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教授为您开讲延续“养护生命之本——脾胃” 陈明经纪人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们摄入的水谷精微都需要靠脾胃进行运化、使营养输布全身,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可是,日常的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形寒饮冷等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导致脾胃功能的损伤,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疲乏倦怠、慢性口腔溃疡等诸多毛病也随之而来,缠绵难愈。民生开讲再次邀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延续“养护生命之本”系列话题,带您一起养护后天之本——脾胃,精彩节目,敬请关注。

【开讲嘉宾】陈明,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及“十大我最喜爱的老师”。

陈明教授师从于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伤寒论研究大家刘渡舟教授,自1983年始从事中医的医、教、研工作,尤对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颇有研究,临床上灵活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疾病、肠道疾病、糖尿病、痛风、高血脂、妇女月经不调、带下病、乳腺病、小儿厌食、消化不良、小儿发热等内科、妇科、儿科、皮科疾病及多种疑难杂证。

===================================================================

人体生病的8个原因-1.饮食结构不合理;2.心理压力过大;3.起居不规律;4.运动锻炼缺乏;5.食品卫生安全问题;6.化学药物、激素、抗生素的滥用;7.环境污染严重;8.精神污染的刺激。

目前排在前三位的致病因素:1.压力过大(焦虑、思虑过度);2.环境污染(饮食不安全);3.疲劳过度(过劳、饮食不当)。这三大因素对脾胃影响都较大。

中医认为,脾与胃同居中焦,二者以膜相连,互为表里关系。脾胃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维持生命,为气血生化之源,故称为“后天之本”。

脾胃一个重要功能是运化水谷、水湿。主要是对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如果脾失健运,可能导致腹胀、腹泻、食欲不振、消瘦、倦怠乏力、气血不足等。

对于长期大便溏泻,或夹有不消化食物,一日数次的人,大多数为脾阳虚,可以用理中汤(党参、干姜、白术、甘草)为主进行调理,也可适当加入莲子肉、砂仁助消化,如伴有腹胀症状,可加木香。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脾失健运,一部分人表现为大便溏泻,还有人表现为食欲不振。专家提醒,在判断时需要考虑个人日常食量,如果明显减少则考虑食欲不振。

改善食欲不振参考妙方:苍术厚朴陈皮砂仁焦三仙白蒺藜。是在平胃散的基础上加入砂仁、焦三仙(神曲、麦芽、山楂),以及白蒺藜(提升脾气)。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脾失健运除了导致腹泻,还可以引起便秘,这种便秘大便一般不干燥,而是不成形,甚至溏泻,一日数次或者大便粘腻不爽,蹲便时间长。有一些则没有便意,数日不解。

对于脾虚便秘,可以用枳术丸为主加减进行调理。参考药方:枳实(或枳壳)生白术焦槟榔炒莱菔子。主要针对脾虚有湿夹有气滞者,表现为大便并不干结,甚至稀溏,但粘滞不爽,排出困难。

专家一再提醒,遇有便秘的情况,最好请专业中医师辨证,不要自己轻易使用大黄、番泻叶、决明子等寒凉药物,对于脾虚便秘的人会加重症状。

预防便秘的措施,首先要多运动,特别是可以增加肠蠕动的运动,比如快走。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要量力而行。此外,每天饭后睡前可顺时针揉脐周20分钟。

预防便秘的第二方面措施是养成定时登厕的习惯。最好养成早晨起床排便的习惯。每次排便时间不宜太长,更不宜在排便时抽烟、看报纸或做其他事。正常情况下每天排便一次为好,若每两天排便一次或一天排便两次也不要有负担。只要排便时间比较规律,不用刻意要求每天一次的标准。

第三要纠正生活习惯。专家建议多饮水,可饮用白开水、淡盐水、蜂蜜泡水,不宜过多饮用浓茶或含咖啡的饮料。因茶叶中的鞣酸可收敛大便,而咖啡则有利尿、加速水分丢失的作用。

