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2015-06-1515:40:52)转载▼飞跃按:网上看到上述文章总结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再到现在的印刷字体【繁体汉字、简体汉字】。博主不赞同文章对古人认知低下的评价,其实中国古代人比现代人更具有聪明才智。他们在易经的指导下,懂得遵守自然法则:风水、命理、天人合一。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鳘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再到现在的印刷字体。
一、 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这种文字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89年)在河南安阳县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发现的。
1、产生
这个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遗址,是从盘庚迁到殷地(即安阳小屯)。一直到纣王灭亡的年间的都城。所以,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
殷商社会,科学文化很不发达,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是鬼神操纵,掌握着自然的变化,而死去的祖宗的灵魂得以预知未来的事情,可以决定人们的命运。因此,殷王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战,畋猎,天气,安危疾病,男女生育等,都要事先占卜,问神以知吉凶,再决定行止。占卜的方法,先将龟甲或兽骨剖开,然后在背面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钻成小孔,再用火烧烤。甲骨片受热后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种条纹。史官便按照条纹的不同形状来判断吉凶祸福,占卜后由占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贞人,占卜的内容,结果(即兆头,所示吉凶),以及事后的应验的情况。作为档案保存。
这些记录就是甲骨文字,由于多是占卜的记录,就内容说叫“卜辞,贞卜文字”又由于用尖锐的东西刻的,又叫“契文”,又由于是在殷商的故都废墟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
2、发现
卜辞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1898年与此同时1899年之交,农民犁田时,时常发现刻有图文的甲骨,农民不知道这些甲骨的来历,但以为年代久远,可以治病,就收集起来卖给药商,称“龙骨”。据说,1899年,当时北大校长,金石专家王懿荣因生病吃药,首先发现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开始收集。
从发现起,经过80年的不断收集整理,挖掘,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十六,七万片。从甲骨记录来看,当时的统治者几乎天天在占卜。根据上面提到的帝王和占卜人的名字,结合所刻的文字内容。我们知道了这些甲骨刻载了从盘庚到纣王的12个帝王的273年间的大小事情。据统计,甲骨文单字总数在4500左右,但已认识的还不到1/3。不认识的大多是族名,人名,地名等专用的字。大量的甲骨片的发现,是研究汉字发展与古代汉字文化的珍贵史料。
3、特点
瘦弱纤细的风格。由于这种文字受到书写工具的限制,所以笔道都是直的,有时与圆转相同。故而字形瘦长,线条细而硬,瘦且直,呈平直,瘦劲的风格。b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一个字刻怎样去写,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并保留着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如字形可方可圆,笔画可多要少,方向可正可反,写法可横可竖,偏旁可左可右,还有多种异体,还有合文写法。
二、金文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谓青铜器是铜和锡合金制造的器皿。这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青,故称青铜器。主要有乐器“钟”,食器“彝,尊,爵”,洗器“盘”,兵器“戈,戟”等。
1、产生
青铜器,殷代末期就有了,但毕竟是很少。周代是用青铜器的极盛时期。西周时代,青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诸候没有铸造的权力。到了东周,诸候称霸,青铜器也任意铸造。但大量发现的还是西周,春秋的遗物。所以,金文一般指西周时期的文字。
金文的内容,最初只是铸刻一些代表族名,国名的符号。后来基本上记功绩,受封赏,刻铸以传后代,来显其荣。因古代人用钟鼎作为铜器的总称。前人曾称这种文字为“钟鼎文”,又因为言辞多是为了“铭刻不忘,永作记念”,又称“铭文”。这些称呼都不能概括其特点。因此,后人便改称金文,使文字摆脱了图画性。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
