种类的鉴别、内脏的鉴别、除毒技术、烹调技术、卫生处理等实际操作部分。

  日本沿海各地都出产河豚,从濑户内海经关门海峡西出东海、黄海,是河豚最主要的渔场,就以往的统计来看,天然河豚鱼获量最多的地方是九州、四国以及山口县,福井、富士、石川等县也有。总体来说,日本的天然河豚产量明显呈下降的趋势。

  河豚的产卵期是春分和秋分这两段时间里,这也是河豚捕获量最高的时候。

  据说,河豚产卵时,景象非常壮观,先是几只雄性河豚开道来侦察是否安全;接着是雌性河豚驾到,在岩石缝隙产卵;然后是大批的雄性河豚蜂拥而至,撒下精子。此时的海水几乎变成了白色。这是一个生命诞生的神秘瞬间。相对雌性河豚来说,雄性河豚数量要大得多。为了繁衍自己的子孙,雄性河豚之间在本能上展开激烈的竞争。

  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河豚的产卵数正在锐减,捕获量也大不如以前,人们担心不远的将来,这些河豚产卵地以及河豚渔场会不会逐渐消退,到那时日本人就只能吃人工养殖的河豚了。

  我在日本生活过18年,河豚吃过不少次,虽然听人说吃河豚弄不好要中毒,但我一直都不太在意。我想,既然河豚在日本能堂堂皇皇地端上餐桌,想必不会有什么危险,而且我也听人讲过,做河豚的日本厨师都受过专门的训练,有"上岗证",这就更让我放心地去吃了。虽说如此,世间一辈子坚决不吃河豚的也大有人在,我周围就有几个。当然河豚也不是想吃就可以随便吃上的,它的价格远比其他日本料理高出许多,当你走进河豚店时,一定要先估量好自己的付款能力。当然此事倒也不难,因为河豚店门前大多摆着菜单,明码标价,一目了然。

  河豚为什么特别贵呢?一是从事河豚制作的厨师需要特殊的培养和训练,河豚在流通和加工上也比其他鱼类繁琐和复杂得多,这部分费用必然反映到成本上来;二是物以稀为贵。近年来,天然的河豚资源急剧减少,供给极不稳定,取而代之的是人工养殖.后者的价格倒还说得过去,贵的是前者——天然河豚,尤其是虎河豚,其价格高到每公斤单价1.5~3.4万日元(人工养殖的每公斤仅为4千-6千日元)。如果你想去河豚料理店吃上一顿天然虎河豚,一个人就得需要3~4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00元)。即使是吃比较便宜的人工养殖河豚,一个人也要花上5千日元左右。这也是人们不敢轻易问津河豚料理的原因。

  我曾去过日本最大的鱼类批发市场东京筑地市场,看过那里的河豚竞卖现场。河豚鱼的买卖一直还延用着传统的竞价拍卖方式,中介人和竞标人各将一只手伸入黑色布袋内,用手指比价,一旦定好成交价立刻就可运走。

  吃河豚容易拍河豚难

  写日本的河豚文化,就要专门去日本再品尝一下这道带有刺激性的东洋名菜。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本来只打算品尝一次的河豚,却在短短的十几天里,连续吃了5次。这倒不是因为我吃河豚走火入魔,吃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而是每当我要河豚制作过程的照片,每次都遭到了他们的婉言谢绝,理由是做河豚的厨房不准外人进去,拍照就更不可能了。

  拍不到河豚制作现场的照片,这篇报道就不算完整。不得已我只好"豁"出命来,一次又一次地去吃河豚,一次又一次地去求河豚店允许我拍照。从赤坂吃到新宿,又从新宿吃到了神田,再从神田吃到了筑地。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筑地的一家叫做"天竹"的河豚料理店遇上了一位好说话的小林店长,他允许我拍照,但那天不行,因为当时已是晚上7点左右,客人正多,他们太忙,顾不上我。如果另找一天上午11点来拍照,他就可以帮我安排。我当即和他敲定,3天之后的星期六上午11点再去。