经常便秘的人还需要从饮食上调整,注意多进食一些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具有润肠作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麦片、蜂蜜、芝麻、海蛰、荸荠、香蕉、梨、柚子、草莓、桑椹等,大便不容易干结。

脾主运化水湿,同运转水谷一样,脾主管水湿的吸收、转输与布散。如果这个功能失常,可导致水湿潴留的多种病变,如痰饮、泄泻、水肿等。

脾主运化水湿,同运转水谷一样,脾主管水湿的吸收、转输与布散。如果这个功能失常,可导致水湿潴留的多种病变,如痰饮、泄泻、水肿等。

下肢无名肿胀方:泽泻30克,茯苓30克,桑白皮15克,大腹皮15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川木瓜15克,陈皮10克,炒白术10克,苏叶10克,麦冬10克,焦槟榔10克。多见于妇女,下肢肿胀,肾功能正常,或伴晨起两手郁胀,眼睑浮肿,大便溏泻等。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痰湿体质自我判断:如果你身体很快“发福”,常觉身体沉重,小腿酸沉,白粘痰很多,总吐不净,大便粘滞不爽,粘便盆,多属于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可经常选用化痰祛湿的药物或食物服用,如陈皮、半夏、莱菔子、苏子、茯苓、白术、白果、泽泻等。此外,香砂六君子的中成药也可以经常选用作为保健调理。

脾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脾主升清。脾的特点是升发,将营养物质输送于上焦心肺、头窍。脾气不升容易产生的症状:神疲乏力、气短、头晕目眩或头目不清爽、泄泻等。脾气不升时间久了会导致脾气下陷,容易造成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肾下垂等。

慢性疲劳综合症多是脾气不足或中气不足引起的。常表现为乏力,吃饭不香或虽到吃饭点也根本没有食欲,头沉或头目不清爽,整日昏昏沉沉,大便不成形,小腹下坠等。逐渐发展就表现为气短,总感觉气不够用,常需要用力呼吸,爬不动楼,甚至走不动路,同时常伴见胸闷、心慌、出汗、气喘等。

慢性疲劳综合症参考药方是在升陷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形成的。主要组成:生黄芪、知母、桔梗、升麻、柴胡、葛根、炒白术、当归、陈皮。

脾胃互为表里,脾主升,胃主降,为人体升降的枢纽。若脾气不升,则胃不降浊,可导致胃脘堵闷、疼痛,嘈杂泛酸,嗳气,或食积为火等等。

胃病的常见原因:1.饮食因素:饮食不规律、饥饱失调、偏食、挑食、过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之品或寒凉之品;2.情志因素:压力过多、过大,长期的情绪压抑,或思虑过度、暴怒等;3.化学因素:长期服用化学药品等。

胃病的常见病症:1.胃脘疼痛为主要表现:根据病邪性质及个人体质的不同,有冷痛、灼热疼、饥饿痛、饭后痛、剧烈痛、隐隐痛等不同;2.胃脘胀满为主要表现:根据病邪性质及个人体质的不同,有食后胀、饥饿胀、早晚胀等,以晚饭后胀较多见。3.胃脘堵闷为主要表现:胃中发堵发闷,总想打嗝、放屁,可伴烧心、泛酸等。

改善胃堵、胃胀参考方是在二陈汤基础上加减得出。二陈消痞汤主要药物组成:陈皮、法半夏、藿香、苏梗、砂仁、郁金。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改善胃堵、胃胀参考方是在二陈汤基础上加减得出。二陈消 痞汤主要药物组成:陈皮、法半夏、藿香、苏梗、砂仁、郁金。此外,中成药中的香砂和胃丸也可以缓解胃堵、胃胀症状。

在服用中药汤药时,一般以7天为一个疗程,服用2~3个疗程。中成药中的丸药,一般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如果一个疗程后没有完全好,可以再服用一个疗程。

