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枫泾古镇(2)【丁蹄作坊】
“枫泾丁蹄”由来和历史:
枫泾丁蹄是上海市郊金山县的特产,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枫泾是上海金山县的一个小镇,过去曾有江南水乡“芙蓉镇”之称。枫泾原名白牛村,相传宋代有个姓陈的进士,曾任山阴县令,为民上疏不遂,被罢去官职,隐居于此,自号白牛居士,后来忧郁而终。当地居民敬仰他的高风亮节,将白牛村改名为“清风泾”,继而又称为枫泾,并种植荷花以示哀思。如今,枫泾的荷塘虽然比过去少了,但在枫泾乡下,荷花里、荷花湾、莲叶泾渡等地名还有数十处之多。
说起枫泾丁蹄,这与枫泾镇上丁义兴酒店有关。相传清代咸丰年间,有位姓丁的兄弟在该镇的张家桥开了一家名叫丁义兴的酒店。经营酒菜兼营熟食,生意一般。但这不能满足丁氏兄弟想做大买卖的欲望。为了进一步打开局面,扩大经营,丁氏兄弟就把主意打在了枫泾猪蹄上。
枫泾猪是著名的太湖良种,它体形小而丰满,细皮白肉,肥瘦适中,骨细肉嫩,一煮就熟。丁氏兄弟就取其后蹄,烹制时又用嘉善姚福顺三套特晒酱油,绍兴老窖花雕,苏州桂园斋冰糖,以及适量的丁香、桂皮和生姜等原料,经过柴火三文三旺之后,以文火焖煮而成。熟后外形完整,色泽暗红光亮,热吃酥而不烂,冷切喷香可口,汁水浓而不腻,十分诱人。丁氏兄弟经过多次试验后,将它作为酒店中的佳肴。同时,又提供大量外卖。
丁蹄的好味道来自那锅百年老汤,当初配方经过不断改进,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它是循环而行,每天烧时不断加入新的调料,使之永保原汁原味。后来在烧丁蹄时加入野味,如黄禾雀、野鸭等,这样一来,味道互相渗入,使丁蹄越来越好吃。
由于经过精心烹调,蹄肥瘦适中,肉嫩味鲜,故深受人们欢迎,人们便称其为“丁蹄”。“丁蹄”即可以作为酒宴上的佐餐佳肴,也可以作为馈赠佳品。因而,丁氏兄弟生意越做越红火,名气也越来越响。到同治十四年就名扬全国。
作为传统食品猪蹄膀,全国各地有许多品种,东坡蹄,一品蹄,扎蹄,椒盐蹄膀等品种,但丁蹄的出现是以冷食为主,当然可热吃。这是与其他地方蹄膀吃法不同之处。
丁蹄后来走向世界,据《枫泾小志》载,宣统二年(1910年)获南洋权业会褒奖银牌,又相继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德国莱比锡博览会金质奖章,及费城、芝加哥等地的奖状奖章,先后于20多个国家地区参加博览。
阴差阳错成就“枫泾丁蹄”
在150多年前,枫泾镇上开了一家丁义兴酒店,地址就在现在的丁蹄作坊这儿,由于丁义兴酒店老板娘人勤手巧,烧得一手好菜,特别是扎肉,烧的香气扑鼻,咸淡适宜,一度招徕了不少顾客。但好景不长,一些饭馆见扎肉生意好,就纷纷效仿,使丁氏小店失去了特色,生意日渐冷落,度日维艰。小本经营的丁老板为此愁肠百结,垂头丧气。
老板娘见他闷闷不乐,茶饭不思,心里着急,就一边照顾生意,一边去找了当地名医,让他为丈夫开了几帖舒气开胃的药,中药抓回一看有丁香、桂皮、山奈、生姜、杞子、红枣等等。炉子上一边炖的是药罐,一边烧的是一罐猪蹄,老板娘看到蹄子已烧到八分酥,忙着趁热抽骨整皮。正在这时,猛发现药汁已熬得差不多了,急忙抽手去移药罐,哪知心急慌忙再加上满手是油,出了差错。药罐一倾,药汁不偏不倚竟倾在那罐猪蹄里。老板娘心里一急,怕那罐蹄子被药汁染苦了,糟蹋了,急中生智加了几块冰糖,又在炉底下添了一把猛火,想收收汤。一两分钟以后,奇迹出现了,只见那蹄膀被烧的乌里透红,红里显亮,满屋腾起一股香味,外屋的丁老板闻到香味一问知道娘子把开胃的药汁泼到了蹄子上去了,也发了慌,他急忙舀起一只蹄子,还没用筷子挟,就觉得一股特殊香味扑鼻而来,顿时胃口大开,一口气把这只猪蹄吃光,丁老板吃完猪蹄,顿觉眼前一亮,高兴得喊了起来“酒店有救了,酒店有救了”。
第二天,丁义兴酒店鼓乐齐鸣,鞭炮连天,老百姓不知丁义兴搞什么把戏,所以都来围观看热闹。丁老板马上对大家说:“他寻到了烧制冰糖猪蹄的秘方,今天特请大家来品尝”,围观的人,将信将疑地买了几个蹄子吃,一吃果然感到猪蹄喷香扑鼻,酥而不烂,油而不腻,味道好极了。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四邻八乡,丁义兴酒店顿时兴旺起来了。
地址:
枫泾镇南大街149号。
交通:
枫梅线、莲枫专线、金枫线、松新枫线、松枫专线、青枫线等到枫泾汽车站或枫泾牌楼站。
门票:
枫泾古镇联票景点之一,单买票价5元。
看点:
枫泾丁蹄作坊。
周边看点: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枫泾古镇。
枫泾地图
丁蹄作坊
丁蹄作坊
枫泾猪
丁蹄制作前的加工
丁蹄烧制和成品
丁蹄烧制和成品
百年沧桑话“丁蹄”
百年沧桑话“丁蹄”
百年沧桑话“丁蹄”
百年沧桑话“丁蹄”
百年沧桑话“丁蹄”
百年沧桑话“丁蹄”
百年沧桑话“丁蹄”
百年沧桑话“丁蹄”
百年沧桑话“丁蹄”
百年沧桑话“丁蹄”
百年沧桑话“丁蹄”
照片拍摄于201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