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抗焦虑药 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s)用于治疗抑郁症和抑郁状态的药物。在现代精神药理学出现以前,曾用过巴比妥类、溴剂或中枢神经兴奋剂(咖啡因)治疗抑郁症,但是收效甚微或根本无效。本世纪30年代广泛采用电休克治疗。50年代初期因偶尔发现服用抗结核病药异丙烟肼后可提高情绪,使精神愉快,由此而相继研制了如苯乙肼、苯异丙肼、烟肼酰胺等与异丙烟肼等同类结构的药物。它们虽无抗结核病作用,但却能提高情绪,改善抑郁症状。后来又发现利血平等药可引起抑郁症状。药理研究提示,前者能够增加中枢神经单胺递质含量,后者减少单胺递质浓度并影响单胺转运。据此,不少学者提出了抑郁症的“单胺假说”,认为抑郁症发病的生化基础与中枢神经单胺系统功能低下有关,其中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和实验研究资料提示,脑内生物胺的贮存、释放和再摄取与情感障碍有密切关系。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情绪低落、思维迟滞和活动减少。研究发现情绪低落时5-羟色胺浓度下降,应用提高5-羟色胺浓度的药物,可改善情绪。去甲肾上腺素不足同样可引起抑郁,使用提高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药物,也可改善抑郁症症状。临床生化研究发现,某些抑郁症患者脑脊髓液中5-羟色胺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低于正常人,而另外一些抑郁症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代谢产物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较正常对照组低。提示抑郁症可能有两种亚型,即一类抑郁症可能以5-羟色胺代谢障碍为主,另一类抑郁症则以去甲肾上腺素代谢障碍为主,并各自对不同作用的药物有效。

近30多年来发现了大量的抗抑郁药,根据化学结构分成以下几类:

1.单胺氧化酶抑郁剂(MAOI)。这是最早应用的抗抑郁药。1952年泽勒发现此类药物具有抑制单胺氧化酶的作用。1958年卢默首先报道了与抗结核病药异丙烟肼结构相同的异丙肼有治疗抑郁症作用。50~60年代初期,发现不少单胺氧化酶抑郁剂具有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而广泛用于临床,后来发现其疗效并不理想,而且副作用较大,如产生黄色肝萎缩,与多种药物(麻黄素)或含奶酪食物(如奶酪等)同用可产生高血压危象等严重毒性反应,故目前其治疗抑郁症的地位已被三环抗抑郁剂所取代。但由于有新型的副作用较小的单胺氧化酶抑郁剂研制成功,加上它对恐怖、焦虑、不典型抑郁症及难治性抑郁症有一定疗效,所以在临床上仍然有一定价值。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的降解,使单胺代谢受阻,从而增加神经元内及突触间隙单胺浓度而产生抗抑郁效果。常用的制剂有苯乙肼、异卡波肼、苯环丙胺等。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副作用为:失眠、紧张、头晕、体位性低血压、排尿困难、阳萎、口干、恶心、便秘及皮疹等,严重毒性反应为高血压危象、颅内出血及中毒性肝损害。

2.三环类抗抑郁剂(TCA)。1948年发现亚胺二联苄的衍生物有抗组织胺和镇静作用,由于它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性质与酚噻嗪相似(但空间结构不同),酚噻嗪有抗精神病作用,原以为它可能像氯丙唪一样是一种抗精神病药。但出人意料,它对精神分裂症并无疗效,却有提高情绪的作用。1957年库恩首先报道丙咪嗪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疗效,接着同类药物如甲丙咪嗪、阿米替林等相继问世,因其化学结构式都有两个苯环和一个杂环相连成三个环,所以统称为三环类抗抑郁剂。

三环类抗抑郁的药理作用机理是抑制突触前膜对单胺递质(主要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过程,增加突触间隙单胺递质的浓度,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三环类抗抑郁剂对正常人不会产生兴奋或振奋精神的作用,仅对抑郁症患者有抗抑郁作用。这类药物还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导致患者入睡。此外,三环类抗抑郁剂对惊恐发作、强迫症、儿童多动症及遗尿症亦有一定疗效。常用的制剂有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和多虑平等。

