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砖上铭刻的历史 瓷砖的历史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和那些都于西安、洛阳、开封等北方的朝代相比都不是些长命的。究其原因,皆因南京在长江以南,相对富庶,又多丝竹吴语,最适于偏安。好容易有了个有作为的朱元璋建都南京,却又在朱棣时期迁都北京了。不过也幸亏有朱元璋,才有了现在的南京城,才有了南京的城墙和城门。

现在的南京城是650年前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主持修建的,分外郭内城两层,周长100多公里的夯土外郭已经毁弃殆尽,而内城21公里却基本保存完好,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大城。

南京的城墙,高、宽各14米,有垛口1万3千6百个,城门13座。城墙内外均以3米厚的城砖砌筑,内以条石黄土逐层夯实。虽历经600多年风雨却仍岿然屹立不倒,至今固若金汤,为世界建筑史罕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当年的皇帝亲自监制,二是后来的学者奋力保护。

公元1366年,明太祖朱元璋听取了学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建议,动用20万工匠筑都城垣,至1386年竣工。这期间朱元璋亲自监理城墙的修筑。首先,在城砖的烧制上,施行了自上而下严苛的责任制。南京明城墙所用城砖,由分别来自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五省的府、州、县,以及军队卫、所和工部营缮司等近200个单位承担组织人力制坯、烧造。为了确保城砖烧造质量,每一块砖都用了‘实名制’,要求各地府、州、县地方官员,军队卫、所的士卒,以及县以下里、甲的基层组织负责人,直至造砖人夫、烧砖窑匠均需在砖上留下姓名,以便验收时对不合格的城砖追究制砖人的责任,甚至杀头。

据估算,南京城墙上约有数亿块城砖。多数城砖留有铭文,少则一字或一个记号,多则70余字,这不仅是南京明城墙的一大特点,也是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元璋对明城墙的建筑质量要求极为苛刻,所有砖都要求“质地坚硬,声音清脆”。而江西盛产的“高岭土”土质细滑,制造出的砖质地坚硬不透水。用高岭土烧制的城砖,坚硬耐风化,扣之清脆如陶瓷。城砖之间用糯米汁加石灰灌浆,保证了城墙历数百年风雨而不倒。

时间有限,在保存下来的这13座城门中,我们只参观了神策门和聚宝门,前者改名和平门后者则改名中华门。两座城门能保留下来,却不是因为城砖的结实,而是各有原因。


城砖上铭刻的历史 瓷砖的历史


.

图上看,神策门位于南京城中轴线北段,和南端的聚宝门遥相对应。神策门,前有护城河,后有玄武湖,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独特的建筑结构:与其他城门不同,它不是内瓮城而是外瓮城。也正是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结构,它更加的易守难攻,所以,当年日军把它用作了军用油料库,以后的国军也顺势用作油库,解放后是南京军区后勤部油库。所以,它始终没有被破坏,保留的相当完好。2004年,修缮后对外开放,恢复神策门原称。

聚宝门改名中华门后沿用至今,是13城门中最大的。它的瓮城不是一重而是三重。城门外就是著名的雨花台,以前叫聚宝山,城门因此得名。不知为啥,南京城门的砖石结构保存完好,而城门上的木结构谯楼都毁损了,却并不原样修复,中华门亦是如此,只保留城台和城门洞,城台上一马平川,无遮无拦。