  那个星期六的上午11点,我如约来到了天竹河豚店。上次是晚上来店,没能看清店周围的环境,原来天竹店正好坐落在东京筑地鱼类批发市场的对面,门前就是宽阔的晴海大道。据日本朋友介绍,这家天竹店还相当有名气,很多人都知道。它的规模和气魄确实非其他店所能比肩,整个一座五层大楼都属于它。一楼至四楼是大餐厅,五楼是单间,拥有200多个席位。当然店长的肚量也是其他店的店长所无法比拟的。天竹店内外的装饰亦别具一格,大门的正上方挂着一块大匾,上面画着一只巨大的河豚。匾两侧的大牌子上分别写着"天"和"竹"两个黑色的大字。一进店左边是一个大鱼缸,里面养着几只虎河豚供人欣赏。一层大餐厅面积约100平米,有和式座席,也有洋式座席。因为有河豚火锅,所以每张餐桌中间都安装了一个小煤气炉。

  总体来说,日本的河豚料理店,门脸装饰都着力突出河豚的形象,有的是在门口挂一只或几只河豚形状的吊灯或模型,也有的挂上巨大的木雕河豚画,还有的把装有河豚活鱼的大鱼缸摆到玻璃窗前让过路人一看便知。

  小林店长把我领到位于地下室的厨房,介绍给了一位专作河豚料理的厨师,这位名叫松井力的师傅从事河豚料理近10年,已经培养出一大批徒弟。我随他走进大厨房,见好几位年轻厨师正忙着做各种准备。再往里走,有一扇门,松井师傅告诉我,这里边就是制作河豚料理的专用厨房。走进去一看,房间面积只有7、8平米大,中间有个大水槽,是用来放河豚的。松井师傅讲,切割河豚的地方一定要与做其他料理地方严格分开,河豚专用厨房除了河豚厨师以外,别人都不得入内;厨师本人离开时,一定要将厨房门用铁链锁锁好。他还指着一个放在地上的带盖的铁桶对我说,那是专放河豚内脏等有毒部位的,装满后必须锁起来,拿到专门地点去处理掉。如果不采取这些严格的措施,一旦河豚的有毒部分流失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在我和松井师傅说话时,陆续有人将一箱箱冷冻河豚搬了进来,水槽里也放满了各种形状、颜色、大小不一的河豚鱼。松井师傅一一向我做了介绍。

  松井师傅的一个徒弟已经开始切割河豚了。我问这位年轻人学做河豚要学多长时间才能拿到执照并独立工作,他说至少需要半年,如果考核不及格,还得延期。他所说的半年是指已经掌握了一般日本料理技术的厨师而言,如果是从头学厨师的人,没有5年以上的时间是很难通过考核的。我问他,做河豚最难在哪里,他说当然是除毒作业,就是把河豚鱼体内的有毒部分干净彻底地切除掉。可不是嘛,除得不干净可要出人命的呀!另外比较难掌握的就是识别河豚鱼肉质好坏的眼力,肉质不同,价格差别很大,具不具备这种能力,直接关系到店铺的信誉。在我拍摄这位年轻厨师切鱼的动作时,看得出他有些紧张,真担心他别紧张得将有毒的部分放错了位置,因为他做的这份河豚料理待会就会端上我的餐桌。追求精致的河豚料理提起河豚料理,首先是“刺身”即生鱼片。白色透明的河豚生鱼片,经过厨师灵巧的双手,可以在青瓷大盘上拼出牡丹、菊花、仙鹤、孔雀或蝴蝶等图案,拼好的生鱼片还能透出盘子的底色来,一看上去就很有美感,更不用说亲口品尝了。日本人吃河豚生鱼片时所蘸的佐料也与其他“刺身”不同,其佐料的调制,各店都有自己的秘方,但基本上离不开酱油、醋、切碎的小葱、带有辣椒的萝卜泥和柠檬等,味道酸溜溜的,入口非常爽。

《食河豚日本人最盛》(转载) 河豚鱼
  河豚料理中最上等也是最昂贵的要属“白子”了。白子是公河豚的生殖腺即精巢,一般只在冬季的1、2月份才列入菜单,因为这时候的精巢长得最大。“烤白子”“炸白子”“白子豆腐”“白子天妇罗”等都属于餐桌上的“一品料理”。

