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兵
1984年夏天的时候,根据金庸先生所著的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在各地热播。而后,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成畅销小说。其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主题曲《铁血丹心》荡气回肠,令人回味。其中的郭靖、黄蓉夫妇守襄阳的情节,描述的是一场宋蒙之间旷日持久的攻城陷地战争,以历史上的人物为原型,以大宋的襄阳城被攻陷为结局。而作品中朔造的丰满人物均为根据史料所作。
一、历史的真实
1261年2月和1262年7月,忽必烈的军队向南宋展开了报复性军事反击。1265年初,第一场重大战役爆发了。两军在钓鱼山附近遭遇,忽必烈的军队取得全胜,并且俘获了一百四十六艘战船。
缴获南宋战船显示了忽必烈越来越意识到蒙古军需要建立一支海军。此时忽必烈已经认识到,要战胜南宋,他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水上作战部队,于是开始着手夺取战船或修造战船。他的努力给人以深刻印象,因为正如一位中国海战史学家所写道的那样,“一个不熟悉海洋的马上民族,能够如此迅速地适应海战,真是非比寻常”。南宋变节者刘整是造船计划最热心的鼓吹者之一。他坚持认为,没有战船,蒙古人就无法征服南宋。他的鼓吹得到了忽必烈的支持,蒙古人终于建立了一支由四部或四“翼”组成的海军,并在双方初期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中显示了实力。
双方交战的地点是在襄阳,这场战役标志着战争的转折点。战事从1268年开始,是征宋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战役,最后以蒙古人的胜利而告终。《元史》、拉施都丁,以及马可•波罗对此都有详细描述。马可•波罗甚至声称亲身参加了围攻襄阳城的战斗,不过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为这场围城战在他到达中国两年之前就已经结束了。襄阳和毗邻城市樊城位于今湖北省的北部边界,坐落在汉水两岸,二城隔水相望,汉水在更南部的武昌汇入长江。其重要性在于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它们是进入长江流域途中的最后堡垒,守护着通往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东南和西部地区的交通要道。夺取这两座城镇将为蒙古人提供一个基地,可对南部其他地区发起攻击。拉施都丁的受访者后来告诉他说,汉人在襄阳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襄阳有“坚固的城堡、坚实的城墙和很深的护城河”。南宋朝廷任命吕文焕为这座似乎固若金汤的城池的总指挥官。
为了消除南宋襄阳守军的抵抗,蒙古军队不得不展示他们最近刚发明的攻城和海战战术。他们起初希望用饥饿法迫使南宋守军放弃抵抗,但他们很快发现,他们必须切断向襄阳运送给养的水道。他们所需要的是完全控制汉水水域,并尽可能向南延伸到长江。南宋会设法通过水路向襄阳输送物资和增援部队。忽必烈的部队必须设法阻止他们的行动。要粉碎防御者的抵抗,忽必烈的部队最终必须用炮火猛攻这座城堡。但南宋军队占据有利地形,严阵以待,蒙古人意识到他们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因此,他们需要火炮的支持,以避免这种巨大的损失。