2、发现
金文的发掘出土较早,东汉已见世。《说文解字·序》:“群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其铭即刻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但在后代,发现这种金石文,认为是不祥之兆,没能重视。到宋代出土较多,才开始研究,有了金石家,也有了盗墓之风。到了清末民国初年,由于金文出土骤增,对金文的研究达到了高峰。目前已出土的8000来件,单字是3093个,其中已考释出的有1894个。清末在陕西山歧县出土的西周宜王时的《毛公鼎》,是鼎类器物的杰出代表。现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此鼎铸有铭文艺23行,共497个字,可称为举世罕见的长篇巨制。
3、特点
①浑圆质朴的风格。金文是甲骨文的直接继承,属殷商文字体系。但因为大多数是用模型铸成的,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还可以修改。所以,线条较甲骨文粗壮,不纤细。曲笔较多,转弯处多圆笔。故此,字形长圆,线条肥粗而自然,体势雍容。结构日趋方正,大小均匀,呈朴实雄厚的风格。
②体结构仍不定型。笔画可多可少,写法可横可竖,方向可正可反,偏旁可左可右,仍保留浓厚的描写物象的色彩。但金文比甲骨文还是前进了一步,线条一般较为简易,异体字相对减少,合文大为减少。
三、大篆
1、产生
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因其带有地域性,有的难以识别。
大篆,也称籀(zhòu)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
2、字迹
《说文》中保留了籀文225个,是许慎依据所见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们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资料。
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唐初在天兴县陈仓(今陕西宝鸣)南之畴原出土的径约三尺,上小下大,顶圆底平象馒头似的十个像鼓一样的石敦子。上面刻下的是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经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原刻的700多字,现存300多字。这十个石敦现存故宫。因内容记载畋猎之事,命名为“猎碣或雍邑刻石”,唐诗人韦应物认为石的形状象鼓,改名“石鼓文”,现作为大篆的代表。
3、特点
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略有改变,笔画更加工整匀称而已。笔势圆整。线条比金文均匀,线条化达到完成的程度,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同一器物上几乎没有异体字。字体繁复,偏旁常有重叠,书写不便。
四、小篆
1、产生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春秋战国时的“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
①“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即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的区域性文字——六国文字)
②“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这就是说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础上,简化了大篆的形体结构,改变了大篆的叠床架屋,复杂的写法,逐渐整齐统一,稳固定型而成,如“商: (大) (小)”
③把原来没固定形式的偏旁部首统一起来,使一个偏旁只有一种固定的写法,如“ (心), (衣), (水)”并确定了每个偏旁在汉字形体中的部位,不能随意正反,左右颠倒。每个字的书写笔数也基本固定了。这就使字体基本上定型化,统一化了。
2、字迹
《说文》保存了小篆9353字体。小篆的真迹是秦代重要书法家李斯所书的七种刻石:《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刻石》《芝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踌躇满志,到处巡狩,立石记功,颂扬他统一中国的功德。这些记功于碑石上的字,都是李斯的小篆。
3、特点
曲折宛转的风格。小篆在大篆圆转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起笔和收笔大都是浑圆。转角处都带弧形,曲折引长而划一,使线条更匀称圆转,字形长圆,体势雄健,已线条化了。观《峄曲线之美,线条匀净圆畅,柔中带刚。历来被视为篆书的正宗。因笔画圆劲丰腴如筷子,古称“玉筋篆”,后代的篆书家,如唐山刻石》运笔宛转自如,字态活泼矫健,极尽代的李阳冰,南唐徐弦,无不从李斯的风范中立下根基。