  河豚火锅亦是河豚料理中主要的一种。放些鱼肉进去,但更多的是带肉的鱼骨头,再配上白菜、豆腐、茼蒿之类的,吃起来香喷喷、热呼呼的。

  凉拌河豚皮丝(开水焯过)和皮冻是再好不过的下酒菜了。

  吃河豚肉,当然也要同时喝用河豚鳍泡的清酒——把干燥的河豚鳍用炭火烤得半焦不焦,放进酒杯,倒入烫得很热的清酒,盖上盖儿闷一会再喝,一股子异香扑鼻而来。喝到微醺时,再吃“杂炊”。“杂炊”就是在火锅的剩汤里加进米饭,打进个生鸡蛋,撒上些碎葱,如果嫌淡,再加点盐,吃法有点像中国南方人吃的泡饭。

  河豚肉白味淡,正符合日本人喜好清淡的饮食习惯。河豚肉是高蛋白质低脂肪(水分78%;蛋白质20%;脂肪0.1%),这一点和牛肉有些近似。

  松井师傅不愧是河豚料理的名厨,操作非常麻利。只见他抓起一条一尺多长的虎河豚放在案板上,小刀一挥,先割鱼头,切鱼翅,然后剥鱼皮、取内脏、除眼球,再洗净切片、切皮、摆拼盘,三下五除二,一大盘精美的河豚生鱼片就做成了。

  看上去好像很简单,实际上松井师傅做的每一道工序都是需要相当细致和熟练的技术的。就拿其中的切片来说吧,鱼片必须切得薄而均匀,否则不易嚼动,也影响美观。片皮更是一门技术,要把已经很薄的鱼片再片去一层,留下的一层方可切丝食用。再有就是摆拼盘,将切下的薄肉片一片挨一片、一圈压一圈地顺着青瓷大盘外沿向里摆,最后摆成一朵怒放的大菊花形。最外的一圈“花瓣”还要留出一个缺口,放鱼皮丝和小葱段儿用。日本人的那种对任何事务都一丝不苟、追求精致的行事作风,在制作河豚料理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人用舌头品尝菜肴,而日本人则用眼睛品尝菜肴。这话看来一点不假,日本人制作的每一道菜,都讲究外观之美,更何况河豚这种高级料理了。对日本人来说,料理首先要看着舒服,然后才是吃起来香。很多刚来日本的中国人,感觉日本料理总是吃不饱,盘子上来一大堆,可是盘里的食品却少得可怜。我们的同胞是讲实惠的,眼福终究不能填满肚子。松井师傅指着他刚刚摆好的“大菊花”问我:“这盘生鱼片待会就端到你的餐桌上去,你现在还敢吃吗?”

  我说:“当然敢吃!”

  “那就好,一般看过血淋淋的宰割过程后,好多人没了食欲,或者干脆就不敢吃了。”

  松井师傅接着还向我解释说,河豚的毒素基本上都集中在内脏里,其他鱼的内脏吃了都很有营养,唯独河豚的内脏绝对不可以吃,尤其是它那肥大的肝脏最具毒性。在日本吃河豚中毒死亡者有一半都是因为吃了河豚的肝脏所致。河豚毒量之大令我后怕。

  资料显示,一只虎河豚的肝脏里总共含有32万5千MU毒量,而一个成年人的致死量为1万MU,也就是说,一只河豚肝脏的毒量能导致32.5人死亡。除了肝脏,河豚的卵巢、睾丸以及血液也含有较强的毒素。肾、肠、眼、腮、脑髓等次之。鱼肉虽不含毒素,但鱼死后容易被内脏毒素侵入而带毒。在宰割时如果不请注意,内脏的毒素也有可能污染鱼肉而引起食肉中毒。当然河豚鱼毒力的强弱,也随鱼体部位、品种、季节、性别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听松井师傅讲,即使是一起吃河豚的人,有人中毒,有人则一点没事;小孩和大人食后的反应也不一样。所以说,导致吃河豚中毒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

  据了解,河豚鱼的毒性稳定,加热、日晒,盐渍均不能破坏。其毒素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和神经末梢,尤其是呼吸肌和呼吸中枢,可造成呼吸麻痹而致死。

  河豚鱼中毒时,潜伏期仅为10分钟至3小时,早期症状是口唇、舌、指尖发麻,眼脸下垂,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便血,进而出现口唇、舌尖及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麻痹、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那么一旦中毒,应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呢?