忽必烈为这次战役选定的指挥官再次显露了他的用人策略。他所任命的将领并非清一色的蒙古人,也非来自任何一个单一的民族。刚刚投降蒙古并向忽必烈透露南宋政治和军事弱点所在的刘整,在忽必烈登上大位之前就投降蒙古的史天泽,是这次战役中最著名的汉人将领。畏兀儿人阿里海牙被证明是最成功的指挥官之一。阿术是参与围城战的主要蒙古将领。亦思马因和阿老瓦丁则是来自中东的穆斯林,他们设计的火炮在对襄阳的最后攻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高丽人和女真人建造的战船也在围城时派上了用场。在今天看来,参与襄阳攻城战役的其实是一支多国部队。还有一个例子显示忽必烈是如何把“广罗人才,为我所用”的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他愿意招募非蒙古人,并将大权,甚至军事指挥权授予他们。这些将领所指挥的部队也是由不同族裔构成的。忽必烈任用的这些将领花了差不多五年时间才占领襄阳。这些将领步步为营,逐渐缩小包围圈,加强对该城的封锁。但即使如此,他们也没有料到将遇到如此漫长的围城之战。襄阳 居民储存了大量食物,一些货船偶尔会穿过蒙古人的封锁线,向城中被围困的汉人提供给养。这些都使得围城之战的结束变得遥遥无期。汉文史书很少记载战事的细节,但是,它们确实揭示了围城战是时断时续的事实。在此期间,围城有时被解除、暂停或失效。遗憾的是,这些失误的原因在史料中从来没有被披露过。
作为这次围城战的第一步,忽必烈于1268年初对山西和四川的官员下令,建造五百条小船。刘整计划用这些船只控制通向汉水的水路。几个月后,他便开始在襄阳南部的白河口和鹿门山建筑工事,防止运载货物的小船进入城内。到了10月份,忽必烈又指派蒙古指挥官阿术开始围困樊城。这时,驻守襄阳的南宋守军开始恐慌了。12月6日,他们试图突破蒙古军队的包围,结果遭到失败。据汉文史书记载,忽必烈的军队俘虏并杀死了无数敌军。仍处于包围中的南宋士兵在一段时期内再没有犯同样的错误,相反,他们耐心等候从南方来的物资和援军。果然,没过多久,在1269年8月,南宋将军夏贵率三千艘小船,攻击了鹿门山。然而,蒙古军队不仅击败了他,而且缴获了五十艘小船。
此时,忽必烈显然对围城战役的进展很不满意。在1269年2月,他派遣自己的得力干将史天泽前往襄阳视察军事部署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紧接着,他又在2月份批准调派两万名士兵增援阿术和刘整。4月,这两位指挥官采纳了史天泽的建议,把白河口和鹿门山的壁垒连成一片,使得进出襄阳城愈发困难。可是,这些步骤仍显不足,因为刘整和阿术在1270年4月再次请求增派七万名士兵和五千艘船只。即便如此,他们仍无法迫使南宋守军投降。于是双方形成了对峙状态。
宋廷依然在坚持,不愿屈服。汉文史料指责贾似道愚蠢地执行了一项错误政策,故意误导宋帝对蒙古威胁严重性的判断。根据这些记载,贾似道谎称在1260年击败了蒙古军队,从而诱使宋廷低估了蒙古人的力量。由于他一直在欺骗南宋朝廷,失去襄阳将会破坏他的信誉。因此,他绝不允许他的襄阳守军投降。还有一些史料说,他一直在蒙蔽宋帝,使之对蒙古人围困襄阳的情况一无所知。这些说法完全是荒谬的。事实上当朝大臣对襄阳被围的情况一清二楚。一位汉学家最近研究发现,“《宋史•本纪》中大量记载了对襄阳和其他地区守军的赏赐,有一份圣旨宣布了对几位勇敢官员的提拔和金钱奖励,他们曾把官方信函送入被围困的襄阳城。”没有人应该为宋廷毫不妥协的立场受到指责,因为在拒绝对蒙古人做出让步的问题上,他们显然是团结一致的。南宋高级官员作为一个整体,都低估了蒙古人的实力,他们决不会轻易地在襄阳投降。他们决心继续向驻守在汉水附近的宋军提供物资供应。
同样,驻守襄阳的守军也决不会不战而降。他们有充足的食物和饮水供应,只是缺乏衣物、盐以及其他非生活必需品。因此,他们能承受长时期的围困。但是,他们偶尔也会派遣独立小分队尝试冲破封锁线。最典型的是发生在1270年3月18日的一次战斗。由一万名士兵、骑兵和一百条小船组成的军队企图杀开一条血路,突破蒙古人的防线。但是蒙古人早有准备。刘整有几百条小船可供调度,鹿门山的堡垒刚刚被加固过。刚刚抵达的战士准备好了迎头痛击匆匆赶来的敌人。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之后,南宋军队遭受惨重伤亡,被迫返回到他们在襄阳的基地。
