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瑜伽菩萨戒》的心得和感悟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并弘扬《瑜伽菩萨戒》。
佛法有声闻藏和菩萨藏之分。声闻藏就是通常所说的小乘;菩萨藏就是通常所说的大乘,无论是声闻藏还是菩萨藏,都有各自的戒定慧三学。刚才,我们已经讲了禅定和慧学,下面就来谈谈菩萨藏的戒学。
  在汉传佛教中,流行的菩萨戒本有两种,一是《梵网菩萨戒》,一是《瑜伽菩萨戒》。在中国历史上,比较盛行的是《梵网菩萨戒》,它和整个汉传佛教是一脉相承的。
  对佛教的研究比较深入之后,我们会发现佛教有不同的流传体系,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的特色的汉传佛教,再从中国传到日本,又具有了日本的特色,也可以说是走样得更厉害。中国传统的宗派佛教,如华严、天台、禅宗,都是祖宗大德们根据佛经的某部分义理,再结合自身修学所创立的理论体系,的确有他们的独到之处,其意义也是不容否认的。但汉传佛教的另一个特点是比较比较强调圆顿,“圆”为圆满,最圆满最完整的就是“圆”;“顿”为直截了当,不讲次第,正如祖师所言:“一超直入如来地”,这种圆顿实在是很能吸引人,你们在那里一步步地走着,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捷径。禅宗就有这个特点,但我们必须知道,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很多人修禅宗都感觉无从入手,将其形容为蚊子啃铁牛,所以会有这样的困惑,就是因为不懂得次第,不注重基础,以为起点越高越好。
  大乘经典都是佛菩萨的境界,如果我们一时还做不到也很正常。《梵网菩萨戒》也有这样的特点,很难实际地行持,诵过《梵网菩萨戒》的同学有没有想过,要身体力行地去做?因为那是地上菩萨的境界,不是一般凡夫的境界,的确不太容易做到。当然,如果努力地做,还是可以做到一些,但非常困难。

相比之下,《瑜伽菩萨戒》就比较可行,在藏传佛教中流行的就是《瑜伽菩萨戒》。近代的太虚大师也极力提倡《瑜伽菩萨戒》。他认为自己是:教学法相唯识,行在《瑜伽菩萨戒》,就是以《瑜伽菩萨戒》作为修行的准则。
《瑜伽菩萨戒》出自《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其中关于六度的部分讲到持戒,也就是菩萨戒的内容。我因为学习唯识的关系,也研究过《瑜伽菩萨戒》,还曾开讲过两次,觉得这个戒本非常好。好在哪里呢?好在《瑜伽菩萨戒》的开遮持犯非常善巧,能不能当律师,就在于对“持、犯、开、遮”是否精通。正因为《瑜伽菩萨戒》的开遮很合乎人性,所以,我们只要认真去做,就能做得到,不象《梵网菩萨戒》那么不近人情,因为那是大菩萨的境界,是卢舍那佛在千花台上为释迦牟尼佛及大千世界云集的大菩萨所说,不是根据常人来制订的,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要去实践的话,就难免力不从心。而《瑜伽菩萨戒》是未来佛弥勒菩萨根据佛陀经教的内容,结合众生的实际情况,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说,就有相当的可行性。今后,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并弘扬《瑜伽菩萨戒》。(摘自济群法师:《唯识学在弘扬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导读 学习《瑜伽菩萨戒》的心得和感悟
作者:道成
通过跟随法师学习《瑜伽菩萨戒》,并参考法师本期所讲录音、笔记、法师以前所讲的《瑜伽菩萨戒要义》、《今天应该大力提倡弘扬瑜伽菩萨戒》,及惟贤法师的《瑜伽菩萨戒讲记》、续明法师的《瑜伽菩萨戒本讲义》等,终于搞懂了几个重要的问题,并有了一些收获、及学习心得体会,现归纳整理如下:
《瑜伽菩萨戒》的出处及整体结构
(一)《瑜伽菩萨戒》的出处

《瑜伽菩萨戒》出自《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就是禅师,“地”指修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所以它是一部论述禅师修行过程的论典。大家熟悉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成佛之道》等所建构的修学纲领,早在《瑜伽师地论》中就有明确说明。而《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止的部分,也是来自《瑜伽师地论》。由此可见,《瑜伽师地论》对学佛修行有重要指导意义。

《瑜伽师地论》共100卷,分五个部分:
一、本地分:50卷;二、摄抉择分:30十卷;三、摄释分:2卷;
四、摄异门分:2卷;五、摄事分:16卷。
第一本地分,是这部论的中心所在,其余四分是对本地分的补充说明,分为十七个部分,称为十七地。所以,《瑜伽师地论》又称《十七地论》。《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的异译本,有《地持经》10卷,《善戒经》9卷。
第一本地分,以境行果为次第,对从发心到修行,乃至最后成佛的每个部分,都有详尽地叙述,囊括了整个佛法修学的次第。第二分至第五分,都附属于本论,解释本论,是本论的引申和展开。
《瑜伽师地论》中的35卷到50卷中为“菩萨地”的内容。菩萨地,顾名思义,就是阐明菩萨的种姓、发心和修行,分为四段,即四持瑜伽处。其中初持瑜伽处,共18品,总明菩萨所学之法。《瑜伽菩萨戒》为《瑜伽师地论》第一本地分的第十五部分:菩萨地中的初持瑜伽处,第十品:戒品,也就是《瑜伽师地论》的第40卷至第42卷中。
(二)《瑜伽菩萨戒》的整体结构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从九个课题入手,讲述菩萨行持六度的持戒波罗蜜,并总结为一个偈颂(总颂):
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是名略说戒。
戒品通过九个课题,说明菩萨持戒波罗蜜。即: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难行戒;四、一切门戒;五、善士戒;六、一切种戒;七、遂求戒;八、此世他世乐戒;九、清净戒。
用总颂把九个课题全部包括在内,便于受持和记诵。
1、菩萨自性戒:是说明菩萨戒本身的体相。放在戒品的开端,是戒品的总纲、概说,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自性,就是指本身的体相。
2、菩萨一切戒:包括在家分戒和出家分戒;略说有三种: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种是戒的自性,也叫三聚净戒。详见后面的第六项。
二、什么是菩萨戒