三环类抗抑郁剂的副作用为:三环类抗抑郁剂的外周抗胆碱能作用,可引起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手指震颤及心动过速;对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为体位性低血压,心脏损害。三环类抗抑郁剂对心脏传导系统有“奎尼丁样作用”,导致心律紊乱(室性早搏、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少数可引起心室颤动)和传导阻滞,严重时可导致心脏停搏;三环类抗抑郁剂的神经系统副作用表现为锥体外系反应、震颤、肌阵挛、癫病发作及意识障碍等。

3.其他抗抑郁剂。三环类抗抑郁剂疗效肯定(有效率80~90%),但奏效时间迟(7~10天以上),副作用较大。经反复研究,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1)四环类抗抑郁剂——麦普替林,于70年代用于临床。该药能选择性地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E的再摄取,具有奏效较快(3~4天生效)、镇静作用较强、不良反应小及对多种抑郁症有效的特点。主要副作用为口干、眩晕、视力模糊、嗜睡、体重增加、偶见癫痫大发作,无明显心脏不良反应。(2)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这是80年代出现的第三代抑郁剂,能选择性地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单胺浓度增高,而不具有或只有很微弱的对胆碱能受体的亲和力,因此很少有抗胆碱能副反应,也无镇静嗜睡效应,对心血管系统副作用很小。除了抗抑郁作用外,兼有抗强迫症作用。它是近年来国外广泛应用的“热门”抗抑郁剂。属此类药物的有氟西丁和氟伏草胺等。

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提高突触间隙单胺浓度是抗抑郁剂的唯一机制的观点提出挑战。如米安舍林是一种对突触前肾α2上腺素受体有颉颃作用的抗抑郁剂,努密奋新和米那匹林则是通过抑制多巴胺回收而产生抗抑郁作用的,而米塞林和伊普吲朵没有神经递质抑制作用,却也有抗抑郁效果。此外,并非所有单胺递质再摄取抑制剂都具有抗抑郁效果,如可卡因。抗抑郁剂的抑制递质再摄取作用是服药后即刻产生的,但临床上出现抗抑郁效果却发生较晚,这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有人发现不少三环类抗抑郁剂制剂使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尤其是突触后β受体及突触前α2受体数目或敏感性降低的现象,要晚到服药第二周之后才出现。也有人提出抗抑郁剂的作用机理是调整递质的平衡,所以显效较迟。此外三环类抗抑郁剂有多种药理作用,是否与治疗抑郁症机理有关,目前尚难定论。虽然近年来抗抑郁剂的新品种不断涌现,但主要是降低副反应,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新品种的临床效果超过丙咪嗪或阿米替林,所以理想的抗抑郁剂还有待继续研究开发。

抗焦虑药(AntianxietyDrugs)又称弱安定剂。一类能够减轻或消除紧张和焦虑症状的药物。所谓焦虑,实际上是一种忧虑、紧张或不安的情绪体验,临床上根据焦虑的内容不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面临特殊的处境或事件而产生的现实焦虑,另一种是预感到模糊不清的严重后果而产生的预期焦虑。根据焦虑的表现形式又可分为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抗焦虑药物的主要作用除了抗焦虑外,还有镇静催眠、抗痉挛和肌肉松驰等作用。许多精神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抗焦虑作用,但本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抗焦虑,而对知觉和认知过程则无影响,因而与其他精神药物不同。

抗焦虑药物是在50年代初期随着现代精神药物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在此之前,主要依靠传统的镇静安眠药来治疗焦虑,其中最常用的有溴剂、副醛、巴比妥类等,这类药物往往疗效欠佳,副作用大,难以适应临床的需要。1945年,伯杰在研究青霉素时合成了麦非尼生,它能使精神镇静,但不影响意识,当时称为“安定作用”,“安定剂”之名即源于此。伯杰于1951年首次合成了安宁,并于1954年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开创了现代抗焦虑药物的新纪元。随后各种新型的制剂不断问世,越来越多的抗焦虑作用强、疗效高、副作用少的药物投入了临床应用,使得抗焦虑药物摆脱了传统的镇静安眠药的局限,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体系。当今以苯丙二氮类为代表的新型抗焦虑药,以其安全、高效、方便等优点而获得人们的公认,成为应用最多的药品之一。