宋廷明白,它的责任是继续不断地派船只向被围攻的宋军提供物资供应。大多数船只从未到达目的地,因为蒙古人的围困几乎是滴水不漏的。然而宋廷坚持要打破封锁。在1269年8月,南宋将领夏贵率领三千条小船开往鹿门山,但是他被击败了,损失了两千名士兵和五十条船只。第二年10月,范文虎又步夏贵之后尘,而他则损失了共计一千人和三十条船。另一次救援行动发生在1271年8月。这次尝试同样以惨败而告终,两千名南宋士兵失去生命。1272年9月,一支由三千人组成的南宋军队打进城内,但这是一次代价沉重的胜利。两位将领之一的张顺被杀,他手下的士兵被杀死的更多。他们运送的许多给养损失殆尽。当救援部队的残部试图撤离他们刚刚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的城堡时,才发现自己中了埋伏。许多士兵和将领被俘掳。
蒙古军队的封锁固然很有效,但是仍无法消磨南宋守军的斗志。他们已经把襄阳和樊城同南宋其他地区分割开来了,但他们无法制伏顽强的守军。他们无法杀入城内而不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也没有任何成功的保证。如果蒙古军队只是简单地保持围困而没有任何进攻行动,他们将会被永远地拴在那里。因此,他们需要支援以打破这种对峙状态。
两位穆斯林造炮师向蒙古军队提供了他们急需的援助。忽必烈曾向他的侄子,波斯的伊儿汗国可汗阿八哈汗求助,希望得到军事专家,帮助他粉碎樊城和襄阳的抵抗。1271年,阿八哈给忽必烈送来了亦思马因和阿老瓦丁。在蒙古汗廷做短暂的停留之后,这两位穆斯林在1272年末来到战区,勘测现场,开始着手修造战争机器。他们建造了投石器和弹射器,能把巨石抛掷到很远的地方。12月,蒙古军队开始使用这些装置对樊城发起攻击。有了如此强大的武器支持,阿里海牙终于攻陷了这座堡垒。在石头和炮弹的打击下,残余的南宋守军再也无法阻挡汹涌而来的蒙古军队,几天后,樊城陷落了。吕文焕收到樊城守军溃败的报告后,立刻意识到他自己在襄阳的部队也无法抵抗这种巨型火炮的攻击,但他没有立即投降。于是,两位穆斯林造炮师“视察了现场着力点,决定把火炮架设在城市的东南角。炮弹重一百五十斤,大炮发射时,震天动地,所到之处,皆为齑粉”。第二年3月,自忖无法胜过对方的火力优势,吕文焕投降了。为时将近五年的围城战终于结束了,南宋抵抗“北虏”的一个重要标志突然被拔除了。
二、郭靖黄蓉守襄阳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中的襄阳保卫战,郭靖死守,最后郭靖、黄蓉夫妇皆死于襄阳,蒙古大汗蒙哥死于杨过之手。郭靖、黄蓉的爱情和惨烈的守城经历打动过无数的读者。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是国家命名的第一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襄阳是以襄阳、樊城这两座隔江相峙的历史名城为中心发展而成的。历史上,诸葛亮、孟浩然、皮日休、米芾这些古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等在襄阳留下了许多胜迹。由于襄阳位于我国南北分界的中部地区——秦岭大巴山脉的一个重要缺口,地处中国的腹心地带,又是南北东西交通的重要枢纽,号称“南船北马”、“七省通衢”,所以历史上襄阳的交通地位显得非常重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襄阳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自古以来为历代统治集团所重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根据襄阳知名学者晋宏忠教授的研究,襄阳地区自春秋战国以来,曾发生过约200多次大小不等的战事。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视襄阳为“恢复中原之基本”。后代史学家对襄阳的军事战略地位有这样的总结 :“襄阳为楚北大郡。代为重镇,故典午之东迁,赵宋之南渡,忠义之士,力争上游,必以襄阳为扼要;晋之平吴,元之伐宋,皆先取襄阳,为建瓴之势。”
