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岭最低处的怒江峡谷,属海拔较低的干热河谷,拥有代表鸟种褐喉沙燕、栗喉蜂虎、紫色花蜜鸟等,却由于至百花岭观鸟者鲜有充足时间在此停留,故无论鸟种记录还是鸟种照片,都谈不上丰富。
老侯送机最过瘾!一早摸黑儿下山,在途中怒江边的小镇边吃早餐边等光线,然后直杀鸟点儿,看到就打,打了就跑,不敢误机啊!
1
黄腰太阳鸟:体型中等(13厘米,包括尾长)的亮红色(仅雄鸟)太阳鸟。腹部深灰。雌鸟暗橄榄绿色,两翼和尾不沾红色。亚种tonkinensis及owstoni的中央尾羽无延长。
亚种viridicauda为留鸟于云南西部及南部;tonkinensis见于云南东南部(金屏);owstoni局限于广东南部硇洲岛。常见的低地留鸟,高可至海拔900米。
单独或成对光顾种植园及森林边缘的刺桐 (Erythrina)丛及类似的花期树木。
(摘自百度百科)
灰背伯劳:体型略大(25厘米)而尾长的伯劳。似棕背伯劳但区别在上体深灰色,仅腰及尾上覆羽具狭窄的棕色带。初级飞羽的白色斑块小或无。
在西藏及中国西部替代棕背伯劳,于华中两者有些重叠。地方性常见于喜马拉雅山脉高可至海拔4500米的灌丛、开阔地区及耕地。
习性及叫声均似棕背伯劳。甚不惧人。
(摘自百度百科)
凤头鹀MM,引无数台湾鸟友尽折腰。旁边憨憨的小家伙是白斑黑石鵖亚成。
2
凤头鹀:不会被误认的体大(17厘米)的深色鹀。具特征性的细长羽冠。雄鸟辉黑,两翼及尾栗色,尾端黑。雌鸟深橄榄褐色,上背及胸满布纵纹,较雄鸟的羽冠为短,翼羽色深且羽缘栗色。
常见于中国华中、东南及西南的多草山坡;迷鸟至台湾。
栖于中国南方大部丘陵开阔地面及矮草地。活动取食均多在地面,活泼易见。冬季于稻田取食。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12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摘自百度百科)
白斑黑石鵖:体小(13.5厘米)的黑白色鵖(JI)。雄鸟通体烟黑,仅醒目的翼上条纹及腰部为白色。雌鸟多具褐色纵纹,腰浅褐色。亚成鸟褐色而多点斑。
亚种burmanica为中国西南部西藏东南部的留鸟。为常见鸟于低地至海拔3300米。
喜干燥开阔的多草原野。栖于突出地点如矮树丛顶、岩石、柱子或电线,振翅追捕小昆虫等猎物。雄鸟鸣唱或兴奋时尾上翘。
(摘自百度百科)
棕背伯劳常见,不过总感觉比内地的更有灵性。
3
棕背伯劳:体型略大(25厘米)而尾长的棕、黑及白色伯劳。成鸟:额、眼纹、两翼及尾黑色,翼有一白色斑;头顶及颈背灰色或灰黑色;背、腰及体侧红褐;颏、喉、胸及腹中心部位白色。头及背部黑色的扩展随亚种而有不同。
常见留鸟,高可至海拔1600米。亚种tricolor为云南北部、西部、南部及西藏南部的留鸟。
喜草地、灌丛、茶林、丁香林及其他开阔地。立于低树枝,猛然飞出捕食飞行中的昆虫,常猛扑地面的蝗虫及甲壳虫。
(摘自百度百科)
黄腹柳莺、鹊鸲虽非新品种,却因身在百花岭,便平添怜爱几分。
4
黄腹柳莺:中等体型(10.5厘米)的色浅而艳的结实型柳莺。两翼略长,尾圆而略凹;上体橄榄绿,黄色的眉纹长且粗,有时近后端偏白;耳羽暗黄,无翼斑;尾及飞羽褐色,羽外侧有橄榄色羽缘。下体黄,胸侧沾皮黄,两胁及臀沾橄榄色。外侧三枚尾羽羽端及内侧白色,旧体羽灰色较重而少黄色。与棕腹柳莺易混淆,不同处在于嘴较长且下嘴端无深色,眉纹较显著,尾较短,耳羽黄色较多,腹部色浅而多黄色。比灰柳莺体小而多橄榄色,且眉纹较鲜亮。无棕眉柳莺的喉部纵纹。
地方性常见于西藏南部、青海、甘肃、陕西南部、四川及云南北部的海拔2700~5000米高山灌丛及多岩山谷。冬季迁至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和贵州的灌丛及竹林。
藏匿于低植被,动作快而慌。冬季有时结小群,也多使用森林。
(摘自百度百科)
5
鹊鸲:中等体型(20厘米)的黑白色鸲。雄鸟:头、胸及背闪辉蓝黑色,两翼及中央尾羽黑,外侧尾羽及覆羽上的条纹白色,腹及臀亦白。雌鸟似雄鸟,但暗灰取代黑色。亚成鸟似雌鸟但为杂斑。
常见于低海拔地带,高可至海拔1700米。亚种prosthopellus为留鸟于中国北纬33°以南的多数地区。亚种erimelas见于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部。部分地区罕见的原因在于常被捉作笼鸟。
常光顾花园、村庄、次生林、开阔森林及红树林。飞行时易见,栖于显著处鸣唱或炫耀。取食多在地面,不停地把尾低放展开又骤然合拢伸直。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摘自百度百科)
白胸苦恶鸟大摇大摆地过马路,猫腰躲入农田前,一个点射,险些爆框。
6
美丽邂逅,芳华灿烂 ......
白胸苦恶鸟:体型略大(33厘米)的深青灰色及白色的苦恶鸟。越冬于云南、广西、海南岛、广东、福建及台湾。偶见于山东、山西及河北。为适宜生境下的一般性常见鸟,高可至海拔1500米。
通常单个活动,偶尔两三成群,于湿润的灌丛、湖边、河滩、红树林及旷野走动找食。多在开阔地带进食,因而较其他秧鸡类常见。也攀于灌丛及小树上。
(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