  发现有人食河豚中毒后,首先是催吐,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后壁诱导催吐,或灌入肥皂水及麻油催吐,反复洗胃。然后口服硫酸钠或硫酸镁导泻,以此促进毒素的排泄,减少身体对毒素的吸收。再就是对症处理。让休克患者平卧,头稍低,注意保暖。对昏迷、呼吸困难者应及时消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坦率讲,我做这次采访之前,丝毫没把吃河豚当作什么危险的事,所以才敢吃个没完没了,可谓“无知者无畏”。但随着对河豚毒的深入了解,我甚至有点后怕了。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河豚鱼,竟有那么大的毒性,早知道我就不会那么肆无忌惮地吃河豚了。

  我问松井师傅,客人来这里吃河豚,难道就不怕中毒吗?

  他说,近年来在日本吃河豚中毒死亡者,几乎都是那此时自己钓着了河豚,也不知如何除毒就吃了的人,而客人在河豚料理店里吃的河豚鱼肉,都是经过我们这种专业调理师进行除毒处理后的河豚,吃了是绝不会中毒的。

  有人这样形容,如今吃河豚中毒的几率,就好比你买彩票中了头等奖,或者是你乘坐的飞机从天上栽下来,其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所以我在想,敢乘飞机到日本旅游的人,也就大可不必担心吃河豚会中毒了,因为后者的危险度恐怕还不如前者呢。

  据统计,在从1886年到1989年的104年间,仅登记在册的就有12,872人因吃河豚而中毒,其中7,002人死亡,致命率占54.4%。但在最近的十年里,由于日本各地方政府加强了相关条例的制定与实施,加之消费者对河豚认识也有所提高,吃河豚而中毒的事件一年比一年减少。到了2000年这一年,河豚中毒者仅有40人,而死亡者为零。

  不管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有某种食物和某种食物不能一起吃,否则就容易中毒的食物禁忌说法。我记得小的时候听大人讲,红薯和柿子就不能一起吃,至今我也没有搞清楚它有没有根据。此外,在中国和日本都有螃蟹和柿子不可同时吃的说法,因为螃蟹消化快,容易烂,而柿子消化慢,二者在一起吃,坏肚子的可能性就大。在日本,不能一起吃的还有诸如田螺和荞麦面、田螺和芥末、蛤仔和松茸等等,据说可信度都不高。至于河豚和哪些东西不能一起吃也有一些说法,比如河豚不可和小豆饭以及夏菜一起吃等等,这也是没有什么科学根据的。

  河豚屡登日本历史舞台

  日本媒体曾经爆出过一条惊人新闻:日本养殖河豚鱼的主要产地长崎县有6成河豚鱼养殖业者使用福尔马林(福尔马林是一种剧毒物质甲醛的水溶液。在日本毒药取缔中将福尔马林列为取缔对象,在日本食品卫生法中禁止福尔马林添入食品——作者注)驱除寄生虫。为此,日本政府紧急设立农林水产省养殖水产品安全确保对策本部,对日本养殖的河豚鱼严加检验,并对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福尔马林药液的河豚鱼禁止上市。日本长崎一带因使用福尔马林药液而被封存的河豚鱼已达166万尾。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河豚鱼养殖相关各县对福尔马林等未承认医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这一事件就发生在一年前的2003年4月,全日本社会为之震惊。其实在日本的历史舞台上,河豚多次扮演过轰动全社会的关键角色。

