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路西法效应》 路西法效应阅读

大约是三月初,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死亡实验》。当时对那部片子的评价只两个字:“愚蠢。”后来查资料得知,这部影片是根据一个名叫“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非常巧合的是,在我看了这部电影之后的第二天,我就在书店碰到了这本《路西法效应》,它是由实验的原创者所著,对该实验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非常全面和详尽、深入的分析、记录。

在我买下这本书之后,我花了几天时间把它读完,读的过程中作了一些记录,主要是一些问题和联想。以下便是具体感想:

一、混沌面前的致命自负——关于这个实验本身

首先要来谈的就是斯坦福监狱实验本身。通过阅读,我对这个实验的前前后后以及设计思路有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我感到有以下问题存在:

1、犯人不是真犯人,监狱不是真监狱,那么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要说明什么呢?

斯坦福监狱实验中的犯人和狱卒都是大学生“扮演”的,监狱也只是学校的几间地下室,这一点对于整个实验来说是“致命”的。因为这牵扯到各色人等对自己的内在观点

(1)由于犯人不是真正的犯人,所以他们尽管被形式上宣告为有罪,但实质上他们并没有任何负罪感,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狱卒”的各种对待时,内心难免会有委屈甚至抵触情绪,觉得“这不公平。”相比之下,狱卒对待犯人似乎更容易“入戏”。这样的落差必定会激化犯人与狱卒之间的矛盾,这一实验在极端的时间内就“走火入魔”也证明了这一点。

(2)由于犯人不是真正的犯人,这一点是为实验设计者和总导演所知的,这就直接影响到他对于实验整体过程的判断和把握。要知道,普通人的良知告诉我们每个人,对待犯人与对待没有犯罪的“好人”应当是不同的。之前我曾看过BBC的一档节目,讲的问题是关于死刑执行方式的改革,一位专家通过自己的研究找出了一种最为人道的行刑方式,可是在节目最后,当这位专家满怀希望地找到政府的一位刑事政策顾问,讲出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希望政府能够采纳并改革目前“不人道”的行刑方式时,却遭到对方严厉的指责,那位顾问声色俱厉地质问道:“当一位杀人犯勒断受害人的脖子时,他有没有想到人道?!当一位杀人犯用榔头敲碎受害人脑壳的时候,他有没有想到人道?!如果没有,那么 我们为什么要?!”这位顾问的原始报复主义刑事观尽管显得有些落后,但却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无论如何,刑罚的报复色彩在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泯灭,所以,对待做了严重错事的犯人,一般的常识会告诉我们:“严厉一些没错的!”这就是对待犯人和对待普通人的差异。而通观《路》这本书,作者一直混淆这种态度差异。

(3)实验中的监狱不是真正的监狱,而根据《路》这本书自身一再强调的观点,情景因素对于人的行为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伪监狱的环境,也会对囚犯和狱卒的心理及行为产生影响。通过观察实验的进程和结果,再对比真实监狱中的情况,我认为这种影响是将一些负面因素放大了,并把一些负面情绪推向了难以控制的极端。

在这里必须指出很重要的一点,即这一实验是有总导演的,这与真实的监狱“生活”完全不同。具体来说,这一实验的全过程是被设计好的,而总导演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通过因素设定,有大量的引导和暗示在其中,这些引导和暗示也许是导演明知的,也许是他潜意识中存在的,但无论如何,都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反映和体现。说得严重一些,实验后来出现的一些极端事件,是导演一开始就期待发生的,尽管这是一个让人沮丧的推论,但我相信,它是有根据的。

接下来,我想上升到一个抽象层面,来评价一下这个实验所折射出的问题。

实验这个概念本身就暗含了理性主义的潜台词。这种主义认为,人的理性可以认识自然界,在这一基础上,人可以改造自然,让事物按照人的理性设计来发展运作。进一步地,这种观点也可以体现为科学主义,简单来说,这种观念就像是绘制地图,人拿着尺子、圆规,在白纸上画出整个地球的表面,并标上横竖的经纬线,可是,问题在于,地球的表面是那样的吗?真的存在经纬线吗?自然无论如何,它就在那里,而人的认识则是自己的发明,同时也会随人的差异和时间而改变。

这个道理,无论运用到经济学、心理学,还是社会学中都同样适用。

之前我曾看过一部BBC的一部专题片,讲的是混沌理论。我看了之后深受启发。我觉得混沌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绝不要忽视大千世界中的混乱、无序以及未知,这些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样貌和常态。偶尔瞥见冰山一角的人类就高呼自己已经完全看到了整座冰山,那是非常可笑的。

所以,说会到这个实验中来,津巴多教授在设计以及执行的过程中,都只能预见到将来出现的部分状况,而实际上,从绝对的数量比例上回顾,整个实验过程中超出预期的因素和状况要远大于意料之内的情况。这其实是正常现象,可惜津巴多教授估计有些不足。

而这些超出预期的问题,在实验之初,当事人也许都并不这么想——

二、明知还是未知——缔约过程中的无知之幕

在津巴多教授征召志愿者参加这个监狱实验之初,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向志愿者宣告,他们即将参与的这个实验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剥夺或限制他们的权利和自由。这一点在志愿者签订实验协议之前被反复强调,所有后来加入这一实验的人当时也是完全明知这一点的。可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实验真正开始之后的状况大大出乎了那些签了协议的志愿者的意料。很多人在签协议的时候,脑海中存在的只是“自由被限制、权利被剥夺”这一抽象概念,完全凭借想象,他们只有模糊的一些猜测。真正事到临头的时候,他们才切身感受到所谓的“自由被限制、权利被剥夺”是怎样的一种状况。

