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啼血”典故探源
山东省平邑县教育局教研室陈凯
典故是古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关于典故,《辞海》的解释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我们在阅读古诗文时,经常会遇到典故,对典故的理解,我们首先要了解典故的渊源,进而再结合有关背景了解典故在文本中的含义。
《琵琶行 并序》“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涉及到“杜鹃啼血”这一典故。“杜鹃啼血”众多典籍多为记载,在历代诗文中,被广为引用,可以看出历代的作家们都钟情于“杜鹃”,借这一悲情的意象传达自己难以排解的凄楚情怀。
最早记载“杜鹃”的应推春秋时代的《禽经》,《禽经》提到蜀王杜宇化为杜鹃鸟的故事。到晋代张华为汉代李膺的《蜀志》做注曰:“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这里所说的望帝就是杜宇。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云:“人言此鸟,啼至血出乃止。”故有“杜鹃啼血”之说。
“杜鹃啼血”,也称“子规啼血”,指杜鹃鸟的哀鸣,古诗文常引用之,用以描写哀怨、凄凉或思归之情。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杜甫《杜鹃》诗:“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李商隐《锦瑟》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在《燕台四首.夏》:“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唐代李中《暮春吟怀寄姚端先辈》:“庄梦断时灯欲烬,蜀魂啼处酒初醒。”北宋王令《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不仅诗歌中有“杜鹃啼血”的意象,在元明时期的戏剧作品,为了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也多次引用。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第三折:“等他四下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清代洪昇《长生殿》第三八出:“可怜那抱幽怨的孤魂,只伴着呜咽咽的望帝悲声啼月夜。”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作者描写自己谪居的生活:“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表面上写闭塞的环境:“浔阳地僻”、“湓江低湿”。无聊的生活:“终岁不闻丝竹声”,“杜鹃啼血猿哀鸣”。如果结合作者当时的背景,我们就明白了,作者这句用典,正是他徒有报国理想、空怀满腹才学、无故被贬的失望、悲愤、凄凉的感情流露,虽是写浔阳的环境,其实,何尝不是作者内心凄苦的心路写照,也正是这一声声杜鹃啼叫和猿的哀鸣,让我们听到了作者内心凄凉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