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博导百家讲坛讲王阳明大闹笑话
《传奇王阳明》(以下简称《传》)先在百家讲坛播出,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读后大失所望。
一、对一些特别重要的内容绕道而过
1、若干年来,认定王阳明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事实并非如此。考察一下明代江西农民起义,就会发现起义队伍成分特别复杂,有流民、惯盗混入,他们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已造成地方大害;王阳明并非取斩尽杀绝办法,而是先抚后剿,只杀极少数顽抗者;历代农民起义虽有推动历史发展的客观效果,同时有破坏生产力的一面,但归根结底是改朝换代的工具。《传奇王阳明》说了一句“没有达到‘农民起义’水平”便匆匆而过,没有做中肯的分析、判断。对农民起义性质的评述也值得商榷。
2、王阳明哲学的核心是心学,心学的核心在于研究如何把俗心改造成为圣心(去私欲,存天理),“心学”的一切论述都围绕它展开。具体办法是在去私欲的情况下格物,以获得真知;知行要合一,而不是分离。更不是如当时的学风那样,夸夸其谈,只说不做;或者说得多,做得少。王阳明认为,外界事物,要通过人的五官进入“心”(王阳明不知道是大脑接受外界信息),心里才有那个事物(这是科学的看法);做好事,做坏事,都由心来控制。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理”。《传奇王阳明》说了不少,却没有直击“心学”的核心内容,令令人抓不住要领。同时,没有说明人的认识、意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逐渐形成的,一味强调“良知”是人的“本心”,陷入了不可知论泥坑。
二、把王阳明描述成一个干扁的人物
1、王阳明的一大功绩是开门收徒,传播研究所得,培养了大批人才,有稽可查的门徒有200余人,聆听过教导的达千余人,其中,徐阶成为少师,黄绾、朱衡成为尚书,、欧阳德、陈文德成为翰林院编修,钱德洪、王畿成为进士等。由于本书只零星涉及,没有专章评述,王阳明作为教育家的这一面被严重淡化。同时,本书还淡化了王阳明文学方面的成就。王阳明留下了散文、诗、赋513篇(首)。其中,《瘗旅文》、《尊经阁记》、《象祠记》入选古文精粹《古文观止》。王阳明每到一处,并不是如本书所说的“总是首先亲自去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民众生活的实际状况与乡风民俗”,而是一面览胜,一面和学生一起研究学问,一面获取创作素材。同时,通过接触大自然以养生。上述两大内容被淡化了,加上没有痛祭从中土来的老少三人的内容,丰满的王阳明变得干扁了。
2、糟粕说得津津有味
王阳明《年谱》中有“太夫人郑娠十四月。祖母岑梦神人衣绯玉云中鼓吹,送儿授岑,岑警寤,已闻啼声”的文字,这些文字,承袭了传统文化中神化能人的写法,目的是突出其“神”,毫无可信度,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作为“百家讲坛”讲授的内容,津津乐道,“就像中国历史上所有非凡人物的诞生都有一个非凡的故事一样,王阳明的出生同样是充满舍弃色彩的”,“王云改名叫‘守仁’之后,马上就能开口说话了”等等,(第9页)占去不少讲授时间,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硬伤甚多
1、龙场(修文县)离贵阳40余公里;明代归水西宣慰司管辖。而思州府(今岑巩县)离贵阳300多公里。水西乃贵州最大的司,是土官制;思州是府,是流官制,系列不同,不可能出现管辖与被管辖关系。《传奇王阳明》中有“思州的治所在现在的贵州省岑巩县,龙场当时是属于思州管辖的”,显然是毫无根据的。由于没弄明白上述关系,《传》中便把思州太守当成龙场驿的“上级官僚”,以至错上加错。
2、人数随意加减。王阳明贬谪龙场第二年,在修文西面10公里的蜈蚣坡,瘗毙从京师来的老少3人,吏目、吏目之子及一仆人。《传》中硬说“一位不知姓名的人死在了半道”,还牵强附会地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联系起来(第74页)。王阳明《瘗旅文》中分明写着“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传》中却说他“亲手掩埋了那位死者”,将干了活的的两位童子抹去了。
王阳明到底带了几个人到龙场来,《瘗旅文》中说的很清楚,是两个童子,《传》却凭空加成三人,“他的三个随从人员全部病倒”(同上)。而且,“童子”指的是佣人,“随从”则有可能是随员,不一定是佣人。两者不能混用。
3、妄解“格物致知”中的“格”。“格物致知”的“格”,义为“推究”。“格物致知”,即“推究事物,获得真知”。《传奇王王阳明》却将“格”解释为“格斗”,这已经很荒唐了。跟着引申为“面对面”,“在朱熹那里,所谓‘格’,我们不妨将它理解为‘格斗’的‘格’……就是要与事物‘面对面’”(第21页),谬之远矣。
4、以想当然代替事实。《年谱》中说的很清楚,“居久,夷人亦日来亲狎。以所居湫湿,乃伐木构龙冈书院及寅宾堂、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以居之”。贵州民居以木屋为主,都由百姓自己建造,建房能者比比皆是,历史悠久。《传》却说成“他教当地人民打土坯,用木头来建造房子,这不仅改善了当地人民的居住条件,也传播了内地的汉族文化”。(第71页)。不仅歪曲了事实,也伤害了民族感情。
5、混肴机构性质和功能。东厂、西厂以及后建的内厂,都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用以镇压反对势力的特务机构,确定无疑;锦衣卫是皇帝侍卫部队,“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明史》第1862页),而负责监察的是都察院和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明史》第1768页)《传》中却把东西厂、锦衣卫统统说成是“明朝特有的、由皇帝负责的监察机构,都有特务机关的性质,是具有特权而又非常残暴的部门。”(第46页至第47页)连明代特务机构东西厂、负责皇帝侍卫的锦衣卫、负责监察百官的监察机构这三种不同性质的机构都分不清,这错误犯得太低级。
6、没有仔细辨别词义。王阳明是被“贬谪”,是降职、流放,而不是被“驱逐”,两个词有严格的区别,不能互用。至于在一句之中,因“但”、“却”两个转接连词重用而造成语病的状况,则不胜枚举。
……
总的感觉是《传奇王阳明》的作者没有认真研究王阳明的方方面面,连《传习录》、《年谱》也没有认真读,或者读了,没有读懂,就匆忙走上央视百家讲坛,匆忙成书,才没能全方位地评介王阳明,避开一些核心内容,离王阳明很远。同时,著者撰写态度不严肃,错误甚多,有的错得很离奇。要求央视百家讲坛不再播放,以免谬种流传。
(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