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中国中医药报》创刊25周年 创刊周年贺词

祝贺《中国中医药报》创刊25周年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14-01-08

我们同记录,共守望
——写在本报创刊25周年之际
中国中医药报社社长、总编辑 王淑军
  又一次值班,又一个月夜。

  月缺月圆,见证了付印这张报纸的每个夜晚,也照亮过所有老中医药报人的梦想。

  25年前的1月2日,诞生了第一份中医药行业自己的报纸。隔着25年的辛苦奋斗,在当年明月下回望来时路,谨向每一位为中国中医药报付出不懈努力的领导、同仁致以深深的敬意!

  致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关心支持,是其温暖的目光、坚定的后援始终如一,呵护这份报纸从诞生到成长;

  致敬历任社领导的殚精竭虑,是他们在风雨沧桑中艰难创业、继往开来,坚持正确导向,稳步前行;

  致敬创刊以来每位同仁的倾力付出,是他们每日风尘仆仆,不失声、不缺位,串起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轨迹,锻造中医药报人的风骨;

  致敬每位读者的关注爱护,是他们怀着与我们同样的中医梦想,一路相伴,激励我们穿越低谷,开拓创新。

  从最初的两排平房到改扩建后的北沙滩新楼,从每周1期增至每周4期,从每期4块版扩至每期8块版……

  25年,4030期报纸,叠印出中医药发展的曲折与辉煌,承载了中医药人的荣光与厚望。

  今天的中国中医药报,处于一个革故鼎新的转型期。

  这是一个读者向用户转变的时代,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前提下,秉持用户导向,立足行业、服务需求,是我们当下的任务和宗旨。

  这是一个舆论格局更新迭起、瞬息万变的时代。在强势的西方文化语境下,有关中医药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占据中医药舆论制高点,激浊扬清,发出有力的中医之声,是我们的目标与方向。

  这是一个中医药发展机遇与挑战同期而至的时代,担当中医药行业内的改革风向标、发展瞭望哨、舆论定盘星、科普国家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

  借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之机,我们将开启一条不曾走过的新生之旅。坚持新闻强报、特色立报、打造传媒影响力,五年规划已勾勒出从单一报纸经营向全媒体格局转型的蓝图。中国中医药文化传媒集团,乃至中国中医药文化产业集团是我们将抵达的彼岸。

  25岁的中国中医药报,是一个风华正茂、雄姿英发的青年,他承续着几千年中医药血脉,又在现代社会展现出勃勃生机。

  青春飞扬,前路未央。有对美好事业前景的憧憬,有诸多亲爱读者的关注,我们将带着一份信心、勇气和温暖,一起书写中医药历史,一起守望中医药未来。

  窗外,一弯上弦月已近中天。

  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手中的笔愈觉沉重。这份沉重,也是每位中医药报人所应负的责任。

  重任在肩。我们同记录,共守望,在路上。

新闻编辑部

厉秀昀(编辑部主任)


  

2004年走出校园来到报社,矢志中医药新闻工作正好十个年头,十年的成长、十年的收获,寥寥数语难以尽言。

  记得2009年,在山西省国家级贫困县广灵采访时,县长助理说:“我们县老百姓生活很艰苦,平时吃不起肉,冬天很少吃青菜,却基本能看得起病,这主要得益于中医药的简、便、验、廉。”这句话时常萦绕在耳。广大基层地区,尤其需要中医药,让我深感作为一名中医药新闻工作者既是荣光更是责任。那次采访中,乡医家里的瓜子儿,卫生院的火炉,至今成为记忆深处最温暖的珍藏。

  一头连接作者,一头牵系读者,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就在作者和读者的支持中成就。报社成立25周年之际,期待我们继续携手,打造中医药新闻宣传主阵地,共铸中医药报社美好明天。


吴潇湘(要闻版编辑)



