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痤疮的穴位按摩方法
痤疮俗称“青春痘”,多发生于油脂性皮肤者。正常人皮脂通过皮腺孔排出体外,一旦孔道被堵,就阻碍了皮脂排泄,病菌趁机而入,便发生局部炎症。“膏梁厚味,足生大疔”,中医认为本病与膳食结构有关。如嗜食甘肥、香辣之品,肠胃湿热,蕴久成毒,热毒上攻,溢于肌表,发而为病。青年人内分泌功能亢盛,尤其是雌激素分泌亢进,或因情绪受刺激而产生过多的雄激素等,与痤疮也有一定关系。
去除痤疮的方法,除了坚持正确护肤保养,调理好自己的内分泌之外,还可以通过穴位按摩辅助治疗痤疮。
穴位按摩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用手指作顺时针(痤疮一般为上火,顺时针为泻)揉动按压。每个穴位按揉100—200下,按揉时手指要有一定力度。按摩最好每日进行两次,早晚各一次。
一、肠胃热盛引起——脸颊、下巴长痤疮
(1)迎香(手阳明大肠经穴;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交会穴)
[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主治]鼻炎,鼻塞,口、眼歪斜,鼻衄,鼻息肉。
(2)侠承浆(经外奇穴)
[定位]在下颌部,位于下嘴唇正下方凹陷处的两侧部位,承浆穴外开1寸,当颏孔处。
[主治]黄疸,面瘫,齿痛,唇口疔疮,及齿龈溃烂,三叉神经痛等。能有效驱除对因新陈代谢缓慢及荷尔蒙混乱引起的痘痘。
(3)天枢(足阳明胃经;大肠之募穴)
[定位]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
(4)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合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5)内庭(足阳明胃经:荥穴)
[定位]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主治]齿痛,咽喉肿病,口歪,鼻衄,胃病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二、肝脾功能低下,肝气郁结引起——额头长痤疮
(1)太冲(足厥阴肝经:原穴)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2)血海(足太阴脾经)
[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膝关节炎
(3)合谷(手阳明大肠经:原穴)
[位置]手背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主治](主治面部一切疾病——面、口合谷收),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齿痛,耳聋,喉痛,指挛,臂痛,口、眼歪斜,咽喉肿痛,胃痛,热病无汗,多汗,上肢病变。
(4)温溜(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主治]头痛,面肿,咽喉肿痛,疔疮,肩背酸痛,肠鸣腹痛。
(5)曲池(手阳明大肠经:合穴)
位置: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发热,高血压,手臂肿痛,肘痛,上肢瘫痪;热病,咽喉肿痛,腹胀,吐泻,齿痛,瘾疹,癫狂善惊。
三、心脏活动力减弱引起——眉心长痤疮
(1)少府(手少阴心经:荥穴)
[定位]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主治]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遗尿,阴痒痛,小指挛痛。
(2)后溪(手太阳小肠经:输穴)
[定位]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 头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癫狂痫,疟疾,手指及肘臂挛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