用线条代替了图形。小篆是规范的字体,比大篆更整齐定型。用线条代替了复杂的图形,基本上脱离了图画,确定了汉字的符号性。异体字也基本上废除了。但仍保留大篆某些象形写实的特点。
另外,匀圆宛转的线条,弧线的连笔,起讫不清,不便书写。“篆书”这个名称,在当时还没有。直到汉代“隶书”出现以后,才把这种文字称为“篆书”。因此,篆书是相对隶书而言的。小篆正式通行的时间不长。汉代就已不常用了,但是两千多年来,印章一直用小篆镌刻,篆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
五、隶书
秦代有两次文字改革,一是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二是使用了较小篆潦草些的隶书。这是第二块里程碑——文字发展摆脱像形性。
1、产生
隶书是从小篆脱胎出来的。始于秦朝,经过两汉231年(前206—25)的演变,到汉代才臻于成熟。隶书是汉代的主要通行书体。这样说来,隶书可分秦隶,汉隶两个发展阶段,又称古隶和今隶。
早期的秦隶,实际上是小篆的辅助字体,是秦统一后因为政务繁忙,“奏事繁多,篆书难成”而产生的一种应急字体,是统一于民间不登大雅之堂的俗体。秦代正式书体还是小篆。秦隶实际上就是草篆,线条较小篆简直变弧线为直线,变圆转为方折,有一定的粗细变化。这样书写起来就方便多了。据说开始用这种字体书写的是处理徒隶之事的文书。
晋代卫桓《四体书势》“秦既用等比例,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书人佐书,曰隶字,汉因行之……隶书者,篆之捷也。”
唐代张怀 《十体书断》“秦造隶书,以赴急速,为官司刑狱用之,余尚用小篆写。”
对“隶书”这个名称,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这种书体首先在当时官府中办普通文书的徒隶(管狱讼的小官吏)中流行开来,所以叫隶书,并指名说是程邈(本是囚犯,因对文字改革有贡献,释出任御吏)所造,只能说是搜集整理隶书的人。
从“隶”字本义看,《说文》“隶,附着也”;《后汉书·冯异传》则训“属”,今仍有这个意义,并有“隶属”一词。《晋书·卫恒传》《说文·弃》及殷注,都以隶是“佐助篆所不能”的。所以说,隶书是小篆的辅助字体,因其书写简便快速,可以辅助篆书,也叫“左(佐)书”。
汉隶是西汉200年间,处于演进过程中,基本上沿用秦隶,还没定型。西汉后期的简牍中的文字,才见到常有明显的“蚕头燕尾”特征的隶书,到了东汉,隶书才最后成熟。其明显特征就是横画中取一长笔,形成“蚕头燕尾”的特征了。
2、字迹
秦隶究竟是什么样子,很难断言。因秦的竹木简书,现尚未发现。今传秦度量衡上的和若干兵器上的刻文,和《泰山刻石》等比较起来,无疑是草率急就的草篆,还没有点画俯仰之势。
东汉碑刻《乙瑛碑》婉丽古雅,横画的燕尾与捺脚的波尾交待得十分清楚,有成熟隶书的明显特征。《礼器碑》文静,温雅,整体瘦劲挺拔,画细处不见其薄,画粗处不嫌其臃。
3、特点
a.点画转写线条
汉隶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小篆曲折宛转的线条。整个字体棱角鲜明,方正平直,字形由长圆变成扁方。这种变化称谓“隶变”。这极大的摆脱了线条的束缚,打破了古文字象形系统,使汉字的象形图画面貌基本消失,奠定了现行文字的基础,使之变成纯符号性质的文字。
b.笔势飞扬成波势
“蚕头燕尾”是隶书的主要特点。“蚕头”指起笔处重而秃,呈方圆;“燕尾”指收笔处轻而上翘,拖一个捺状的尾巴。如有的横画和平捺要挑起,呈波状。但在隶书中强调“燕为双飞”即在一个字的结构中,只允许主要笔画出锋,挑出“燕尾”状,其它诸笔都成秃笔,以方为主,一住即收。
撇和捺也要挑起来,形成左右飞扬之势。撇捺做慢弯形,尾部尖细,捺角向上推,呈波势。
这样,整个字体上下收紧,左右舒展,以主笔“蚕头燕尾”贯穿字中。魏晋时代,汉隶又叫“八分”,指的就是笔势波磔,向左右分开,象“八”字形状一样,左右分散。
隶书,无论是平平展展的,还是翩翩飞动的,由于字形较扁,总比等比例书看上去安稳。隶书出现是汉字形体发展上的一次大改革,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时代,开创今文字新的时期,有划时代的意义。
六、楷书
楷书,也叫“真书”或“正书”。楷是规矩,整齐,楷模的意思,是说这种字体可作为法式,模范,即标准字体。
1、产生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兴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直到现在,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
东汉,三国魏时的书法家钟繇的小楷《贺捷表》,虽还没有摆脱隶书笔意。但已是今天见到的最早的楷书了,是由隶向楷过渡的典型作品。其主要横画已失去了“蚕头燕尾”特征,撇捺已成锐势,但还存在隶书遗意。有的捺画还顺势飘扬作波磔。撇捺仍向左右飞扬。东晋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的小楷作品《黄庭坚》《乐毅论》改变了钟繇变汉隶为楷书后仍存有隶意的笔法。凡钟书仍作波挑的地方都敛锋不发,从形体上完全自立了。至今仍采用他创造的字体,字形。
魏碑,是在汉隶的基础上渐演变的楷书体。虽是楷书,却融篆势隶意,草情等众妙于其调。如方笔魏碑的典型代表作《始平公造像》,棱角分明,雄强朴拙。所有点画都宽厚肥壮而不呆板,显示出刚健的气势和飘逸的风格,有阳刚之美。
2、字迹