  2014年1月8日,第4030期。当这张薄薄的小样如常夹入文件夹,不知不觉又汇成厚厚一摞。翻阅一页页小样,才知道走过的路有多漫长艰辛;回看一张张红笔修改的大样,才明白成长的羽翼如何丰盈坚硬。

  “一版是报纸的颜面,要用心做。”不止一位执行总编和资深老师的教诲言犹在耳。是他们的殷殷叮咛、谆谆重托,培育了一名夜班编辑的坚守和担当;是他们的稳中有细,确保了正确导向下编辑充分发挥的空间;是他们的生花妙笔,引发编辑的灵感;是他们的严谨认真,强化了要闻版编辑应有的谨慎细致。

  从2010年起做要闻版到今天,感激远道而来畅谈评论的老中医,铭记每位三审的言传身教。是这些关怀支持,成就了一名编辑在职业生涯中的蜕变,一如今年25岁的报纸,在青涩中成长,在磨砺中成熟。

杨志云(要闻版编辑)



  刚来报社时,大家叫我“小杨”,可随着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我也变成了“志云姐”“杨老师”……甚至,可以休10天的年假了。

  休假时,我满世界飞,却改变不了编辑世界的枯燥。每天朝九晚五,平凡的岗位自有平凡的快乐:一个苦思冥想的标题,得到作者赞许,我会像小孩儿一样得意很久。碰到漏洞百出的烂稿子,气得咬牙切齿;但在心情郁闷时,又会翻出来读几句傻乐一番。加班到很晚,领导变身“护花使者”送我回家……

  我爱我的伙伴们,我爱这份工作,我爱我们的报社!

柴 玉(要闻版编辑)



  采访过不同中医人,有许多感动、许多发现和许多回忆。2007年我采访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得者王学诗。返京后,收到一个包裹,打开是两双手工制作的鞋垫,一双图案是龙,另一双是凤。便条写着:“柴记者辛苦,我们那里穷,没什么好招待的,老伴做了两双鞋垫,略表心意。王学诗。”语言和鞋垫一样朴实。鞋垫我一直珍藏,不舍得用。

  作为记者,用心去感受每个新闻事件和事件中人;作为编辑,每天穿梭于文字间,修修补补,甘愿做个埋头缝嫁衣者。新闻不止,新闻人的脚步和担当就不止。

白晓芸(视点版编辑)



  “校书如扫尘,只要去校,总会发现错误……要对读者负责,一些东西一旦变成白纸黑字,就不好再改了。”对我说这番话的,是已故著名中医学者、临床家何绍奇老师。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那亲切睿智的目光、浓浓川音。

  那是2002年,刚到报社工作一年的我因负责学术版,结识了作为本报专栏作家和热心读者的何老师。他正派爽直的品格、深厚的学养、严谨朴实的文风,以及和读者之间的亲切互动,迅速感染了年轻的我,为我指明了人生的航向——在中医药的宣传事业中,做一名称职的编辑。

  如今,带着感恩和敬畏,在编辑岗位上度过12个春秋的我,依然乐此不疲。因为,与我携手同行的,是那些像何老师一样,深爱中医药事业,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作者和读者们。

王韬(学术临床版编辑)



  中医出身,临床几年方知中医很难。半路出家,编辑数载始悟传媒很美。遂以杂合乏学之身,混迹于文字之间,助中医人呐喊。

  回望报社工作,辛劳中有满足,平淡里寓新奇,与作者交流甚至能成一方笑谈。那日,某君短信询稿件刊否?即回:近日“老年痴呆”,善忘。不料此君马上致电详问病情。我哑然、感激之余,深感广大作者的认真与可爱,深感自己笔端负载的重量。

  马年将至,虽无骏马奔腾的勃发,我仍会奋蹄。希望中医、中医人、中医药报都能跑出一片新天地。


专刊编辑部

海霞(编辑部主任)



