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央视《人物》文化类纪录片
---以《新闻摄影师陈庆港》一期为例
央视《人物》栏目作为一档人文类的电视纪录片节目,将“探求科学知识,传播文化观念,共享生命阅历,自由交流体验”作为栏目的制作口号。这档节目努力“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理念,关注现当代文明进程中那些显现出智慧光芒、卓越创造力和非凡品格的人们;关注富于奇思异想,敢于超越常规,勇于挑战极限的人们;关注重大事件的亲历者、目击者和为我们珍藏文化与传统的人们;关注在某些领域做出过特殊贡献却鲜为人知,而他们的创建正改写着我们的生存状态与思想方式的人们。”下面就以《新闻摄影师陈庆港》这一期节目为例,来分析这档文化类纪录片栏目的特色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从节目的定位上来看,节目无论是文稿,画面,整个节目风格都决定了,它的收视群体是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文化涵养,追求艺术感的一部分人。就本期人物陈庆港来说,他作为新闻摄影记者中的顶尖人物,对他的职业以及他本人的经历感兴趣的人注定不是普通的平民观众。在选题上,它有明显的高端倾向,它关注的人不是普罗大象,而是精英人物。
从节目编排的采访上来说,首先,在介绍人物时主要采取的是讲述人物的重要事迹以及成长之路,并没有拘泥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大量的采访,即采访人物本人以及与人物有关的同事同行,人物的朋友也受邀访谈,所有的同一生活圈子里的人,也大多都是在本行业里有较大成就的人物。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满足了观众的仰望心理,那些在光环中的人物竟都如普通人一样走了出来,二是能多层次地展开人物纪录,同时,在采访的过程中,被访者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并没有见到访问者,这是此栏目的特色,似乎能杜绝生硬而做作的主持人套路,把位置全然让给了受访者,让人感觉制作方的态度是谦逊的。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文关怀。另外,通过人物的自我讲述,不仅是在单独的采访中还是在对其事迹的采访以及挖掘事迹背后的故事方面来说,它都体现了纪录片所具有的真实性。
从声画运用上来说,整期节目的流程,就是在决定好要拍摄的人物之后,先选择发生在这个人物身上的几个主要的事件。拍摄的主要人物,就是记录这几个事件。本期人物是新闻摄影师,所以在运用陈庆港的新闻作品的同时,会将整个画面的色彩变为灰暗,同时搭配上沉重的音乐,显示出他的作品中所折射出的世界的真实与残酷,更能显现出陈庆港在作品里所涵盖的人文情怀。所以说,《人物》栏目蕴含的人文情怀是涵盖在节目的始末与内外的。另外 ,节目运用了大量影像图片,不仅增加了纪实性的色彩,还丰富了整个纪录片的细节,更加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同期声的运用,使整个纪录片更多了叙事性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更能流露出人物本身的情感,以及人物事迹背后的不为人知的艰辛。
除此之外,节目不仅报道了新闻摄影师陈庆港,还在下集预告里播出了对风光摄影师姜平的预告。所以说,整档节目的策划并不是独立的,它也在尝试找到不同人物之间的联系,而从这一期节目里能够看出的是这些人物时有着专业上的联系的。
当然,作为一档高端定位的节目,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深度。深度就限制了受众群。《人物》的大多专题是很圈子化的,注定是不会吸引很多人关注。唯一能作的是坚持节目定位,培养固定收视群。相信一个国家媒体还是需要社会中坚力量关注的节目。栏目所为一个传播实体,一是从节目本身找答案,做出几个过硬的切合时代的系列,重拳出击,一是联系社会,搞出社会活动,设置社会议程,在保持节目特色的同时,不断搅动社会。
每期的人物讲述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播出量太大,很多好的想法都在短平快的操作方式中折损了。毫不客气的说,他把高雅的艺术做成了快餐。对于整期节目而言,它需要突破的就是画面的局限性。从陈庆港这一期节目中可以看出,整期节目镜头运用是很单一的。对于那些难以表现的已经发生过的而又未留下影像资料的事情,在人物纪录片中很多时候是有相当重要的价值的。为寻求更多的纪实手法来获取这些价值,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对被摄主体进行适当的拍摄角度的调整,应该算是一种突破画面局限性的方法。
适当的增强艺术表现力也是很必要的。作为人物类纪录片,它是记录生活真实形态的艺术。在节目制作中,可以考虑采访地点的选取,以及光线色彩等布局选取。以增强其美感。但是在陈庆港的这期节目里,在这些方面是没有很好的体现的。
最后要说的是人物类纪录片还是需要在深度上做文章。《人物》的视野还不够开,姿势还不够松弛。只是对人物的事迹进行了记录,但是,内容可以再深入一些;范围可以再广一点。做人物得有一个动机,让大家看到这个动机是很重要的。在陈庆港的这期节目的最后,播放的是一段当事人睡过的一百张床的录像,这有一点虎头蛇尾的嫌疑,并没有很好的展现出节目播出的动机。
总体来说,作为还在发展状态中的央视,以及在探索中的《人物》纪录片,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才能在电视传播里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