唐代书法成就,楷书最为突出。出现了初唐的欧阳洵,盛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等楷书大家。这三家与元代的赵孟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欧体楷书《九成宫醴泉铭》,刚劲峭拨,瘦硬清寒。其点皆作三角状,其横严整如千里陈云;其竖硬挺如万年枯藤;左右竖笔的中部往往向字心凹进;其横如得剑截断的犀牛角,大象牙;其捺如锋利的切刀;斜钩象长空的明月;三曲钩顺势转向右上作燕尾状。
颜体楷书《自书告帖》《颜氏家庙碑》藏巧于拙,古朴无华,仪态雍容,雄伟庄重,有阳刚之美。其点象石头落地一样有力;横轻竖重,虽横多上拱,中竖粗壮有力,左右重点竖画多向外凸,成环抱状;其撇饱满扎实;其捺有“蚕头燕尾”之态;其钩多鸟嘴状;其折多是提笔另起,翻折成斜面而不露棱角。因笔笔中锋运行锋藏画心,筋骨内含。所以肥厚而不臃肿,并使字如突出纸面,很有壮健宽博的浮雕感。颜书以雄浑,壮伟,严正,豪放的阳刚之美,令人耳目一新。从魏晋到清代的1600余年间,虽楷书领域各家林立,若论题写大字楷书匾额,唯有颜书具有无以伦比的优越性。
柳体楷书兼欧颜两家之长。雄强豪健,端庄秀丽,疏朗开阔,清劲方整。柳体名作《玄秘塔碑》其点有方有圆;其横方起圆收,短横体态粗壮,长横体态瘦劲,有的两头微低,中间高拱,如覆舟状;其竖体态较肥,起笔折锋突出;其撇爽快;其捺捺脚较长,捺尾较细,有颜体笔意;撇捺相交之笔,轻撇重捺,也同颜体笔法;其钩特别丰厚饱满;框中无笔画的,左边竖角伸出框外,有笔画的,右边竖脚伸出框外。从整体看,柳体给人以精悍利落的感觉。
赵体楷书《妙严寺记》端庄闲雅,流畅活泼,圆润清秀。其点或垂或仰,清圆可爱;其横有圆笔,也有方笔,有覆舟状的,也有较平直的,沈稳厚实;其竖多作垂露状,时而顺势右挑作钩;其撇微弧近直,相当含蓄;其捺如出锋处有重按的,有不重按的,有的迟重而涩;其钩稍作蓄势便挑出,斜钩伸长挺直;其折笔提笔作圆,多是顿转顺笔,一拓而下。从整体看,赵体给人以清新而充满生气的感觉。赵体楷书别开生面,在元代书坛上陡然立起高峰。但由于追求笔画均匀和体态秀美,倒有些骨力不足。
3、特点
楷书字体确实颇具规模。这种字体同汉隶的基本结构虽相同,但它是对隶书的改造而成的,它吸收了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改变了隶书的笔势或适当简化。
形体上,汉隶向外推开,呈“八”字扁方形。楷书向里集中,成“永”字方形。
笔画上,发展了隶书的点横撇捺竖钩等笔画。如汉隶和撇是慢弯状,尾不尖细,有时上挑,;略有勾形;而楷书的撇是笔势斜下,导尖细,不挑不勾。尤其是横画,楷书没有“蚕头燕尾”的波势了。汉隶波动,楷书平稳。
楷书在摆脱古代汉字图形意味这一点上,比隶书又进一步。它完全是由完备的笔画组成的方块符号,作为方块汉字,从此定型。
楷书印刷体:印刷上常用的各种变体,宋体,横细竖粗—通用印刷体;
仿宋体,粗细不分,秀丽—序言;楷体,诗词正文正楷,接近手写体,比仿宋丰满—通俗读物,小字课本;黑体,庄重—标题。
七、草书
草书一般是比正式字体写的草一些的字体。广义的说,自有汉字以来,篆隶楷书通行时,都有相应的草体。但“草书”成为一种字体的专称,是东汉以后,并分“章草”“今草”“狂草”三种。
1、章草
是隶书的草写体。相传西汉元章刘奭shì时,黄门令使游创制的。现流传的有他的《急就章》,取其章字叫“章草”。笔画常带草意,有连笔。仍保留隶书的波磔,但字字独立,不相连属。笔画界限清楚,布局也较匀称,书写比隶书简便迅捷的多。如西晋书法家索靖的《出师颂》,用笔既沉稳劲健,又活泼灵捷,是标准的隶草,历来习草者皆视为正宗法帖。
2、今草
是章草的继续,是楷书的快写体。东汉末年一直流传至今。今草,体势连绵,一笔到底,一气呵成。虽偶有不连,但血脉不断。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气。今草写起来灵活流畅,简易快速。但往往难以辩认。如王羲之的《十七帖》体势婉转,宽态活泼。历代视为草书的绝品而奉为法度(标准)。
3、狂草
是在今草的基础上任意增减笔画,恣意连写。兴于唐代。狂草笔形连绵不绝,上一字的末笔常与下一字的首笔相连,甚至数字一笔挥成,偏旁混用,其部位也改变的厉害,可谓任意挥洒,狂放不羁,较难辨认,很少有实用意义。但在书法艺术上有狂放的风格。如盛唐的张旭,怀素,有“张颜醉素”或“颠张狂素”之称。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体势连绵,笔意奔放,给人一种开朗而有变化的感觉。这种狂放不羁的草书,是追求纯艺术的表现,抒发自己的情感。
总的说来,草书把楷书十几笔的字,用两三笔画出来,这种高度简化,可以达到快写的目的,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八、行书
行书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始于楷书出现以后,盛于魏晋,晋代已流行。直到现在仍是手写时最多,最广泛的一种字体。
行体兼采楷草的优点,是草书的楷化或楷书的草化。近楷而不拘谨,近草而不狂纵。接近楷书的叫“行楷”,接近草书的叫“行草”。
行书简化了楷书的笔画,采用草书连绵的笔法。笔画连绵而又各字独立,清晰易认。书写效率较高,成为楷书的辅助字体。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姿媚飘逸,幽雅清秀。另有集字成碑的《圣教序》是盛唐长安张福寺和尚怀仁从唐内府收藏的王羲之的行书墨迹中集中而成。此举共费20余年,选字均为王书的上乘之作,摹勒精美,历代十分珍重。又如唐代李 的《云麾将军李思训碑》,用笔硬挺奇崛,以险绝取胜。横笔明显向右上方倾斜(左低右高),虽借鉴《圣教序》,但奇伟雄强之势胜于晋人,别开一门。宋代书法成就,行书突出,出现了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书法家。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两种字体的过渡,不是新旧衔接,继承,起伏突变。而是新旧交搭,并行,逐渐替变的。在前一种通行的形体中,就已经蕴育萌芽一种更适合实际需要的新的形体结构,最终取代了前一种字体,而居于统治地位。