一、抗焦虑药的分类

抗焦虑药的种类很多,曾经把各种具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均列入此类,因而广义的抗焦虑药可分为:巴比妥类药、强安定剂(抗精神病药)、弱安定剂、抗组织胺类药、抗抑郁剂、β-肾上腺素受体阻止剂。但在现代药理学上真正称为抗焦虑药的主要是弱安定剂,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苯丙二氮类、丙二醇类、二苯甲烷类、基他类(如亚胺芪衍生物、偏噻嗪烷衍生物、β-肾上腺素受体阻止剂、抗抑郁剂等)、阿扎哌隆类,这是近年来发现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类新型抗焦虑药物。

现代临床药理学认为,较理想的抗焦虑药必须是:(1)高效,抗焦虑作用强而无镇静催眠作用,对日常工作无明显影响。(2)安全,治疗指数高,安全范围大,耐受性好,使用方便,对老年人也适用。(3)副作用少,不产生头晕、昏眩、疲倦,也不引起锥体外系障碍或共济失调等。(4)无成瘾性,避免药物依赖及慢性中毒。10年前这种理想的抗焦虑药还只是一种设想,相比之下,苯丙二氮杂类药物是一类较为理想的抗焦虑药物,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抗焦虑药的主流。而现在,以丁螺环酮为代表的阿扎哌隆类抗焦虑药的诞生,使得理想中的药物有可能变成现实,进一步发掘这一类药物将是抗焦虑药物研究的方向。

二、药理作用

抗焦虑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主要是选择性地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的海马及杏仁核等区域,而对大脑皮层抑制较轻。通常认为边缘系统与情绪障碍有关,抗焦虑药主要通过对边缘系统的作用来调节情绪,减轻焦虑。同时,抗焦虑药对运动神经也有抑制作用,这与肌肉松弛和抗痉挛有关。这类药物在发生抑制作用之前可有短暂的兴奋期。

1. 苯丙二氮杂类。这类药是目前抗焦虑药中的一组主要药物,其优点是抗焦虑效果好、安全度大、副作用小,有镇静、松弛肌肉、抗惊等作用。自1957年合成利眠宁(氯氮平)以来,这类药物发展很快,目前在临床应用的多达30余种,国内常用的有利眠宁、安定、硝基安定、去甲羟基安定、去氧安定、氟安定、氯羟安定、氯硝安定、佳乐安定、三唑仑等十余种,这些药品的理化性状类同,均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无味或微苦,化学结构中均含有7原子的杂环与2个苯环组成的二氮,药理作用基本相似,只有强弱之别而无本质差异。

苯丙二氮杂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其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加强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的作用而发挥的,这两类都是抑制性神经介质,能抑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苯丙二氮杂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均有作用,但有一定的选择性。抗焦虑作用与边缘系统有关,尤其是对海马和杏仁核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动物实验证明,这类药物能够加强杏仁核的抑制性放电和抑制杏仁核-海马传导。其镇静催眠作用与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有关,也可能与大脑皮层及边缘系统的抑制作用有关,使得睡眠潜伏期及第一、三、四期睡眠缩短,第二期睡眠延长,可使睡梦中的恐怖感和恶梦减少。松弛肌肉作用与抑制网状结构下行激活系统对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作用及加强脊髓的突触前抑制有关。另外,苯丙二氮杂类药具有很强的抗惊作用,这类药物能够促进脑电的去同步化,从而抑制病灶部位的电活动再生和泛化,使得大脑不同部位的癫痫病灶放电不向外周扩散,但对病灶本身无直接作用。

苯丙二氮杂类药物均可口服从胃肠道吸收,吸收速度因药品和剂型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吸收入血后一般与血浆蛋白结合,其结合率差异也很大,如安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而氟安定仅为10%左右。血液中游离的药物很快向脑组织、蛋白、脂肪组织中扩散,并可通过胎盘,进入胎体并随乳汁分泌。苯丙二氮杂类药物的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由肾排出,其灭活途径为:(1)1,4-苯丙二氮杂分子的苯环上取代基被代谢;(2)苯环上的R3被羟化;(3)羟化的产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由肾排出。