一、什么是戒?戒,梵语“尸罗”,清凉义、谨持义,也称为戒律、律仪,包括止持和作持,即此应做,此不应做。严持戒律,能防非止恶,令身口意三业清净、威仪具足;面对可意境或不可意境,不起贪嗔之心,内心清净无染;烦恼现起时能够及时觉知,并如法断除烦恼。
二、什么是菩萨戒?就是发菩提心的菩萨所持受的戒律。发菩提心的菩萨,为了规范身口意三业,并进一步修行,辅助功德。菩萨,为音译,是“菩提萨埵”的简称,义为觉有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菩萨戒本,大约有八部三类。八部为:《梵网经菩萨戒》、《菩萨璎珞本业经》、《优婆塞菩萨戒经》、《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戒本》、《菩萨地持经戒本》、《菩萨善戒经戒本》、《瑜伽虚空藏菩萨戒经》、《菩提正道菩萨戒论》。由于传播地区、翻译的语言和人员等不同,故经本有些差异,但都基于同一原本。三类为:在家众的戒本《优婆塞菩萨戒》,出家众的戒本《梵网经菩萨戒》,而《瑜伽菩萨戒》,适应一切众生受持。
三、持戒的利益
《出月灯三昧经》中,讲到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可获十种利益:

一、滿足智願: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
二、如佛所学:佛初修道,以戒为本,而得证果。菩萨修行,若能持净戒,亦如佛之所学。
三、智者不毁:戒行清净,身口无过。凡有智之人,喜乐赞叹,而不毁訾。
四、不退誓愿:坚持净戒,求证菩提,誓愿弘深,勇猛精进,而不退转。
五、安住正行:坚持戒律,身口意业,悉皆清净,而于正行,安住不舍。
六、弃舍生死:受持净戒,则无杀盗淫妄等业,而能出离生死,永脱轮回之苦。
七、慕乐涅槃:坚持戒律,绝诸妄想,故能厌恶生死之苦,而欣慕涅槃之乐。
八、得无缠心:戒德圆明,心体光洁,一切烦恼业缘,悉皆解脱,而无缠缚之患。
九、得勝三昧:持戒清净,心不散乱,则得三昧成就,定性现前,而超诸有漏。
十、不乏信财:持守戒律,于诸佛法,具正信心,则能出生一切功德法财,而不匮乏。

四、《瑜伽菩萨戒》与《梵网菩萨戒》的不同:

汉传佛教流行两种菩萨戒本:《梵网菩萨戒》和《瑜伽菩萨戒》,历史上一直比较流行《梵网菩萨戒》。但是,《梵网菩萨戒》是地上菩萨的境界,是卢舍那佛在千花台上为释迦牟尼佛及大千世界云集的大菩萨所说,所以较难行持。与此相比,《瑜伽菩萨戒》是未来佛弥勒菩萨根据佛陀的经教,并结合众生的实际情况,为娑婆世界的众生而说,开遮很合乎人性,比较容易行持。藏传佛教一直流行《瑜伽菩萨戒》。近代的太虚大师也极力提倡以《瑜伽菩萨戒》为修行准则,他本人虽教在法相唯识,却行在《瑜伽菩萨戒》。
“瑜伽菩萨戒”的戒条为四重四十三轻,“梵网菩萨戒”为十重四十八轻。
“杀、盗、淫、妄”四戒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戒条,为什么“瑜伽菩萨戒”的四重中却没有这几条?圣严法师对此的解释是:《梵网菩萨戒》属于顿立戒,不需要经由五戒、八戒的次第,也不需要具备声闻戒的基础,就可直接受菩萨戒,自然要强调“杀、盗、淫、妄”这些基本戒条;而《瑜伽菩萨戒》属于渐式戒,必须以别解脱戒为基础,必须受五戒、八戒或沙弥戒、比丘戒之后,才能进一步受持菩萨戒。
由于“杀、盗、淫、妄”为声闻戒中的基础戒,即别解脱戒中已经包含,而“瑜伽菩萨戒”所强调的只是作为菩萨戒的重点,即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从对治凡夫的贪、嗔、痴来制戒,因此,“瑜伽菩萨戒”的四重中不包括“杀、盗、淫、妄”这几条基础戒。