几年前,在襄阳古城以南的岘山附近,发现了一段南宋时期的砖墙和壕沟。经初步鉴定,这是蒙古南宋襄阳大战的蒙古大军的军事设施——寨堡的围墙和壕沟,襄阳大战遗址得以首次发现。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等故事讲述的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一个岁末,隐居临安郊外牛家村的忠良之后郭啸天、杨铁心家遭横祸,被与金国王子完颜洪烈勾结的南宋官府害死,已怀身孕的郭夫人李萍、杨夫人包惜弱也双双失踪,噩耗传来,郭、杨的好友全真教道士丘处机怒不可遏,对杀害郭、杨的凶手进行了追杀。他惦念失散的朋友家眷,在临安一带四处奔走打探未果;接着又因受奸人段天德蒙骗在嘉兴与江南七怪发生冲突,两败俱伤。事后,丘处机与江南七怪识破奸人阴谋,释兵言和,但比武未分胜负,丘处机相约江南七怪一同寻人,由自己去救助杨铁心妻子包惜弱,江南七怪去救助郭啸天妻子李萍,并各自将两家的孩子教养成人,十八年后重会嘉兴,由郭杨后人代为比武再分胜负。后来,郭靖终得武林真传,在华山之巅,郭靖与黄蓉再次相逢,和好如初,最终结为一对武林侠侣。在守卫襄阳城时双双战死殉国。
郭靖黄蓉虽为武侠小说中虚构的人物,但宋蒙襄阳之战中所涌现出来的守将吕文焕、范文虎,张顺,以及襄阳军民等人物所表现的誓死无畏、众志成城的精神,正是朔造郭靖的生活基础。襄阳人的侠义、英勇、勤劳等秉性均在郭靖身上有所体现。襄阳学者毕克忠认为,虽然郭靖黄蓉是虚构人物,但在我国历史上却有一位名将与襄阳有关系,他叫郭敬。据史料记载,公元330年,后赵荆州监军郭敬奉命攻打东晋重镇襄阳,守军皆为精兵强将,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郭敬巧设妙计,轻取襄阳。在《倚天屠龙记》里有交待:郭靖和黄蓉死了,就在襄阳城破的那一天。金庸老先生聪明的回避了这一段,给自己少留下一些破绽,也给了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可能他也不忍心亲手给自己笔下这对最完美伴侣的生命旅程画上一个无可奈何的句号。 有表述:“在浑身是血几近脱力的蓉儿看见她的靖哥哥力战至最后一刻终于虎吼一声倒下去的时候,她鼓起身体里的最后一丝力气飞跃了过去,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扑在靖哥哥身上,挡住蒙古兵千万把雪亮的钢刀,哪怕这只能延缓靖哥哥一秒钟的生命,毕竟两个人还是死在了一块。如果郭靖还有一丝神智清醒的话,他就会听见蓉儿在他耳边又轻轻唱起了少年时他背蓉儿赴一灯大师处求救时蓉儿唱的那段《山坡羊》的结尾:活,你背着我!死,你背着我!”怎样,他们的持久爱情是感人的。金老先生用一支生化妙笔为一个历史上的庸人演绎出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神话传说。从另一层面上,靖蓉完美的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对他们已经足够,死在一起亦是他们的幸福。在侠义人士的眼里,以身殉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这是一种爱国的精神!襄阳破,大宋门户大开,蒙军必会长驱直入,郭靖是为了大宋的黎民百姓而守襄阳,为襄阳拼尽最后一丝力气,
去年8月,襄阳传出将以该小说中“襄阳大战”故事人物为原型建造郭靖黄蓉“射雕情缘”像。据了解,郭靖黄蓉雕像为襄阳汉江旅游风光带夜景亮化工程的人文景观,雕像名为“射雕情缘”,总耗资100万。因争议较大,建设暂时搁置。反对的人认为:“弘扬襄阳文化不一定要用虚拟的小说人物吧,不支持。小北门码头代表的是襄阳“南船北马”的交通枢纽,郭靖黄蓉不能代表这个含义。将一个虚构的人物,与真实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不妥当,容易误导当下的年轻人。要说同时期守襄阳城,南宋名将吕文焕,倒是在元宋襄阳之战中,与蒙古军队相持五年,最终城内兵尽粮绝。建个吕文焕的雕像在历史真实上还说得过去。”:支持的声音认为:“丹麦的美人鱼不也是童话里面的人物?平时放在海边,也是著名景点。世博会还专程搬到上海展览。我们自己做为什么不可以呢?无论是真实历史,还是虚构武侠小说,借金庸之笔为襄阳造势,对于弘扬襄阳的历史文化、提升襄阳的知名度是有利的。”
据悉,襄阳近期启动了长门遗址公园建设,将在景区内建设郭靖、黄蓉雕像,郭靖黄蓉将在不久“荣归故里”,再现雄姿。
参考文献:
莫里斯-罗莎比教授的著作《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