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宰相 元朝宰相权力大的例子

古代的宰相 元朝宰相权力大的例子

宰相即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史记·陈丞相世家》:“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因此,宰相向来无需处理具体政务,所谓“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泱泱大国宰相竟然关心农民工工资或者交通事故,违背了“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的原则——宰相(总理)只需要管理好大臣(部长)即可,而针对具体政务,他们只需要“问责”相关部门负责人,而无需干预具体政务,否则不仅是“越权”更是“渎职”。

西汉初期,宰相依旧是位高权重且更多是“功臣宿将”或者“官二代”,按照惯例只有侯爷(异姓不封王,侯爷属于异姓最高爵位)才可以担任宰相,于是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初年基本都是“贵族宰相”。由于这些贵族多半属于军功贵族起自民间,甚至民间疾苦,这才有“黄老之治”的汉初60多年休养生息政策,包括为后世所敬仰的“文景之治”。按照“民本思想”理论,“爱惜民力”、“与民休息”才是最高政治原则,因此即使是吕后秉政,世家也是大为称道“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汉武帝不甘于“清静无为”而是试图“积极有为”,面对“贵族宰相”长期奉行的“黄老之治”和“无为而治”,汉武帝在摆脱窦太后秉政后选拔“布衣卿相”,这些卿相没有门第可以凭借,只能依靠皇帝恩泽,这既是政权草根化过程,也是皇权膨胀过程,从皇帝与贵族共治走向皇帝独揽大权。以前是只有封侯才可以拜相,汉武帝改成了只要拜相就可以封侯,军功贵族逐渐被钦命贵族取代。为避免“三公”听政,汉武帝设置“中朝”负责决策,这样大司马大将军就逐渐成为宰相,而原有的“三公九卿”只是执行集团。

汉光武帝依靠豪强地主夺取天下,其担心豪强地主势力过大威胁皇权,于是“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秘书班子的负责人成为宰相,这就是尚书令。如果有重臣“录尚书事”,这位重臣就是真宰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职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而不是《三国演义》里的丞相)。后来权臣司马师也是大将军、录尚书事。

晋朝正式定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开始实行“集体宰相”制度,重要事务由三司八座、门下三省共议。至于丞相、相国,逐渐成为权臣篡夺信号,如同汉魏时期董卓、曹操、司马昭。不过,此时“录尚书事”依旧掌管中枢机密,此乃真宰相。隋朝将“集体宰相”定型为三省长官,唐朝尚书省只负责政务执行,逐渐变成中书省和门下省负责决策,因此中书门下省长官才是真宰相,此时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605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古代的X档案:KB鬼怪与飞碟1

幽明无间——中国古代的x档案前言中国古代志怪小说是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从汉魏六朝的《搜神记》、《幽明录》、《拾遗记》、《西京杂记》、《博物志》;到唐五代的《玄怪录》、《传奇》、《甘泽谣》、《酉阳杂俎》、《剧谈录》、《录

流程图符号及流程图的例子 生产流程图符号含义

介绍常见的流程图符号及流程图的例子。本章例1-1的算法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本章例1-2的算法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在流程图中,判断框左边的流程线表示判断条件为真时的流程,右边的流程线表示条件为假时的流程,有时就在其左、右流程线

一个用eXosip实现的UAC和UAS的例子调试成功 libexosip2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sip总算有了一点认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太多的问题,郁闷过,惆怅过,但是一咬牙,还是过来了。令我感动的是,在网上遇到一些很热心的朋友,不厌其烦地给我以解惑,感谢他们,尤其是友善的大狗,呵呵,希望将来有一天他能看到这篇

声明:《古代的宰相 元朝宰相权力大的例子》为网友忢夲潇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