所以,它们的不同可归纳为以下几条:
1、梵网戒本为释尊所说;瑜伽戒本为慈氏弥勒所说。
2、梵网戒本具明十重四十八轻,为道俗兼摄之顿立戒;瑜伽戒本以三聚净戒、四种他胜处法为基准,亦通摄道俗,然必先受声闻七众戒而久已成就无犯者,方能受持,故为渐立戒。
3、梵网戒本较为严格繁琐,受者应绝对依教奉行,善守律仪,遮止一切轻重垢染;瑜伽戒本则较方便善巧,通权达变,是染非犯,有开有遮。
总之,《梵网经》的戒条,很符合中国的伦理和佛教界习惯;而《瑜伽戒本》开遮善巧,通权达变,更易为人接受。

五、《瑜伽菩萨戒》的特点和殊胜
(一)《瑜伽菩萨戒》的特点


一、以发大悲菩提心为体。
大悲心就是菩提心,就是菩萨的戒体。有大悲心、菩提心,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故说大悲为根本,这里指“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能给众生安乐,悲能拔除众生痛苦。予众生安乐,拔除痛苦,不使众生烦恼、身心痛苦。无缘大慈,就是不分男女老少、高下尊卑。无论人或动物,哪怕是苍蝇、蚊子、蚂蚁都不去损害。同体大悲,就是把别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把别人的安乐当做自己的安乐。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悲,具体讲有三种:众生悲、法缘悲、无缘悲。
1、众生悲:就是想到一切众生都在痛苦、灾难、生死大海中,故应念众生苦、思地狱苦而发菩提心。念众生苦而发的悲心,叫众生悲。佛以慧眼观察,一切众生多生累劫以来都是我们的父母师长、六亲眷属,由于肉眼障蔽不能认识,他们都在痛苦中,怎能不救呢?
2、法缘悲:就是人不能孤立而生存,在家靠父母,在学校靠师长,生活离不开他人,要靠农夫、工人、商人,安全要靠国家、警察、法律。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彼此相互依存,互相资助。故应知恩、念恩、报恩。
3、无缘悲:说明大悲心广大如虚空。不计较、不分别,不执著。要视众生如一体,就象父母与儿女,或自己的左右手一样,同为一体,不分彼此。
二、以般若智慧为先导。就是要有正见正知,明了三法印、缘起性空的道理,深信业果。不执著于常见、断见。什么是真正的智慧?第一要有胜解,对佛经教理的殊胜要有深入了解,决定不疑;第二要有大悲心,悲不离智,智不离悲;第三要有实际行动,能够常行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肯舍弃一切。胜解、悲心、布施等紧密结合,才能开显真正的般若智慧。
三、以七众律仪戒为基础。瑜伽菩萨戒重在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但是必须以受持七众律仪戒为基础。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受持三皈五戒;沙弥、沙弥尼受持十戒;式叉摩那尼,受持具学三法(一学根本,二学六法,三学行法);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这是根本,不能违犯,在此基础上才能修学菩萨戒,而不能抛弃七众律仪戒。
(二)《瑜伽菩萨戒》的殊胜
《瑜伽菩萨戒》中谈到“戒的殊胜”时,指出有以下四种殊胜

一、妙善:如是菩萨具四功德自性尸罗,应知即是妙善净戒。正受随学,能利自他,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诸天人等,令得义利,利益安乐故。
即菩萨自性戒具备四大功德:从他正受、善净意乐、犯已还净、深敬专念,无有违犯。
应当了知菩萨戒是妙善净戒。由于是正受,如法受戒,故能获得戒体;受戒后还能随行,按照菩萨戒的规范要求自己,远离热恼,自利利他,故能令无量众生得到安乐。
二、无量:应知它是无量净戒、摄受无量菩萨所学。
三、饶益:应知它是饶益一切有情的净戒、现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
四、大果胜利:应知它是能获大果胜利的净戒,是导向成佛的戒律。一旦摄受,即可获得无上正等菩提果。
下面,通过与声闻戒的比较,还可总结为以下五种殊胜:

第一个殊胜,菩萨戒是一受永受,尽未来际都有效。无论今后投身何处,都有戒体,不须重受。六度四摄一切万行,都是菩萨的学处。菩萨有无量善行要去做,四弘誓愿中的“法门无量誓愿学”,说明菩萨戒比声闻戒更为广博。
第二个殊胜,犯可还净之殊异。菩萨偶然现行他胜处法,不会因此失去戒体;而且,即使菩萨由于毁犯弃舍菩萨净戒律仪,还可以于现法中重受。而声闻戒不同。如果比丘犯他胜法,立即会弃舍别解脱戒;而且,比丘住别解脱戒,犯他胜法,于现法中不能重受。
第三个殊胜,如何修诸善法?就是通过修学六度四摄,以饶益有情。这是瑜伽菩萨戒中菩萨的特殊精神,很殊胜。自利利他,相互扶助,并不矛盾。
第四个殊胜,真俗圆融,由俗入真,由真返俗。先要明了因缘法,然后才能通达空性,明白性空真如的道理,就是由俗入真。悟了以后,再反过来善查法相,法法平等,以慈悲精神广度众生,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出世而入世,可达真俗圆融,悲智双运。
第五个殊胜,瑜伽菩萨戒是弥勒菩萨为七众弟子讲的,所以出家众、在家众可发挥各自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瑜伽菩萨戒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就可悟得法性。太虚大师提倡的“菩萨学处”、“人生佛教”就是根据这个精神提出的。

