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是被朱元璋所杀吗?_雷永春 朱元璋为什么杀刘伯温

要谈刘伯温首先应该先掀去后人添加在他身上的神秘面纱,也就是小说《大明英烈传》当中那个能掐会算好象活神仙一样的道人刘伯温形象,可以说基本是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的明朝翻版。这个刘伯温并不是真实的历史上的刘伯温,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我们可以看一看: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谥文成,温州文成县南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刘伯温自幼性情奇迈,神智过人,二十一岁即高中进士,后曾两度入仕为官,但都因为人正直得罪权贵而先后去职。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他再次被朝庭征召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协助平定方国珍起义等。至正二十年(1360年),刘伯温被朱元璋请到南京任谋臣,从而得以展现其兵法家的才能。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后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还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自立势力,另一方面则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他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参与军机八年,协助其筹划全局、开创大明王朝,而驰名天下,朱元璋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朱元璋建国后,封刘基为诚意伯,年俸禄二百四十石。洪武八年(1375年),刘伯温神秘死亡,传说是被当时的丞相胡惟庸毒死的,但历史学家吴晗认为毒死刘伯温是朱元璋幕后主使的。
由以上简介,我们可以知道,首先刘伯温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和兵法家,而不是小说《大明英烈传》当中所讲的那样是个能掐会算的“活神仙”,并且他是个标准的儒生,21岁就中了明经科的进士,而不是道士,不存在上山求仙之类的事情。同时,刘伯温虽然确实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但他在朱元璋的功臣当中地位并不高,朱建国后大封功臣,刘伯温只被封为诚意伯,年俸也只有二百四十石,这主要是因为他加入朱元璋阵营较晚,并且作为浙东集团的领军人物,长期为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所排挤。而反观小说《大明英烈传》中的刘伯温,不仅被明显神化,并且被人为的与李善长调换了位置,历史上的刘伯温是在朱元璋已经在南京建立根据地以后才投奔营下的,根本不可能参与朱元璋最早的起事活动。此时的朱元璋虽然还没有正式建政,并且依然依附于小明王旗下,但他基本上羽翼已成,已经成为当时可以争雄天下的一股不可小看的势力。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说朱元璋杀刘伯温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理由有四点:
首先,刘伯温虽然也是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但他加入朱的旗下要晚得多,故其位置也远在其它功臣如李善长、徐达、汤和、常遇春等人之下,如果说朱元璋要有组织有预谋地杀功臣,那么排在刘伯温前面的重量级人物有一大堆,轮也轮不到只是一个诚意伯的刘伯温。
其次,虽然刘伯温有一定的能力,并且也是浙东集团的领军人物,但他在朝庭的影响力却非常有限,因为当时把持朝庭最大的功臣集团是淮西集团,浙东集团处在明显弱式的位置上,更为重要的是刘伯温当时已经辞去了职务,交出了权力,他根本已经不具有危胁朱元璋的能力,朱元璋何必多此一举?
再次,刘伯温是浙东集团的领军人物,而浙东集团是制衡当时朝庭最大的功臣集团——淮西集团的力量,朱元璋要有组织的诛除功臣就必须考虑如何除掉淮西集团,那么借用刘伯温的浙东集团应该还是个不错的选择,可见无论朱元璋是要在朝庭上搞派系平衡相互牵制还是要有组织的诛除功臣,刘伯温与浙东集团都是一股可以加以利用的力量。而除掉刘伯温则效果恰恰相反,只会使淮西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大,从而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后来的胡惟庸专权恰恰就是明证。所以,只要朱元璋脑子还没有糊涂的话,他就不应该这样做。
