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德智体美劳”释义
(学校将“仁义礼智信,德智体美劳”制成了大型对联,以便长期悬挂,要我解释文意,于是写下这篇短文。)
“仁义礼智信”古称“五常”,是做人应该具备的五种品质,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由三代古圣贤累积完成。
孔子最早提出了“仁”和“义”,强调的是“仁”。仁的本质是爱人,相对于“利己”,爱人是说爱他人。近爱亲人,扩展到乡邻、同事、民族、国家、人类。爱生态环境的本质还是爱人类。所以,有人说,“仁”的高级境界是“让众人获益”,而众人的极限就是全人类。
“义”的本意是“宜”,就是做适宜的、应当做的事。以仁指导做事就是做适宜的事,这叫“行义”。为社会做有益的事叫“正义”,为历史进步做有益的事叫“大义”,为个人友谊牺牲自己的利益叫“义气”。
孔子又说要“克己复礼”。“礼”是什么?礼,指礼制,是强制性的外在社会规范,比如法则、律令、规章、条例等,礼仪、礼器只是它的外在形式。礼是周公姬旦筹划制定出来的,古人把这叫“周公制礼”。孔子说的“复礼”。就是要遵守周公制定的“礼”。孟子根据时代的变化,认为不合时宜的礼也要变,周礼强调忠君,而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君王可以撤换,礼当然也要与时俱进了。所以,礼就是要守礼法的意思,通俗一点说,就是要遵纪守法,要守礼仪、讲礼貌。
孟子在“仁、义、礼”的基础上增加了“智”,合称为“四端”。他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意思是,分辨是非的能力,是智慧的起点。可知他说的“智”,和我们现在说的智还有区别。所以我们以为,这里的“智”是应当具备的一种品质,也划属道德规范范畴。
西汉协助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大思想家董仲舒又增加了“信”字,以为不诚无信,无信不立,不守诚信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信字涵盖也很宽,做人要诚信,做事要诚信,从业要诚信,被管的要诚信,管人的也要诚信。如此等等。董仲舒又将其合称为“五常”,意思是,“五常”是五种与天地一样常在的法则。这一认知得到了两千年来炎黄子孙的认同,融聚到中华文化的骨髓中间,必将永远传承下去。
传统文化注重“五常”,是因为古人认为,做人重在修身,人人都要修身,在修身之上的追求是齐家,在齐家之上的追求则应当是治国、平天下,也就是去努力创建和谐社会。
“德智体美劳”是我国当代教育提倡的五种素质,也是累积完成的。文化革命以前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评选的是“三好学生”,以为“美育”是资产阶级的东西,而将“劳”字表述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为应贯穿于“德智体”教育的全过程中。
比较一下,利于理解二者的异同。现在的“德”包涵了传统的“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属于内在的道德规范的方面。现在的“智”指的是知识、技能,和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
孔子开设私学设置六门课,为:礼、乐、射、御、书、数。前两门是政治课,后两门是文化课,他把中间这两门军事体育课看得比文化课还重要,排在了前边。所以他的学生,文臣武将,人才辈出。“乐”就兼有美育功能。孔子又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说写文章要有文采,否则传不开去。又将《诗经》推崇为“经”。而“文采”是现今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美学教授都是从研究文学理论起家的。“五常”中的“智”字虽和现在的“智”字意义上有区别,但《论语》说,子贡“闻一知二”,颜回“闻一知十”。所以古人也是重视学生的美育和智力开发的。说这些话的意思是,“五常”有它突出强调的重点,而不是古人不进行“体、美、智”教育。
当然也要看到,“五常”未及“劳”字,古代思想家的实践中有鄙视劳动的不足的一面。教育学生树立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确实是今人比古人进步的地方。
简释
【仁】本质是爱人,爱人是说爱他人。近爱亲人,扩展到乡邻、同事、民族、国家、人类。爱生态环境的本质还是爱人类。
【义】本意是“宜”,行义就是做适宜的事。为社会做适宜的事叫“正义”,为历史进步做适宜的事叫“大义”,为个人友谊牺牲自己的利益叫“义气”。
【礼】要守礼法,通俗一点说,就是遵纪守法,守礼仪、讲礼貌。礼,本指礼制,是强制性的外在社会规范,礼仪、礼器只是它的外在形式。
【智】强调了要学习和掌握分辨是非的能力。
【信】诚信,做人要诚信;不守诚信就没有了做人的资格。
【德】包涵了传统的“仁、义、礼、智、信”这五条道德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这里的“礼”已经有了全新的内容。
【智】聪明才智,具体指知识、技能,和获取知识、技能与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体】学习健身知识,参加体育锻炼,拥有健康体魄。
【美】培育审美意识,具备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劳】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