  我有一个珍藏旧物的箱子,有十几年医教研生涯中的教案、科研资料,也有十几年中医药新闻宣传中的纪念物。其中一个采访本是我职业转向、与报社共成长的重要见证。

  采访本是报社上世纪九十年代特制的,上面记着我编辑中遇到的问题、采访线索等。翻阅着采访本,思绪万千。当时从一个中医副教授转行为记者编辑,需要从头学起、干起。

  转眼十几年,阅人阅稿难数,上至高官、知名专家,下至民间中医、普通百姓。他们对中医药的感受、评价和期望,使我时而喜上眉梢,时而长吁短叹,更多的是热血沸腾。

  每天面对纷繁的中医药新闻和几万文字,我三分敬畏、三分膜拜、三分兴奋、一分自我,十分投入和陶醉。

  “执子之手,夫复何求?”风雨十几年,在中医药新闻宣传战线上我依旧是新兵,依旧痴迷如初,依旧将与报社共欢颜。

常宇(农村与社区版编辑)



  2008年拜见朱良春先生是一次非常感动的采访,让我开始珍惜自己的记者生涯,并触动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态度。

  采访时,总觉得专家难请,专家难见,以朱老在全国的声望和影响,见面会是怎么样的感觉呢?在他的家门前,我焦急而拘谨地等待着……而走到眼前的朱老满脸慈爱,谈笑风声,让我顾虑尽消。他带我们参观四层房间的藏书,还为我们准备了水果,定好了饭店要亲自宴请。年事已高、事务繁忙的朱老居然亲自为来访的10余人分别亲自题字。

  采访中,朱老宽广的胸怀、包容的心态一次次感动我,他把个人经历的坎坷看成一种财富,哪怕是人生低谷,也能积极而从容地走过。

  这次难忘的采访,让我感悟更多,每当情绪低落、内心困惑时,就用朱老修炼的那种“风雨经遍,依然从容”境界来宽慰自己,用包容和感恩来看生活、写文章,笔随情走。

樊丹(健康关注版编辑)




  12年前,一名西医学子加入中医药报社,开始为中医药发展鼓与呼的职业生涯,在一件件中医药事件的记录中,一位位良师益友的帮助下不断成长。

  犹记2008年,为采写北大中医学社,我加入其中。博雅塔下,未名湖畔,与北大学子共读中医经典,同修太极拳、五禽戏,获益匪浅。通讯《北大有个中医学社》刊发后,每天接到数十读者来电,有因此而振奋于中医前景光明的,有询问能否加入学社的,有请求去授课的,还有自愿提供资助的……让我看到了读者对中医的热爱之情,增强了中医发展的信心,感受到了新闻报道的力量及记者沉甸甸的责任。

  流年似水,这种力量、这份责任依然激励我行走在中医路上。明天,继续前行!

谭 欣(中医文化版编辑)



  儿时,《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点燃了我对俄罗斯文学的热爱。长大后,俄罗斯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的求学经历,架起了我通往新闻工作的桥梁。而今,中国中医药报成为实现我新闻梦想的摇篮。

  记得2012年的一天,我收到了一册海绵宝宝绘本。赠送者是湖北黄冈市罗田县万密斋医院65岁的制剂师徐拂然。画本里,工整地粘贴着他亲手剪出的太极拳人物、牡丹花等。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因为它们出自徐拂然那双因采药、选药、炮制而异常苍老的大手。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作为一名编辑,努力为您提供中医文化大餐是我的职责。

刘 莎(养生保健版编辑)


  “编辑是什么?”

  “是甘为他人做嫁衣。”

  “那其中的快乐是什么?”