最后,刘伯温死于洪武八年,享年六十五岁,他比朱元璋大整整十七岁,也就是说刘伯温死时朱元璋四十八岁,而我们又知道朱元璋活了71岁,属于中国古代几位为数不多的长寿皇帝,他的长寿应该与其早年生活经历从而锻炼出来的强健体魄有关,应该说此时的朱元璋还处在春秋正盛时期,洪武八年朱元璋刚刚登上皇位八年。如果说刘伯温真的是死于朱元璋之手,朱元璋真的想为了确保日后自己子孙的接班地位不受功臣的威胁而提前进行这种诛杀功臣的行动的话,那么此时的朱元璋是否也太心急了一些?他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从各个方面来看,我都不认为刘伯温有可能在朱元璋死后达到个人专权而威胁到明朝皇帝未来接班人的位置。大家不防假想一下,假如洪武八年刘伯温没有死,也还在朝堂上,那么等到朱元璋死时,刘伯温已经是将近九十高龄的人了,他还能够在当时的朝庭上做什么吗?
由此可见,朱元璋实在是没有任何理由去杀一个根本对自己以及对自己的未来接班人完全不具备威胁能力的刘伯温。或者此时还要有人会说:“难道朱元璋杀人还要有理由吗?作为一个专制皇帝他本就拥有生杀与夺的权力,他不是本来就可以想杀谁就杀谁的吗?”好,尽管西洋楼已经觉的这样的说词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性探讨的范畴而变成了强辞夺理的诡辩,但西洋楼还是愿意做一般答复的。那就是我们先假设这种说法成立。刘伯温就是死于朱元璋之手,朱元璋就是在自己四十八岁,刚刚登上皇位不久就开始了杀功臣的行动,那么朱元璋总不至于在杀了一个刘伯温之后就罢手吧,一定会迅速的把枪口继续转向其它功臣吧?而事实却偏偏不是这样,在刘伯温死后的五年时间内,朱元璋的其它功臣们基本活的好好的,真正开始出现大规模株连功臣的事情是在洪武十三年发生的“胡唯庸谋反案”发生之后,应该说是“胡唯庸案”激怒了朱元璋,使他开始对以韩国公李善长、左丞相胡唯庸为首的淮西功臣集团产生了严重不满。所以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刘伯温之死不可能是朱元璋的授意,朱元璋根本就没有理由也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刘伯温是被朱元璋所杀吗?_雷永春 朱元璋为什么杀刘伯温
那么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既然刘伯温之死不是朱元璋搞出来的,那么他真正的死因又是什么?我们不防看看相关的史料记载。据《明史。列传第十六刘基》 所载:“胡惟庸方以左丞掌省事,挟前憾,使吏讦基,谓谈洋地有王气,基图为墓,民弗与,则请立巡检逐民。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基惧入谢,乃留京,不敢归。未几,惟庸相,基大慼曰:“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忧愤疾作。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抵家,疾笃,以《天文书》授子琏曰:“亟上之,毋令后人习也。”又谓次子璟曰:“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连络。我欲为遗表,惟庸在,无益也。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由以上记载,我们可以看出事件的基本过程,刘伯温与当时任左丞相掌管中书省的胡惟庸原本不和,胡借机指使人诬陷刘伯温,说刘在老家强占平民土地,朱元璋虽然没有完全相信胡的谎言,但对刘伯温也产生了不满,就剥夺其奉禄作为惩戒。刘伯温得知此事后进京向朱元璋谢罪,此时胡惟庸已逐步专权,党羽把持朝政,刘伯温为国为民忧愤成疾,胡惟庸借机指使医生以给刘治病为名,下毒加害刘伯温。后来朱元璋与刘伯温误会消除,朱并亲制御文赐予刘伯温,并安排人护送其回归故里,但此时刘伯温病体日重,感觉腹中就好象有东西积成拳头大小的石头一样,一个月后刘伯温病死。临死前,他给朱元璋写下密奏一份交给两子说:将来胡惟庸败后,皇上一定会重新想起我,到时候你们把这个交给皇上。后来胡惟庸谋反案果然发生了,他的同党涂节供出胡惟庸当年指使医生以治病为名毒害刘伯温的经过,事情才真相大明。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刘伯温之死确实是胡惟庸一手制造的。刘伯温是浙东集团的领军人物及精神领袖,为人又刚正耿直,故深为当时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把持朝政的淮西功臣集团所痛恨,刘伯温请辞告老还乡极有可能就是为了避开官场的权力争斗,但可惜事情并没有按照刘伯温希望的方向发展。刘伯温的离开造成了淮西集团胡惟庸独揽朝政大权的局面形成,为其打击和陷害自己创造了条件。先是胡惟庸指使人污告刘基,说刘老家某地有王气,刘知道后就想把那里改做自己的墓地,那里的平民不给,他就强使人驱逐那里的百姓,这实际是说刘伯温有谋反心,想置刘于死地。