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大地常见的植物。它不像一些名花异草需要精心培植,而是天然生长在乡野池中。并不单属观赏花卉,果实,根茎都是美味的食物。属于有着浓郁的民间色彩的花卉。莲花称之荷花、芙蓉、菡萏.倍受历史上文人士大夫的亲赖。
古今中外赞美荷花诗非常多,我蛮喜欢宋代学者周敦颐的《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意思是近代的陶渊明喜爱菊花,自唐代以来大家都喜欢牡丹,然而我却欣赏莲花,因为莲花生长于淤泥而不被污染。常在清水中洗浊所以清新而不妖媚。它的花茎中心贯通,外形比值没有枝蔓,亭亭玉立,香气远远闻去愈发清幽。这是一种只能遥望远观而不以贴近玩弄的花。
周敦颐是位大哲学家,他开创了宋代理学。他主张学问应当注重自我修养,所以从莲花的形象联想到君子的虚心、正直、纯真、优雅的美好品德。作者以菊花和牡丹与之比较。菊花由于陶渊明的缘故,牡丹则常与朝廷贵人相伴而带有富贵之气,它们与独家主张在现实社会中有所作为却藐视世俗、名利地位的价值取向不太符合。所以他尤其欣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象征着君子不逃避现实,也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由于常在清水中洗浊。这就暗示人们应当经常清洗自己的灵魂,也就是指人格的自我修养。
我欣赏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自洁的品格。这与“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形成鲜明的对照。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这句俗语一直以来都被那些行为上有错误的人作为自我解嘲的一种托辞。实质是彰显了人性的一种缺失。人性有软弱的一面,如面临压力、困境或疲惫的时候不去直面它,往往失去自律而逾越了做人的底线,到自己的外部去寻找一些东西来弥补,来使自己得到暂时的解脱或是得到一种梦幻的感觉,得到一种满足。这是人性的软弱,你不去克制反而冲破了做人的底线——人的一种不能逾越的价值规定。
莲花也是农夫村户们的喜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水乡荷花池上划着小船的村姑采摘莲头,欢声笑语。这是夏日--乡间的一道美丽的风景。乡村少女们的青春纯朴健康与美丽,与自然景色浑然一体,交相辉映。这在身陷名利场中的文人士大夫眼里自然也是一种天然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图画。所以许多古代诗人都模仿采莲女民歌写下了采莲曲。最为著名的是李白的一首《采莲曲》“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现在是观赏荷花的最佳季节,在上海各大公园都能观赏到荷花绽放的景象,放眼望去满溏荷色,一派壮观景色吸引着游客观赏,爱好摄影的当然不想错过拍摄最佳时机。300多种荷花还真够你拍的哦!
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徒都以这高尚品质激励自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