2. 丙二醇类。这类药物以安宁为代表,临床应用较苯丙二氮杂类药物早,具有消除焦虑、激越、紧张、恐惧等症状及松弛肌肉的作用,治疗效果较好。常用药物有安宁(氨甲丙二酯)、肌安宁(异氨甲丙二酯)等,其理化性状基本与苯丙二氮杂类药物相同,化学结构以1,3-二醇结构为主体,不同的药物仅存在R基上的差异。随着精神药理研究的发展,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日益受到苯丙二氮杂类药物的挑战。

丙二醇类药物对大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视丘、脑干及脊髓神经元的活动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镇静作用较显著,有抗焦虑、抗惊厥及中枢性骨骼肌松弛作用,并有对抗应激的作用,催眠作用不强,且维持时间短。口服易从胃肠道吸收,1~2小时即可达到高峰,在脑内分布均匀,代谢主要在肝脏被羟化失活,经肾排出。

3.二苯甲烷类。属于这类药物的有安他乐等,目前在临床上已极少应用。这类药物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但效果不如前两类理想,尚有抑制交感神经、镇吐、镇痛及较强的抗组织胺作用。与巴比妥类合并使用有协同作用。

4.其他。巴比妥类是一种古老的治疗焦虑药物,常用的是异戊巴比妥(阿米妥)和苯巴比妥(鲁米那),目前在临床上已较少用于治疗焦虑状态,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性抑制。β-受体阻止剂如心得安等,主要用于治疗躯体性焦虑,作用机理在于阻断β-受体的功能,消除因焦虑引起的躯体症状,从而减轻焦虑的体验。抗抑郁剂有多虑平、氯丙米嗪、麦普替林等,兼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对伴有明显抑郁症状的焦虑治疗效果较好,对控制惊恐发作也有效,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单胺类递质的再摄取,获得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两类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改善情绪症状。

5.阿扎哌隆类。这是最新型的一类抗焦虑药物,其代表药物是丁螺环酮,1972年首次合成,1979年开始有临床报道。该药的作用机理主要与减少5-羟色胺能神经递质作用有关。丁螺环酮口服吸收良好,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5%,半衰期为2.6小时左右,主要在肝脏代谢,通过肾脏排泄。该药无肝脏酶的诱导作用,没有躯体依赖,不产生与年龄有关的代谢问题,具有抗焦虑、抗抑郁、抗强迫作用,但起效较慢,类似抗抑郁剂。

三、临床应用

抗焦虑药物的药理作用基本类似,但各药之间的作用强弱、持续时间、作用范围等有所差异,因而其临床适应症也不相同。抗焦虑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下列几个方面:

1.治疗焦虑状态。这是抗焦虑药物使用最主要的方面,适用于焦虑性神经症、恐怖症及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焦虑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月经(前)期紧张症等。其中抗焦虑作用较强的药有:氯羟安定、佳乐安定、舒乐安定、去氧安定、利眠宁、安定、安宁等。

抗抑郁、抗焦虑药 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

2.治疗睡眠障碍。适合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浅、多梦、夜惊、梦魇等,常用镇静作用较强的药物,如三唑仑、佳乐安定、氟安定、硝基安定、利眠宁等。对于入睡困难常选用短效类药,如三唑仑、速眠安、去氧安定等;对于早醒或中途醒来常选用中效或长效类药,如硝基安定、氯羟安定、佳乐安定、舒乐安定、利眠宁等。

3.抑郁状态。不少抑郁状态或多或少伴有焦虑症状,消除焦虑能够减轻抑郁。据悉安宁对反应性抑郁效果良好;佳乐安定对各种抑郁均有效;氟安定能够改善抑郁症的早醒而减轻其抑郁。

4.抗惊厥及抗癫痫。抗焦虑药能够对抗惊厥,对治疗惊恐发作有效,同时也有较强的抗癫痫作用。据报道,安定对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均有效,常用静脉注射来控制,氯硝安定、佳乐安定和硝基安定也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小发作、肌阵挛性癫痫等。

5. 麻醉。抗焦虑药常作为各种麻醉前用药,如局部麻醉的辅助用药和全身麻醉的诱导药物,或作为复合麻醉药等。

6. 神经肌肉疾病。苯丙二氮杂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肌肉松弛作用,因而可用于治疗某些肌张力过高或肌肉僵直的疾病,如多发性硬化、震颤麻痹、肌萎缩则索硬化症、大脑麻痹、原发性面肌痉挛等,也用于治疗腰肌劳损、椎间盘损伤等引起的肌紧张性疼痛,常用的药品是安定。也有报道硝基安定治疗特发性口脸部肌张力障碍症有效。