由殷商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到秦的大篆和统一后的小篆,到汉代的隶书,魏晋以后的楷书,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主流。隶书通行后的草书和楷书通行后的行书,是这一种演变的两个旁支。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 ↓
(章)草 行书
↓ ↗
(今)草↗
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2015-06-15 15:40:52)轉載▼
中國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形體,即字體,指漢字的書寫體態。漢字從產生到現在,雖沒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體壹直按從鰵到簡的規律發展演變。主要出現了八種字體: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再到現在的印刷字體。
壹、 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龜甲獸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體系的相當成熟的漢字材料。這種文字是清末光緒年間(公元1889年)在河南安陽縣城西北五裏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發現的。
1、產生
這個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遺址,是從盤庚遷到殷地(即安陽小屯)。壹直到紂王滅亡的年間的都城。所以,我們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時代的文字,距今約有3000年的歷史。
殷商社會,科學文化很不發達,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不能解釋,認為是鬼神操縱,掌握著自然的變化,而死去的祖宗的靈魂得以預知未來的事情,可以決定人們的命運。因此,殷王朝統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從國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戰,畋獵,天氣,安危疾病,男女生育等,都要事先占蔔,問神以知吉兇,再決定行止。占蔔的方法,先將龜甲或獸骨剖開,然後在背面鑿出橢圓形的小槽或鉆成小孔,再用火燒烤。甲骨片受熱後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種條紋。史官便按照條紋的不同形狀來判斷吉兇禍福,占蔔後由占蔔人在甲骨上刻下占蔔的月日,貞人,占蔔的內容,結果(即兆頭,所示吉兇),以及事後的應驗的情況。作為檔案保存。
這些記錄就是甲骨文字,由於多是占蔔的記錄,就內容說叫“蔔辭,貞蔔文字”又由於用尖銳的東西刻的,又叫“契文”,又由於是在殷商的故都廢墟發現的,又叫“殷墟文字”。
2、發現
蔔辭的發現,完全是偶然的。1898年與此同時1899年之交,農民犁田時,時常發現刻有圖文的甲骨,農民不知道這些甲骨的來歷,但以為年代久遠,可以治病,就收集起來賣給藥商,稱“龍骨”。據說,1899年,當時北大校長,金石專家王懿榮因生病吃藥,首先發現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開始收集。
從發現起,經過80年的不斷收集整理,挖掘,到目前為止已發現了十六,七萬片。從甲骨記錄來看,當時的統治者幾乎天天在占蔔。根據上面提到的帝王和占蔔人的名字,結合所刻的文字內容。我們知道了這些甲骨刻載了從盤庚到紂王的12個帝王的273年間的大小事情。據統計,甲骨文單字總數在4500左右,但已認識的還不到1/3。不認識的大多是族名,人名,地名等專用的字。大量的甲骨片的發現,是研究漢字發展與古代漢字文化的珍貴史料。
3、特點
瘦弱纖細的風格。由於這種文字受到書寫工具的限制,所以筆道都是直的,有時與圓轉相同。故而字形瘦長,線條細而硬,瘦且直,呈平直,瘦勁的風格。b形體結構還沒有完全定型。壹個字刻怎樣去寫,還沒有完全固定下來,並保留著濃重的描畫物象的色彩。如字形可方可圓,筆畫可多要少,方向可正可反,寫法可橫可豎,偏旁可左可右,還有多種異體,還有合文寫法。
二、金文
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所謂青銅器是銅和錫合金制造的器皿。這種合金更堅固,因其顏色發青,故稱青銅器。主要有樂器“鐘”,食器“彜,尊,爵”,洗器“盤”,兵器“戈,戟”等。
1、產生
青銅器,殷代末期就有了,但畢竟是很少。周代是用青銅器的極盛時期。西周時代,青銅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諸候沒有鑄造的權力。到了東周,諸候稱霸,青銅器也任意鑄造。但大量發現的還是西周,春秋的遺物。所以,金文壹般指西周時期的文字。