改善胃堵、胃胀食疗方:橘萝佛肚煲-橘皮12克,佛手15克,白萝卜100克(洗净切片),鲜猪肚1具(洗净切段)。原料放砂锅内,加清水1500~2000毫升煲汤,煲至400毫升左右,调味,饮汤食萝卜、猪肚。

胃痛主要表现为:胃脘疼痛,或连及两胁,生气、食后加重。

改善胃痛小妙方:疏肝温胃汤-柴胡10克,白芍18克,良姜6克,制香附15克,木香10克,砂仁10克。一日一剂,5日为1疗程,可连服2~3疗程。

改善胃痛食疗方:佛手散-焦山楂90克,佛手120克,凤凰衣15克。上药共研细面,每服6克,每日早晚各1次,红糖水冲服。用于寒凝气滞、脾胃不和,或肝气乘胃的胃脘疼痛,包括西医所谓浅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

改善烧心、泛酸小妙方-爽胃止酸汤:黄连10克,连翘15-30克,吴茱萸3克,乌贼骨15~3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7天。

胃寒主要表现为:不敢食凉,或吐清水,或伴胃痛,喜温喜按。

改善胃寒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0克,生姜15克,羊肉500克,将原料共入砂锅,煮2~3个小时,待肉熟汤成,喝汤吃肉。

胃火主要表现为胃中灼热,口臭,牙痛,牙龈易出血,口腔溃疡,面部痤疮,容易饥饿,便秘,或大便粘滞不爽。

改善胃火小妙方-清胃散:黄连10克,生石膏15~30克,升麻10克,藿香10克,栀子10克,生甘草4克。一天一剂,6日为一疗程,可连服2个疗程。

胃阴虚一般表现为:口干、口渴,胃中空虚感,消化不良,便秘,舌上苔少或无苔、有裂纹或舌苔花剥。

改善胃阴虚中药小妙方-养胃汤:石斛乌梅太子参木瓜麦冬炙甘草。1日1剂,10天为一疗程,可连服3~4个疗程。

口腔溃疡是一般出现在口唇内或者两颊内、有时舌头上也会出现的溃疡点,往往是慢性、反复发作的,有的甚至长达数十年。

中医认为慢性口腔溃疡的病根在脾胃,因为脾开窍于口,脾中有热,循经上犯,表现在口腔。

改善慢性口腔溃疡中药妙方-泻黄散:藿香10克,生石膏30克,栀子10克,防风10克,生甘草6克,炙甘草6克。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中医认为火伏于脾,易发口疮诸疾。然而脾中的伏火,用清泄药无益,因脾气主升,喜热恶凉。用苦寒药直清直泄,不但热不去,而且导致腹泻纳呆。所以,治疗脾火当于清热中加升脾的药物,寓清泻于升发之中,瞒天过海,祛除脾热。

改善慢性口腔溃疡食疗小妙方-苦尽甜来水:生甘草10克,炙甘草10克,苦瓜10克。共煎水,含漱2~3分钟后咽下,不拘次数,1剂药可以使用2~3天。

脾气虚而发热-这种病人往往低热不止,或手心经常发热,或后背发热,一经清热泻火,脾虚更甚,发热的症状就会加重。所以,中医治疗这样的热病,往往采用补脾益气,即“甘温除大热”的方法。

张仲景的小建中汤、李东垣的当归补血汤、补中益气汤都是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剂。

气虚低热小验方:生黄芪30克,当归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太子参1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可连服2周。

脾寒胃热错杂心下痞:整天上火,口舌生疮,满脸痤疮,口干舌燥,但又不能食凉,一食凉即拉肚子,还有的病人吃饭必须吃烫的饮食,温的都不行,更不用说凉的了。这就是寒热错杂的表现,往往是脾中有寒、胃中有热。这样的人经常会上火、拉肚子、胃堵,《伤寒论》称为“心下痞”证。

脾寒胃热错杂心下痞-半夏泻心汤方:半夏10~15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3~6克,大枣4枚。