  河豚第一次登上社会舞台,是在日本战国末期的丰臣秀吉时代。1592年,丰臣秀吉靠武力结束了群雄割据的战国局面,统一了全日本,其野心越发膨胀,打算一举拿下朝鲜。他从全国各地集结了15万大军于九州,准备实现日本历史上的首次渡海出征。由于此次侵朝计划纯属丰臣秀吉个人欲望所致,没有任何正当名义,致使诸候及将士都不愿参战,加之当时九州地区粮食短缺,全军上下怨声载道.粮食补给不上,将士们只好狂食海鱼充饥,当地海岸正好盛产河豚,结果有不少将士因吃河豚而中毒身亡,真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丰臣秀吉为此怒发冲冠,大吼道:想死也得给我死在朝鲜!于是紧急下达河豚禁食令。当然他那出兵朝鲜的计划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到了德川幕府的江户时代,河豚禁食令越发严厉。凡违反禁食者,没收家禄,断绝家名。据传,当时的日本武士不能食用两种鱼,一种是河豚鱼,另一种是鲚鱼。吃前者而中毒死亡,被认为是武士的耻辱;后者是因为其日语发音与象征主人的城楼一词相同,故也吃不得。

  虽说如此,违禁者还是大有人在,其中也不乏贵族和武士。尤其是在庶民阶层,河豚禁食令早已成为一纸空文,吃的现象相当普遍,只是食用方法与现在有所不同。据江户时期的文献记载,当时河豚是被做成河豚汁配上酱汤来食用的。食用河豚的习俗越盛行,中毒死亡者当然就越多。围绕着河豚到底该不该吃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江户时代的著名俳人松尾芭蕉,在他的俳句中把吃河豚者斥为“不知好歹”,而另一位江户俳人小林一茶则赞吃河豚为“不二之山”,意思是说:“不吃河豚的人,绝对不能让他看富士山之美”。

  在幕府末期,日本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叫吉田松阴(1830-1859),他开了两年的村塾,培养了不少明治维新时的风云人物。被处刑之前,他还不忘在狱中写下《不食河豚记》以警示后人:“世言河豚有毒,嗜之者甚夥,余独不食。非惧死也,惧名也。人必有死,固不足惧,然死生亦大矣,苟为一鱼之小而致死生之大,思之岂非有辱世名乎……或谓河豚之美,非众鱼可比,不食则不知其美。夫清人所恶之鸦片烟,其味非不美也。其味愈美,则其毒愈深。故今日嗜河豚者,他日必贪鸦片者也。”

  吉田松阴的思想为其弟子们所继承,他们发动了明治维新运动,从而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可是吉田的这个反对食用河豚的主张却没能被弟子们贯徹始终,而且正是他的一个大弟子伊藤博文,日后亲自下令解除持续了200多年的河豚禁食令。

  1888年,时任总理大臣的伊藤博文回到故乡山口县下关,住进旅馆春帆楼。正逢海上有暴风雨,捕获不到鱼虾,也是出于无奈,老板娘胆大包天,知法犯法,竟为这位总理大臣烹制了一桌河豚宴,其味之美,让伊藤博文赞不绝口,他叫来女店主问是何鱼,女店主只好坦诚说那是河豚鱼。伊藤博文得知后不但没有将其治罪,反而对她的勇气和坦诚倍加称赞,同时也作出决定,废除河豚禁食令。

  综上所述,在日本恐怕还没有哪一种动物有过像河豚这样不平凡的经历。

  “西施乳”与“铁炮”

  有读者会问,河豚明明是海里生长的鱼,为什么不叫海豚(其名早已有主了),却叫河豚呢?其实日语里的河豚一词最早来源于中国。在中国的长江里很早以前就生息着这种鱼,由于其味道鲜美,甚至超过了美味的猪肉(“豚”在古汉语是猪的意思),所以人们便把这种鱼叫做了河豚。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说法,比如河豚会吱吱地发出叫声,很像是猪在叫;河豚的肚子鼓起来时,胖乎乎的像猪一样等等。