  “刊出对中医有价值的好文章,不辜负中国语言之美;看到精心修改的文字被用心的作者理解认可,下次来稿有提高。好编辑会成就、带出好作者……”

  这是刚入报社的我与视点版编辑老师的问答。这段话让抱着中医梦来到报社的传媒新人记忆至今,一个编辑的敬业付出、精益求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媒体人的责任与光荣。

记者部

马 骏(记者部主任)



  作为中医药报人,曾到过没有井水的山沟,曾蜷缩在大卡车上过夜,也曾雨后和药农采摘金银花深陷泥里;更经历过中医助神七飞天、针灸申遗成功、屠呦呦获奖等振奋时刻。这些苦和乐,伴随着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轨迹。

  最感念,藏在墨字背后朋友的帮助。有的一面天涯,有的则长久彼此关心;最感动,团队的力量,兄弟姐妹们前后声援,彼此温暖;最感怀,中医药事业蓬勃振兴,或有我们点滴贡献。

  选择新闻,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在遗憾的艺术中坚持探究真相,在繁复的世事中坚持鼓舞正义,和战友一起在青春的路上,走得直,走得长远。


记者任壮



  2007~2009年,我任一版编辑。那时,基本是早9时上班,深夜下班。

  犹记2008年抗震救灾的日子里,我连续多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只好在办公室沙发上囫囵过夜。每月平均加班七八十个小时。当时报社没有正常晚餐,总是临时订盒饭,忙起来顾不上订饭时就忍到下班。不想如此两年,体重反而增加了。

  相信报社以后会更好地实施人性化管理,那对文化工作者来说,甚至比吃好饭、睡好觉还重要。为大家营造一个正气、明朗、和谐的氛围,让大家“以社为家”,多写好文章。

记者 胡 彬


  2012年初春,随着报社“中医中药中国行·走基层”活动,我来到了辽宁省沈阳市郊一家卫生院,在狭小的诊室里,见到为乡亲们针灸、拔罐、诊脉、开方,忙得不可开交的医师张庆杨,几个正在候诊的老人都为他的医术竖大拇指。

  从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毕业后,小张选择留在卫生院工作。“我觉得基层更能锻炼人,能为乡里乡亲服务,我很高兴!”小张朴实的话语,让同为“八零后”的我不禁反省自己,是否也像他一样,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做点什么?

  虽只入行几年,我愿为你们、为中医行业鼓与呼。

记者 黄 心



  记得刚进报社领导的教诲:你要看到五年后的自己。记得刚到单位不到一个月,便碰上2010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当时不了解中医药“大势”,工作起来显得局促,慢慢的在中医儿科、综合医院中医科的采访中体味到中医药特色优势及中西医差异,在走基层的采访中深刻了解中医药政策在基层生根的情况……

  四年来,我为中医药发展规划设计者的智慧、魄力和用心感到崇敬,我为中医药工作者的定力及淡泊而敬佩,决心做好记者,记录点滴。

记者魏敏

祝贺《中国中医药报》创刊25周年 创刊周年贺词


  回味从事记者的两年来,“忙”、“累”两字是最深感受。然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写百字短消息也会謇眉,终究过渡到了千字报道亦算顺畅。有幸入此芝兰之室,抬起头,总能看到一片希望。报社经历25载风云,它聚集着能量,孕育着生机。

  下一个25年,要实现自我价值,还将肩负更重的使命。在这一智慧和力量并重的团队中,我会保持对工作的激情,把这份工作当成事业来做,跟上报社迅猛的前进步伐。

记者 丁 洋



  “我是中国中医药报的记者,我叫丁洋。”当我一遍遍在采访中这样介绍自己时,心里总会感觉些许甜蜜。26岁正值青春,我有幸能成为一名记者,正式踏入中医药行业的殿堂,领略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骄傲,在我的笔下流淌的不仅是事实的真相,更是基层中医药工作者对中医事业的努力和希望,而我的角色既是行业的助推器,也是问题的发现者。我力争做一名负责任、有担当的新闻人

记者高亮


  有人问我:博士毕业后为何不当中医,当起了记者?我答:我曾立誓:“立志传承祖国医学,传播中医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医,接受中医,受惠于中医。”

  佛家有句箴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们常说:“不能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是的,无论做中医大夫,还是中医记者,我所做的都是为了我深深热爱的中医。

