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案例 英特尔未来教育 心得

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案例

1、 案例背景:

(1) 话题: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2)课题说明:本课是一堂以多媒体为依托,以七年级下册重大发明为主题。

(3) 课时说明:一课时

(4) 学生情况说明:本设计适合初中一年级学生

2、案例描述 :

课题名称: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课 程 标准: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以赵州桥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唐末印刷业的发展情况,认识雕版印刷业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知道火药的发明及其在军事上的最初运用;知道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以及它的设计者李春;了解赵州桥设计的巧妙之处。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有关内容,描述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以及唐末“火箭”的制造与使用。在此基础上讨论和总结雕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观察有关赵州桥的图像资料,了解赵州桥的基本设计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雕版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科技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对赵州桥的学习,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 学 重点:雕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赵州桥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赵州桥设计的巧妙之处。

学 习方 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为依托,创境设疑活动探究法,进行教学,注重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从而让学生掌握知识。

计理念: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一学生富裕感性认识,乐于记忆具体而生动的事物和动手操作,让本生动的历史鲜活起来,运用信息技术与之整合,进行大胆尝试。完成学生由被动观察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教学步骤: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歌 曲

导 入

播放歌曲《中华美》由问题“你能告诉大家四大发明指哪些吗?”导入新课。

学生欣赏歌曲并观察图片 思考问题

通过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用问题引出新课。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自 学

探 究

走 进

历 史

一、

雕 版

印 刷

展示自学指导

链接三个板块(雕板印刷、火药、赵州桥),并在每一板块下链接相关内容

引导学生回忆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然后进一步指出,造纸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但这又给人们带来什么烦恼呢?让学生进行情景短剧表演:抄书的烦恼。从而使学生明确了一字一句地靠手来抄写,很不利于文化快速广泛的传播与交流。那么人们为此想出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法?

(教师补充说明发明创新的动力源于社会的需要)

师问:雕版印刷是怎样发明的?制作过程如何?链接图片

活动(1):学生在黑板上写印章上的反刻文字。

(2):学生用刻刀、橡皮,给自己刻一个图章”,并与北京奥运会标志联系。链接图片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 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并出示奥运会图标,与其相联系,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雕版印刷有何优点?又有哪些不足之处?你觉得怎样改进将更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有何历史意义呢?链接

改进:改用活字印刷术,从而自然联系了后边所学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金刚经》,从画面的精美、线条的流畅、墨色的清晰来说明唐末印刷业已经比较发达。并由此让学生比较中外同类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生自学

学生进行情景短剧表演:抄书的烦恼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大胆想像,积极探索,加深对雕版印刷的感性认识。

学生积极探讨印章与刻石上的文字形态,进行才艺展示

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积极思考。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通过链接整体感知本节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表演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生想像雕版制作的过程及绘制图章的活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活化了对知识的掌握

学生在交流中自然联系了后边所学内容活字印刷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火 药

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案例 英特尔未来教育 心得

过渡:让学生猜谜语过渡到火药的发明。谜面是一欢而散,打一节日娱乐用品

指导学生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1、火药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

2、火药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教师播放神州六号发射情形

那么,古代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呢?链接

(学生答略)

进一步提问:火药的发明又有何作用呢?以培养学生的深入探究的能力。

学生猜谜语兴致很高

学生观看图片并结合课本看书回答有关问题。

学生观赏人造卫星发射情形

学生结合实际,比较分析,找出异同

学生小辩论:火药发明的利与弊

男女生进行课堂辩论会。学生相互讨论,认识其巨大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本设计意在使课堂呈现出开放式教学状态,培养学生素质和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评论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小辩论效果很好,使学生明确了火药在筑路开矿炸山娱乐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三、

赵州桥

出示图片《赵州桥》,播放歌曲《小放牛》,由此过渡到赵州桥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赵州桥的结构,思考:为什么它“历经多次大地震和暴雨洪水的考验,依然屹立在交河上?

学生分组活动

第一组:想象赵州桥的样子,画出模型,在全班展示,由学生评出最好的,并给出理由。

第二组:说出关于桥的诗句、俗语、对联、歌谣、谜语等

第三组:给全班同学讲解赵州桥这样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在哪?(即赵州桥设计的巧妙之处)

学生分组探究,每组选一位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总结赵州桥设计的巧妙之处。

并带领学生走近祖国的桥梁史,了解桥梁之最,体会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链接图片

欣赏《小放牛》歌曲

学生积极活动,纷纷做小评委。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认识到其设计的合理性。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嘴,调动学习热情,在活动中接受知识、提高认识、增强能力。

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创 新

小 结

让学生总结出隋唐时期我国有哪些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试分析一下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巧妙记忆本节所学内容,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如本节可用三个创新典型事例、四个世界之最来概括。

学生结合板书动脑思考小结,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对课本进行了有机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并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拓 展

延 伸

1、请你为飞速发展的家乡设计一座大桥。

2、关注现实你知道当今四大发明吗?这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积极表演设计

新四大发明是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器

学生畅所欲言

历史知识与现实紧密相连,以史鉴今,引发学生民族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为祖国振兴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教学反思:(1)针对初一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本课教学采用活动探究法,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也能积极思考,配合老师的教学。做到了深入浅出,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2)学生的创造性是可叹的:在让学生写反刻文字时,有的写在纸上,然后照反面临摹;有的将正字写在手上,然后印在黑板上再描。动手制作一枚印章学生兴趣很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8974.html

更多阅读

《九色鹿》教学案例 九色鹿教学设计

《九色鹿》教学案例汤晗 的工作室九色鹿教学案例教材分析:《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

电工电子技术直流电路教学案例 电工教学案例

  为了配合我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笔者在电工电子基础核心课程建设过程中,开发了系列工程教学案例,试行了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案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学习精神,而且能起到应用理论知

《巴西》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

《巴西》教学案例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巴西是拉丁

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教育叙事与案例撰写

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包括三个要点:1、是故事,有完整的过程;2、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包含问题或者也包括解决方法;3、是典型事件,具有启发、诠释作用,是真实的,已发生的,而非

声明:《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案例 英特尔未来教育 心得》为网友捍卫她的权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