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柴伐蒂尼根据同名小说改编 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 主演:朗培尔托·马齐奥拉尼, 恩佐·斯泰奥拉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4年译制电影故事: 二战过后,罗马同许多城市一样,充斥失业和贫困,人们常常为一个工作机会争得头破血流。已失业两年的里奇费劲千辛万苦获得一份海报张贴的工作后,却为这份工作需要一辆自行车犯愁,为了以后的日子好过,他妻子当掉了家里的六床被单,赎回了他之前当掉的自行车,不想,他的自行车在上班第一天就被盗。 “一个穷人他的车被偷了,他就不得不到处去找。”安东尼奥说着这句话,马上付出了实际行动。车等于工作。工作等于命。因此车等于命。 里奇同儿子布鲁诺寻遍罗马大街小巷,在二手车市上以各种自行车配件为伍的小贩,在骤雨中骑车奔跑的群众,教堂里为了那碗免费菜汤才去听弥撒的“教徒”。 里奇和他的儿子布鲁诺四处寻找自行车。在大城市罗马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连警察局也爱莫能助。终于里奇决定放弃了,他对布鲁诺说:“你必须活着同时忍受着痛苦。”此时他已被绝望折磨得精疲力竭后,他问儿子:“想不想来点批萨?”于是他们烈士般地走进一家餐馆,安东尼奥甚至给自己要了点酒。稍后不久,里奇意外认出了偷车贼然后追踪他进了一家妓院。一群非常丑陋的围观者。警察的到来也没有起作用。 里奇没能找到他赖以活命的自行车,虽然安东尼奥抓住了偷他车的小偷,但没有证据,反遭羞辱。眼见无指望的日子又要降临,里奇决定以牙还牙。一大片自行车停在那里(好像我们在老国营企业大门外看见的那种景像)。一辆自行车停在一面墙下。安东尼奥焦虑地徘徊着,又绝望地坐在路边。一辆辆自行车车轮从他脸前飞驰而过,那闪闪发光的幅条刺着他的眼睛。洪大的人流不知从哪里涌出来,涌向停车场,无不以萧洒自如的动作推了自 己的车就走。而安东尼奥孤独地坐着! 墙边那辆自行车还安全地停在那里,安东尼奥走过去也推上就走。安东尼奥骑车飞驰,而又被人追上,可怜的安东尼奥也成了小偷。一个有尊严的大男人偷了一辆自行车,是一个让人揪心的过程,尤其是他又被当场抓获,而且又是当着他8岁的儿子的面。自始至终,安东尼奥的儿子都随他一起找车,儿子牢记着车杠上的一个记号。儿子听父亲的话先坐公交车回家,忽然发现一伙人正扭送着父亲向某个地方走去,他撕心裂肺地叫着:“爸爸!爸爸!”他从地上捡起父亲的帽子,拍拍那伙人踩上去的土。
《偷自行车的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开山之作。本片还开了电影史上首次全部使用非专业演员的先河。 影片情节简练,笔触细腻,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对当时及后世的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影片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实景拍摄上,如主人公破旧的服装、简陋的住房、罗马脏乱的街道、匆匆往来的行人等,还表现在采用了直接叙述的方法,以丢失的自行车为线索,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表现出社会的贫困、危机以及它们带来的后果:失业、黑市、卖淫、人的自私等。并通过这些表象去揭示政治的、经济的甚至哲理的深层内容。
![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 偷自行车的人电影下载](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74027t01b8c86241a5a8c7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