  人在三十岁之前便能找到自己热爱并愿意一生而为之奋斗的事业是幸福的。我从未忘记初心,也没有违背最初的誓言。这条路,我将一直走下去。

办 公 室
  新年新气象,跟着新班子,创新观念,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清新饱满的工作状态,迎接新的挑战;服务一线,不畏艰苦,排除困难,奔向新目标。(左起:赵建洲、孟昭艳、赵万标、闫锐)

财务部
  二十五载,传民族精髓。翘首盼,杨中华医魂。仁心妙手,承载着几代中医人治病救人的赤诚。生花妙笔,书不尽中医行业灿烂辉煌的未来。转企改制,激起报社人一路激昂豪迈,融入市场,谱写报社辉煌明天。忆往昔,看今朝,盼未来,中国中医药报更添光彩!(左起:辛悦、宋连均)

通联发行部
  通联发行部同仁每年在等待新年钟声时,都会祈祷新年报纸发行数能 够增加。因为,那个数字是对我们部门一年辛苦工作最大的肯定与褒奖。

  2014注定是个好年,本报新一届领导班子干劲正足,新办公楼即将峻工……报纸发行数又在去年增长的基础上连续增长。今年发行量的增加在纸媒衰落的大环境下取得,逆势增长更显弥足珍贵。

  这几年,养生热席卷大江南北,要满足群众对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需求,作为中医药“国家队”专业报,我们既要做适合大众口味的饭菜(不断丰富内容提高质量);更要快速将“饭菜”送到您府上(扩大发行)。(左起:马更、许岩、孔德明、王敬、王梅、杨满、宋双玲)

新闻研究室
  实干,才能兴社、兴报,兴中医、兴中药!惊回首,25年光阴似箭,举目眺,杏林前程光明锦绣。

  望明月,细思量,数千年中医药瑰宝护佑后人。迎朝阳,聚豪情,为中医药国粹再传承。

  在中国中医药报创刊25周年之际,轻抚散发着纸墨芳香的报纸,忆往昔走过坎坷路程,看今朝神州大地中医药家喻户晓,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展望未来,我们将不负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担当,向人类报告世界东方文明之宝——中医药学。(左起:樊岚岚、孙浩、张凌燕)

新媒体部
  今天你微了没?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已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当下,纸媒纷纷向新媒体转型,未来将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领域奋勇开拓的新时代。

  中医药深受群众喜爱,养生保健知识在朋友圈、微博上广泛转载传播。而权威、专业的中国中医药报,虽在2013年开辟了新的服务领域,但距离大众的期望与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今后,我们将以中国中医药网为基础平台,转变理念,提升服务,不仅为大众及时传递健康知识,还将加强互动,提供个性化咨询服务,成为您的私人保健医生,为您的健康护航!(左起:刘茜、高新军、杨敏)

照排中心
  2014年伊始,值报社创刊25周年之际,照排中心全体同仁向全国的中医人和所有关心报社进步成长的朋友们致以问候。

  照排中心主要职能是配合编辑部门完成报纸印前工作,制作、美化版面。虽不能像编辑那样与作者面对面交流,不能像记者那样出去采访,更没有和读者直接见面的机会。但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今后,我们将秉承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配合报社同仁,为读者提供更加美观优质的中国中医药报而努力。(左起:于婧、张元芬、李永芳、巨锋、王志英、白宇虹、迟晓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5626.html

更多阅读

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第二集:中国式结婚内容与观后感_lauren

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第二集:中国式结婚1.关于相亲:男生相亲找的是20岁出头听话的女生,还要诚实、孝顺、善良女生相亲找的是有房有车高工资的男生(我认为人品和性格最重要)这是说女生比较物欲的节奏吗?但是,也有男生希望女生有房有车有

声明:《祝贺《中国中医药报》创刊25周年 创刊周年贺词》为网友失与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