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国演的冯占魁就是王铭章将军 冯占魁




王铭章之三子王道纲
正在执播的电视剧《正者无敌》,让陈宝国再次大红大紫,因为这位大师级艺术家,成功塑造了英勇不屈的抗日将军冯占魁。

电视剧看上去特像纪实片,时间地点人物,大多是真实的。唯独冯占海这位英雄,历史上并无此从。川军六十六师师长也从没有一个姓冯的。三任师长分别是宋瑞珂李仲辛(继任) 罗贤达(第三任)

那么,这个冯占魁是从哪里来的呢?

电视剧热播后,成都市的老百姓纷纷于双休日到新都区桂湖公园侧森林广场内的王铭章墓去拜谒祭奠。

熟知王铭章将军的,都知道,陈宝国演的冯占魁其原型就是王铭章将军。

那么,王铭章是谁呢?

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著名抗日将领。在抗日战争徐州会战中,他因誓死保卫滕县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中国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王铭章,幼年失去双亲,生活贫寒。

  由叔祖父王心田资助,就学于新都县高等小学。一九O九年毕业后,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第五期。1911年秋,四川保路运动兴起,王铭章激于义愤,参加了保路同志军的反清作战。一九一二年,王与陆小第四、五两期同学百余人反对四川政府改组陆军小学堂,愤然离去,奔赴南京。

二次革命时,王铭章与同学参加了上海讨袁军总司令陈英士指挥的进攻江南制造局的战斗。后返川,入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一九一四年毕业,分发川军第二师刘存厚部任排长。

  一九一六年,护国战争起。川军第二师响应护国,参加讨袁,与袁世凯派来的军队交战于川南泸(州)纳(溪)一带。作战中,王铭章负伤,因功升任连长。

一九二〇年川军整编,王铭章任第七师十三旅二十五团团长。一九二四年升任川军第三师二十五旅旅长。一九二五年第三师驻防德阳,升任师长,隶属于川西北屯殖军田颂尧部。一九二六年,川西北屯殖军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王铭章任第四师师长。一九三三年,四川军阀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发起“三路围攻”,王铭章任左纵队总指挥,担任主攻,为红四方面军击败。

一九三五年,二十九军改编为四十一军,王铭章任一二二师师长,授陆军少将。次年,晋升中将。

  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二日,他在德阳驻地慷慨誓师,表示要用热血报国的具体行动,来赎回他二十年来参与内战危害人民的罪愆。王铭章所在之第四十一军与四十五军、四十七军编为第一纵队(后改称二十二集团军)。经川陕公路开赴抗日前线。

  一九三八年一月上旬,二十二集团军抵达临城(今薛城),以四十五军为第一线部队,四十一军为第二线部队,均部署于滕县以北。王铭章的一二二师为集团军预备队,准备扼守滕县。三月上旬,日军在邹县、兖州大量增兵,并以小部队及飞机向四十五军阵地反复进行侦察,准备发动大规模攻势。十日,孙震为加强守备,重新调整部署,将预备队一二二师师部调进滕县城内,任命王铭章为第四十一军前方总指挥,统一指挥一二二、一二四师。

三月十六日黎明,日军在遭到王铭章重创后,继续向界河一带四十五军阵地猛攻。八时许,敌集中炮兵火力向滕县东关、城内和西关火车站射击。同时,敌飞机十余架飞临滕县轰炸、扫射。驻在西关的王铭章在敌开始轰炸后,通过电话询问情况,随后跑步进城,与同僚、部属协商判断东郊之敌即将大举进攻。

王铭章下定了决心,他昭告全城官兵, “决心死守滕城,我和大家一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

  滕县正面四十五军部队经三天浴血奋战,伤亡过半。十六日午,正面阵地被敌突破。四十五军从滕县两侧撤退。当晚,四十一军一二四师和一二二师七二七团奉命陆续进入滕县。三六六旅中途遇故,绕道到达临城。王铭章根据兵力变化情况,重新调整部署。

  援军汤恩伯部王仲廉军十五、十六日陆续到达临城。其军部到达后,得知滕县正受强大敌军围攻,便借口机动作战,将部队迂回向滕县东北峰山以东地区开去。从此与滕县守军失去联络,滕县完全陷入日军四面包围之中。

  三月十七日六时许,敌集中炮兵火力,猛烈射击滕县城区,敌机二十余架疯狂投弹扫射,整个滕县城硝烟弥漫,房倒屋塌,顿成一片火海。两个多小时的轰炸之后,敌开始向东关进攻,以十余辆坦克为先导,掩护步兵从东寨墙的缺口冲锋。东关守军冒着敌人炮火,在近距离与敌展开殊死搏斗,伤亡惨重。