所以,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菩萨戒和声闻戒的差别。

声闻戒包括七众戒,七众弟子受持不同的戒律,以解脱为主要内容。如果受持声闻戒:五戒、八戒、沙弥十戒、具足戒等,都是尽形寿,也就是以本期寿命为时限,来世需要重受。所以,出家人往生后,不能搭七衣,只能穿海青。而菩萨戒不同,菩萨无论今后投身何处,都有戒体,不须重受。
另外,声闻戒的判罪必须通过身业和口业;菩萨戒则侧重于对意业的守持,贪、嗔、痴诸种烦恼的现行,都属于犯戒。

但是,菩萨戒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也会失去戒体:

一、“弃舍无上正等菩提大愿”:即舍弃初发的菩提大心,会因此失去戒体;
二、“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如果严重违犯四重戒,并多次反复地违犯,“数数现行,都无惭愧”,属于上品缠犯,会因此失去戒体。如果菩萨因为下品、中品烦恼现行而毁犯了四种他胜处法,不会因此失去戒体。
六、什么是三聚净戒
菩萨戒的根本,是戒体,是菩提心。所谓初发菩提心,即成无上觉。发起菩提心,成为真正的菩萨,然后才能受持菩萨三聚净戒。所以,在受菩萨戒时,首先要问“是否已经发心?是否确定要行菩萨道?”三聚净戒,也称为三种意乐,都是戒体。菩萨戒有三个组成部分:
一、摄律仪戒:
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应当知。
这是菩萨所示现的身份,应该受持的戒律,也称为“别解脱戒”,就是居士要受持五戒、八戒;出家众要受持沙弥戒、具足戒。具体包括: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共七种。
摄律仪戒圆满之因,共有以下九条:
1、不顾过去诸欲:谓诸菩萨住别解脱律仪戒时,舍转轮王而出家已,不顾王位,如弃草秽。如有贫庶,为活命故,弃下劣欲而出家已,不顾劣欲,不如菩萨清净意乐,舍轮王位而出家已,不顾一切人中,最胜转轮王位。
2、不乐未来诸欲:又诸菩萨住律仪戒,于未来世,天魔王宫所有妙欲,不生喜乐;亦不愿求彼诸妙欲,修行梵行。于彼妙欲,尚如实观,犹如趣入广大种种恐畏稠林,况余诸欲。
3、不著现在诸欲:又诸菩萨既出家已,于现在世,尊贵有情种种上妙利养恭敬,正慧审观,尚如变吐曾不味著,何况于余卑贱有情,所有下劣利养恭敬。
4、乐住远离:又诸菩萨常乐远离,若独静处、若在众中,于一切时,心专远离,寂静而住。不唯于是尸罗律仪而生喜足;依戒住戒,勤修无量菩萨等持,为欲引发证得自在。
5、言论寻思,悉皆清净:又诸菩萨虽处杂众,而不乐为,乃至少分不正言论;居远离处,不起少分诸恶寻思。或时失念暂尔现行,寻便发起猛利悔愧,深见其过。数数悔愧,深见过故,虽复暂起不正言论、诸恶寻思,而能速疾安住正念,于彼获得无复作心;由此因缘,则能拘检。习拘检故,渐能如昔于彼现行,深生喜乐,于今安住彼不现行,喜乐亦尔。又能违逆,令不现起。
6、不自轻蔑:又诸菩萨于诸菩萨一切学处,及闻已入大地菩萨,广大无量、不可思议,长时最极难行学处,心无惊惧,亦不怯劣。唯作是念:彼既是人,渐次修学,于诸菩萨一切学处,广大无量、不可思议,净身语等诸律仪戒,成就圆满;我亦是人,渐次修学,决定无疑。当得如彼净身语等诸律仪戒,成就圆满。
7、柔和: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常察己过,不伺他非,普于一切凶暴犯戒诸有情所,无损害心,无嗔恚心。菩萨于彼,由怀上品法,大悲故,现前发起深怜愍心,欲饶益心。
8、堪忍:又诸菩萨住律仪戒,虽复遭他手足、块石、刀杖等触之所加害,于彼尚无少恚恨心,况当于彼欲出恶言,欲行加害;况复发言,毁辱诃责,以少苦触,作不饶益。
9、不放逸: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摄不放逸行。即前际俱行不放逸行、后际俱行不放逸行、中际俱行不放逸行、先时所作不放逸行、俱时随行不放逸行。
二、摄善法戒:
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广释分八项内容:
1、发生三慧:谓诸菩萨依戒住戒,于闻思修止观,于乐独处,精勤修学。
2、于殊胜田积集资粮:时时于诸尊长,精勤修习合掌、起迎、问讯、礼拜、恭敬之业,即于尊长勤修敬事。于疾病者,悲愍殷重,瞻侍供给。
3、随喜功德及有德者:于诸妙说,施以善哉。于有功德补特伽罗(有情),真诚赞美。于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业,以胜意乐,起净信心,发言随喜。
4、习近堪忍:于他所作,一切违犯,思择安忍。
5、回向发愿:以身语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时时发起种种正愿。
6、供养三宝:以一切种上妙供具,供佛法僧。
7、修不放逸:于诸善品、恒常勇猛精进修习。于身语意,住不放逸。
8、修资粮道所依之善:于诸学处,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护根门。于食知量。初夜后夜,常修悎悟瑜伽。亲近善士,依止善友。于自愆犯,审谛了知,深见过失。既审了知,深见过已,其未犯者,专意护持;其已犯者,于佛菩萨同法者所,至心发露,如法悔除。
总之,就是要广修一切善法:不但包括律藏中的戒条,还包括一切有利于菩萨成就的佛陀的教法,如“六度”等。要一心向善,广修善法。善就是利于他人,不损害他人,生活行动与善法相应。善法中有人天善、解脱善、菩萨善。这就是摄善法戒。
三、饶益有情戒:
此戒略有十一相,即菩萨应当做到以下11条:

1、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于诸有情,随所生起疾病等苦,赡侍病等,能作助伴。
2、依世出世种种义利,能为有情说诸法要;先方便说、如理说,后令获得彼彼义利。
3、于先有恩诸有情所,善守知恩,随其所应,现前酬报。
学习《瑜伽菩萨戒》的心得和感悟
4、于堕种种师子、虎狼、鬼魅、王贼、水火等畏诸有情类,皆能救护,令离如是诸怖畏处。
5、于诸丧失财宝、亲属诸有情类,善为开解,令离愁忧。
6、于有匮乏资生众具诸有情类,施与一切资生众具。
7、随顺道理,正与依止,如法御众。
8、随顺世间事务言说,呼召去来,谈论庆慰,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以要言之,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于所余事心皆随转。
9、若隐若露显示所有真实功德,令诸有情欢言进学。
10、于有过者,内怀亲昵利益安乐,增上意乐,调伏、诃责、治罚、驱摈,为欲令其出不善处,安置善处。
11、以神通力方便示现那落迦(地狱)等诸趣等相,令诸有情厌离不善;方便引令入佛圣教,欢喜信乐,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总之,就是菩萨要以悲心饶益众生,做一切对众生有利的事,而且要长久坚持,不能间断。要摄受、接引众生,修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法门。一旦发心做菩萨,要求是很高的,所以菩萨是“难行能行”。
菩萨戒是心戒、佛戒,重点在心。《华严经》中,文殊菩萨在《净行品》中讲,作为一个菩萨,发菩萨愿,必须要善用其心,才不会破坏戒体。菩萨戒的重点是以悲为主,假如没有悲心,处处不满意,怨天尤人,嗔心不灭,愤恨、怨恨,就会忘失菩萨戒,破坏戒体。此外,持戒要有意乐,就是心意满足而生快乐。
七、如何受持《瑜伽菩萨戒》
根据《瑜伽菩萨戒本》,受戒仪轨应按照如下程序进行:

一、请白:若诸菩萨欲于如是菩萨所学三种戒藏,勤修学者,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当审访求同法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
  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先礼双足,如是请言:我今欲于善男子所,或长老所,或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萨净戒;唯愿须臾不辞劳倦,哀愍听授。
二、修集资粮:既作如是无倒请已,偏袒右肩,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已入大地得大智慧,得大神力诸菩萨众,现前专念彼诸功德。随其所有功德因力,生殷净心,或少净心。
三、劝速授戒:有智有力胜菩萨所,谦下恭敬膝轮据地或蹲跪坐,对佛像前作如是请:唯愿大德,或言长老、或善男子,哀愍授我菩萨净戒。
四、修胜欢喜:如是请已,惠念一境,长养净心,我今不久,当得无尽无量、无上大功德藏;即随思惟如是事义,默然而住。
五、问障难:尔时有智有力菩萨,于彼能行正行菩萨,以无乱心,若坐若立,而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听。或法弟听。汝是菩萨不?彼应答言是。发菩提愿未?应答言已发。
六、正行法:自此已后,应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法弟,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受诸菩萨一切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不?答言能受。能授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能受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答。
七、结行法