  总之,有关河豚的文字记载,中国要比日本早得多。在秦始皇朝代的《山海经》、汉代的《论卫》、隋朝的《病原候论》等古书里,都有过关于河豚鱼有毒的记述,只是不同的时期河豚的叫法有所不同。到了唐宋时代,“河豚”二字已被固定使用,特别是宋代,河豚还登上诗人苏轼(1036-1101)那首《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同样是宋代诗人的范成大,在他的《叹河豚》里写道:“一物不登俎,未负将军腹,为口忘计身,餐死何足哭。”这和日本思想家吉田松阴的观点倒很接近。

  比苏轼和范成大都早的梅晓臣,在他的《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中,也有这样的句子——春州生荻芽,春岸飞扬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明代的《本草纲目》里更明确记述:“根深叶茂豚有大毒,味虽珍美,修治失法,食之杀人。”在明代的另一本书《五杂俎》中称河豚的精巢为“西施乳”,原文是这样的,“河豚最毒能杀人闽广所甚小然猫犬鸟鸢之属食之无不立死者而三吴之人以为珍品其脂名西施乳。”既然是将河豚比喻成绝世美女之乳,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那么多人敢冒死吃河豚了。同时是否也在暗喻,河豚毒之可怕,犹如倾国倾城美女,亦能乱世。

  日本也有拿河豚比喻女人的,但不是比喻美女而是丑女。河豚膨胀时的样子,如同蠢笨的婆娘、挺着肚子的孕妇以及动不动就赌气的怨妇。这一针对河豚的比喻,多少也反映了日本社会对妇女的歧视。

  河豚这两个汉字,在日本古时读“福”,很是吉利,但后来按现代标准语东京的叫法统一了鱼名,读作“不具”,虽不大好听,一想它的毒性,倒也恰如其“鱼”。除了河豚这个正规叫法之外,日本人还为它取过许多名字,其中当属江户时代被广为使用的“铁炮”一名最为形象。可不是嘛,一旦命中,难逃一死,再贴切不过了。但是也有另一种相反的解释更有讽刺味,当时日本使用的铁炮(即火绳枪)命中率都很低,即便对准你发射也命中不了,河豚亦是如此,吃了未必就中毒,所以用不着害怕。

  过去日本人吃河豚,明知有中毒死亡的危险,但还有人要吃,这并不等于说这些人活腻了想寻死,也不是觉得为吃河豚而死,死得值得,更不认为吃河豚中毒死亡是英雄之举,应该说他们只是抵抗不住河豚美味的诱惑,并存有侥幸心理罢了。

  如果说致死的方式,日本人更推崇另一种鱼,即鲤鱼。因为日本人认为鲤鱼非常坚强,受了刀伤也能坚毅忍受,一动不动地迎接死亡。在日本古代,就有把鲤鱼比作武士的,日本最独特的也是最残忍的剖腹自杀,据说就与鲤鱼有关。将刀插入自己的腹部极为痛苦,而且不容易马上致死,武士们以这种方式表示对主子的赤胆忠心和显示自己视死如归的精神。1970年作家三岛由纪夫在尝试了他的右翼革命失败后就是采取这种方式自杀的。

  鲤鱼也好,河豚也好,日本人最喜欢也是最奢侈的吃法就是一刀将活生生的鱼杀死,然后立刻享用,这样才更加新鲜可口。这又让我联想到了日本人的樱花情结,他们之所以喜爱樱花,也是因为崇敬像樱花那样的人生,在盛开得轰轰烈烈之际突然间顷刻调谢,那种令人扼腕叹息之美。

  河豚的汉字表达在日本也曾是多种多样。江户时代还有人把河豚写成“鳆”的,而“鳆”字本来是代表鲍鱼的。因而还发生过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有一位病患托人给他的医生送去一个条子,上面写满了他爱吃的东西,想让医生告诉他,其中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其中就有“鳆”,医生想当然把它理解成了鲍鱼,注明可以吃。那患者喜出望外,当即饱餐了一顿河豚,结果当晚一命呜呼了。