但朱元璋对王气不王气的事情并不相信,只责怪刘伯温强夺民田,故只是剥夺了刘基的奉禄,相当于停发了刘伯温工资以示惩戒。这是胡第一次意图谋害刘伯温,告刘谋反,如果真的是朱元璋想杀刘伯温,那么此时朱就完全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刘伯温抄家灭门,因为在任何一个朝代意图谋反都是要诛九族的大罪,但朱却没有这样做,他相信刘伯温不会谋反,只怪其强夺民田,这就使胡第一次陷害刘伯温的企图破了产。但胡唯庸一计不成,又生二计,在刘伯温进京谢罪时,趁其生病假借派医生给刘治病为名,下毒加害了刘伯温。由这件事的手法来看,也可以说完全不符合朱元璋的作风,朱元璋晚年确实杀了不少的功臣,但无一例外都是公开治罪光明正大地杀的,也从来没有采用过下毒暗杀这类手法,至于借刀杀人就更是谈都谈不上的事情了。此外,通过上述资料我们还可以发现,胡惟庸毒害刘伯温一事在当时是个秘密,除主使者胡惟庸和参与此事的一些骨干分子如涂节等人外,其它人包括刘伯温的家属并不知情,刘伯温本人是否有所感觉不是太清楚,但西洋楼倾向于刘伯温事实上并不知道,否则从刘伯温中毒一个多月之后才去世来看,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刘伯温中的绝不是氰化物之类的急性毒药,而应该是某种慢性毒药,那么既然是慢性毒药那就并不是没有抢救的方法,而在这一月时间内刘伯温都没有采取过任何解毒的治疗手段,说明刘伯温对于自己被胡下毒谋害一事应该也是并不知情的。
另一方面我们在从刘伯温的后人对此事的反映来看。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刘伯温被胡惟庸毒害一事刘氏后人当时应该是不知情的,后来胡惟庸案发之后,其同党涂节供认出此事,才使事情真相大白。而刘氏后人则从来不认为刘伯温之死与朱元璋有关,可见一些史学家如吴晗等人指责是朱元璋借刀杀人的说法是缺乏依据的。某些人可能会说,即使刘氏后人知道是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铲除功臣刘伯温,他们又能如何?朱元璋毕竟是大明皇帝,他们也只能忍气吞声罢了。这种说法大错特错,如果是旁人畏惧权势,明知自己的父亲被人毒害还要忍气吞声或许可能,但独独刘伯温的后人,西洋楼认为是绝无可能的,这一点我们看看历史上刘伯温的两个儿子的结局就能明白了。
刘伯温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很不幸这两人都未得善终。史书载刘琏生于元顺帝至正八年(即公元1348年),洪武十年,也就是其父死后两年,他与胡惟庸的党人起冲突,被胁迫堕井而死。刘伯温的次子刘璟生于元顺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曾入太祖朝,深受朱元璋信任,史书载他与朱元璋“入见便殿,燕语如家人”,并曾参与平定温州叶丁香叛乱,被朱元璋称为“真伯温儿矣”,可见朱元璋对刘璟信用有嘉。建文时期,朱元璋四子朱棣挑起“靖难之乱”,刘璟曾参与平讨叛乱,献十六策,然而不能为当政者采纳。后成祖也就是朱棣登极,召刘璟进见,刘璟称疾不朝,成祖强迫他入宫,他见到当时已经称帝的朱棣却只称“殿下”而拒称“陛下”,并且直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后刘璟被捕下狱,在狱中自缢。当真是虎父无犬子,刘伯温一生耿直刚正,不畏权贵,而两个儿子也完全继承了其父的刚烈本性,可称得上是真真正正的一门忠烈!!!可惜历代史书却往往只是提及被诛了十族的方孝儒,而几乎完全忽略了面斥朱棣的刘璟,小说《大明英烈传》更是对这段千古佳话提也不提,真真不知是何道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8386.html

更多阅读

今天是建军节你还记得这个节日吗? 今天是建军节

今年的建军节简述: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其来历是: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部队2万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中

仰卧起坐是最有效的减肚子方法吗? 瘦小肚子最有效的方法

仰卧起坐是最有效的减肚子方法吗?——简介迷人的平坦的腹部是女人最性感的标志,为了减肚子,许多人坚持天天做仰卧起坐。仰卧起坐能减肚子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现在为众美眉揭开仰卧起坐能不能减肚子的谜团,告诉大家仰卧起坐减

朝鲜末代国王是被日本毒害而死的吗? 锡金末代国王

李熙是兴宣大院君(指李昰正,他早年被封为“兴宣君”,李熙做了皇帝之后,晋升为“兴宣大院君”。“大院君”指的是朝鲜王朝时代,对于儿子成了国王,而本人却没有得到王位的人的封号。)的第二个儿子,朝鲜末代国王,生于1852年,1863年至19

声明:《刘伯温是被朱元璋所杀吗?_雷永春 朱元璋为什么杀刘伯温》为网友语絮滨晨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