1、请证:能授菩萨作如是问,乃至第三授净戒已,能受菩萨作如是答,乃至第三受净戒已。能受菩萨不起于坐。能授菩萨对佛像前,普于十方现住诸佛,及诸菩萨恭敬供养,顶礼双足,作如是白:某名菩萨今已有我某菩萨所,乃至三说受菩萨戒,我某菩萨已为某名菩萨作证。唯愿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于此某名受戒菩萨亦为作证。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2、赞扬胜利:如是受戒羯磨竟。从此无间,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现住诸佛、已入大地诸菩萨前,法尔相现。由此表示如是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尔时十方诸佛菩萨,于是菩萨法尔之相,生起忆念,正智见转,如实觉知某世界中,某名菩萨,某菩萨所,正受菩萨所受净戒。一切于此受戒菩萨,如子如弟,生亲善意,眷念怜愍。由佛菩萨眷念怜愍,令是菩萨,希求善法,倍复增长,无有退减。当知是名受菩萨戒,启白请证。
3、礼谢供养:如是已作受菩萨戒羯磨等事,授受菩萨,俱起供养;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顶礼双足,恭敬而退。
4、赞戒功德:如是菩萨所受律仪戒,于余一切所受律仪戒,最胜无上;无量无边大功德藏之所随逐,第一最上善心意乐之所发起,普能对治于一切有情,一切种恶行。一切别解脱律仪,于此菩萨律仪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数分不及一,计分不及一,算分不及一,喻分不及一,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摄受一切大功德故。
5、策励修学:又此菩萨安住如是菩萨净戒,先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作,此非菩萨正所应作。既思惟已,然后为成正所作业,当勤修学。又应专励听闻菩萨素怛缆藏(大乘经藏。素怛缆:即修多罗、契经),及以解释。即此菩萨素怛缆藏,摩怛履迦(本母,或论藏),随其所闻,当勤修学。
6、选择授者:又诸菩萨不从一切唯聪慧者,求受菩萨所受净戒。无净信者,不应从受;谓于如是所受净戒,初无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惟。有悭贪者,有大欲者,无喜足者,不应从受。毁净戒者,于诸学处无恭敬者,于戒律仪有慢缓者,不应从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于他违犯不堪耐者,不应从受。有懒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著日夜睡乐、倚乐、卧乐,好合徒侣,乐喜谈者,不应从受。心散乱者,下至不能构牛乳顷,善心一缘住修习者,不应从受。有闇昧者,愚痴类者,极劣心者,诽谤菩萨素怛缆藏,及菩萨藏摩怛履迦者,不应从受。
7、不应率尔宣说律仪:又诸菩萨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虽已具足受持究竟,而于谤毁菩萨藏者,无信有情,终不率尔宣示开悟。所以者何?为其闻已,不能信解,大无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诽谤。由诽谤故,如住菩萨净戒律仪,成就无量大功德藏,彼诽谤者,亦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乃至一切恶言、恶见及恶思惟,未永弃舍,终不免离。
8、率先了解戒法:又诸菩萨欲授菩萨菩萨戒时,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履迦,菩萨学处及犯处相,令其听受,以慧观察自所意乐,堪能思择,受菩萨戒,非唯他劝,非为胜他。当知是名坚固菩萨,堪受菩萨净戒律仪,以受戒法,如应正授。
八、四重、四十三轻戒相

(一)四重戒
四重戒,又称四种他胜处法,为他烦恼所胜,故称他胜处法。共有以下四条,菩萨只要犯了其中一条,就与菩提彻底舍离,现生无法摄集菩提资粮,也不可能证到任何果地。
1、自赞毁他戒: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
如果菩萨为贪求名闻利养而自赞毁他,处处标榜赞美自己,甚至为抬高自己而别有用心地贬低他人,属于菩萨戒的第一条重罪。
菩萨如果内心多欲,贪求供养、恭敬(内心动机);赞叹自己,贬低他人(身口方便);或者说自己资格老,他人都是跟我学的,你们可来供养我。或不说话,通过各种表现和暗示。只要有多欲、贪求的动机,发起身语的故意,自赞毁他,就造成犯戒。
2、故悭戒: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而修惠舍;正求法者来现在前,性悭法故,虽现有法而不给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
这一条是悭贪吝啬戒,仍属于贪的范畴。作为菩萨,看到贫苦无依的人前来求财或求法,出于悭贪的心理,不愿慷慨地施与财物及佛法,也属于重罪。因为菩萨要利益一切众生,以众生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如果做不到,就违背了菩萨的发心及修学菩萨道的初衷。
如果菩萨衣食无忧,有钱、有充裕的生活物品,因为生性吝啬,对痛苦贫穷、无依无靠、无人抚养,寻求财法帮助的人视而不见,没有丝毫的慈悲怜悯心,不作财法布施,就违犯了第二条重戒。
3、故嗔戒: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由是因缘不唯发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内怀猛利忿恨意乐,有所违犯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是名第三他胜处法。
故嗔戒属于嗔的范畴,嗔心有非常猛利的力量,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如果菩萨长养自己的嗔恨之心,行为上,对人恶言相向,甚至使用暴力伤害他人;情绪上,“内怀猛利忿恨意乐”,即使对方道歉,却仍耿耿于怀,不接受他人的歉意,不能忍辱,不愿舍弃自己的冤气,不愿化干戈为玉帛,这也是重罪。
如果菩萨长养各种忿恨、愤怒、嗔心,对其他有情粗言恶口、人身攻击,怀着猛烈的愤怒,殴打、伤害、损恼有情,或者对方来解释、道歉,诚意解决问题,菩萨却不接受、不忍辱、不舍弃嗔心,就是犯戒。
4、谤菩萨藏戒:若诸菩萨谤菩萨藏,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于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是名第四他胜处法。
谤菩萨藏戒,属于痴的范畴。就是毁谤佛法及大乘经论,另建“像似正法”。所谓“像似正法”即非佛法或附佛外道。“或自信解”就是自己建立一套,“随他转”是信受并弘扬他人的邪说。若菩萨如是而行,就犯下了根本的重戒。太虚大师曾谆谆告诫学人:“此一条为菩萨最紧要之关头,学者其勿忽诸!”
以上就是菩萨的四种他胜处法。从以上列举的四点,不难看出菩萨戒和声闻戒的差别。声闻戒的判罪必须通过身业和口业;而菩萨戒则侧重于对意业的守持,贪、嗔、痴诸种烦恼的现行,都属于犯戒。
(二)四十三轻戒四重戒,属于摄律仪戒;四十三轻戒,属于恶作类,其中的32条属于摄善法戒,障碍六度;11条属于饶益有情戒,障碍四摄。
一、障六度(32条):
1、七轻障施度:不供三宝戒1;不舍名利戒2;不敬耆长戒3;不往应供戒4;不受奉施戒5;求法不施戒6;不作饶益戒7。
2、七轻障戒度:善开遮罪戒8;善开性罪戒9;味邪命法戒10;掉动嬉戏戒11;倒说大乘戒12;不护讥嫌戒13;姑息不楚戒14。
3、四轻障忍度:以嗔报嗔戒15;犯他不谢戒16;不受忏谢戒17;怀忿不舍戒18。
4、三轻障精进度:染心御众戒19;怠惰耽眠戒20;虚谈弃时戒21。
5、三轻障定度:不请教授戒22;不除盖障戒23;贪味静虑戒24。
6、八轻障慧度:遮声闻教戒25;舍大向小戒26;舍内学外戒27;耽乐异论戒28;不信深法戒29;毁他自赞戒30;憍不闻法戒31;轻毁法师戒32。
二、障四摄(11条):
1、二轻障同事:不为助伴戒33;不往事病戒34。
2、一轻障爱语:不谏非法戒35。
3、四轻障布施:有恩不报戒36;不慰愁恼戒37;有求不施戒38;摄众不施戒39。
4、四轻障利行:不随心转戒40;不赞他德戒41;不行威折戒42;不现神通折摄他戒43。
三、小结:四十三条轻戒,都属恶作,每一条都有染违犯、非染违犯、无违犯三种情况。
1、染违犯,就是因为烦恼染污菩提心,所导致的犯戒。
2、非染违犯,比染违犯情节轻些。不是因为烦恼,而是因为失去正念、懈怠懒惰,马虎,不小心而导致的犯戒,不是故意,不是烦恼染污,所以属于情节较轻的犯戒。六度中,般若波罗蜜最重要。如果知见正确,因为懒惰、懈怠等习气导致犯戒,就不会太严重。
3、无违犯,就是已经失去对自己身心的控制,比如狂乱、生病而糊涂。此时犯戒不是自己的意愿,就不算犯戒。比如,开车时,无意中违犯了交通规则,造成了不良后果,犯罪就轻些;如果有意饮酒,并在酒后驾驶,造成事故,当然不能作为免除责任的理由。所以轻戒的量刑,也是充分考虑动机、心态和结果。
此外,如果未曾受戒,也就谈不上犯戒。
九、对“不随喜赞扬戒”的心得体会