金文的內容,最初只是鑄刻壹些代表族名,國名的符號。後來基本上記功績,受封賞,刻鑄以傳後代,來顯其榮。因古代人用鐘鼎作為銅器的總稱。前人曾稱這種文字為“鐘鼎文”,又因為言辭多是為了“銘刻不忘,永作記念”,又稱“銘文”。這些稱呼都不能概括其特點。因此,後人便改稱金文,使文字擺脫了圖畫性。這是漢字發展的第壹塊裏程碑。
2、發現
金文的發掘出土較早,東漢已見世。《說文解字·序》:“群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其銘即刻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但在後代,發現這種金石文,認為是不祥之兆,沒能重視。到宋代出土較多,才開始研究,有了金石家,也有了盜墓之風。到了清末民國初年,由於金文出土驟增,對金文的研究達到了高峰。目前已出土的8000來件,單字是3093個,其中已考釋出的有1894個。清末在陜西山歧縣出土的西周宜王時的《毛公鼎》,是鼎類器物的傑出代表。現藏在臺灣故宮博物院。此鼎鑄有銘文藝23行,共497個字,可稱為舉世罕見的長篇巨制。
3、特點
壹渾圓質樸的風格。金文是甲骨文的直接繼承,屬殷商文字體系。但因為大多數是用模型鑄成的,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還可以修改。所以,線條較甲骨文粗壯,不纖細。曲筆較多,轉彎處多圓筆。故此,字形長圓,線條肥粗而自然,體勢雍容。結構日趨方正,大小均勻,呈樸實雄厚的風格。
二體結構仍不定型。筆畫可多可少,寫法可橫可豎,方向可正可反,偏旁可左可右,仍保留濃厚的描寫物象的色彩。但金文比甲骨文還是前進了壹步,線條壹般較為簡易,異體字相對減少,合文大為減少。
三、大篆
1、產生
大篆是對後來的小篆而言的。廣義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國文字。這裏的大篆指通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由於周平王東遷洛陽,秦占據了西周的故地,同時也繼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繼承金文發展而來的。因其帶有地域性,有的難以識別。
大篆,也稱籀(zhòu)文。因其著錄於字書《史籀篇》而得名。《漢書·藝文誌》:“《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
2、字跡
《說文》中保留了籀文225個,是許慎依據所見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們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資料。
大篆的真跡,壹般認為是“石鼓文”。唐初在天興縣陳倉(今陜西寶鳴)南之疇原出土的徑約三尺,上小下大,頂圓底平象饅頭似的十個像鼓壹樣的石敦子。上面刻下的是秦獻公十壹年作的十首四言詩,是我國最早的刻石文字,經過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原刻的700多字,現存300多字。這十個石敦現存故宮。因內容記載畋獵之事,命名為“獵碣或雍邑刻石”,唐詩人韋應物認為石的形狀象鼓,改名“石鼓文”,現作為大篆的代表。
3、特點
石鼓文具有遒勁凝重的風格。字體結構整齊,筆畫勻圓,並有橫豎行筆,形體趨於方正。大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後期文字的風格,只是略有改變,筆畫更加工整勻稱而已。筆勢圓整。線條比金文均勻,線條化達到完成的程度,無明顯的粗細不均的現象。形體結構比金文工整,開始擺脫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塊漢字的基礎。同壹器物上幾乎沒有異體字。字體繁復,偏旁常有重疊,書寫不便。
四、小篆
1、產生
小篆是漢字第壹次規範化的字體。春秋戰國時的“文字異形”,秦始皇統壹後,采納了丞相李斯的意見,推行“書同文字”的改革,統壹了文字。這是我國歷史上第壹次重大的文字改革。
壹“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即戰國時期流行於東方的區域性文字——六國文字)
二“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這就是說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礎上,簡化了大篆的形體結構,改變了大篆的疊床架屋,復雜的寫法,逐漸整齊統壹,穩固定型而成,如“商: (大) (小)”
③把原來沒固定形式的偏旁部首統壹起來,使壹個偏旁只有壹種固定的寫法,如“ (心), (衣), (水)”並確定了每個偏旁在漢字形體中的部位,不能隨意正反,左右顛倒。每個字的書寫筆數也基本固定了。這就使字體基本上定型化,統壹化了。
2、字跡
《說文》保存了小篆9353字體。小篆的真跡是秦代重要書法家李斯所書的七種刻石:《泰山刻石》《嶧山刻石》《瑯琊刻石》《芝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秦始皇統壹中國以後,躊躇滿誌,到處巡狩,立石記功,頌揚他統壹中國的功德。這些記功於碑石上的字,都是李斯的小篆。
3、特點
曲折宛轉的風格。小篆在大篆圓轉的基礎上進行加工,起筆和收筆大都是渾圓。轉角處都帶弧形,曲折引長而劃壹,使線條更勻稱圓轉,字形長圓,體勢雄健,已線條化了。觀《嶧曲線之美,線條勻凈圓暢,柔中帶剛。歷來被視為篆書的正宗。因筆畫圓勁豐腴如筷子,古稱“玉筋篆”,後代的篆書家,如唐山刻石》運筆宛轉自如,字態活潑矯健,極盡代的李陽冰,南唐徐弦,無不從李斯的風範中立下根基。