中华门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完全是一个人的力量。

1954年6月,长江发洪水泡塌了中华门附近的城墙,造成死伤。经勘察,南京城墙有350多处有坍塌的危险。出于安全考虑,当时的南京政府决定将包括中华门在内的许多城墙城门拆除。时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的朱偰听闻急忙赶到市政府紧急阻止了拆除行动。但是两个月后南京市政府又决定成立拆城小组,“要求有多少力量拆多少砖”,而拆城的理由竟然是“古为今用,拆下一块城砖,可以卖一毛钱,把古城墙作为救灾赈济款的来源”!
心急如焚的朱偰四处奔走,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呼吁,并在1956年9月23日的《新华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南京市城建部门不应该任意拆除城墙》,指出南京政府的拆城行为是“不可原谅的一种粗暴行为。”文章被《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台转载转播后,影响极大,以至于惊动了中央。9月,中央文化部正式下令停拆南京城墙,大规模的拆城工作终于停止了。谁知,57年反右时这篇文章却成了朱偰“攻击中共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罪行”的证据,朱偰因而被打成右派。58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表态:“南京、济南、长沙的城墙拆了,很好。”此后,南京拆城墙又开始了,大量城砖流失,一些城砖甚至被砸碎用来铺路!直到1959年春,被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彭冲下令停止。在这次拆城运动中,通济门城堡垒被拆得块砖不存;水西门、太平门、草场门、水陆两座金川门也在劫难逃被拆掉。
朱偰因为阻止拆城被打成右派,但总算保存下来中华门及绝大部分城墙。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没这么幸运的北京城,虽然也有一个人在拼上性命的保护,却终被毁损殆尽,这个人就是梁思成。

1948年冬,解放军兵临城北平下,清华教授梁思成家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者称受周恩来和解放军攻城部队委托,请梁先生将城里那些著名建筑和文物古迹一一准确标在地图上,以便解放军在攻城时避开。随后这张《北平重点文物图》挂到了平津战役的指挥所墙壁上,要求部队在攻城的演习训练中对城内射击目标逐一精确计算,力求勿使炮弹损毁文化古迹。

1950年2月,见中央政府占用中南海办公,梁思成和留学英国的著名建筑家陈占祥一起交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即著名的“梁陈方案”。提出在旧城外的西侧新建一个新中国的政治心脏,而一条便捷的东西干道连接新旧二城,如扁担一样担起中国的政治心脏和中国的城市博物馆。但梁陈方案立刻被否定。1957年,陈占祥被打成右派,而梁思成,幸亏彭真的“提前”保护,才免遭厄运。

57年,“反右”运动正如火如荼,而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也被热火朝天地拆除。地安门没有了,广安门也消失了,广渠门只剩下一个城台和一个门洞,毁城的大军向北京最后的两个有瓮城的城门-崇文门和西直门进军。梁思成流泪了,他要去找周总理。他不明白:北京旧城是在伟人的努力下才保存下来的,而今天的毁城决策正是当年的保卫者做出的。而北京市负责人明确宣布:“谁要是再反对拆城墙,是党内的就开除他的党籍!”于是,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了,北京的城墙也在历史车轮的隆隆声中被拆毁了。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梁思成生前不能保护北京的城墙,死后连自己的私宅都保护不了了。日前媒体导报,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在春节的烟花爆竹声中被拆成一片废墟。东城区政府有关部门回应中称是“保护性拆除”!普通百姓恐怕无论如何也无法把拆毁和保护联系到一起。不过想来也是,诺大的一个北京城墙都难免被拆除的噩运,何况一座小小的私宅!

当然,当权的作孽者不用担心追责,但谁能保证他们的后人不会去面对历史呢?

仪凤门。


.

玄武门。

.

中华门。



.

神策门(和平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23303.html

更多阅读

历史上真正的铁道游击队下 铁道游击队mp4下载

历史上真正的铁道游击队(下) 1940年8月,鲁南军区成立,鲁南铁道大队的隶属关系也由苏鲁支队移交给了鲁南军区。由于铁道队频频出击,使驻枣庄和临城的日军损失惨重,他们受了上级主子的训斥之后,便集结大批兵力对铁道队活动地区进行“扫荡”

历史上真实的双枪老太婆 历史上真实的美人盂

满门忠烈:曾和蒋介石结拜,历史上真实的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1881——1950),女,满族,夫姓赵,本名洪文国,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红旗沟人,抗日英雄赵侗之母,人称“赵老太”,无党无派。抗日战争时期她屡挫屡战,参与组织创建了辽南“少年铁血军”、河

中外历史上著名的临终遗言 孔子临终遗言

20句著名的临终遗言人之将死,其言也真,有时候还会带点幽默。奇妙的是,临终遗言经常还能与一个人的职业、地位、性格联系起来,充满个性和智慧。以下是20位名人的临终遗言。1. 原谅我,先生。我不是故意这样做的。出自: 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

声明:《城砖上铭刻的历史 瓷砖的历史》为网友壹聲鹿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