(一)原文
第41、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他实妙说不赞善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显扬等。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将护彼意。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知由此显扬等缘起彼杂染憍举无义。为遮此过。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为待他言论究竟。不显扬等。皆无违犯。


(二)心得体会
作为菩萨,如果知道他人确实有道德,而不愿意称扬赞叹,属于染违犯。如果因为懒惰等原因而没有称赞,就是非染违犯。还有些情况属于无违犯,如知道对方生性少欲,不喜欢他人赞叹等。
我们在学修中,应掌握戒律的精神:该浇水时浇水,该点火时点火,该添柴时添柴。比如知道对方常显傲慢、自以为是,称赞会增加对方的我慢,就需要泼些冷水。否则,一味赞叹、捧高对方,就会适得其反。如果知道对方是为了沽名钓誉,道德不真,动机不纯,就不适合称赞,否则只会满足对方的凡夫心,反而会造成误导,危害对方和社会大众。
菩萨行的四摄法门为“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为什么会出现“他实有德不欲显扬”的情况呢?因为许多人往往容易看到他人的缺点,很难观察到他人的优点。从普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容易自以为是。但“满招损,谦受益”,如果态度恭敬谦下,善于称赞别人,就会开阔自己的胸怀,和谐人际关系,对自他俱利。
我们今后在弘法中,如果能按四摄法而行,在讲经说法前,先消除对方的不良情绪,就有能力摄受众生。否则,无论讲得多么精彩,再好的佛法也没用。因为人总是感性多于理性,能够真正做到“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人毕竟不多,要让对方在心理上有所认同,就要在说话时具备平常心、柔和心、慈悲心和爱心。
佛陀说,每个人都是爱自己的,爱自己的人,不要伤害他人。可以说慈悲心是战无不胜的。当然,慈悲心也不是只说好话,有时出于慈悲,甚至需要打骂。因为菩萨懂得观机,知道需要以什么方式调教对方。如果好话听多了,也会厌烦、没有感觉。正如甜东西吃多了,就要来点辣、酸、苦的东西。
所以,同样是称赞,究竟是烦恼的凡夫行,还是慈悲的菩萨行,完全取决于心态。
  有时我们称赞对方,可别人听起来感觉却并不舒服,为什么?这恐怕是“有相赞叹”,或是情绪使然。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会传达出不同的情绪、气息、心境和力量。学佛不仅要让身体清净,更要使心灵清净。如果心态不健康,烦恼炽盛,气息就不正。
  学会恰到好处地赞叹别人,是为人处世的技巧。所以,赞叹对方时,要尽量避免言过其实,令对方不自在,更不能以谄曲之心讨好对方。称赞要做到恰到好处,不露痕迹,这是无相赞叹,不让对方感觉到称赞,这也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赞叹;而有相赞叹,显得唐突,使人感觉不舒服。所以,适当地、如实地称赞他人的功德,也是菩萨的修行方式,因为赞叹他人,能给对方带来欢喜和信心。由衷地赞叹他人,自己也会学到很多,对方往往会因此而愿意坦诚地将自己所学与大家分享,这也是求学的窍门。
对于他人的道德、荣誉、善行、成绩等,我们都要学会及时赞叹。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就是从赞叹开始的:某菩萨有什么功德,使阎浮提的众生得到什么利益,所以现在求教于你。学佛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将所学的菩萨行也一点一滴地落实于自己的心行,就会受益无穷。佛菩萨的境界虽然很遥远,但真正实行时,就近在眼前。如果做得好,就会令人欢喜赞叹,自己的人生也会处处遇到绿灯,在社会上也会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人见人厌,自己却不知反省,甚至反而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使心态落入恶性循环中,这就是非理作意的结果。
我们应当学会“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因为“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所以,种因非常重要。只要努力,将来自然有结果,而不必总想着要能得到什么结果。
我想,在研究所学修佛法也同样,不必担忧未来,只须把握好当下。因为学佛是一条光明大道,是朝阳产业。海外的弘法事业早已开展得如火如荼,从传统讲经到多媒体弘法,从文化教育到慈善救济,从心灵环保到人生关怀,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相比之下,中国大陆的弘法事业才刚刚起步,许多事情都等着我们去推动。只要发心纯正,路就会越走越宽。如果有人感觉前途迷茫,这是心态问题。目前教界需要大量人才,既有信仰,又有研究教理的基础,就不怕没有用武之地。

