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一天下午下班后特意到梅湖景区观鸟,运气还不错,居然观赏到几种新鸟,其中就有两种本人首次观赏到的伯劳:虎纹伯劳和红尾伯劳,同时还看到了棕背伯劳,也就是说在两个小时之内观赏拍摄到三种不同的伯劳:
1.虎纹伯劳
2.
3.
4.
虎纹伯劳(学名:Lanius tigrinus)为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名花伯劳、虎伯劳。较红尾伯劳明显嘴厚、尾短而眼大。典型的伯劳习性,喜在多林地带,不如红尾伯劳显眼,多藏身于林中。分布虽然较广泛,但种群密度较低,而且多分布在红尾伯劳较少的地区,受到后者的排挤。喜栖息在疏林边缘,带荆棘的灌本以及洋槐等阔叶树,是经常选用的巢址。性凶猛,不仅捕虫为食,还会袭击小鸟和鼠类。食物中绝大部分是害虫,如熊蜂、蝗虫、松毛虫、蝇类及各种昆虫。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且大部分时间是完全吃虫的。一般栖息于树林、分布自平原至丘陵、山地,喜栖于疏林边缘以及巢址选在带荆棘的灌木及洋槐等阔叶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
5. 红尾伯劳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红尾伯劳(学名:Laniuscristatus)为伯劳科伯劳属的鸟类,俗名褐伯劳。体长18-21cm。上体棕褐或灰褐色,两翅黑褐色,头顶灰色或红棕色、具白色眉纹和粗著的黑色贯眼纹。尾上覆羽红棕色,尾羽棕褐色,尾呈楔形。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一般生活于温湿地带森林鸟类、常见于平原、丘陵至低山区以及多筑巢于林缘、开阔地附近。所吃食物主要有直翅目蝗科、螽斯科、鞘翅目步甲科、叩头虫科、金龟子科、瓢虫科、半翅目蝽科和鳞翅目昆虫。偶尔吃少量草子。
17.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学名:Laniusschach)属于雀形目伯劳科,俗称:桂来姆、黄伯劳。棕背伯劳特征是粗黑的贯眼纹或顶冠、黑翅、尾长尾黑,上体偏灰,下体偏棕。普遍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及南部,包括台湾、海南等省。是一种东洋界很常见的留鸟(Residentbird),伯劳性凶猛,嘴爪均强健有力,善于捕食昆虫、鸟类及其他动物,甚至能击杀比它自己还大的鸟,如鹧鸪之类。分布的区域从哈萨克起,穿过了阿富汗、巴基斯坦与印度半岛(除了东边的 国家),到新几内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