  过去中国有过“不吃河豚,不知鱼味”、“吃了河豚百无味”、“舍命吃河豚“等各种说法,但应该承认,将这些说法付诸实施,贯彻始终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近代中国一直有关于禁止流通和出售河豚的法律。受法律的限制,也因中日两国自然条件和社会观念的不同,中国人对河豚并不像日本人那样感到亲近。食用河豚尤其没有能够被中国的主流社会接受,只是在中国的部分地区还保留着一些吃河豚的习俗。但近年来,吃河豚的现象开始抬头,政府的规定也有所松动。1997年山东威海市成了中国第一个解除食用河豚禁令的城市。而在日本,尽管河豚禁食令存续了几百年,但从它出炉那天起老百姓就没有真正执行过。

  日本人之所以与河豚难舍难分,首先是从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谈起。日本四面环海,海岸复杂,加之四季分明,非常易于海洋生物和其他生物的繁衍和生长。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出了日本人对食材独有的敏锐感官和良好味觉。尽管理智上认为河豚鱼有毒,不得食用,但在感官和味觉上却无法抗拒河豚的诱惑。如前所述,河豚不管在日本引发多么严重的社会问题,包括去年发生的福尔马林事件在内,都不可能动摇在日本人心目中的独一无二的美食地位。这一点已被历史所证明。所谓日本的河豚文化,也许就是指日本人这种对吃河豚之情所独钟、视死如归的精神吧。

  但我认为,外国人大可不必把日本人这种舍命吃河豚的精神看得那么神乎其神,可歌可泣。有一首江户时代的俳句,更能帮助我们理解和体味日本人吃河豚时的感觉和心情。它把吃河豚比作去偷情,是这样说的:

  偷人家妻子

  惊心动魄又美味

  有如尝河豚

  据说,在日本的江户时代,有夫之妇若是红杏出墙,与别人通奸,丈夫即使将妻子与姘夫绑在一起,斩成四段,也不会被捕入狱的。看样子,想偷别人的妻子,似乎要具有“被斩成四段也无畏”的精神;而想吃河豚的人,也必须是提心吊胆吃得惊心动魄才够味吧。

  想想看,这难道不是对日本人拼死吃河豚所做的一个最恰如其分的比喻吗?

  其实,在今天的日本社会,所谓偷情也如同人们吃河豚不再担心中毒一样,已完全成为不值得大惊小怪的社会现象了。那些众多的“爱情旅馆”,“电话俱乐部”,“人妻交际站”等都是这种现象的庇护所。记得有一个日本朋友这样对我说过,找女人分三个层次,花钱去玩女人属最低,与独身女子交际算第二,把别人的妻子弄到手才是最高。“人妻”与河豚,本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可是在一些日本男人心目中,两者占据了同样高的位置。

  日本人偷情搞人妻,与吃河豚需排毒一样,也是有其游戏规则的。你如果搞得蹩脚,被捉了奸,或者搞得影响甚至危害她的家庭,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弄不好还可能吃上官司。

  我曾针对结了婚的日本男女问过同一个问题——你不担心他(她)有外遇吗?得到的回答竟然非常一致:只要不让我知道就行。言外之意就是,他(她)即便有外遇,但只要隐瞒得好,那就成不了问题。这又验证了我上面所说的游戏规则,只要偷情者能暗渡陈仓,瞒天过海,所谓偷情也就不叫偷了。我在想,在那些表面看上去很幸福、平和的日本家庭中,不知会有多少是靠这种鸵鸟政策或“眼不见为净”的观念维系着的呢。

  透过河豚看日本人

  日本人偏爱河豚,除了被它的美味所折服之外,我想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河豚的形状和表情就非常招人喜欢。为了解河豚,我专门去了东京葛西临海公园的水族馆,在那里河豚鱼的确具有许多其他鱼不具备的特征,他的肚子会膨胀,嘴不但能发声还能吐东西。眼睛也能睁睁闭闭。还有它那游动时慢条斯理、我行我素和对游人不屑一顾的神态,着实让人越看越对它产生兴趣。

  在日本以前的一些书里,也有把河豚的表情描写得非常可怕的,说它像是“满脸杀气的邪恶者”。那个时代的人要这样形容河豚,一定是出自于对河豚毒的恐惧。而现在不同了,人们已具备了食用河豚的安全知识,可以更加心平气和地看待河豚了。