用線條代替了圖形。小篆是規範的字體,比大篆更整齊定型。用線條代替了復雜的圖形,基本上脫離了圖畫,確定了漢字的符號性。異體字也基本上廢除了。但仍保留大篆某些象形寫實的特點。
另外,勻圓宛轉的線條,弧線的連筆,起訖不清,不便書寫。“篆書”這個名稱,在當時還沒有。直到漢代“隸書”出現以後,才把這種文字稱為“篆書”。因此,篆書是相對隸書而言的。小篆正式通行的時間不長。漢代就已不常用了,但是兩千多年來,印章壹直用小篆鐫刻,篆刻是我國的傳統藝術之壹。
五、隸書
秦代有兩次文字改革,壹是統壹文字,由大篆改為小篆;二是使用了較小篆潦草些的隸書。這是第二塊裏程碑——文字發展擺脫像形性。
1、產生
隸書是從小篆脫胎出來的。始於秦朝,經過兩漢231年(前206—25)的演變,到漢代才臻於成熟。隸書是漢代的主要通行書體。這樣說來,隸書可分秦隸,漢隸兩個發展階段,又稱古隸和今隸。
早期的秦隸,實際上是小篆的輔助字體,是秦統壹後因為政務繁忙,“奏事繁多,篆書難成”而產生的壹種應急字體,是統壹於民間不登大雅之堂的俗體。秦代正式書體還是小篆。秦隸實際上就是草篆,線條較小篆簡直變弧線為直線,變圓轉為方折,有壹定的粗細變化。這樣書寫起來就方便多了。據說開始用這種字體書寫的是處理徒隸之事的文書。
晉代衛桓《四體書勢》“秦既用等比例,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書人佐書,曰隸字,漢因行之……隸書者,篆之捷也。”
唐代張懷 《十體書斷》“秦造隸書,以赴急速,為官司刑獄用之,余尚用小篆寫。”
對“隸書”這個名稱,歷來說法不壹。有的說,這種書體首先在當時官府中辦普通文書的徒隸(管獄訟的小官吏)中流行開來,所以叫隸書,並指名說是程貌(本是囚犯,因對文字改革有貢獻,釋出任禦吏)所造,只能說是搜集整理隸書的人。
從“隸”字本義看,《說文》“隸,附著也”;《後漢書·馮異傳》則訓“屬”,今仍有這個意義,並有“隸屬”壹詞。《晉書·衛恒傳》《說文·棄》及殷註,都以隸是“佐助篆所不能”的。所以說,隸書是小篆的輔助字體,因其書寫簡便快速,可以輔助篆書,也叫“左(佐)書”。
漢隸是西漢200年間,處於演進過程中,基本上沿用秦隸,還沒定型。西漢後期的簡牘中的文字,才見到常有明顯的“蠶頭燕尾”特征的隸書,到了東漢,隸書才最後成熟。其明顯特征就是橫畫中取壹長筆,形成“蠶頭燕尾”的特征了。
2、字跡
秦隸究竟是什麽樣子,很難斷言。因秦的竹木簡書,現尚未發現。今傳秦度量衡上的和若幹兵器上的刻文,和《泰山刻石》等比較起來,無疑是草率急就的草篆,還沒有點畫俯仰之勢。
東漢碑刻《乙瑛碑》婉麗古雅,橫畫的燕尾與捺腳的波尾交待得十分清楚,有成熟隸書的明顯特征。《禮器碑》文靜,溫雅,整體瘦勁挺拔,畫細處不見其薄,畫粗處不嫌其臃。
3、特點
a.點畫轉寫線條
漢隸用點橫豎撇捺等筆畫轉寫小篆曲折宛轉的線條。整個字體棱角鮮明,方正平直,字形由長圓變成扁方。這種變化稱謂“隸變”。這極大的擺脫了線條的束縛,打破了古文字象形系統,使漢字的象形圖畫面貌基本消失,奠定了現行文字的基礎,使之變成純符號性質的文字。
b.筆勢飛揚成波勢
“蠶頭燕尾”是隸書的主要特點。“蠶頭”指起筆處重而禿,呈方圓;“燕尾”指收筆處輕而上翹,拖壹個捺狀的尾巴。如有的橫畫和平捺要挑起,呈波狀。但在隸書中強調“燕為雙飛”即在壹個字的結構中,只允許主要筆畫出鋒,挑出“燕尾”狀,其它諸筆都成禿筆,以方為主,壹住即收。
撇和捺也要挑起來,形成左右飛揚之勢。撇捺做慢彎形,尾部尖細,捺角向上推,呈波勢。
這樣,整個字體上下收緊,左右舒展,以主筆“蠶頭燕尾”貫穿字中。魏晉時代,漢隸又叫“八分”,指的就是筆勢波磔,向左右分開,象“八”字形狀壹樣,左右分散。
隸書,無論是平平展展的,還是翩翩飛動的,由於字形較扁,總比等比例書看上去安穩。隸書出現是漢字形體發展上的壹次大改革,是漢字發展史上的壹個轉折點,結束了古文字時代,開創今文字新的時期,有劃時代的意義。
六、楷書
楷書,也叫“真書”或“正書”。楷是規矩,整齊,楷模的意思,是說這種字體可作為法式,模範,即標準字體。
1、產生
楷書是由隸書演變而來的。興於漢末,盛於魏晉南北朝。直到現在,仍是漢字的標準字體,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了。
東漢,三國魏時的書法家鐘繇的小楷《賀捷表》,雖還沒有擺脫隸書筆意。但已是今天見到的最早的楷書了,是由隸向楷過渡的典型作品。其主要橫畫已失去了“蠶頭燕尾”特征,撇捺已成銳勢,但還存在隸書遺意。有的捺畫還順勢飄揚作波磔。撇捺仍向左右飛揚。東晉被稱為“書聖”的王羲之的小楷作品《黃庭堅》《樂毅論》改變了鐘繇變漢隸為楷書後仍存有隸意的筆法。凡鐘書仍作波挑的地方都斂鋒不發,從形體上完全自立了。至今仍采用他創造的字體,字形。
魏碑,是在漢隸的基礎上漸演變的楷書體。雖是楷書,卻融篆勢隸意,草情等眾妙於其調。如方筆魏碑的典型代表作《始平公造像》,棱角分明,雄強樸拙。所有點畫都寬厚肥壯而不呆板,顯示出剛健的氣勢和飄逸的風格,有陽剛之美。
2、字跡
唐代書法成就,楷書最為突出。出現了初唐的歐陽旬,盛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等楷書大家。這三家與元代的趙孟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歐體楷書《九成宮醴泉銘》,剛勁峭撥,瘦硬清寒。其點皆作三角狀,其橫嚴整如千裏陳雲;其豎硬挺如萬年枯藤;左右豎筆的中部往往向字心凹進;其橫如得劍截斷的犀牛角,大象牙;其捺如鋒利的切刀;斜鉤象長空的明月;三曲鉤順勢轉向右上作燕尾狀。