这给我们一个重要提示,当我们决定要签订一项契约的时候,我们往往是处在“无知之幕”背后来下定决心的,面对协议文本中约定的权利义务,有时候我们是表面上的明知而事实上的无知,对于将来发生的事情,没有人能够完全预料,更没有人能够提前切身感受,而这些预料和感受恰恰是我们决定是否要签约的重要考量因素。对于一些惯常性契约,比如长期的合作协议,因为有之前的实践在先,因此人们可以将合同对自己未来产生的影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当我们面对的是一项“崭新的”的合同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合同项下的义务性规定,究竟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何种影响,签订合同的人在承受了这些合同义务的约束之后,究竟会产生怎样的主观感受,这些都是未知。存在于当事人脑海中的只是一些抽象的合同名词和概念。当合同所设想的境况真的变为现实的时候,当事人也许会在主观上产生相当大的波动。正因如此,契约法中才会有“情势变迁”原则来加以救济。但情势变迁只适用于狭窄的特定情况,对于泛泛而言的状况并不能够起到救济作用。所以,签订重大合同时适当约定退出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传统合同法的基石是意思自治原则,按照这一原则的思路,当事人就像一位工程师,对于将要修建的目标有着明确甚至精确的预测,正所谓胸有成竹,然而,就如同这个监狱实验所告诉我们的那样,当事人完全能够预见合同对自己未来的建构这种想法是有些不切实际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签订一项合同往往会是盲目的、无知的,承认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更合理地设计出一些补救机制,来保持合同关系中的公平正义。

(这一点其实还是不出“致命的自负”这一命题,人的理性和智慧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

三、古格斯之戒的答案?——由监狱实验看人性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说明一点:情境因素对人的行为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这之前,知识界始终纠缠在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上,同时,人的后天环境对人的行为选择的影响也常常被提出。而津巴多教授的观点则是,人在做出行为选择的特定时空,当时当地的情景因素,会对人的行为选择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进一步地,这种情境因素往往又会和当时当地的文化传统,乃至体制因素有着莫大的渊源关系,因此,按照因果关系推理,人的行为选择又带有了强烈的社会性。

之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到的古格斯之戒的故事我一直有点疑惑,因为柏拉图没有讲明那个故事的导向是什么,好人和坏人拥有了魔戒之后,是否殊途同归?假如是,这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如果深入到信仰层面,答案自然简单明了,但假如是针对世俗人群,就变得不好解释了。

其实,津巴多教授透过斯坦福监狱实验给了我们一个重要暗示,即人性假如不受任何约束(尤其是宗教),在情境因素的影响下,会更容易表现出邪恶的一面。也就是说,津巴多教授有意无意地暗示出,人之初性本恶。比如一个之前再一尘不染的人在监狱实验面前都会变得有些邪恶,再比如,在战争模式下,无论是纳粹,还是号称代表正义的盟军,都暴露出了邪恶的一面,同时,在战争情景中,无论是军人还是百姓,也都会被激发出人性深处那些黑暗的一面。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在特定情境下,大家的选择也许会是殊途同归的。

由此,其实也恰恰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道德,为什么需要宗教。只有道德以及宗教,才会束缚住人类心中的撒旦。一个如同约伯一样纯然正直、信靠神的人,他会自然而坚定地认为,他的一生只有一个主人,只有一位观众,那就是神,除了神以外,他不需要向任何人效忠和低头,不需要刻意讨好任何人。因此,即使是柏拉图假设中的获得魔戒的人,也一定会认为,自己虽然能够隐身,能够逃避常人的耳目,可是还有神在天上看着自己,因此,纯然正直的好人,即使有了魔戒,也不会选择作恶,而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称为是真的好人,而不是这样选择的人则只能是伪君子,是比恶人更可恶的人。

四、余音——几部与监狱实验有关的电影

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影响是很广泛的。目前为止,已经有三部影片是完全根据这一实验拍摄而成的。我只看了其中一部美国版的《死亡实验》,拍得很差。其实,在这本《路西法效应》中,作者提到了另外两部电影倒很值得一看,一部是知名度很高的德国影片《浪潮》;另一部则是1963年的黑白电影《蝇王》。《浪潮》也是根据一个真实实验翻拍而成,但我个人认为影片的结尾不够严密。《蝇王》则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的是一群流落荒岛的小孩子的故事。这个故事显然是一个寓言,在中外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能够很轻易地找出它的真实版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5931.html

更多阅读

读后感之二:无怨无悔的爱——读《长途跋涉的肉羹》有感

读后感之二:无怨无悔的爱——读《长途跋涉的肉羹》有感今天,我作了一篇阅读,名字叫《长途跋涉的肉羹》。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在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因出去开一次农会,所以吃上了这一辈子最好吃的肉羹。作者笔下最好吃的肉羹,是父亲从遥远

读《戴维斯王朝》 安东尼戴维斯

转【枯荣的日志】戴维斯双杀!——读《戴维斯王朝》2009-12-28Old Manriver,是美国30年代的一首老歌,老戴维斯喜欢这首歌,并改变歌词,大意为:“有人知道必有某事,却从无耐心静静流淌”晚上躺在床上,静静的读着印刷拙劣(没办法,原版难找了)的《戴

任公是谁?——读《我为书狂》及其它 重生之我为书狂sodu

任公是谁?——读《我为书狂》及其它其一,考证前几日,读石涛编的《我为书狂——爱书人的痴言梦语》(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9)。该书收录了梁实秋先生的《书房》一文,文前有一段按语,曰:经过大约四十年的销声匿迹,到了九十年代,梁任公的文章才

声明:《读《路西法效应》 路西法效应阅读》为网友万分感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