  河豚的实用价值,不只是能吃、好吃,它还可以制作出别致的玩具和精美的工艺品。在过去橡胶短缺的年代,就有用河豚皮制作皮球,供喜爱棒球的孩子们玩耍的。

  工艺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河豚提灯了。在日本城市的工艺品店和旅游胜地的礼品店里,常能看到这种悬挂着的提灯,它是用河豚鱼皮做成的,有的身上还净是刺,每一个都是胖乎乎的,看上去十分可爱。由于日本人有把河豚读作“福”的,所以河豚提灯也就作为一种吉祥物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身上带刺的河豚鱼,看上去与刺猬相似,它那浑身的刺也是用来防御敌人,保护自己的。遇到敌人,它的身体会立即膨胀,浑身的刺也都直立起来,变成一个“带刺硬壳球”,令对方不敢轻易靠近。

  河豚在膨胀身体时,嘴里还会发同一种吱吱的声响,那是在威哧敌人,同时也是在给伙伴们传递敌情。

  河豚的牙齿非常锋利,海底的虾、蟹、螺、贝,甚至坚硬的珊瑚片,都可能成为它的猎物。渔民也好、厨师也好,凡是与河豚打交道的人都需要格外注意,闹不好河豚的牙齿能一口咬掉人的手指头。正因为河豚有这样锋利的牙齿,也给它带来了不公平的甚至是有点残酷的待遇。渔民一旦钓到河豚,都要先用铁钳把它的牙掰掉,然后才放进水糟,为的是不让河豚鱼相互咬伤身体。河豚鱼身上如果有伤痕,其商品价值会大大降低。

  河豚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稍有变化或一受到刺激,它就会呕吐,是非常典型的神经质性格。日本人当中神经质性格者比例特别高,这或许也是他们对河豚有亲切感的理由之一吧。我与日本人交往了近20年,感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什么事都特别认真。认真本身是好事,哪个老板不喜欢认真工作的员工呢?但任何东西一过分就不好了,过于认真容易变成了一根筋、神经质。比如在与日本人共同实施一项计划过程中,与事先约定的稍有变动,他们就如临大敌,坐立不安。在我们中国人来看,只要能达到目标,而不管有没有按原计划去实行。我曾好几次和日本人合作拍摄电视片,每次一定会出现这类问题,弄得双方精神上都很疲惫。

  不知读者有没有这样的感觉,经常和神经质的人打交道,自己也要变得神经质了。那么河豚鱼与日本人到底谁是神经质的老祖宗呢?

  最神奇的要属河豚的眼睛了,它居然会眨眼送秋波呢,比人的眨眼速度虽然慢得多,眼睛闭上4、5秒才睁开,但足以让人类感觉到这种鱼远比其它鱼类与自己更贴近。如果达尔文的进化论成立的话,我们人类与河豚鱼之间说不定还真有点血缘关系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9113.html

更多阅读

二战启示录之五:《菊花与剑》,日本人双重人格解密!

十一二次大战以及战后的表现,使人们对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与文化,有了重新认识的必要。《菊花与剑》是打开日本人性之谜的一把钥匙!1944年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应美国政府之邀,对日本文化进行研究以便为制定对日政策提供帮助和科学依

《花养女人幸福一生》作者: 吴大真 吴大真简介

《花养女人幸福一生》第一部分玫瑰花典雅艳丽,香气迷人,是美神的象征,这也使得很多人在给自己最亲爱的人送花时,首先想到的是玫瑰,所以玫瑰花成了罗曼蒂克的代名词。恋爱中的女人,很少没有收到过玫瑰花的。尤其是每年的二月十四日情人节这

硬科幻动画《2077,日本锁国》推荐 2077日本锁国迅雷下载

突然间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看过动画了。相比起国外的动画,国内的水平尚在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对于国内动画的印象大概也只有什么《宝莲灯》、或是《葫芦娃》,甚至还有那种幼齿型的《大头娃娃和小头爸爸》之类。印象中还不如小时候看

声明:《《食河豚日本人最盛》转载 河豚鱼》为网友戰場厭丗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