7.治疗精神分裂症。据报道,抗焦虑药对某些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疗效。当然一般说来效果不及抗精神病药,但对某些抗精神病药治疗效果不好的慢性病人,抗焦虑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的接触。也有报道硝基安定能够缓解精神病的木僵状态,但在临床上极少使用。

8.治疗强迫症。佳乐安定、氯硝安定、丁螺环酮均有抗强迫作用,能够减轻或缓解强迫症状。其机理尚不清楚,究竟是消除了强迫症状伴随的焦虑情绪而使强迫的症状性体验减轻,还是有其他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9.治疗心身疾病。近年来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抗焦虑药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得越来越多,如安定等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调节神经冲动和抗胆碱作用,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也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10.预防产后出血。安定能够选择性作用于子宫颈,松弛子宫平滑肌纤维,促进宫口开大,缩短产程,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

11.其他方面。抗焦虑药能够抑制戒酒后出现的症状,常用药品有利眠宁、安宁、去甲羟基安定等,但不能防止患者再度饮酒。另外,抗焦虑药还用于心脏电击复律、内窥镜检查等。

四、副作用

抗焦虑药的副作用较少,尤其是苯丙二氮杂类药物,在临床合理应用中极少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一般说来,在较大剂量或老年人使用时,易出现下列副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过度抑制。这是抗焦虑药最常见的副作用,有嗜睡、疲倦、肌无力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通常减药或停药后能消失。

2. 共济失调。常见的有眼球震颤,严重者可出现四肢颤抖、构音障碍、步态不稳等,其程度与剂量大小成正比。

3. 精神障碍。某些患者服用抗焦虑药可引起忧郁,甚至发生自杀;某些患者则可出现兴奋状态,也有些患者可出现幻觉等。

4.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对抗焦虑药有过敏现象,以皮疹较多见。

5.成瘾性和戒断现象。长时间使用抗焦虑药物后可出现生理性依赖,并有耐药现象,需不断加大剂量才能维持原有的疗效,但其依赖性和耐药性较巴比妥类药物轻;一旦突然停药会产生戒断症状,表现为焦虑不安、烦躁兴奋、意识不清、定向障碍、幻觉、震颤等,严重者可表现为谵妄、抽搐发作等。

6.其他。大剂量使用抗焦虑药品还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失眠、敌意、愤怒、爆发冲动等;也有报道会引起血细胞减少、呼吸抑制、肝中毒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7163.html

更多阅读

纯碱、小苏打、泡打粉、酵母的区别 泡打粉和小苏打的区别

1、纯碱性状:白色颗粒状的无水物,易溶于水,常温时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CO2和水,并放出热量,逐渐转成NaHCO3且结块。用途: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在化工、冶金、国防、纺织、印染、食品、玻璃、搪瓷、医药、造纸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在食品

黄龙玉、黄玉、黄蜡石的区别 黄龙玉和黄蜡石区别

黄蜡石 蜡石者,是因其主要特征为蜡质感强,而由此显出的应为油脂或树脂光泽,上品甚为玉脂光泽,既浮于表又敛于内,细腻温润且坚韧者。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好蜡石,莫不出于岭南,而在岭南地区我同众石友的一致看法是八步、粤北、台山和潮州这

如何区分白附子、附子、白附片、黑顺片 黑顺片和制附子区别

因药名相近,附子、白附子、白附片及其别名或习称常易混淆不清,以下是我个人整理的一些资料。如有错误望各位指点。白附子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块茎,是法定的药名,习称禹白附。由于历代本草所用的白附子均为今之关白附,故有些地区习惯用毛茛

鲜花冷藏柜、鲜花的保鲜方法 保鲜柜和冷藏柜的区别

  一.鲜花冷藏柜、鲜花的保鲜方法 - 剑兰保养  否则花茎易弯曲。1.贮存时须直立勿平放.  但需注意水中勿含氯(漂白水)易导致叶片枯。2.重剪花茎并即插入水冷藏柜 中吸水.  鲜花冷藏柜可减少尖端弯曲,3.将花序上端的小花

声明:《抗抑郁、抗焦虑药 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为网友暖心大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