中医理论中脾的另一大作用就是脾主统血。脾统摄血液,使血液循于脉道之中而不至于外溢。如果脾不统血则会造成失血,如长期便血,妇女崩漏等。

脾还主肌肉、四肢。这一功能隶属于脾主运化的功能。此一功能失调,会出现四肢乏力、消瘦,甚则肌肉萎软、萎缩。

脾开窍于口。《黄帝内经》认为:“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这一功能失常,会出现口腻、口甜、食不知味,或口腔溃疡等。

养好脾胃,顾护好后天之本,是保证人体后天健康的关键。

脾胃的饮食养生中,专家强调-饮食养生的六A原则:食要早(ZAO)、食要少(SHAO)、食要暖(NUAN)、食要缓(HUAN)、食要淡(DAN)、食要软(RUAN)。

食要早:1.早饭要早,一般要求在早9点之前吃早饭。2.晚饭尽量要早吃,“胃不和则卧不安”。

食要少:“饭吃八分饱,少病无烦恼”。澳大利亚研究机构发现,人如果时常保持两分饥饿,其寿命将增长20%~30%。

食要暖:脾胃为后天之本,恶凉。忌贪凉饮冷。

食要缓:细嚼慢咽,把吃饭作为一种享受。

食要淡:主要针对国人食盐、油超标,高血脂、高血压、脑溢血发病率逐年增多的情况,提倡少油、少盐、少加工的清淡饮食。

食要软:特别指老年人宜“吃软不吃硬”,少吃坚果、煎炒油炸、肥甘厚腻。

饮食养生的主要原则:合理调配、全面配伍、五味调和、饮食有节。提倡“一日不可无绿、一日不可无豆、一日不可无菇,多食天然食(药物)品、少吃合成食品(维生素片)”。

饮食养生提倡的“食饮有节”中,节就是节制的意思,具体包括进食定量,饮食定时;同时少吃肥甘厚味、生冷辛辣等;还包括要根据时令季节选择食物。

饮食养生提倡的“食饮有节”中,节就是节制的意思,具体包括进食定量,饮食定时;同时少吃肥甘厚味、生冷辛辣等;还包括要根据时令季节选择食物。

专家提醒,成人长期饮食过饱,还可阻滞肠胃的经脉气血运行,导致痔疮、便秘、便血、肠息肉的发生。如果食积不化,生成毒热,上攻于面部,可导致痤疮反复发作,甚至40多岁的中年人还出现满脸的痤疖。

专家在临床上发现,许多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并不健康,过食肥甘厚味,老年人脾胃功能逐渐衰弱了,难以承受大油大肉的食物,吃多了不消化,就会变成体内垃圾,形成毒素,可以侵蚀全身发病。所以对老年人来说,饮食宜清淡,同时管住嘴、迈开腿尤为重要。

是在患发热疾病的时候,或者发热疾病刚好,饮食一定清淡,不可荤食,否则可以造成发热不退,或者“食复”,就是发热退后又复热。因为在热病初愈时,脾胃功能尚未恢复,若饮食过量或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肉食,特别容易形成食积,和体内余热相结合,就会导致热病的复发。

所以《黄帝内经》特别指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张仲景在《伤寒论》的第一个方子“桂枝汤”后也特别叮嘱,治外感发热时要忌“生冷、粘腻、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

饮酒过度,也是导致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酒是五谷酿成,本是五味的精华,适量饮酒,可以温经通络、驱风散寒、益气提神、醒脾开胃,有益于健康。另外,酒还可以用于治病。但若过量饮酒,不但对身体无益,而且非常有害,长期酗酒,可在身体内逐渐形成湿热蕴毒,导致肝胆病、心脏病、脑血管病,生痰动火,甚至酒毒攻心,可导致死亡。

不少孩子易感冒并不是免疫力低下,罪魁祸首往往是肠胃积热。孩子的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善,过食肥腻之品,热量过剩,消化不及,使儿童体内残留的食物不能及时通过大便排出,日久便在胃肠道产生毒素,形成有害物质,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肠胃积热。