结语
虽然《瑜伽菩萨戒》是难行戒,正如《瑜伽菩萨戒本》释其差别的第一节难行戒所说:
1、第一难行:若诸菩萨现在具足大财、大族,自在增上,要弃舍拥有的身份、地位、财富等,而受持菩萨净戒律仪,是菩萨第一难行戒。
2、第二难行:又诸菩萨受净戒已,若遭急难,乃至丧命,都能严持所受戒,尚无少缺,何况全犯。这是菩萨第二难行戒。
3、第三难行:又诸菩萨能够如此遍于一切行,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正念、无放逸,乃至命终,都能严持所受戒,无有误失;尚不犯轻,何况犯重。这是菩萨第三难行戒。
但是,由于《瑜伽菩萨戒》极为殊胜,所以,本人非常希望能够受持《瑜伽菩萨戒》。


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和认识到佛法对安定社会、净化人心的独特作用。进而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学习、了解和受持《瑜伽菩萨戒》,以获得广大的视野和广阔的胸怀,并能在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这样做必能为继承佛教的优良传统,为和谐人际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乃至为解决全球面临的种种严重问题和危机,而提供有益的方法与途径。

如果能够站在全球的视野和角度,审视人类面临的危机、及各种问题,谋求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才有可能超越狭隘的党派、民族、种族、国家等观念。《瑜伽菩萨戒》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视野和胸怀,实用而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最后,感恩法师能够抽出宝贵的二周多时间,为我们详细耐心地讲解这一殊胜而又实用的《瑜伽菩萨戒》,并能解答我们在学修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真的感到收获很大。佛法的确是世间最究竟而又实用的法宝,能指导我们如法如理地生活,迈向解脱、并自利利他。

感谢西园寺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道场,感谢研究所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修条件,又有许多优秀的法师和老师的指导!


对于文中的错漏、不足之处,请各位法师、老师和同修不吝指教,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完)

研究生班:道成 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参考书目
济群法师:《瑜伽菩萨戒要义》。
济群法师:《今天应该大力提倡弘扬瑜伽菩萨戒》,2007年4月24日。
惟贤法师《瑜伽菩萨戒讲记》,2006年10月2日讲于宁波奉化雪窦寺。
续明法师:《瑜伽菩萨戒本讲义》,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
太虚大师:《瑜伽菩萨戒本讲录》,1930年10月讲于成都文殊院。
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戒品》。
妙境长老:《瑜伽菩萨戒本讲记》,1994年11月11日讲于台中雾峰万佛寺五观堂。
堪布益西彭措:《走向解脱·菩萨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8816.html

更多阅读

电视连续剧《穆桂英挂帅》的硬伤 豫剧穆桂英挂帅全场

电视连续剧《穆桂英挂帅》的硬伤   由张健广编剧,宫晓东导演,俞胜利为总制片,苗圃、斯琴高娃、罗晋等主演的39集电视连续剧《穆桂英挂帅》正在黑龙江影视频道和各网站热播。  本来自己对文学和戏剧作品中广为流传的《穆桂英挂帅

《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特色 我有一个梦想的手抄报

《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特色孟庆焕 柳发艳《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年第11期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美国黑人牧师、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导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源氏物语》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源氏物语的作者

《源氏物语》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整理/梅子君 《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名著,被誉为日本物语文学的高峰之作,有日本《红缕梦》之称,它比《红缕梦》问世早七百余年,是世界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作者紫式部的名字,不仅永载于日本文学史册

《千千阙歌》的13个版本,我爱这首歌! 千千阙歌另一个版本

我迷恋很多乐曲。但对于歌曲的迷恋,当数《千千阙歌》。很多不如意的时候,我都会听这首歌。我很感谢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当然也有演唱者。这首歌,像奇特的风一样,会将我一些不良的情绪缓缓地吹散。它完美的旋律,不仅仅因为共鸣而征服了我,更主

声明:《学习《瑜伽菩萨戒》的心得和感悟》为网友混乱了情绪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