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 杜牧

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 杜牧

杜牧《秋夕》赏析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说,散文是世界上最井井有条的文字,而诗歌是世界上最井井有条的绝妙好词(the best words in thebestorder)。诗歌以其精炼、隽永、含蓄而取胜。我国以诗歌闻名于世,名震天下的诗人不可胜数,他们犹如灿烂的星辰照耀着中华五千年的星空。我们生在诗的国度,沐浴着诗的阳光,滋润着诗的雨露,徜徉在诗的海洋,是何等的荣幸啊。

已故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这样说道:“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他还说:“诗比别类文学教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部分,就是故事......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诗是一国语言文字的艺术结晶,是一国文字之精华,是文学艺术的百花园中最为最璀璨,最耀眼的花朵。或写景,或咏物,或叙事,或抒情,或说理,各展风姿,各领风骚,无不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或喜,或悲,或怨,或怒,无不感人肺腑,动人魂魄。或豪迈,或激越,或悲怆,或忧伤,无不透着灵气。诗歌,特别是汉语古诗之美,诗歌之灵气就在其凝练,精美,隽永。优美的意境是诗歌的精髓,是诗歌的灵魂。而意境之美尽显于意象,意象是古诗歌美的结晶与化身。在一切语言艺术中,诗歌的创作最费心力。真可谓一名之立,旬月踟蹰啊。凝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无不来自于无数诗歌圣手的呕心沥血。

诗歌创作难,解读谈何容易,而翻译则是难上加难。美国最著名的使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曾说,“诗歌是翻译中遗失的东西。”理解尚且不易,翻译谈何容易啊。

晚唐大诗人杜牧的《秋夕》就是这样一首精美的小诗。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如上所论,诗歌之魂,在其意境;意境之魂,在其意象。直白的语言往往难以入诗。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歌是人和自然的表象”,可谓入木三分。雪莱也说“诗歌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汉语古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杜牧的《秋夕》就如同一幅精美的图画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银烛、秋光、画屏,轻罗小扇、流萤、天街、夜色、牵牛、织女等意象内容丰富,令人遐想不已。白色的蜡烛在秋晚发出幽幽的微光,给屏风上的图画增添了一缕黯淡而清冷的色调。这首诗又名《七夕》。它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意象描写了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极为含蓄。表面上的诗意似乎很简单,一个孤寂难耐的宫女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意在字外,“言内之意”则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意味深长,回味无穷啊。流萤多在杂草丛生的荒凉去处。而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居然流萤起舞,宫女生活的寂寞凄凉由此可想而知了。宫女寂寞无聊,只好借扑萤来消磨那孤独难耐的时光。但那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又怎能扑掉。流萤飞来飞去,孤独寂寞萦绕。轻罗小扇本是在炎炎夏日用来去热取凉的,秋天就难以派上用场,于是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

天街隐没在阴冷如水的夜色中。遥望苍穹,那牛郎织女虽然天各一方,每年犹有相见时,而可怜的宫女却只能长年累月忍受孤寂之苦。

这首诗歌翻译成白话文尚且不易,用英语表达更是难上加难,简直如登青天。然而可敬的译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知道,诗歌之美,在意美,在音美,也在形美。三美俱在,天然之美,美轮美奂之佳作也。尽善尽美地在翻译中将三美迻译实际上是一厢情愿,可望而不及。英国资深翻译理论家纽马克说,凡在有文化焦点之处,就会因为源语与目的语间所存在的文化‘鸿沟’或‘差距’而产生的翻译问题。大多数的文化词汇虽然容易识别,但是难以直译。直译,或者说是异化的翻译可以直接将源语的意象等文化成分传递到目标语中,有助于保存地方特色与氛围(localcolour andatmosphere)。不过,transference传递了文化但却排斥了信息,阻碍了交流。富含文化色彩的意向的传译实在是一个难点。

请欣赏下列五种译本:

IN THE AUTUMNNIGHT

Du Mu

Her candle-light issilvery on her chill bright screen

For fireflies is herlittle silk fan

She lies watching herstaircase cold in the moon

And two stars partedby the River of Heaven

(译者不详)

An AutumnNight

The painted screen ischilled in silver candlelight,

She uses silken fan tocatch passing fireflies.

The steps seem steepedin water when cold grows the night,

She lies watchingheart-broken stars in the skies.

(Tr. XuYuanzhong许渊冲)

AutumnNight

Silver candles coldpainting screens and autumn lights

Soft dress, small fansas young girls try to catch fireflies

Night colors of skyterrace are chilly as glass

Lying on our backs aswe watch heart-broken stars

(Tr.林文杰)

Seven-character-quatrain

Du Mu

Her candle-light is silvery on her chill bright screen.

Her little silk fan is for fireflies……

She lies watching her staircase cold in the moon,

And two stars parted by the River of Heaven

Autumn Night

DuMu

Silver candle, autumn light and cold picture screen,

Small fan of light silk swatting streaking glow-worms.

Palace steps at night cold as water,

Where she sits watching Cowherd and Weaving Girl.

(任治稷、余正译)

目前汉诗英译中所采取的手法大致可以归为如下:一是直译,因为诗歌中的一些意象不难为目标语的读者理解;二是直译加注,万一理解有困难,注释可以起作用;三是意译,舍弃意象,这是汉语中的意象极难直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四是用目标语中的意象来代替源语中之意象;五是音译,加注,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译无定法,故而这五种手法也是相对的,取决于不同的诗歌译者的出发点和翻译素养。

诗译之思

巴斯耐特在《翻译研究》中所对诗歌翻译的研究远远超过了对其他文体翻译的研究。诗歌翻译犹如一个疑难杂症,难住了中外的的诸多译家和理论空谈家。

意境美是诗歌之美的集中体现,没有意境的诗歌如同白开水索然无味。意象则是意境营造的主要手段。如何使对中国古代文化知之甚少的 洋人也能理解汉语古诗中意象所隐含的深意,正是这首古诗英译的难点所在,也是所有古诗翻译的疑难所在。

其实话说回来,今人对该诗中的意象之了解又有多少呢?从接受理论来看,读者的接受程度可以说是检验翻译成败的唯一标准。我有时候想,怎么去了解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呢?这往往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汉语读者对一首诗歌的接受程度尚难确定,怎能苛求译者去了解另一种语言中读者对翻译的诗歌的接受情况呢?

请问,有谁知道唐人对《秋夕》的接受情况呢?从这个角度来看,接受理论和所有的理论一样常常都是理想化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理论都是一种意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8208.html

更多阅读

曹操《观沧海》赏析 曹操的观沧海

【古典诗词欣赏(六十六)】《观沧海》赏析窦凤才【原作】观沧海——[魏]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

转载 舒婷《致橡树》赏析 舒婷的致橡树

原文地址:舒婷《致橡树》赏析作者:蓝田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苏轼《赤壁赋》赏析 在赤壁赋中 苏轼用

苏轼《赤壁赋》赏析《赤壁赋》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声明:《杜牧《秋夕》赏析 秋夕 杜牧》为网友縞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