下午二时,日军以重炮猛轰南城墙下街道,同时,敌机二十余架轰炸南关。随后,敌步兵在坦克掩护下进攻南城。守军英勇战斗,伤亡殆尽,敌军攻占南城墙。此时东面日军集中兵力猛攻东关,敌步兵在坦克掩护下突入东关。

  王铭章在敌军攻占南城墙和东关后,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此时,占领南城墙之敌在机枪火力掩护下,从西南城角向西城墙逼进,敌炮兵集中火力射击西门城楼。西门、火车站,守军失去城墙等工事掩护,暴露在敌火力之下,伤亡极大,王部仍坚持抵抗。

下午五时,敌占领西城墙和西门,王铭章命令城内各部与敌巷战,西关守军死战待援,自己登上西北城墙,亲自指挥警卫连一个排进攻西门城楼。因敌火力猛烈,城墙上毫无掩蔽,该排全部阵亡。此时,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遭到敌人的机枪扫射,身中数弹,将军死状惨烈,肠子都流了出来……当场殉国。

王铭章将军牺牲后,守城官兵仍继续与日军搏斗,除少数突围外,其余皆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滕县之战,王铭章将军指挥第四十一军,挫敌凶锋,阻敌锐进,为徐州一带中国军队的集结赢得了时间,也使日军第十师团受到较大损失,为尔后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

  徐州会战的指挥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高度评价说:“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王铭章将军殉国后,其警卫副官李少昆含泪将其草草掩埋,便乘夜幕潜回临城总部汇报。几日后,李少昆等3人奉命返滕寻找王将军遗体。他们来到西城门外,见日伪戒备森严,一连几日难以接近城壕。正当他们焦急万分时,偶遇城郊农民刘兆福。交谈中,李少昆觉着刘兆福正直、爱国,遂以实相告。刘听说寻找王将军尸体,很愿意竭力帮助。为安全保密,他将李少昆等领回家中隐藏。其后,刘兆福介绍李少昆等结识了城里的王姓泥瓦工,王又通过关系与县红十字会取得了联系,经过七八天的秘密活动,终于制定出寻找、抢运王将军遗体的稳妥计划。4月初,在红十字会人员的引导下,5个农民打扮的人来到西门外城壕边。李少昆找到暗记,轻轻扒开土,遗体露出。经仔细察看、辨认,确系王将军后,几个人立刻用席子将遗体裹住,由刘兆福等人用小车连夜送往徐州总部。后王将军遗体被转运武汉。

据王铭章的三子王道纲回忆说,“1938年3月17日晚上,听說滕縣失守,父亲阵亡,开始觉得“只是一个谣言”,也沒有办法核实。第二天,收听广播,才正式知道了这个消息,全家人哭成一团。”

大概半年多后,王銘章的遗体從前线运回成都。王道纲說他沒有看到父亲最后一眼,当時的棺椁已經密闭,不允许打开。他记得,棺椁的后面,有一个玻璃罩子做成的透明匣子,父亲的軍装穿在一个木头人上面,供大家悼念。上面有7个弹孔,血迹斑斑。”

遵照王銘章的遗囑,家人將他的10万大洋抚恤金全部捐出,在新都修建了銘章中学,就是现在的新都一中。

  国民政府对王铭章将军奋勇抗战给予高度评价,并追赠为陆军上将;王将军灵枢经武汉、重庆、成都运回其家乡新都,沿途各地纷纷隆重举行悼念、祭奠仪式。

在武汉举行迎灵公祭仪式时,中共中央代表吴玉章、董必武,八路军代表罗炳辉、齐光、《新华日报》代表吴克坚等前往参加。毛泽东和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还联名撰赠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王铭章为革命烈士;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对其遗属颁发了烈士证书。

王铭章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桂湖公园侧森林广场内。墓园始建于1938年,落成于1942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新都区政府于1985年重建王铭章烈士墓园,碑文题“抗日阵亡将领122师师长上将王铭章英烈之墓”。

  2005年,王铭章将军的遗孀叶亚华女士和儿子王道纲(黄埔军校25期)定居四川成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6465.html

更多阅读

“智者无敌”中的中村功陈宝国令我迷乱! 中村功妻子原型

中国的电视台,现在晚上都爱演谍战片。同一时期,深夜都有陈宝国的身影,当时我迷乱了.因为昨天他还是国民党,今天怎么成了日本特务机构领导,当时的错乱,就好像某天我站在超市,恍惚中无法确认自己是在北京还是在上海,又或是在海南岛。时空的错

电视剧演员 陈虹池 演的电视剧目 陈虹池电视剧

陈虹池陈虹池,中国影视演员,1981年11月24日出生于吉林,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曾参演多部热门电视剧,多以情感剧和红色剧为主。代表作有《中国家庭421》、《红十字星座》、《婚后五年》、《中国式离婚》、《青山绿水红日子》、《错恨》等

声明:《陈宝国演的冯占魁就是王铭章将军 冯占魁》为网友久违伊人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