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宗简陵 唐懿宗简陵地图

在唐陵中,有几座陵名,是音同而声不同,如简陵、建陵,景陵、靖陵,等等。所以每到一座这样的陵前,便总会想起关联的另一座。到简陵的时候,还没去过建陵;但在建陵时,却在脑子里浮现了简陵的幻影。

我们游富平县唐陵的顺序,是“丰简章元定”,有绕路之嫌。从丰陵那傲立的华表柱出来,我提出先去简陵的计划。因简陵是富平县中最靠东首的一座,故而看完之后,可迂回去看中央的那三座。感觉从丰陵到简陵的距离不是那样远,我记得途中一个村落的名字,是雷村。这里人们的生活,似很艰难,水还要靠每月的水车供给。村子里没有什么人,可能因为大车横行的缘故,树叶、屋角、房檐上全部落满灰黄的土,这与开采唐陵陵山石料有关系。除了可以养活这些开山炸石的诸位几家老小之外,这样的自然掠夺,还有什么好处呢?

路途中,还有一处兜了很大圈子的起伏路段,大妈告诉我这种路的名字,但现在已经忘却。就好像塬是有名字的一样,在关中,这种各样的路、各样的山、抑或各样的丘陵,都是有名字的。我爱有名字的地方,因为他们都是鲜活的。过了那起伏,经过一个小山村,然后便到了简陵。简陵神道上的石刻,恐怕算富平县中留存最多的了,我先用我的长焦,拉到紫金山麓,以为简陵神道也并不宽阔地布陈在山前而已。结果那令我以为石刻的诸物,不过是一些矮墙、几段土坝罢了,但石料却用白色,所以正好瞒住了我。直到公路前面出现简陵神道上的阙台为止,才算将这唐陵余韵的大建设,明确了方位。

下车之后,一气向那土阙跑去,这和我在漠北看到的一些明代残城遗迹相类,也是那么高高地,参差地立在那里。从这阙向西,有文保碑,沿文保碑向北去,本该是翼马的地方,现在空无一物,翼马被安置去陕西省博物馆了。过后,在高高低低的农田与果园中,残存一些仗马、石人的雕刻,不过工艺现在看显然要优于靖陵不少。所以推测靖陵的建设,恐怕不是由于国力或技艺的退化,而确是时间紧凑的缘故吧。朱雀门前,尚留存一尊石狮子。可能是由于风化的缘故,这尊石狮看在眼里尤为悲凉,他的眼神是那样哀婉、恸心,仿佛真的失却了什么。这难道真是对大唐末代山陵(因山为陵)的预知?我亦不知道他的意思。

唐懿宗年号咸通,像是一切都会好起来一样,但败落的终究是败落了。

大唐逝去,大唐永在!


简陵文保碑。仍旧是一新一旧的制式。

神道西侧仗马。仗马的雕造水平还是可以的。

另一匹仗马。周围绿色的环境,可能是他喜欢的吧。

一尊武将。可以感到简陵的石翁仲,比靖陵要好得多。

一尊无头的石人和朱雀门残阙。远处便是紫金山李漼的安然之处。

朱雀门石狮。虽狮口大开,然而没落彷徨的神态,却表现的淋漓。

紧邻公路的阙台。幸好是保存下来了 。

唐懿宗简陵 唐懿宗简陵地图
省博门口的简陵翼马。虽粗疏,但也尚好,应至少与贞陵翼马水平类似。

另一匹翼马。便是这样没落的时代,两匹翼马仍旧雕造的不相同,是在努力地延续大唐之风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5567.html

更多阅读

唐中宗李显嫡长子——唐懿德太子李重润 懿德太子李重润

唐中宗李显嫡长子——唐懿德太子李重润文|王世东李重润(682年-701年),原名李重照(因避武则天之讳,故改名李重润),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中宗李显嫡长子,母韦皇后。永淳元年(682年),立为皇太孙。684年,唐中宗失位,李重润被废为庶人。武则天大足

唐玄宗冤杀高仙芝、封常清始末 高仙芝 封常清

边令诚,唐代宦官,安史之乱时,高仙芝、封常清派军队入关中驻守,在潼关抵挡安史军入关中,唐玄宗任命边令诚为监门将军至陕州监军,开唐代宦官监军之先,边令诚求高仙芝一再索贿而不成,进谗言于唐玄宗:“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陜地数百里,又盗减军

蒲城唐穆宗光陵 刺客列传陵光

标签:蒲城古迹唐十八陵唐光陵唐穆宗分类: 陕西今天的早餐是陕西著名的“葫芦头”,奇怪!怎么没有葫芦唐代第十二任皇帝唐穆宗李恒(795—824年)陵墓,位于蒲城县北13公里辛子坡村北的尧山,海拔1091米。光陵石刻相比桥陵、泰陵,已显

朱熹眼中的唐太宗:善于假仁借义行其私欲

【导读】“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借,是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功耳。”本文摘自:《洗脚上岸读历史》,作者:田夫,出版:华夏出版社  一  《新

声明:《唐懿宗简陵 唐懿宗简陵地图》为网友兮半岛弥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