一日顺时起居养生:

5:00~7:00,卯时,大肠经当令,最有利于排泄;

7:00~9:00,辰时,胃经当令,吃好早饭;

9:00~11:00,巳时,脾经当令,脾胃消化吸收,注意不要贪凉伤脾;

11:00~13:00,午时,心经当令,这是阴阳转换的节点,此时适合午休。

13:00~15:00,未时,小肠经当令,可适当多喝水。

15:00~17:00,申时,膀胱经当令,排毒;

17:00~19:00,酉时,肾经当令,贮藏精气,补元气;

19:00~21:00,戌时,心包经当令,主愉悦,放松心情;21:00~23:00,亥时,三焦经当令,主孕育。

23:00~1:00,子时,胆经当令,阴气最重,务必睡觉保护初升阳气;

1:00~3:00,丑时,肝经当令,血归于肝;

3:00~5:00,寅时,肺经当令,气血由静到动的转化过程。

日常保养中还需要注意起居有常,就是起卧有时、劳逸适度、生活规律;提倡浴身保健法,就是水浴(经常泡温泉)、日光浴(经常晒太阳)和空气浴;同时还要根据季节变化增减衣服,尽量不穿露脐装等;保持二便通畅。另外起居养生中还有许多保健的小动作,比如常梳发、常搓面、常揉鼻、常伸肢、常运目、常叩齿、常旋腹、常弹耳、常提肛。

起居养生中还有许多保健的小动作,比如常梳发、常搓面、常揉鼻、常伸肢、常运目、常叩齿、常旋腹、常弹耳、常提肛。

脾胃保健穴位:

1.三阴交(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三经交会,经常按揉可以起到保健作用。

2.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前缘一横指),经常按压或者艾灸足三里,可以提高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益中气,通经活络等。

3.经常按揉上、中、下三脘穴。首先找到中脘穴,在箭突下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可以将左手手心按在中脘穴上,右手覆于左手,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揉;还可以采用由上而下顺推的方法。

具有安神作用的保健穴位:神门、涌泉和足三里。如果感觉入睡比较困难,可以经常按揉这三个穴位,都有助眠的作用。

调理脾胃除了有足三里,还有四缝穴,就是手指的第二指关节的位置,可以进行按揉,也可以用干净的针进行点刺,对于积食的孩子,这个穴位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对于很多爱美的女士来说,合谷穴有很好的美容保健作用。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陈明教授为您开讲延续“养护生命之本——脾胃” 陈明经纪人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特别说明】节目中提到的经方、验方仅是提供一个治疗思路,如需使用,请咨询正规中医师辨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7538.html

更多阅读

精心推荐纯音乐 爱奇艺为您精心推荐

第一个要推荐的是大家都相当相当熟悉的林海大神的“琵琶语”,为什么要推荐他?中国现在真正静下心做音乐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有极端音乐爱好者甚至宣称现在日本的纯音乐可以秒杀中国,当时让鄙人听着心里是相当的难受。林海大神希望您能

贺娟教授为您开讲“九型体质与养生” 贺娟体质养生4

现代人的“亚健康”状况非常普遍,治疗时往往无法找到病因,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体质的变化.传统中医把人体分为九种不同的类型,那么您究竟属于哪种体质,又该怎样进行养生保健呢?《民生开讲》邀请贺娟女士,为您解读九型体质与养生的

六下江南为哪般:乾隆皇帝身世之谜

 六下江南为哪般:乾隆皇帝身世之谜花随月转阴晴收录于 腾讯读书图书简介: 《康熙的大墙》作者完颜亮 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9年7月第一版清王朝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传奇,清代行宫是一个充分而独特的载体。热河行宫(承德避署山庄)见证

声明:《陈明教授为您开讲延续“养护生命之本——脾胃” 陈明经纪人》为网友孤心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