顏體楷書《自書告帖》《顏氏家廟碑》藏巧於拙,古樸無華,儀態雍容,雄偉莊重,有陽剛之美。其點象石頭落地壹樣有力;橫輕豎重,雖橫多上拱,中豎粗壯有力,左右重點豎畫多向外凸,成環抱狀;其撇飽滿紮實;其捺有“蠶頭燕尾”之態;其鉤多鳥嘴狀;其折多是提筆另起,翻折成斜面而不露棱角。因筆筆中鋒運行鋒藏畫心,筋骨內含。所以肥厚而不臃腫,並使字如突出紙面,很有壯健寬博的浮雕感。顏書以雄渾,壯偉,嚴正,豪放的陽剛之美,令人耳目壹新。從魏晉到清代的1600余年間,雖楷書領域各家林立,若論題寫大字楷書匾額,唯有顏書具有無以倫比的優越性。
柳體楷書兼歐顏兩家之長。雄強豪健,端莊秀麗,疏朗開闊,清勁方整。柳體名作《玄秘塔碑》其點有方有圓;其橫方起圓收,短橫體態粗壯,長橫體態瘦勁,有的兩頭微低,中間高拱,如覆舟狀;其豎體態較肥,起筆折鋒突出;其撇爽快;其捺捺腳較長,捺尾較細,有顏體筆意;撇捺相交之筆,輕撇重捺,也同顏體筆法;其鉤特別豐厚飽滿;框中無筆畫的,左邊豎角伸出框外,有筆畫的,右邊豎腳伸出框外。從整體看,柳體給人以精悍利落的感覺。
趙體楷書《妙嚴寺記》端莊閑雅 ,流暢活潑,圓潤清秀。其點或垂或仰,清圓可愛;其橫有圓筆,也有方筆,有覆舟狀的,也有較平直的,沈穩厚實;其豎多作垂露狀,時而順勢右挑作鉤;其撇微弧近直,相當含蓄;其捺如出鋒處有重按的,有不重按的,有的遲重而澀;其鉤稍作蓄勢便挑出,斜鉤伸長挺直;其折筆提筆作圓,多是頓轉順筆,壹拓而下。從整體看,趙體給人以清新而充滿生氣的感覺。趙體楷書別開生面,在元代書壇上陡然立起高峰。但由於追求筆畫均勻和體態秀美,倒有些骨力不足。
3、特點
楷書字體確實頗具規模。這種字體同漢隸的基本結構雖相同,但它是對隸書的改造而成的,它吸收了隸書結構勻稱明晰的優點,改變了隸書的筆勢或適當簡化。
形體上,漢隸向外推開,呈“八”字扁方形。楷書向裏集中,成“永”字方形。
筆畫上,發展了隸書的點橫撇捺豎鉤等筆畫。如漢隸和撇是慢彎狀,尾不尖細,有時上挑,;略有勾形;而楷書的撇是筆勢斜下,導尖細,不挑不勾。尤其是橫畫,楷書沒有“蠶頭燕尾”的波勢了。漢隸波動,楷書平穩。
楷書在擺脫古代漢字圖形意味這壹點上,比隸書又進壹步。它完全是由完備的筆畫組成的方塊符號,作為方塊漢字,從此定型。
楷書印刷體:印刷上常用的各種變體,宋體,橫細豎粗—通用印刷體;
仿宋體,粗細不分,秀麗—序言;楷體,詩詞正文正楷,接近手寫體,比仿宋豐滿—通俗讀物,小字課本;黑體,莊重—標題。
七、草書
草書壹般是比正式字體寫的草壹些的字體。廣義的說,自有漢字以來,篆隸楷書通行時,都有相應的草體。但“草書”成為壹種字體的專稱,是東漢以後,並分“章草”“今草”“狂草”三種。
1、章草
是隸書的草寫體。相傳西漢元章劉奭shì時,黃門令使遊創制的。現流傳的有他的《急就章》,取其章字叫“章草”。筆畫常帶草意,有連筆。仍保留隸書的波磔,但字字獨立,不相連屬。筆畫界限清楚,布局也較勻稱,書寫比隸書簡便迅捷的多。如西晉書法家索靖的《出師頌》,用筆既沈穩勁健,又活潑靈捷,是標準的隸草,歷來習草者皆視為正宗法帖。
2、今草
是章草的繼續,是楷書的快寫體。東漢末年壹直流傳至今。今草,體勢連綿,壹筆到底,壹氣呵成。雖偶有不連,但血脈不斷。字字顧盼呼應,貫通壹氣。今草寫起來靈活流暢,簡易快速。但往往難以辯認。如王羲之的《十七帖》體勢婉轉,寬態活潑。歷代視為草書的絕品而奉為法度(標準)。
3、狂草
是在今草的基礎上任意增減筆畫,咨意連寫。興於唐代。狂草筆形連綿不絕,上壹字的末筆常與下壹字的首筆相連,甚至數字壹筆揮成,偏旁混用,其部位也改變的厲害,可謂任意揮灑,狂放不羈,較難辨認,很少有實用意義。但在書法藝術上有狂放的風格。如盛唐的張旭,懷素,有“張顏醉素”或“顛張狂素”之稱。張旭的《古詩四帖》,懷素的《自敘帖》,體勢連綿,筆意奔放,給人壹種開朗而有變化的感覺。這種狂放不羈的草書,是追求純藝術的表現,抒發自己的情感。
總的說來,草書把楷書十幾筆的字,用兩三筆畫出來,這種高度簡化,可以達到快寫的目的,有壹定的進步意義。
八、行書
行書是介於今草和楷書之間的壹種字體。始於楷書出現以後,盛於魏晉,晉代已流行。直到現在仍是手寫時最多,最廣泛的壹種字體。
行體兼采楷草的優點,是草書的楷化或楷書的草化。近楷而不拘謹,近草而不狂縱。接近楷書的叫“行楷”,接近草書的叫“行草”。
行書簡化了楷書的筆畫,采用草書連綿的筆法。筆畫連綿而又各字獨立,清晰易認。書寫效率較高,成為楷書的輔助字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姿媚飄逸,幽雅清秀。另有集字成碑的《聖教序》是盛唐長安張福寺和尚懷仁從唐內府收藏的王羲之的行書墨跡中集中而成。此舉共費20余年,選字均為王書的上乘之作,摹勒精美,歷代十分珍重。又如唐代李 的《雲麾將軍李思訓碑》,用筆硬挺奇掘,以險絕取勝。橫筆明顯向右上方傾斜(左低右高),雖借鑒《聖教序》,但奇偉雄強之勢勝於晉人,別開壹門。宋代書法成就,行書突出,出現了蘇軾、黃庭堅、蔡襄等書法家。
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兩種字體的過渡,不是新舊銜接,繼承,起伏突變。而是新舊交搭,並行,逐漸替變的。在前壹種通行的形體中,就已經蘊育萌芽壹種更適合實際需要的新的形體結構,最終取代了前壹種字體,而居於統治地位。
由殷商的甲骨文到周代的金文,到秦的大篆和統壹後的小篆,到漢代的隸書,魏晉以後的楷書,這是漢字形體演變的主流。隸書通行後的草書和楷書通行後的行書,是這壹種演變的兩個旁支。
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
↓ ↓
(章)草 行書
↓ ↗
(今)草↗
下面繁體字按鈕進行在線轉換
分享:1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